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49 毫秒
1.
大足北山佛湾石刻转轮经藏窟之管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根据多年实地勘查和对比分析,制、造像、铭进行全面实录,并对该窟的命名、了分析。第一次对大足北山佛湾第136号石窟的形部分刻像身份、凿刻人、艺术价值等进行  相似文献   

2.
汉代画像中的佛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熊纪涛 《寻根》2008,(2):4-8
深埋在坟墓中已有两千年历史的汉画像石,是两汉时期描画社会生活信仰的图像百科全书,大量地记录了佛教初渐华夏之际的原生状貌,精细地刻绘了华夏文化视野中佛教教义的传播、形象的演变和民间大众的接受过程。因此,对汉代砖石画像施以精微的发掘和考述,  相似文献   

3.
鹤庆坝子真是个奇妙的地方.如果论理起来,也不过东西两座山之间稍微宽敞点的夹皮沟而已,不过这鹤庆坝子的奇妙之处就在于它非常像一个微缩后的中国.鹤庆自古以来就形成了“南文北武”的文化现象.有人就开玩笑地说:“甸南人生下孩子,连哭声都像是‘子日,子日’似的.”甸南人重视文化的程度一直让甸北人汗颜.而甸北人生下的孩子的哭声都是“扁担,扁担”的.不过现在甸北人走南闯北,有些人已经打拼成了老板,手里阔绰了.一大院一大院的房子,土豪一般,轿车也是一家比一家高档.供孩子读书也是非重点大学不读.而甸中就像是中原一带一样,不温不火,发展不比甸南差,但也赶不上甸北.在中间做中人似地压服甸南和甸北人.在性格上也是甸北人像极了北方人,性子耿直,非常讲义气.而甸南人也像极了南方人,温温吞吞的,不急不躁,生活慢悠悠的.而甸中人则像极了中原人,原原本本,本本分分,不做作,不雕饰,顺其自然.反正你们也无法跟我比,我也懒得跟你们比.鹤庆白族就这样生活在一个高原小盆地里,自给自足,安安稳稳地过自己的日子.  相似文献   

4.
汉画像天文星图与民族传统观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汉画像天文星图与民族传统观念陈江风汉画像中有大量的天文内容,其天文星图,不仅数量上在历代天文文物中首屈一指,而且与著名的敦煌星图以及黄裳、苏颂星图等在功用上有显著不同。1.敦煌、黄裳、苏颂等著名星图是纯粹的自然科学性质的文物,它们是自然天象的真实而客...  相似文献   

5.
滇西北洱源县炼铁、凤羽和西山等白族聚居村寨,至今还传承着请媒相亲、送礼求亲、求神护亲、唢呐迎亲和新婚谢亲等古朴、有趣、热闹的婚俗礼仪。  相似文献   

6.
玻璃屋     
那些知道爱德华·詹姆斯的人认为画中人物像他,而其他人觉得更像马格里特自己。不管像谁,都不只是简单的肖像。从心理学角度看,这幅画说明了艺术家战胜了自身固有的几乎是迷信引起的对肖像的恐惧。画家的这种改变可以从画中人物的背面看出来。马格里特在给爱德华·詹姆斯画像时  相似文献   

7.
白族称谓语     
《现代汉语词典》对“称谓”定义为“人们由于亲属和别方面的相互关系,以及身份、职业等等而得来的名称”,称谓语是人际关系的文化符号,反映出人与人之间不同的关系,蕴藏着一定的社会文化内涵。白族是一个崇尚礼仪、讲究长幼有别、尊卑有序的民族。对父母儿女、伯叔姑舅等都有详细的称谓语,接人待物都讲究合乎应有的称谓规矩,不能随便“喂喂”地喊。  相似文献   

8.
杨亮才  赵寅松 《大理文化》2013,(10):103-111
白族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民族。现有人口近200万。主要分布在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其中以洱海周围的大理、洱源、云龙、剑川、鹤庆、宾川等县市为最。其次是怒江州的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此外,云南省怒江州、保山市、丽江市、楚雄州、昆明市、玉溪市及湖南省桑植、沅陵,贵州省安顺、毕节、威宁,四川省西昌均有分布。白族尚白,故自称"白"、"白人"、"白子白女"等。历史上的"僰"、"白蛮"、"河蛮"、"白爨"等,通  相似文献   

9.
白族民歌不但题材广泛、格律严谨,体裁也很丰富。由于各地区的自然环境、风俗习惯、生活、语言等多种因素的差异,又分出若干曲式、调式不同的类别,形成各自不同的风格。  相似文献   

10.
青铜神兽镜大规模的使用是从东汉中晚期开始的,其制作和使用一直延续到三国时期。神兽镜主体纹饰多以浅浮雕、高浮雕和画像的神兽、仙人、历史人物故事为主,周刻铭文。从出土地域范围来看,此类镜种汉末主要分布于浙江、江苏、安徽、湖北、湖南和两广等南方地区。到三国时期,神兽镜尤以会稽、吴郡、武昌(今鄂州)、湖南、广汉等地出土数量最多,质量较优,究其原因,除了这些地区较为稳定的社会商品经济、发达的青铜铸造业、优秀的铸镜人才因素有关外,神兽镜流行于此,和当时这些地区的道教信仰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多年来,猫一直是艺术家和作家所喜爱的主题。埃及的猫女神巴斯蒂特像大概是所有那些艺术作品中最著名的。在尼罗河流域的许多地方曾发现过一些带有猫头的古代雕像和画像。日本的艺术家们擅长画猫,画得栩栩如生。在古代,人们认为猫是有魔力的。他们相信,如果把猫的画像挂在房间里或神殿中,就会把老鼠吓跑。在日本,最令人喜爱的猫就是招猫。它被认为是幸福吉祥  相似文献   

12.
像《花园里的女人们》这样的大幅组画,成本高,而且几乎无法在室外进行创作,因此,莫奈早期风格大胆的人物画像作品,唯有《卡米尔》有幸在沙龙美术展上展出。也许正是由于这些原因,同时也因为他发现了塞纳河的美丽风光,以及他在阿让特伊的崭新生活,创作完《花园里的女人们》之后就不再创作巨幅室外油画。在阿让特伊创作的人物画像篇幅较小,但更加抒情。  相似文献   

13.
<正>古埃及的绘画大多是在坟墓中发现,其载体为墓壁、木板、纸草、亚麻布等。正如王权、宗教祭祀是古埃及文化遗产的主要内容,古埃及绘画的题材也不例外,但也有反映大自然田园风光的内容,诸如植物、鸟兽、农耕、放牧等。1.亚麻布上的死者画像画中死者坐在贡台前面,头上画着堆得像山一样的香粒。这种画上图画的亚麻布,常常缝在木乃伊胸前  相似文献   

14.
中国汉代留下了两部伟大的史书,一部是司马迁用手撰写的《史记》,另一部是石匠们用刀镌刻的史记——汉画像石。文字的史记和石刻的史记皆属呕心沥血的艰辛劳作,就艺术风格而言乃一样的深沉雄健,活跃奔放,它们也同样得到现代文化巨人鲁迅的关注与叹赏。他称颂前者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而赞美后者为“汉画的图案美妙无伦”。近日,在鲁迅博物馆观看《鲁迅收藏汉画像展览》,聆听来自河南南阳、山东济宁等地的汉画像研究专家的讲解,陶醉于2000年前石刻艺人的杰作,有面对古人促膝恳谈的欢欣惬意,竟不知己身属谁,今夕何年?鲁迅对汉画像的青…  相似文献   

15.
一、族称与人口分布 丽江地区的白族自称"白子"、"白尼"、"白伙",他称"民家",纳西语称"勒布",傈僳语称"勒墨".史书文字记录多为"焚人"、"白蛮"、"白人"或"民家"等.据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1990年),丽江地区白族总人口42938人,其中丽江县36494人(男18706人,女17888人).  相似文献   

16.
大理洱源县凤羽、炼铁等地的白族,每逢婚丧嫁娶等民俗活动时都要举行板凳戏演唱会,意在于营造一种气氛,从内心里祈祷一切平安,表达一种情思.  相似文献   

17.
白族洞经音乐流传于大理、剑川、洱源、鹤庆一带,它是在吟诵&;lt;文昌大洞仙经&;gt;过程中,吟诵经文与演奏音乐交错进行,民间俗称“谈经“.   洞经是道教的名词,指的是道教的经典.真正意义上的道经出现在东汉末年,其中较有影响的有&;lt;太平经&;gt;、&;lt;周易参同契&;gt;等.后世教徒为了便于学习和保存,将历来的道经汇编成一部大的丛书,统称&;lt;道藏经&;gt;,简称&;lt;道藏&;gt;.   ……  相似文献   

18.
<正>马塞尔·普鲁斯特给后人留下了不少画像和照片,在其中一张中,他的嘴角微微翘起,暗藏讥讽,他那大大的眼睛、向两边下垂的厚重的眼睑,以及那显露疲倦、忧伤的淡紫色的眼圈,让人不由得联想起猫头鹰。而他成年之后的生活作息也的确像一只昼伏夜出的飞禽,尤其到了"晚年"忙于写作那煌煌巨著《追忆逝水年华》  相似文献   

19.
白族是一个文化发达的民族,人口有160多万,主要聚居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境内,自称“白子“、“白尼“、“白伙“,意思是“白人“、“白家“.显而易见,白族在未形成以前,先民就与“白“结下了深厚的情缘,无论男女均喜欢穿白色上衣.&;lt;三朝北盟会盟&;gt;卷三记载:“(白蛮)其衣服,则衣布好白,衣短而左衽.“由于长期心理积淀的影响,如今白族服饰中,白色仍是主流色彩,剑川、洱源、鹤庆一带的妇女还喜欢背披白羊皮,姑娘出嫁时,父母赠送一张纯白羊皮,作必备嫁妆.纯白的羊皮代表着吉祥、幸福和纯洁美好的爱情,如羊毛不纯,就会被视为不吉利.……  相似文献   

20.
白族姑娘出嫁的头天晚上都要举行独特的“装箱“仪式.   “装箱“选在夜阑人静时,由新娘的至亲内戚参加,选出一对德高望重的老夫妻,把衣服、烟酒糖果、两盒火柴、四把松明、六升大米等物一一装进红箱柜内.每装入一样都要讲吉利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