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合成了[Cu2(Phen)4L](ClO4)3*xNaClO4三个咪唑类配体桥连双核铜配合物(L分别为苯并咪唑,吡唑,4(5)-甲基咪唑负离子)并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进行了表征,测定了配合物的ESR谱和电化学伏安特性,用核黄素光照法测定了25℃时配合物催化超氧离子歧化反应的速度常数,所有配合物均有SOD活性。  相似文献   

2.
合成了一个新的钌(Ⅱ)多吡啶配合物[Ru(dmb)2(ipbd)](ClO4)2[dmb=4,4′-二甲基-2,2′-联吡啶],ipbd=2-(6,9-二氧环己环苯基)咪唑并[4,5-f]邻菲咯啉,用元素分析、电喷雾质谱、^1H NMR对该配合物进行表征;用电子吸收光谱、粘度测试研究配合物与DNA作用。此外也研究了配合物清除羟基自由基的能力。实验结果表明配合物[Ru(dmb)2(ipbd)](ClO4)2与DNA之间通过插入模式结合。  相似文献   

3.
牛磺酸是生物体内具有独特生物活性的氨基酸,它的配合物目前已得到系统的研究和应用,在溶剂热条件下合成了牛磺酸的双核铜配合物[Cu2(C10H8N2)2(C2H6NSO3)2(ClO4)2].通过热重和红外分析,研究了它的热分解机理.TG-DTG曲线表明配合物经两个分解阶段最后分解氧化成氧化铜.  相似文献   

4.
本文合成了一种新的配合物[Co(L—HisPA)2]·2(ClO4)·4(CH3OH),通过红外光谱和X射线单晶结构分析,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该晶体属单斜晶系,C2空间群,具有手性.晶胞参数:a=25.729(5)A,b=10.0462(17)A,c=15.775(4)A,α=90°,β=107.057°,γ=90°.配合物分子中的Co(Ⅱ)离子与两个L—HisPA配体的六个N原子形成六配位的畸变八面体构型.  相似文献   

5.
合成了5-溴水杨醛缩异烟肼Schiff碱(简称BrsalisH2),同时制备了该配体的金属配合物.利用元素分析、摩尔电导、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和热重分析等方法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BrsalisH。可以采用烯醇式或烯酮式与金属配位,配合物的组成分别为:[Cu(H2O)(Brsalis)](Ⅰ)、I-Ni(H2O)(Brsalis)](Ⅱ)、[Co(BrsalisH)2]·4H2O(Ⅲ),其中,BrsalisH2为C13H12O2N3Br.  相似文献   

6.
在乙醇水溶液中以4-氯苯氧乙酸、邻菲啉、Cu(NO3)2.3H2O为反应物合成了配合物[Cu(phen)2(H2O)](NO3)2,并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X射线单晶衍射法进行表征.该晶体属单斜晶系,C2/c空间群,晶胞参数为:a=2.264 2(5)nm,b=0.728 10(15)nm,c=1.661 4(3)...  相似文献   

7.
制备了三乙烯四胺缩水杨醛Schiff碱(H2L)及其Cu(Ⅱ)的双核配合物.用元素分析、摩尔电导、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差热和热重分析等方法对该配合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该配合物是1:1型电解质,其组成为[Cu2(Cl)(H2O)L]Cl.  相似文献   

8.
从实验和理论两个方面进行探讨,说明了制备铜氨配合物晶体的试剂浓度和试剂用量的关系,用硫酸铜溶液所制备的铜氨配合物晶体的成分不单只是[Cu(NH3)4]SO4·H2O,而是[Cu(NH3)4]SO4·H2O与[Cu(NH3)4](OH)2·nH2O的混合物。  相似文献   

9.
报道了一种以四氮杂大环镍(II)配合物为催化剂的B—R化学振荡体系[NIL](ClO4)2-KIO3-H2SO4-CH2(COOH)2—1-1202,其中L为5,7,7,12,14,14-六甲基-1,4,8,11-四氮杂环十四-4,11-二烯。对反应体系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探讨了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10.
四氮杂大环冠醚配合物{Me6[14]N4Cu(SCN)2}·2H2O的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四氮杂大环冠醚配体L(L=5,5,7,12,12,14-六甲基-1,4,8,11-四氮杂环十四烷)和Cu(ClO4)2反应生成{CuL(ClO4)2}.2H2O,再和硫氰化钾反应生成{Me6[14]N4Cu(SCN)2}.2H2O,并用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和元素分析等手段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1.
采用TG-DSC方法研究了K3[AL(C2O4)3]·3H2O和K2[Cu(C2O4)2]·2H2O两个配合物的热分解反应过程,对其中部分热解过程进行了动力学计算。由Friedman、Ozawa-Flynn-Wall、ASTME698三种方法得出峰温时的活化能值与指前因子值。应用Achar方法计算拟合得到了比较合理的机理函数。  相似文献   

12.
合成了2-氨甲基吡啶缩2,4-二羟基苯甲醛 Schiff碱及其 Cd(II)、Ni(II)配合物,利用红外光谱、紫外光谱、热重分析、元素分析及摩尔电导对配合物结构进行了表征,根据表征结果推测化合物的组成为[CdL(H2 O)3]NO3、[NiL(H2O)]NO3(HL= C13H13N2O2),并研究了该化合物的荧光性和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3.
对苯二甲酸根桥联双核铜(Ⅱ)配合物的合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水溶液中以对苯二甲酸根(TPHA)为桥联配体,端接1,10-邻菲罗啉(phen)合成了一个新的三元混配的配合物[Cu2(TPHA)(phen)4].2ClO4,经元素分析以及红外光谱等手段,推定该配合物具有TPHA桥联双核铜(Ⅱ)结构,铜(Ⅱ)离子处于五配位的四角锥环境.  相似文献   

14.
以α-吡啶甲酸为配体,运用溶剂挥发法,合成了一种超分子配合物α-吡啶甲酸铜{Cu(C5H4NCOO)2.2H2O}m,用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用X-射线单晶衍射测定了配合物的单晶结构.配合物为三斜晶系,P1-(2)空间群,晶胞参数:a=0.51291(11)nm,b=0.76367(17)nm,c=0.9226(2)nm,α=74.914(3)°,β=84.346(3)°,γ=71.463(3),°V=0.33077(44)nm3,Z=1.采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配合物在水溶液中的电化学性质.  相似文献   

15.
利用含有新型的吡啶基的二硫纶配体合成了两种新型的三羰基金属铼配合物[(L1)Re(CO)3Cl](1)和[(L1)Re(CO)3Cl](2),其中L1=4,5-二(3-吡啶基甲基硫基)-1.3-苯二硫纶基,L2=4,5-二(3-吡啶基甲基硫基)-1,3-乙基二硫纶基。对二者进行了元素分析、1H NMR、IR、UV和MS等多项表征,解析出了化合物L1的晶体结构,并对化合物1,2,L1和L2的荧光性质和电化学行为做了初步的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6.
采用水热法合成了一种新型配位聚合物[Cu2(phen)(ipt)2]2n.nH2O(ipt=isophthalate,phen=1,10-phenanthro-line),并对其进行了元素分析、红外光谱表征和X射线单晶衍射测定.该配合物属于单斜晶系,空间群为P21/c,晶胞参数为:a=12.338(3),b=12.167(3),c=18.167(4),β=111.686(14)°,V=2534.1(10)3,C28H18Cu2N2O9,Mr=653.52,Dc=1.712g/cm3,F(000)=1320,Z=4,R1=0.0443,wR2=0.0853.  相似文献   

17.
通过水热合成法得到[Ag2(C6H4NO2)2]n配聚物的晶体结构。配合物为单斜晶系,P2(1)/c空间群,具有一维无限空间结构,其中两个Ag^+离子均为2配位,并且是晶体学不等效的。其重复单元由[Ag(1)(C6H4NO2)]和[Ag(2)(C6H4NO2)]两部分组成。Ag(2)与Ag(2)之间以及Ag(2)与Ag(1)之间存在多种弱键作用,使配合物形成了3D网络结构。同时也研究了配合物的发射、UV-VIS—NIR和IR等光谱。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条件选择合成两种Co(Ⅲ)配合物键合异构体[Co(NH3)5NO2]Cl2(配合物1)与[Co(NH3)50NO]Cl2(配合物2),通过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对配合物进行表征。确立两种键合异构体可能的结构。  相似文献   

19.
利用硝酸铜[Cu(NO3)2·6H2O]和均苯三甲酸在氨水溶液中反应,通过氨对铜(Ⅱ)离子的配合来调控配位反应速率,合成配合物{[Cu3(blc)2(NH3)(H2O)]·2H2O}n,并经元素分析和X射线单晶衍射法证实。配合物属单斜晶系,空间群为C2/c,晶体学参数:a=13.9213(5),b=17.1210(6),c=12.5271(5)A,V=2710.9(2)A3,Z=4。在标题化合物的结构中,Cu,离子为四配位而Cu2离子是五配位的,Cu1和Cu2被均苯三甲酸根离子桥联,由于均苯三甲酸根离子的结构中有C3对称轴而形成了二维六员环状平面结构,平面间通过N—H…0,O-H…0等氢键和π-π作用形成层状堆积。  相似文献   

20.
通过实验合成了标题化合物[Cu(L)2](L=2-苯甲酰基-4-苯基-2-噁唑啉),并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对其单晶结构进行了测定。该配合物属于三斜晶系,空间群P-1,分子量Mr=594.11,晶胞参数a=0.6099(2)nm,b=1.1082(4)nm,c=1.1331(4)nm,V=0.6753(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