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本文分析了目前互联网上存在的道德失落问题的具体表现,探讨了在网络使用群体较为集中的高校中,大学生如何正确利用图书馆网络资源.避免或减少网络道德失范。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解决道德失范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孙金生  李娟 《新闻爱好者》2011,(20):104-105
本文列举了信息时代网络行为主体的道德失范行为,从认知的角度分析了网络行为主体有关因特网伦理的不合理认知,用当代西方的德育理论探讨了网络道德失范的部分原因。  相似文献   

3.
张金凤  孙瑛  刘莹 《新闻爱好者》2011,(10):104-105
本文列举了信息时代网络行为主体的道德失范行为,从认知的角度分析了网络行为主体有关因特网伦理的不合理认知,用当代西方的德育理论探讨了网络道德失范的部分原因。  相似文献   

4.
随着网络给青年群体的普及,体育新闻道德的失范问题则成为当年关注的重点的话题。网络的快速化发展使得网络体育新闻成为当年民众关注的热点,但体育新闻报道中存在的道德失范问题经常发生,从而引发一些混乱、失控的社会行为,严重阻碍了网络体育新闻的长远发展。本文对网络体育新闻中出现的道德失范问题进行总结,认为导致当前网络体育道德失范的主要原因包括内在与外在的因素,并提出创新媒体管理制度、强化政府作用等方式进行矫正,提高网络体育新闻整体的道德水平。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增多,媒体的关注也随之增加.但认真分析媒体关于此类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报道,却发现存在诸多失范现象.由此,不得不再次关注媒体对于未成年人犯罪报道的道德与法律规范问题. 一、失范视角下的审视 失范(anomie)是社会学中的经典概念之一,源于希腊文,在16世纪的神学中指不守法,尤其指亵渎神.之后,怀特海(A.Whitehead)把它引入到学术领域和政治领域,法国著名社会学家涂尔干(Emile Durkheim)又把它引入到社会学研究中来.①他认为失范就是个人自由的无度而对规范形成的冲击,因而失范是负功能的.②近年来媒体关于未成年人犯罪报道即存在大量的失范问题.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网络信息传播的特点和道德失范的表现,提出了网络信息传播伦理道德调控的必要性,阐述了网络信息传播伦理道德调控的策略。  相似文献   

7.
高校图书馆与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章在分析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表现形式和原因的基础上,论述了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必要性和网络教育的内容,指出高校图书馆在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当前,我国的网络新闻总体来看正呈现出健康有序发展的整体态势,但存在的道德失范问题,同样是不容忽视的。网上的道德失范既包括一般性的道德规范失落和道德意识缺乏而引发的不道德行为,也包括极端不道德行为,即网络犯罪。网络环境对新闻职业道德提出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从电子阅览室管理入手。分析网络社会所带来的道德失范及其产生原因。指出图书馆电子阅览室对上网读者在网络道德培养及教育方面的重要作用。并提出加强网络道德建设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0.
当前,我国的网络新闻总体来看正呈现出健康有序发展的整体态势,但其中存在的道德失范问题,同样是不容忽视的。网上的道德失范既包括一般性的道德规范失落和道德意识缺乏而引发的不道德行为,也包括极端不道德行为,即网络犯罪。  相似文献   

11.
《网络传播》2005,(11):14-17
中央文明办秘书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组与中宣部宣教局、中国精神文明网为倡导良好网络道德、培养文明网络行为,在今年“公民道德宣传日”来临之际,联合人民网、新华网、央视国际网、中青网、光明网、新浪网、搜狐网、中华网共同举行了主题为“构建网络道德,树立网络新风”的“公民道德网上谈”系列活动。  相似文献   

12.
目前网络传播中出现了较为鲜明的后现代伦理特征:道德主体的虚拟化和道德语境的虚无感、道德中心的离散和道德权威的消解、道德祛魅的极化和道德界限的模糊以及道德行为的非理性化等,从而导致网络社会出现大量道德失范现象。本文在对网络传播中后现代伦理特征的分析和批判的基础上,提出应确立网络道德的实在性,以话语共识协商法建构道德新范式,并树立网络生态伦理观,以责任伦理规避网络伦理中的非理性。  相似文献   

13.
衡中青  张红 《图书馆论坛》2005,25(4):29-30,90
讨论了网络社会伦理失范的表现及根源,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试图从中国传统文化的道德理想主义、天下和谐的科学理念、以人为本的人文传统和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开放精神四个方面来构建网络社会伦理规范的框架。  相似文献   

14.
试析网络信息活动失范的根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在我国网络信息活动的快速发展过程中,产生了一些失范现象.这些失范现象的产生具有深刻的社会根源①当代世界的道德危机;②网络空间的虚拟性;③技术监控的局限性;④网络信息政策和法律不健全;⑤多种媒体的信息轰炸.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我国最大的网络零售平台淘宝网为例,分析了"CtoC"电子商务环境中出现的网店信息失实、恶性竞争抬头、个人信息泄露等道德失范行为,并从法律建设、道德建设以及经济利益等角度分析了出现这些行为的原因,据此提出了完善法律法规建设、建立网络道德评价体系以及加强商务主体道德自律等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6.
当下网络已成为最主要的大众传播途径,在网络传播过程中,新闻反转造成了伦理失范现象产生,主要表现为利益与道德、隐私与权利、盲从与理性等伦理冲突问题.对这些反转新闻的伦理失范现象进行分析,得出主要由于技术层面、媒体层面以及个人层面的原因诱发这些伦理失范现象.针对这些伦理失范现象,可通过源头预防、过程把握以及后果应对等三个阶...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新闻这种全新的新闻传播方式正逐渐改变着传统媒体的传播格局。网络新闻传播过程中存在着的网络新闻道德失范问题,严重阻碍了网络新闻的健康发展。本文分析了网络新闻道德失范的现状,并提出了治理互联网道德失范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网络伦理问题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网络伦理作为在网络信息活动领域产生的一种新型伦理,对维系一个民族的社会秩序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以网络信息交流活动存在的伦理失范问题为切入点,分析了网络信息活动失范的根源。提出了网络伦理修养是解决伦理失范现象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从网络负面影响以及用户道德失范现象所折射出的人性之异化入手,揭示出高校图书馆网络用户道德教育人性存在的必要性,力求通过人性教化的思路和手段,达到"服务育人"的目的,在"道德他律"与"道德自律"的人性升华中实现创建和谐社会的目标.  相似文献   

20.
"书刊丢失"现象的深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溢庭 《图书馆论坛》2006,26(2):233-234
通过“书刊丢失”现象分析大学生“道德失范”的原因,并对大学生“道德失范”的矫正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