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 毫秒
1.
张金涛 《武当》2023,(1):27-28
<正>形意拳是中国的四大名拳之一,和少林拳、八卦掌、太极拳在武术界并驾齐驱。近代形意拳技击高手人才辈出,如“半步崩拳打遍天下”郭云深先生、“单刀”李存义先生、“铁脚佛”尚云祥先生等。尚云祥先生从学于李存义先生,得郭云深先生衣钵,继承了郭先生的“半步崩拳”“大杆子”“丹田气打”三绝技,在河北派形意拳基础上悟而有化,其教授的形意拳源于河北派形意拳,而又不同于河北派和山西派的练法,被武术界尊称为“尚派形意拳”。民国初年,李存义先生在天津创办中华武士会,曾设下百天擂台,邀请天下英雄豪杰参加打擂,  相似文献   

2.
宋宝贵 《精武》2009,(10):15-17
在中华武林,四大名拳之一的形意拳早已闻名遐迩,而作为形意拳宗师李洛能先生的得意弟子宋世荣先生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的“盘根冲空”与车毅斋先生的“游鼍化险”、刘奇兰先生的“腾龙搜骨”、郭云深先生的“连珠快崩”并称为形意拳四大绝技,因此四人被称作形意拳四大金刚。  相似文献   

3.
在形意拳老谱中首先提出“形意拳术有三层道理,有三步工夫,有三种练法”的是形意拳大家孙禄堂先生。在孙先生的著作《拳意述真》中,他是借用“郭云深先生云”而提出这一观点的,并给以定义解释,其实这是代表了他本人的观点,是他多年对形意拳技术的研练、资料的搜集、理论的学习,融合道家修炼理论而提出的,对形意拳的理论体系是一种提高和升华。  相似文献   

4.
形意拳名家郭云深(1820年~1900年),河北省深县东安庄人,又名峪生、润身。董海川先生为八卦掌开宗立派者,被清廷肃王爷招进官府,在京师“御国术馆”教谕,传授皇家护院的兵丁及八旗子弟们武艺。董海川先生的八卦掌技艺声名赫赫,威名华夏,但他仍不满足,还在学习形意拳的优点。已经名震大江南北的郭云深先生也自觉不足,随时注意吸取其它拳种的  相似文献   

5.
《精武》2010,(11):52-55
张占魁大师(字兆东,1865-1938年,河北省河间人),是天津卫中华武士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是其由始至终的重要领导人。他少年时,师从河北省形意拳第二世传人刘奇兰大师习武。后受郭云深大师提出的“形意与八卦拳路不同,但拳理一样”的影响,又拜八卦掌宗师董海川为师习练八卦。他还经常演练自创的太极拳。他是清末时期内家拳的佼佼者,誉满天津卫。  相似文献   

6.
风云生 《精武》2008,(4):18-20
郭云深祖师是中国近代武术史上一位极重要的人物,在拳学修为上有极深的造诣,实战功夫惊人.在旧时代的武林中有“半步崩拳打遍天下”的美称,人皆尊之为拳学“巨擘”!遗憾的是,近些年在武术界除大成(意拳)一系外,几乎没听说有郭祖的传人以及后代弟子公开传艺,难道一代宗师的武学成就就失传了吗?我1999年开始接触到本地的传统武术,跟随齐齐哈尔的杨辉先生学习形意拳。  相似文献   

7.
崩拳新解     
丁宁 《精武》2004,(10):14-15
崩拳是形意拳的看家拳,发力迅猛刚实,尤其是在"硬打硬进无遮拦"方面更具特色,因此颇受形意拳爱好者的喜爱。形意拳先辈在崩拳上造诣最深的是郭云深先生,号称"半步崩拳打遍天下"。其崩拳练得出神入化,无人能敌。后来郭云深前辈将其绝技传给尚云祥先生,经过尚云祥先生的深研苦练,又将崩拳绝技推进一步。崩拳往事真令人羡慕不已,今虽亦有不少刻苦磨砺者,但始终未能达到前辈的水平。原因有四:1.没有得到明师的指点;2.练拳不得要领;3.没有用"心"去练拳;4.没有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我眼随尚派形意拳名师张世杰先生学了几年形意拳。虽是初入门,但我喜欢边练拳边思考,渐渐觉得形意拳不仅入门很快,而且博大精深,所以撰写此文引导初学者,使其早日踏入形意之门,少走弯路。  相似文献   

8.
剑波 《精武》2006,(11):57-58
2.郭云深先生及所传主要弟子郭云深先生,直隶深县马庄人,家不富足,力食四方,兼访名师,闻刘晓兰先生名气,便访至易州西陵,也拜孙亭立先生为师练八极拳,住在刘晓兰先生处,这样刘晓兰先生与郭云深先生成了八极拳门中的“谱兄弟”。孙亭立先生见郭云深学拳已成,便让他也去山西李老能那里学形意拳。郭云深到山西太谷以同乡之关系拜见李老能先生,说明来意。并将八极拳中的刚猛猴拳和梨花大枪演示给李老能先生看。李先生见郭云深所练手法灵速、气势严整而神气活  相似文献   

9.
王芗斋先生1885年生于河北深县魏家林村,1963年逝世,享年七十八岁。他少年时体弱多病,从郭云深先生学习形意拳,就学中锻炼刻苦,钻研认真,很受郭老先生赞许,因之深得教益,奠定了他一生致力于研究我国拳术的理论与实践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郭树璞  董克敏  郭云鹏 《武当》2009,(12):21-22
形意五行拳绝学是形意拳大师郭云深家族内部代代相传的手抄本,是形意的精髓,武学绝技。我辈借武当武学振兴之机,将此手抄秘法原文献于武林同仁研学。  相似文献   

11.
王玉芳 《精武》2003,(3):12-15
大成拳是河北省深县先父王芗斋创始的(1885—1963年)。先父幼年从深县郭云深老先生习心意拳(形意拳之母拳),后遍游祖国各地,博采各拳术名家之长,创造了“内外一体”、“意动一致”的大成拳;并在一生数十年实践中,对该拳理论和实用有很大的提高和发展。  相似文献   

12.
李瑞林 《精武》2006,(10):54-54
形意拳名家郭云深(1820年~1900年),河北省深县东安庄人,又名峪生、润身。“展”臂收徒申万林俗话讲“不打不成交”,郭云深与弟子申万林的相识,就是一个“不打不成交”的故事。郭云深、刘奇兰与八卦掌大师董海川结拜为兄弟后,郭云深任清宗室载淳等人的武师。二人闲暇时常去肃王府,与董海川小叙。  相似文献   

13.
小舟 《精武》2006,(11)
“夫学拳者,应以意为主,入门须正,立志须高,不可以小成为是,必以大成为志焉。”“夫学拳者,应以意为主,入门须正,立志须高,不可以小成为是,必以大成为志焉。”不知这句话是不是王芗斋先生说的,但芗翁做到了。由入郭云深门下学习形意拳,到弱冠之年离家远游寻师访友切磋武艺,到综合他艺精华创编意拳,再到登报挑战,大长国人志气,芗翁一直以大成为志,志存高远。芗翁所创之拳名意拳,又名大成拳。意拳,取“拳无拳,意无意,无意之中是真意”之要领,体现了打拳时的一种精神境界,所以意拳是十分讲究修禅的,不知是不是芗翁受本空上人指点之故;而“大成拳”之名,则是芗翁友人在1940年赠给先生的,先生不好推辞,只好名之。在“意拳”与“大成拳”之间,芗翁更倾向于“意拳”,先生曾说:“学术本无止境,何来大成之说?”谦逊之态跃然眼前。  相似文献   

14.
中国尚氏形意拳是山东乐陵的尚云祥先师所创,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 尚云祥,字霁亭,1864年出生于山东乐陵市城南尚家村。他自幼习武,嗜武成性,是我国近代武术史上的三大形意拳名家之一。他先拜李存义先生为师,后得武术大家郭云深先生真传。他体弱瘦小,却以“大杆  相似文献   

15.
编者按     
《武当》2003,(12)
大成拳是我国传统武术中的优秀拳种之一,由著名武术家王芗斋先生(1886-1963)于20世纪四十年代所创。王芗斋先生早年曾跟随形意名师郭云深先生学习形意拳,后又入少林寺随恒林上人习“少林心意把”,进湘研“桩功”,转淮南而学“健舞”……一生研习名拳甚多,尽得精华,与人较技,未有败绩,故晚年的芗老在传艺时把自己的拳法称为“大成拳”,意为集诸家拳法  相似文献   

16.
车星辰 《武当》2008,(6):54-55
形意拳自清末“神拳”李能然(李洛能)在晋冀两地广传后,便分为山西、河北两大派系。山西派以车毅斋、宋世荣、宋世德为代表,河北派以郭云深、刘奇兰、白西园为代表。在山西派形意拳中,宋世荣、宋世德所创传的宋氏形意拳,以其内功精深、发劲独特、盘根冲空的独特魅力而雄秀拳界,享誉武林。  相似文献   

17.
张祥麟  逯建国 《武当》2014,(12):28-29
形意拳丹田功功法是祖师爷郭云深亲传李奎元,再传马耀南,马耀南传张祥麟,张祥麟传逯建国等人。拳经曰:精养灵根气养神,行功养道见天真;丹田养就长命宝,万两黄金不与人。预备式:自然站立,两脚间距与肩同宽,两膝略弯曲,两臂两手如抱球置于胸前,十指自然弯曲。左右手劳宫穴相对,十指相对,高与胸平。  相似文献   

18.
张永瑞 《精武》2010,(3):35-35
沧州盘枪是合一通背拳大师郭建伟先生多年潜心研究的独门绝技之一。 郭建伟,字景春,河北沧州人。自幼随杨昆山习武,1929年考入南京中央国术馆散手系,得李景林、马英图等名师指导,技艺大增,很快成为该系的佼佼者,后经国术馆教务处处长郭锡山介绍,随郭长生先生习练合一通背拳,并得到时任该馆副教授的独流合一通背拳大师刘玉春之嫡孙刘景云先生亲传,加上他天资聪慧,通背拳法练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得到了国术馆馆长张之江将军的赏识和器重,  相似文献   

19.
剑波 《精武》2006,(10):55-55
弟子小薛拿来《精武》2006年第7期所载李瑞林先生的《形意拳名家谱(二)》一文让我看,文中讲李老能的八大弟子,涉及到刘晓兰、刘维山、郭云深、刘轮山、杨扶山、刘奇兰等几位形意门中的名家,其师承关系和学拳过程先后次序多有舛误。我想把我掌握的有关情况粗略地谈一下,与李瑞林先生商榷,也算是给形意拳史以及先生的《形意拳名家谱》充实一点内容,如果有什么错处,请先生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20.
刘纬祥(1864~1936),河北省河间府人。8岁时从刘晓岚习八极拳,14岁时从形意拳名家郭云深习形意拳,以后又得名师宋世荣、白西园两先生指点。经多年苦修,技遂精湛。以骁勇善斗,讲求实战称著武林,时人皆以“刘二彪子”称之。为近代形意拳技击实验派代表人物之一。 刘从郭先生习形意拳约三年,闻有李某者好矜己薄人,于众徒前闪烁其词。谓:郭云深如何不敌。刘怒而前往,径入李府,言浯不洽。李身魁力猛,以铁砂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