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田凤英 《宁夏教育》2013,(12):57-57
现代教育强调德智体全面发展,其中,“德”包括思想与道德。在历史教学中渗透德育,主要是培养学生爱学校、爱家乡、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和民族自豪感、历史责任感,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如何在历史教学中渗透德育呢?笔者从以下几方面谈谈自己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德育为一切教育的根本,是教育内容的生命所在,德育工作是整个教育工作的基础”。历史课堂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阵地之一,中学历史教育怎样渗透德育,有多种因素,而关键在于历史教师。教师是课堂的设计者和指挥者,是学生智慧的启迪者和挖掘者,更是学生心灵的塑造者和培养者。因此,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渗透德育,历史教师必须遵循很多原则,但我认为,最重要的是实事求是的原则,即在教学中做到求真、求实、求正。  相似文献   

3.
对高中生进行德育教育是历史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高中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及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过程中,在学会做人方面接受的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在历史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既是学科特点也是时代要求,作为历史教师,要运用现代教育教学理论,结合历史学科特点及教学实践,探讨如何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  相似文献   

4.
万可 《考试周刊》2012,(31):113-114
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历史学科的特点进行德育渗透。本文从挖掘教学素材中的德育因素;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以身作则,强化教师的示范作用;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五个方面探讨了教师如何在历史课堂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实现智育与德育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5.
德育工作不仅是一种道德说教、熏陶,也是一种渗透。挖掘历史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是中学历史教学的重要任务。历史学科是人文学科,对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对培养学生的唯物史观及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意义重大。笔者根据自己多年来中学历史教学实践,从四个不同的角度探讨分析了在历史教学中渗透德育,并进行德育教育的一点体会。  相似文献   

6.
叶淑敏 《成才之路》2010,(17):13-13
21世纪的人才,不仅要求人的知识智能素质得到良好发展,更需要德才兼备。历史学科等人文学科的教育是道德教育的基石,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是学校德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了适应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历史教学要大力加强思想道德教育,这既是社会现代化的要求,也是其自身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水彬 《学周刊C版》2014,(10):132-133
德育工作不仅是一种道德说教、熏陶,也是一种渗透。挖掘历史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是中学历史教学的重要任务。历史学科是人文学科,对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对培养学生的唯物史观及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意义重大。笔者根据自己多年来中学历史教学实践,从四个不同的角度探讨分析了在历史教学中渗透德育,并进行德育教育的一点体会。  相似文献   

8.
《考试周刊》2020,(54):33-34
在小学阶段,语文是学生的必修课,也是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主要途径,因此,为了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教师在教学中必须要合理渗透德育。基于此,本文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为研究对象,阐述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重要性,进而提出了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有效措施,希望可以为有需要的人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9.
重视历史教学中的德育,树立在历史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意识,培育渊博深厚的历史专业知识素养,在历史课堂教学和历史课外教学中进行渗透培养.  相似文献   

10.
语文学科是一门思想性很强的学科,语文教学除向学生传授字词句篇、语法知识外,更重要的是把思想道德教育渗透到各个环节中,使学生受到道德的洗礼和熏陶.德育的渗透要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或情境渗透、或有针对性渗透、或激活创新渗透,要方法灵活形式多样,以使德育渗透达到润物细无声的境界.  相似文献   

11.
欧波 《华章》2011,(22)
历史学科具有其他学科所不可替代的德育功能,但当前历史教育尚未充分发挥其德育功能.针对这一状况,在历史教育过程中,教师要增强学生是思想道德教育中的主体的意识;从发挥德育的整体功能考虑,认真研究历史教学渗透德育的方法和策略.  相似文献   

12.
英语学科本身的特点是具有交际性、实践性和工具性,同时传授语言知识、文化背景知识,由此开阔学生的眼界,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把德育作为学科教育的目标之一,使英语教学成为德育教育的重要渠道,发挥学科教学的德育功能是英语教学的重要任务。本文根据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探讨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并从教师自身素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方面提出对德育渗透的见解。  相似文献   

13.
在历史教学中,德育渗透对于学生历史核心素养培养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对核心素养下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德育功能作出简要阐述,然后结合笔者实际教学经验,提出几点核心素养下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策略,希望可以借此文和业内展开交流,以促进历史教学水平以及德育教育水平共同提升。  相似文献   

14.
五育并举,德育为首。新形势下,高校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面临新的挑战,专业课教师在学生的德育工作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专业课教学进行德育渗透是高校全面育人、全程育人、全员育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就如何在道路与桥梁工程专业课程教学中巧妙、自然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让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德育做了简要的经验介绍。  相似文献   

15.
德育渗透就是在教学过程中贯穿德育,把教书与育人统一起来。历史教育在维护国家利益、培养人格和情感等方面有重要作用。本文着重谈谈在历史教学中,如何贯穿德育的一些方法和心得体会,探索符合历史学科特点的切实可行的有效途径,从而提高学校的德育水平。  相似文献   

16.
在初中教育阶段,不仅要向学生传授丰富的知识,而且将培养学生的品行作为主要目标,进而确保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所以开展德育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在初中语文教学期间,由于部分语文内容有着德育元素,那么,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对学生的培养发挥了主要作用。因此,本文针对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展开了思考,从而挖掘语文教材中的主要思想,为学生思想道德的培养提供有利依据。  相似文献   

17.
德、智、体、美、劳是素质教育发展的基本要求,德育在中小学教育教学中处于首要地位。语文教学作为中小学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蕴含着诸多丰富的德育素材,对学生进行德育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新形势下,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能够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促进中小学生的全面发展,是落实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本文在全面分析德育渗透的内涵和必要性的基础上,简要探讨了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策略。  相似文献   

18.
职高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教育是一项长抓不懈的工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与文章中的内在思想感情相结合,从中将教材中育人要点深入挖掘,将潜在的德育要素向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以此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本文中,笔者首先介绍了在职高语文阅读教学当中渗透德育的必要性,接着简单阐述了德育渗透需要注意的三大事项,最后,笔者提出了在职高语文阅读教学当中渗透德育的五条途径。  相似文献   

19.
语文是传情达意的工具,"诗言志"、"言为心声"文以载道、文道统一是语文教学的自身要求.新修订的《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总目标"中指出:在教学过程中,应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品德的教育和科学的思想方法的教育,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学生爱美的情趣,发展健康的个性,养成良好的意志品格,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因此,加强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是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0.
洪利钊 《学周刊C版》2010,(7):124-125
思想道德素质是人的素质的核心,德育是学校作为教育机构的基本职责.学校德育有多爷可供选择的途径.但学科渗透是其中最普遍、最经常、最有效、最基本、最隐蔽的途径。笔者对语文学科德育渗透的途径、方法进行了探讨,从阅读教学、写作教学、学生的语文实践三方面入手,构建了语文课堂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立体”框架.有效地实施德育渗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