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皱纹也美丽     
“开饭喽,”父亲擦了擦脸上的汗,笑着说。 “我还有几题就写好了。”我一边埋头写作业一边说。 父亲啥也没说,只是走到一边,捧起报纸来看。说是等我。[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每年春天我们都要带儿子去海边玩几天。孩子见到大海非常兴奋,前几年他还小,面对大海,他会欢呼雀跃,我们只能直观地简单地教他描述眼前大海的形象,比如“大”“宽广”“一眼望不到边”“浪花”“波浪”等等。去年,儿子上一年级了,学了不少汉字,学了不少词语,但还很少接触成语。“五一”节,我们带他去烟台养马岛,当我们乘坐的客车渐渐驶近大海,儿子像看到久别的老朋友,兴奋地从座位上站起来,趴在窗户前看大海,嘴里还不停地喊着,“哇!大海真大呀!”“啊!太好看了!”我一边和他看着大海,一边引导他描述,然后给他总结出词…  相似文献   

3.
梦的旅程     
青岛是个临海城市,当然是看海的一个好地方。我想,见过大海的人都会有这样一种感受:在大海面前,我们是那么渺小。海,或许正如梦一样,都同样充满了神秘与未知。蔚蓝指的是晴天天空的颜色,而这种颜色在我看来更接近于海的颜色,“蔚蓝之夏”在我眼中就有了两层含义:一是在蔚蓝的天空下欣赏美妙的青岛景观,二是来看一看波涛澎湃的大海。我不喜欢水,但我却十分喜爱海,当我第一次见到大海时就有一种亲切感,在大海之中,我有一种沧海一粟的感觉。我的一位朋友也曾写过一篇文章来纪念青岛的大海,她衷心地希望自己成为海的女儿端详着大海。是啊,我们一…  相似文献   

4.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从这一节课开始,老师和你们一起去认识大海,我们一起来学习第八单元《大海》(板题) 师:谁见过大海?能说说见过的大海什么样子? 生:我在青岛见过大海,大海可大了,可宽了,站在大海边,望不到海边的那一边。 生:老师,我在电视上见过大海,大海蓝蓝的,海里还有许多许多的鱼、海星、乌龟呢。 师:老师课前为你们找到了一段关于大海的录像,想不想看一看? 生:(齐声)想。 师:那好,现在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放录像)这就是美丽的大海,蓝蓝的海水无边无际,好像和蓝天连在了一起。你看,海浪冲上了礁石,被撞成了无数的浪花落下来。快来看,这是海底的珊瑚,鱼儿在它身边游  相似文献   

5.
有学生来信问我:“高考时常有一些散文题目,例如前几年的全国考题《尝试》,上海试卷的《遥望星空》、《面对大海》,如果遇到这种题目是不是应该写散文?怎么写?”这两个问题,前面一个容易回答:应该写散文。虽然高考作文题常有“文体不限”那句话,但每一个题目仔细想想是有差别的。例如《遥望星空》、《面对大海》一类题目,最好还是写成散文为好。因为你去论证“什么叫面对大海?”“为何要遥望星空?”显然不恰当,而要去写一篇切题的记叙文,有时又很难编个恰当的中心。所以结论是应当写散文。但是第二个问题却很难回答,原因有二:一是我虽然也写…  相似文献   

6.
大海和小溪     
小溪从大山里流出来,“叩Ⅱf 咚…哗哗哗”,一路唱着欢乐的歌儿 奔向大海。大海一边敞开胸怀拥抱 着这些快乐的孩子,一边让太阳公≮公、风婆婆和云阿姨给大山捎去自融的礼物——雨水,感谢大山的孩≯子让自己变得更加辽阔,更加蔚 蓝。 一年,两年……大山、小溪和大 海就这样互相帮助,和睦地相处 着。 一天,一位歌唱家来到大海边, 不久,一位诗人来到大海边,他被大海的博大神奇深深地震撼,顿时诗兴大发:“赞美你呀,大海。我赞美你的美丽神奇,我更赞美你的胸怀博大无比……”大海更加骄傲了。 大海越来越瞧不起小溪了。一天,大海傲慢地对小溪说:…  相似文献   

7.
[文题] 也许你曾到过海边也许你在荧屏.银幕上见过大海……请以“面对大海”为题。写一篇1000字左右的文章。文体不限(不要写成诗歌)。  相似文献   

8.
脚踏大地是江苏省盐城市2008届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语文作文题,这一作文题具有很大的开放性和延展度,与上海2002年高考作文题面对大海、江苏2007年高考作文题怀想天空堪称姊妹篇。而下面所选的两篇考场佳作,则是在实行网上阅卷、双人评卷的情况下,  相似文献   

9.
迷路了     
我迷路了,在学习语文的道路上。今天考语文,第一道是“阅读应用题”,问如果父亲错怪了你,你该怎样回答?我想了很久,也想不出一句合适的话来。多少次我与同学交谈,总是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可今天面对这个简单而又平常的问题时,我却一时语塞。也曾经多少次受过父亲的责骂,我总是默默地流泪,悄悄地走开,从来没想过跟父亲辩解,更没想过跟父亲沟通……  相似文献   

10.
父亲·大海     
父亲是个海员,当然与大海打的交道最多。童年时的我,对大海有一种说不出的嫉恨,因为它使我和父亲难得见一次面。我总觉得父亲爱的是海,而不是我,每当看见别的孩子在父亲面前撒娇,更有一种无名的酸楚。幼小的心灵在问:我是一个没父亲疼的孩子吗?  相似文献   

11.
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凤林小学结合“小学科学教科书(青岛版)开发与应用”这一“十五”规划重点课题,申请了《构建“科学探究活动”教学模式的探索与研究》子课题。对青岛版《科学》教科书构建“科学探究活动”这一教学模式进行了大胆的探索与研究。一、激发探究的兴趣——开启探究活动的大门在教学实践的尝试与探索中,教师充分利用各种手段,创设各种情境来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将学生的兴趣充分调动起来,如:采用游戏导入、课件动画导入、谜语导入、进行小辩论、魔术表演等形式。俗话说:好的开始预示着成功的一半。例如,在学习《太阳和影子》一…  相似文献   

12.
一2003年仲夏的一个周末。早晨,天空晴朗,清风徐徐。一个十二三岁的小男孩兴高采烈,一边唱着歌儿“大海啊,我的故乡……”一边找帽子、望远镜;他妈脸上春风洋溢,一会儿张罗早餐,一会儿准备远行的东西。孩子他爸被歌声与锅盆声吵醒,脸露倦容,眼睛红肿:“谁疯啦,那么早把人弄醒……”  相似文献   

13.
1994年的高考历史试题充分体现了考查能力这个特点,使之成为整套试题的主线和灵魂: 一、材料解析题型的扩大。 1989年首次推出“史料分析”题,1990年推出“材料解析”题。1991年(49题)、1992年(48题)把“材料解析”引入问答题,出现“材料问答题”。1993年把“材料解析”引入选择题,出现“材料选择题”(15题)。1994年又把“材料解析”引入填空题,出现“材料填空题”(38题)。这样,能力考查的层次,越来越高。  相似文献   

14.
永恒的温暖     
记得小时候家乡很穷,父亲辛苦劳作一天,所挣工分仅值几分钱而已。大约我十岁那年,母亲患病,家境犹如雪上加霜,穷困之惨状实难尽述。家里给我买不起纸和笔,我只好带着从河滩上端来的沙子和削好的树枝去上学。临近期末考试了,家中仍分文难筹。为此,我赌气不去上学。面对父亲的规劝、催促,以至打骂,我仍固执己见:如果没有纸笔,就坚决不去上学。邻居大婶听到我的哭声来到我家,她将我搂在怀里一边替我擦眼泪,一边对父亲说:“这孩子又勤快又聪明,天生是个读书的料,哪能不去上学呢。”听到大婶的话,父亲惟有一脸的无奈、惆怅,似…  相似文献   

15.
不知从何时起 ,总感觉父母之间有一种强烈的心灵感应。惊人的默契 ,天衣无缝的配合 ,使我固执地认为他们之间一定存在着不为人知的真爱密码。我家住在一楼 ,每天从门前经过的人络绎不绝 ,脚步声纷纷杂杂。不知有多少次 ,发现父亲刚走到门前 ,站稳脚 ,来不及掏钥匙 ,母亲便拉开了门 ,自然而然地接过父亲手中的公文包 ,脱下他的西装 ,递上一条热毛巾或是一杯热牛奶。一次一次 ,不厌其烦。父亲一脸恬然。我曾私底下悄悄问母亲 :“你怎么算准站在门外的一定是老爸……”“叭哒叭哒的脚步声 ,除了他还会有谁 ?”母亲一边淘米一边漫不经心地回答。…  相似文献   

16.
《新作文》2006,(Z1)
为什么要想像大海? 我这样来解答这个疑问:因为我没有见过真的海。但这并不影响我在脑海里、在意识里,一次又一次地幻想海的模样。我想没有人不喜欢“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这样温暖的句子,也没有人面对大海,心灵不产生涟漪。当我们在海边,沿着海岸线走的时候,内心一定充满了  相似文献   

17.
湖北省宜昌市自2001年中考语文考试开始实行开卷,至今已经走到了第4个年头。今年国家权威机构和众多媒体对宜昌市中考语文试题和开卷考试的大胆探索给予了充分肯定。现在,我一边看着今年宜昌市中考语文试卷,一边回忆着4年来宜昌市中考语文试卷所走过的历程,我有如下感触:宜昌市的开卷试题越来越重视对《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考查;越来越凸现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的个性思维;越来越懂得巧妙地引导学生去展示自我,去体验成功!今年宜昌市中考语文试卷的阅读题共有四大题:一篇古文阅读,一篇…  相似文献   

18.
贵刊2002年第9期第26页登载了《此题如何解》一文。“此题”如下:王大伯利用房屋的一面墙,筑篱笆围成一个面积最大的四边形,篱笆的总长是180米。这个四边形占地多少平方米?这是一个典型的“一边靠墙围篱笆”的问题。原文(指《此题如何解》,下同)中的“错误分析”过于简单,“正确分析”单一化,只给出了一种解答方法。对于“一边靠墙围篱笆”这种类型的问题,笔者也愿参与研讨。2001年冬,我们县期末考试五年级数学附加题之一:张大爷用24米长的篱笆,一边靠墙围成一个鸡栏,如图(一)。鸡栏的最大面积是多少?这道附加题与原文中的“此题…  相似文献   

19.
正再来一次父子两人在海滩玩了一天。儿子觉得父亲很了不起,父亲洋洋自得。这时刚好太阳要落了,父亲神气地指着天边的太阳说:“下去,下去,下去!”太阳果然下去了,儿子看呆了,一边鼓掌,一边说:“爸爸,再来一次好吗?”有才的学生一老师监考,发现两个邻近的考生经常用手指和笔敲桌子。老师起初并不在意,直到批改卷子时才发现这两人的答案很多地方都一样,包括错的地方。这很明显就是  相似文献   

20.
小学“综合性活动课”探索青岛嘉峪关学校徐涛“综合性活动课的设计原理、活动形式、操作方法”是“活动教学与中小学素质教育实验研究”这一课题下的子课题。自1992年国家教委颁布《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试行)》并将活动课程纳入中、小学的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