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有一个老人总是被楼底下的孩子们吵得睡不好午觉,他怎么劝阻都无济于事。老人只好去向心理学家求助。回来后,老人对孩子们说:"你们讨论  相似文献   

2.
不久以前,我应约去一家报社做评委,他们要招聘九名编辑和记者。天气不好,我没有开车,我家附近的公交车也正巧可以到达报社门口。我上了车。正是上班的时间,车上的人很多,早就没有了座位,我就一手抓住吊环,一手拿起带的报纸看起来。也就是过了两站,一位大约有七十多岁的老人上了车。公交车的喇叭里响起了"尊重老人是社会美德,请为老人让座,我们表示感谢!"的  相似文献   

3.
一群孩子在一位老人的门前踢易拉罐玩,声音很大,吵得老人休息不好。老人走了出来,给了每个孩子10元钱,对他们说:"感谢你们在这里玩耍,你们给我带来了快乐!"孩子们很高兴,第二天又来了,继续在这里踢易拉罐。老人再次走出来,给了每个孩子5元钱,对他们说:"我的养老金很少,只能少给一些啦!"孩子们依然很高兴,兴高采烈地走了。第三天,老人只给了每个孩子1元钱。  相似文献   

4.
《红领巾》2008,(9)
一个老人,拿着一些五颜六色的气球在街上叫卖。每当生意不好的时候,老人就放出一只艳丽的气球,吸引人来买。老人在一阵忙碌之后,又放出一只黑色的气球。  相似文献   

5.
在海明威著名的小说《老人与海》中,老人圣地亚哥说:"人可不是造出来要给打垮的。可以消灭一个人,就是打不垮他。"充满艰难险阻的高考之路就像是变幻莫测的大海,一不小心就会翻"船"。太"傲"不好,没"骨气"不行,只有用一种"不倒翁"的精神来勇敢面对,才能在高考中稳操胜券。  相似文献   

6.
正Q老人对孩子言听计从怎么办?A老人是免不了"隔辈亲"的,这也和我们国家的发展速度有关,当年他们的育儿条件确实不好,现在这么好的条件当然要补一补,当年没能给自己孩子的那部分要加倍地补偿给孙辈,所以他们对孙辈是无条件地付出。隔代养育中,老人就是会爱得多一点,规则的部分少一些。所以父母更要清楚:这样的  相似文献   

7.
有一个老人总是被楼底下的孩子们吵得睡不好午觉,他怎么劝阻都无济于事.老人只好去向心理学家求助.回来后,老人对孩子们说:"你们讨论的问题太有意思了,为了表示感谢,我每天给你们1块钱."于是,孩子们吵得更厉害了.过了一个星期,老人对孩子们说:"我虽然很喜欢听你们讨论问题,可是我没那么多钱了,我只能给你们每人5毛钱."孩子们就有些不乐意,但还是天天吵.又过了一个星期,老人对孩子们说:"我连1分钱也拿不出来了.不过,我还是希望你们能天天来这里讨论问题."孩子一听,不给钱还讨论个啥劲啊.于是,孩子们再也不来吵闹了.  相似文献   

8.
两位陌生人     
《家教世界》2014,(23):13
正在一个小镇上,有位老人正坐在路边休息。这时,有位陌生人来到了这个小镇上。他看到老人后,就向老人走过来,问道:"我正寻找居住的城镇,请问住在这个小镇的人好相处吗?"老人看了看陌生人,反问他:"你能告诉我,你原来居住的城镇里的人好相处吗?"陌生人告诉他:"那里的人都是没有礼貌、自私自利的人,我实在不能忍受和那些人住在一起。"老人微笑着说:"年轻人,看来你要  相似文献   

9.
老人们会说:人这一辈子过的就是人。可是"人"在现在孩子的生活中似乎越来越不受重视,与人建立亲密关系变得越来越是一种奢望了。有钱的人家,会花钱买教育:小的时候让孩子上亲子班学习如何玩,读小学的时候让孩子上寄宿学校,上中学了就把孩子送到国外。那么小的孩子到了国外,好一些的父母分居有一人陪伴孩子,更多的人家是把孩子委托给孩子的监护家庭。经济状况不好的人家以为挣了钱就是对孩子好,很小的时候就把孩子扔在了家里,自己出来打工。父母们似乎忘记了,对  相似文献   

10.
梅兰芳求教     
演唱水平很高的演员,演出过程中也会出现疏忽和失误. 解放前京剧大师梅兰芳在某地演<坐楼杀惜>.梅先生出场,观众无不兴致勃然,场内屡次出现掌声和叫好声.演出进行中,一位衣着简朴的老人却不以为然,叫道:"不好,不好".梅先生在台上听到后,心中想必有原因,定有道理,到后台后,急忙叫人,请喊"倒好"的先生慢走,并雇用黄包车把他拉到家中,作上宾款待.  相似文献   

11.
在美国纽约的一座公寓里住着一位叫西蒙的孤单老人。他记性不好,出门经常忘了带钥匙,走在大街上也时常忘了回家的路,但他有个做人的原则,对帮助过他的人必须表达了谢意才安心。  相似文献   

12.
心正则笔正     
<正>唐朝有位著名书法家叫柳公权,从小就显示出在书法方面的过人天赋,他写的字远近闻名。有一天,柳公权和几个小伙伴举行"书会"。这时,一个卖豆腐的老人看到他写的"会写飞凤家,敢在人前夸",觉得这孩子太骄傲了,便皱了皱眉头,说:"这字写得并不好,好像我的豆腐一样,没筋没骨,还值得在人前夸吗?"小公权一听,很  相似文献   

13.
沈永昌 《阅读与鉴赏》2010,(4):11-13,55
在美国纽约的一座公寓里住着一位叫西蒙的孤单老人.他记性不好.出门经常忘了带钥匙.走在大街上也时常忘了回家的路,但他有个做人的原则.对帮助过他的人必须表达了谢意才安心。  相似文献   

14.
《初中生》2013,(4):60
公园里有一个大池塘,里面养了很多鱼。因为公园的生意不景气,经理便把池塘开放,允许游人来这里钓鱼。这个方案实施后,很多人来到这里,公园的收入大大增加。可是好景不长。星期天一大早,经理就看见值班员跑过来,上气不接下气地说:"不好了,池塘边有人被打死了!"池塘边躺着一个老人,头被砸破,已经断了气。尸体的旁边,蹲着  相似文献   

15.
我经常听到孩子们议论自己的祖辈。在他们的议论中,除了谈到老人对他们的照顾外,还有一些负面的反映,比如爷爷经常咳嗽,吵得他睡不好,奶奶好唠叨,怪烦人的,还有一些孩子很少与祖辈交往,对他们很陌生。怎样引导幼儿尊重老人、爱老人呢?重阳节快到了,我想利用这个节目对孩子进行教育。  相似文献   

16.
<正>有个故事,一个老人坐在镇外,一个陌生人向他打听:"镇里住的是怎样的人?""你刚住过的那个镇上的人怎样?"老人问。"非常可爱,我在那里开心极了。他们和善,慷慨,乐于助人。""这个镇上的人也差不多。"老人说。另外一个人走到老人跟前问他:"这个镇里住的是怎样的人?""你刚住过的那个镇上的人怎样?"老人问。"那是个可怕的地方。他们自私,刻薄,没有一个人愿意帮助别人。""恐怕你会认为这里的人也是如此。"老人说。  相似文献   

17.
公交车站牌是城市文明建设的一个亮点,为此我设计了智能公交车站牌。这种智能公交车站牌不但能美化城市形象,而且方便乘客乘车,尤其是老人、视力不好的人;此外还可以节约能源。  相似文献   

18.
愤老     
《初中生》2011,(31):18
指愤怒老人,相对于"愤青"(即愤怒青年)而言,一个新鲜词汇。无论在东方还是西方,流行且批量生产着的是"愤青",老人们则普遍遵循着"罗素箴言"——老人应该是入海处的河流,恬淡、飘逸,磨灭尖锐,自然也不必对周遭的邪恶和人的困境太在意。对于大多数沉默的人来  相似文献   

19.
正"税务不能报啊,那活不好干!""交通监理也不咋的,可能就是监管交通,也不好。""还是选个会计吧,整天坐办公室,风刮不着雨淋不着的。"昏暗、飘忽的煤油灯光下,半辈子没走出过县城的父母在争论我填啥志愿好。我知道,此时的凉风,是从窗棂和差不多五厘米宽的墙裂缝里钻进来调节气氛的。放学回家时,每每经过庄西头,我总会看到几个老人在那儿坐着玩。见有人过来,那高个子老人就用长烟袋锅指着东面:"看看啊,离远点,  相似文献   

20.
不足八百字的《散步》,我自认为准备得很充分,力图用孝、用爱、用责任去感染学生,但是学生总能出其不意,往往一句话就把我击倒.这不,有学生就认为本文构思新颖、表达巧妙,但"有点造作,不够自然". "一家三代散步这样的场景我们不仅见过,而且也亲身经历过.散步时,背小孩很正常,背老人似乎很滑稽.老人腿脚不好,可以坐轮椅啊,作者母亲身体是不好,但腿脚应该不错,小路再怎么不好走,也不至于要背?搀扶搀扶就可以了.你想,背着散步,对谁都是受罪."学生补充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