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笔者从《新华日报》的《通联往来》中,得知该报总编室为兴短文、刹长风作出了几条规定。我把这几条规定反复读读想想,深感这是砍向“长”风的三斧头。这次《新华日报》为刹长风抡起的三斧头有三个特点:一是兴“短”措施具体,可行性强。每日要闻版刊出的稿件要求达到20篇以上。每篇见报消息不超过600字,通讯不超过1200字;二、三版的信息性专栏用稿每篇控制在200字以内,各个  相似文献   

2.
前不久,江苏新华日报对兴“短”文、刹“长”风作出具体规定,其主要内容有三条,被群众称之为砍向“长”风的三斧头。这次新华日报为刹“长”风抡起的三斧头有三个特点:一是兴“短”措施具体,可行性强。要闻版每日刊出稿件要求达到20篇以上。每篇见报消息  相似文献   

3.
在第六届福建省新闻奖评选中,获得一等奖的8篇消息,有5篇在710字以内,最短的只有228个字;获得一等奖的8篇通讯,有3篇在700字以内;获得一等奖的3篇言论稿均在1000字左右。这次评选,对倡“短文”起到了很好的引导作用。 去年4月,新闻出版报刊发的消息《福建新闻奖拒绝长文》,是该省上届新闻奖评选后3位年轻评委合写的,他们又都是地市党报的总编辑。这一消息既可视为他们向省内外新闻界发出“拒绝长文”的呼吁,也表明福建新闻界对“兴短文,刹长风”形成了共识。所以今年这届新闻奖评选送评稿中,再没有超过3…  相似文献   

4.
新闻长风刹了数年,刹而不止,近几年又有回升之势。长通讯洋洋数万言,三、四千字的会议消息屡见不鲜,五、六十字的长句习以为常。这些都直接影响了新闻的宣传效果。快节奏的当代人无暇、也不愿拜读这些长篇大论。去年11月份,李瑞环同志在全国省、市、区党报总编辑新闻工作研讨班上讲话中指出:新闻报道“要增加报纸上的信息量,就必须多报道短新闻。我们的新闻要短些、短些、再短些,改变目前报纸上大块文章,长篇讲话过多,专版过多,会议报道、领导  相似文献   

5.
首届“中国新闻奖”于去年秋天评选结束后,由36名专家组成的复评委就送评稿件中消息少、质量差,通讯多、长风烈的倾向,向全国新闻界同行发出了强烈呼吁:要多发短消息,减少长通讯。其实,多发短新闻,各新闻单位一直是比较重视的,编辑们也为之作了很大努力。但因种种原因,“长”风总是刹而不止,“短”风仍难成气候。《新疆军垦报》改版增刊一年来,我们要闻版的编辑有意在选用来自基层通讯员的短稿、小稿方面作了些初步尝试,颇有收益。下面谈点探索中的粗浅体会。基层通讯员常常感叹写的小稿上一版难……而要闻版的编辑却常为组版时“缺稿”而发愁。  相似文献   

6.
不定期地编辑“短小说专辑”,是新华日报今年所做的一件事。我们原来的想法比较肤浅,主要是从“新潮”对各种文体都要兼容并蓄这个角度来思考的。从来稿里选编出六篇千字以内的短小说,组成第一个专辑见报后(3月4日  相似文献   

7.
首届“中国新闻奖”复评委员,在阅评了全部参评稿件以后,日前于南京向各新闻单位的总编辑、台长并同行们发出一份呼吁书:多发短消息,减少长通讯。呼吁书指出,在送评稿件中,消息较少,质量较差;通讯偏多,长风甚烈。这是新闻主体观念薄弱,报纸“杂志化”、“通讯挤消息”、“长挤短”现  相似文献   

8.
提倡短而好     
文章爱看短的,怕看长的,这是一般读者的呼声.提倡把新闻写短,是出于对读者的尊重.新闻是“忙书”,不是在花园里读的,不是在书斋里读的,不是有钱的老妇人躺在樱花树的阴影里,由陪伴女郎读给她听.新闻的读者是工人、市民、农民、干部、学生.他们读新闻是抓空儿.他们在码头上,在候车室里,在田间地头、在集体宿舍,在小饭馆里,一边读着一边拿起一个烧饼送进嘴里,同时思索着生活.新闻是现代生活方式、生活节奏的反映.是烧饼或面包,是快餐.因此,必须快捷,必须简短.适应读者的需要,许多新闻单位作出了硬性规定,消息一般不超过六百字,提倡多写三五百字的短新闻,最长不能超过一千字.通讯、特写一般应在千字左右.最长不能超过两千字;编发两千字以上的通讯、特写须经社领导批准,同时采取诸多措施,改变“以长短论轻重”、“重大主题必长”、“不长,显不出  相似文献   

9.
本轮值班,3月24日-30日,好几件事令我惊喜感动。 第一件:3月26日,晚上组稿时,看到新华社要闻目录——胡锦涛在中南海会见出席全国党校校长会议全体代表,600字。我一怔,不会这么短吧,会不会“6”前漏录了“1”?稍顷,电视稿到,一点字,连标点648字,真不长(见《新华日报》27日头版头条)。我纳闷,报道总书记、国家主席重要活动的新闻,竟可以写得这么短?  相似文献   

10.
眼下,不少读者埋怨报纸上的文章太长,信息量太少。有些报社的领导对自己的报纸也望“长”兴叹,大摇其头。写短文、刹长风的呼吁已非一日,然而新闻写作的长风却日甚一日。比如,有的通讯、报告文学、纪实文学动辄七八千字甚至上万字,一个版登不下,还要“下转第×版”,洋洋洒洒,既长且空,令人难以卒读。那么,有些记者、作者为何喜“长”不喜“短”?难道他们甘愿既耗费时间又浪费笔墨去制造长而空的文字吗?不是。长有长的原因。现在有的报社实行了责任制,对记者规定了任务和指标,每月必须见报多少字。超指标者有奖,完不成指标者无奖。为了完成任务,记者们只好在  相似文献   

11.
《解放军报》一版进行的“护神杯”好新闻竞赛,经过6个月的紧张激烈角逐,已经落下帷幕。共评出一等奖6篇,二等奖12篇,三等奖18篇;在36篇获奖作品中,消息占32篇,通讯2篇,特写2篇。从整体上讲,这些获奖作品思想性强,写作上有独到之处,可称得上是这个时期军报一版上的佳作。具体地讲,这些获奖作品或多或少具有“短、新、实、深、活”的特点。短,是“护神杯”好新闻评比的一条原则,也是获奖作品的共同特点。36篇获奖作品,通讯最长不超过两千字,消息则全在800字以内,500字以下的短新闻有15篇。尤其值得称…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同志1992年初视察南方时,针对当时报纸R项成广播电视中的一些长篇大论发了一段感慨:“毛主席不开长会,文章短而精,讲话也很精练。周总哩四届人大的报告,毛主席指定我负责起草,要求不超过五千字,我完成了任务。五千字,不是也很管用吗?我建议抓一下这个司题。”他所说的“抓一下这个问题”,主要是指新闻宣传必须刹长风的问题。刹长风,兴短文,历来就是端正新闻文风的需要。众所周知,毛泽东同志的新闻作品高屋建领,气势磅将,言简意赅,短ILM悍,是我记作习的典范。早在1942年,他在《反对党八股)一文中,就批评那些空洞…  相似文献   

13.
“让消息唱主角,多发消息,多发短消息”,近年来这些呼声不绝于耳。但是收效甚微,时下消息越来越“肥胖”了。现在应该发出给消息“减肥”的呼吁了。 当今很多人由于营养过剩产生了肥胖症,既影响形象,又危及寿命,“减肥”保健应运而生,种种减肥药、减肥茶、减肥膏、减肥带冲向市场。然而,“消息肥胖症”尚未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消息的主要特征是短,这本是“祖传秘方”。新闻界为“短”大声疾呼,几乎已经声嘶力竭。然而消息却是越来越长。随便翻开几张报纸,可以看到要闻版上长达几千字的消息。某报今年5月头版头条发表的关于某镇发展乡镇企业的一条消息,长达7826字。翻开一家地市报一个月的合订本,发现竟有5天头版都是“老三篇”,即除了照片外,每版只发了三条消息,没有一个是2000字以下的“瘦子”。与时下的肥胖症一样,有的“不限制体重”,记者随意写多长;有的“不注意节食”,冗长的背景、繁杂的过程、无味的空话统统写上;有的“拒绝服药”,领导一再呼请扬“短”避长,记者却越写越长,编辑越发越长。消息加长、增肥、变胖,读者生厌,信息量少,违背了  相似文献   

14.
当今世界,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一个信息的时代。报纸作为信息市场的特殊载体,也应当消息扑面。前几届的好稿评选中,全国 20余家老年报提供的消息、通讯、新闻述评或言论,几乎是三分天下,而今年各报所报的消息总数超过通讯、新闻评论的总和。这个变化,说明老年报的新闻队伍确确实实在以信息时代的市场观念来看待报纸,来采写新闻、编辑稿件。一些年轻的老年报总编辑或部门负责人对消息报道在老年报中的地位提出了独到见解,对消息在报纸中的比重有了新的认知。   黑龙江省《老年报》的要闻版编辑员继英在论文中这样写道:“报纸是新闻…  相似文献   

15.
眼下不少报刊社所实行的文字稿稿酬支付办法,大多是“按字计酬”法,即按作品的字数来计算稿酬。诚然,此法确有其一定的合理性,而且操作简便。但其缺陷却显而易见,最主要的问题是不利于在文风上“刹长倡短”。 为了改变新闻作品越写越长的风气、鼓励短文写作,笔者建议,报刊社在继续实行“按字计酬”法的同时,不妨适当“引进”“短稿从优”法,即对三五百字左右或一千字以内的作品施  相似文献   

16.
人民铁道报1994年4月1日起开辟“珍闻窗”专栏,以很短的篇幅(每篇不超过400字)报道铁路职工中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中的一些看似琐细却很有意义的事。专栏受到铁路职工的欢迎并得到新闻界赞赏。 自1989年中宣部和全国记协提出以现场短新闻为突破口推动新闻改革以来,人民铁道报积极响应,并提出“倡短求精”的口号,开展现场短新闻竟赛。竞赛迄今已举行7届。他们提出,要闻版(头版)  相似文献   

17.
董强 《军事记者》2006,(7):36-38
2005年10月25日,解放军报在三版头条位置刊登了消息《带兵人忌说七种话》。消息见报后,许多熟悉和不熟悉的朋友都给编辑打电话,称赞这篇稿子写得不错,这个问题抓得很好。事实上,这篇不到800字的消息是从近2800字的通讯中“拎”出来的。其间,作者修改过两遍,编辑又打磨了一遍。  相似文献   

18.
罗秋实 《记者摇篮》2001,(10):47-47
电视新闻是可视的,这就决定了“画面”在电视新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电视新闻可以暂时没有解说词和音响,但绝对不能没有“画面”。电视画面通常也叫做“镜头”。镜头可以分为“长镜头”和“短镜头”。如果一个镜头的时间长度在4秒钟以内,即为“短镜头”,超过4秒钟即为“长镜头”。在电视摄像技巧中,推、拉、摇、移镜头大部分都是长镜头。电视新闻有时问较长、传达信息较多的通讯和评论.也有追求短、平、快的消息新闻。本文所论述的长镜头的运用只限于消息新闻。  相似文献   

19.
“新闻要短,长风当刹。”这一口号对于报人说来,实在是耳熟。然而遗憾的是,长风常刹却难止,短新闻千呼万唤一直难成气候。这其中的原因固然有多种,但与作者缺乏三种意识──新闻意识、精品意识、读者意识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在重提刹长风、倡导写短新闻之际,很有必要强调大力强化这三种意识。(一)什么是新闻意识?有的同志以为,千方百计多见报,百计千方让见诸报端的块儿大一些、篇幅长一些,这就是新闻意识强。其实这是误解。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是通过新闻媒介传递给读者的最新信息。从这个意义上讲,并不能说刊登…  相似文献   

20.
眼下,不少读者埋怨报纸上的文章太长,信息量太少。有些报社的领导对自己的报纸也望“长”兴叹,大摇其头。写短文、刹长风的呼吁已非一日,然而新闻写作的长风却日甚一日。比如,有的通讯、报告文学、纪实文学动辄七八千字甚至上万字,一个版登不下,还要“下转第×版”,洋洋洒洒,既长且空,令人难以卒读。那么,有些记者、作者为何喜“长”不喜“短”?难道他们甘愿既耗费时间又浪费笔墨去制造长而空的文字吗?不是。长有长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