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横拍全攻型打法是我国乒坛百花园中的一朵鲜花。从七十年代初期到现在,横拍全攻型运动员逐年增多,打法也日臻完善和成熟。近年来,我国横拍全攻型运动员不但在数量上多于直拍运动员,而且还在国内外的比赛中取得了很好成绩。实践证明,横拍全攻型打法有它广阔的发展前景。在今后前进的道路上,只要认真钻研,刻苦训练,勇于创新,它必将继续为我国在国际乒坛上保持领先地位作出贡献。目前,我国横拍全攻型打法有三种类型:第一种是二面反胶,以正、反手拉弧圈球为主的横拍两面拉打法。第二种是反手使用防弧或长胶倒板结合弧圈球的横拍全攻型打法。第三种是反手使用生胶(或反胶)快攻结合弧圈球的横拍快弧打法。  相似文献   

2.
七十年代世界乒坛已逐步形成横拍弧圈全攻型与直拍快攻、旋转与速度平分秋色的局面。当前,面临欧洲“横弧”技术的新突破,我国直拍快攻何去何从已成为乒乓界最为关注的重要问题。直拍快攻如要继续称雄于世界乒坛,必须作新的发展,当务之急是要解决如何有效地对付欧洲强烈弧圈和快攻弧圈的技术,如何以速度去战胜旋转等打法。一、牢牢抓住发球权发球和发球抢攻是我国直拍快攻先发制人的主要手段。中国的发球技术拥有二十种之多,旋转变化多端,在世界上享有盛名。从以  相似文献   

3.
以“快、准、狠、变、转”为技术风格的中国直拍近台快攻打法 ,受到了欧洲横拍弧圈结合快攻、快攻结合弧圈两种打法以及韩国人直拍中台两面攻结合弧圈球打法的严峻挑战。中国乒乓球界面对强敌威胁 ,正在努力探索直拍近台快攻制胜两面弧圈的途径 ,并取得了某些成功。但总体上来看 ,效果还不太明显 ,还需要群策群力 ,加强理论上的研究和实践中的摸索。乒坛的对抗 ,就是速度与旋转的对抗。亚洲人以速度为主结合旋转 ,欧洲人则以旋转为主结合速度。欧洲人现在结合较好。中国近台直拍快攻型打法的当务之急是如何有效地对付并战胜欧洲强烈的弧圈球…  相似文献   

4.
广角镜     
五大流派张光煌第45届世乒赛将于今年4月在南斯拉夫拉开战幕,透视当今乒坛大致可分成五大流派: 亚洲直拍快攻打法:采用这种打法的男女选手人数比过去有再所减少,但仍不乏高水平运动员。如韩国队4名主力金泽洙、刘南奎、姜熙灿、李哲承全是这种打法,并掌握了正手弧圈球技术,能拉能扣,中台有一定相持能力,反手也不弱。中国名将刘国梁直拍技术又有新发展,“直拍横打”渐显威力,往往令对手猝不及防。中国式横拍弧圈快攻打法:以王涛、孔令辉、王励勤、邓亚萍、王楠等为代表。他们虽使用横拍,但打起来更像中国直拍打法。他们掌握了娴熟的弧圈球技术,中远台能对拉,更多地采用抢攻在前,中近台速战速决的技术。欧洲新派弧圈快攻打法:这种打法与中国式横拍弧圈快攻打法接近,法国的加蒂安、德国的罗斯科普夫等欧洲新一代好手多是这种打法。其特点  相似文献   

5.
自从第37届世乒赛期间国际乒联对球拍和发球等部分规则进行修改之后,使我国“前三板”中的发球抢攻及倒板击球两项技术受到了很大的限制,这给采用横拍全攻、弧圈结合快攻、削攻结合等打法的选手去对付欧、亚诸强选手都增加了困难。有鉴于此,中国乒协决心重振直拍快攻打法,用自己的传统打法去支撑大局。但是,近年来除了一线队伍中的一、两名尖子外,  相似文献   

6.
快攻与弧圈型打法,是目前世界上两个最主要的打法。前者以快攻技术(撞击球为主、摩擦球为辅)为获取主动和得分的主要手段,其突出特点是:站位近台,击球速度快;后者以弧圈球(摩擦球为主、撞击球为辅)为争取主动和得分的主要手段,其特点是:速度快、旋转强、稳健性好。快攻型打法的代表人物有:江嘉良和滕义;弧圈型打法的代表人物是盖亭和塞弗。 快攻型打法,主要是靠速度取  相似文献   

7.
戴临中 《乒乓世界》2013,(3):151-151
目前,世界乒坛的主流打法主要是两类,一类是快攻结合弧圈的打法,一类是弧圈结合快攻的打法,前者以中国为代表,后者以欧洲为主体。关于先学快攻技术还是先学弧圈技术,我的观点更倾向于前者。而由快攻转入弧圈练习的途径和方法,我认为可以用“六先六后”来概括,即:先挂后摩,先小后大,先远后近,先慢后快,先吊后冲,先轻后重。  相似文献   

8.
1 问题提出乒乓球不同类型打法技术组合的模型,是我国教练员运劫员经过不断的实践,在七时年代初期形成的。主要定性模型有:直拍左推右攻打法技术组合,直拍弧圈结合快攻打法技术组合,横拍弧圈结合快攻打法技术组合,横拍削中反攻打法技术组合等,以直拍左推右攻打法技术组合为例: 这种类型打法技术组合模型,如同工业“蓝图”,给教练员培养乒乓球运动员指明了掌握及提高技术的方向,加快了造就优秀运动员的进程。为我国乒乓球水平在世界处于  相似文献   

9.
弧圈球打法从七十年代起至今一直盛行,广为世界乒坛所重视。该打法属进攻型打法,它包括以快攻为主结合弧圈和以弧圈为主结合快攻两种,该打法积极主动、凶狠、杀伤力强。就我国目前的训练情况看,在启蒙阶段就着手这类打法训练,并早期进行专门培养。本就七至十岁儿童乒乓弧圈球打法的训练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我国近台快攻打法(包括直拍左推右攻,两边攻和横拍两边攻),通过多年比赛实践总结出了“快、准、狠、变”的技术指导思想。由于在训练中贯彻了这一指导思想,使快攻打法不断发展提高。在与世界各种类型打法的较量中,曾显示了这一打法积极、主动、快速、多变的优越性。近几年来世界乒乓球技术有了新的发展,欧洲选手吸取了日本的弧圈球技术并加以发展,与他们原有反手快攻的特点相结合,形成了一套以弧圈球为主和弧圈结合快攻的打法,战术上大大加强主动进攻意识,以抢先拉弧圈球或反手抢攻力争主动,从而改变了他们过去与我对垒时经常处于被动的局面。日本选手近年来在保持其原有弧圈球技术的同时,着重加强了快攻的能力,也形成了与我力争快速,力争主动的局面。  相似文献   

11.
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和三段分析等方法对马龙在横滨世乒赛男单1/8决赛、1/4决赛和半决赛等3场重要比赛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马龙作为新生代横拍两面反胶弧圈结合快攻打法的代表,其技术全面、打法凶狠,在攻防两端正手都具备了较强的实力,尤其是正手位中近台相持最为突出;而在比赛中略显不足是关键球处理欠妥以及缺乏一种必胜的霸气。  相似文献   

12.
一、前言: 直拍快攻结合弧圈打法是我国具有独特风格的打法,是我国乒乓球运动员洋为中用,把欧洲的弧圈球技术与我国的快攻技术有机结合发展起来的。实践证明,以郗恩庭、郭跃华等为代表的这种打法,在国内外一些重大比赛上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它具有广阔的前景。这种类型的打法在技术上的主要特点是速度和旋转紧密的结合,在比赛中的主要得分手段是正手弧圈,这种打法在近台打快攻有速度,正手拉弧圈既有强烈的旋转,又有较快的速度和力量,在中,近台的正手位即可进攻又可以防御,在比赛中给对手的威助很大。但这种打法也有它的不足之处。如:这种打法的运动员在反手位回击对方拉出的弧圈球在近台可以利用推挡来回击对方效果还可以,但是一旦退到中远台这种  相似文献   

13.
一、问题的提出作者在第36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上观察到:1、在欧洲选手中,以匈牙利男队为代表的两面拉弧圈打法及以瑞典男队为代表的两面快攻结合拉弧圈的打法,就世界乒坛而言,采用的人数之多,被证明带有普遍性,是一股巨大的技术潮流。他们除了基本功扎实、大路球好、相持回合多的特点外,近几年来,在战术意识上又普  相似文献   

14.
孔令辉     
孔令辉6岁开始打球,1986年进入省队,1988年进国青队,1991年入选国家队。历年来在国际乒联公布的世界男单排名前列,是世界杯、世锦赛和奥运会的大满贯冠军得主。孔令辉属于典型传统直拍快攻结合欧洲横拍进攻型打法,两面拉弧圈,稳中见狠,有极好的战术素养。右手横握球拍,弧圈球结  相似文献   

15.
稳健的两面弧圈占据大半壁江山的当今乒坛中,一股力量始终生生不息,这就是以速度与变化取胜的生胶打法。两面弧圈固然势大力沉,但生胶打法以其凶狠的突击搏杀,独有的节奏、旋转变化始终在世界顶尖水平中占有一席之地。 现在,我们为大家带来的是一面反胶一面生胶打法的技术解析,此种打法在我国通称快攻结合弧圈,与常见的弧圈结合快攻有何不同,大家可以从文中体会。  相似文献   

16.
我国优秀直拍反胶选手马林和王皓的技战术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1前言直拍进攻型打法,在我国乒坛一直是主流打法,在我国乒乓球技术发展的不同时期,为我国乒坛健儿攀登世界高峰立下了汗马功劳。20世纪80年代,欧洲的弧圈技术呈不断上升趋势,曾领先世界乒坛近30年之久的中国直拍进攻型打法受到了欧洲全方位的全攻型打法的强有力的挑战,它在与欧  相似文献   

17.
近些年来,直板快攻一直处于不大景气的状况,在与欧洲弧圈球打法的对抗中,因攻击力不足而显得力不从心,屈居下风。历史上,我国的直板快攻也曾有过称霸世界乒坛的辉煌时刻。那时,欧洲弧圈打法还未成熟,直板快攻逼人的攻势使其难以招架。如今,臻于完善的欧洲弧圈打法的技术已相当全面,攻击力明显高于快攻。而快攻的技术依然没有大的革新和发展,  相似文献   

18.
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对2014年世界杯女子单打决赛丁宁发球轮和接发球轮技战术运用特点进行整理分析,找出丁宁在比赛中技战术运用的特征,为进一步完善左手横拍弧圈结合快攻型打法提供参考。研究结果显示:丁宁的打法积极主动,在发球轮和接发球轮直接抢攻的能力很强,但抢攻落点较单一,相持阶段多为主动相持,反手技术是其相持段的主要得分手段,正手相持能力相对薄弱。  相似文献   

19.
横拍打法是男子乒坛的主流打法,在乒乓球发展中起着重要地位。以全台反手为主的张继科和以强大正手为主的马龙是优秀的男子乒乓球横拍打法代表。在第52届世乒赛团体比赛中,张继科输给了同为横拍打法的欧洲选手奥恰洛夫,而马龙战胜了奥恰洛夫。通过对这两场比赛的技战术特点进行系统分析与研究,总结张继科和马龙技战术特点和存在的不足,并给出建议,为横拍运动员的培养训练和提高横拍打法的技战术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何瑞映 《精武》2012,(1):13-15,17
本文通过统计2010年第50届世乒赛男子团体赛中张继科对阵帕帕迪米特里、斯托亚诺夫、岸川圣也与苏斯的四场比赛中发球抢攻技战术各项指标,来揭示张继科发球抢攻技战术的个性化特征,同时发现其存在的不足,为其在发球抢攻技战术的进一步改进提出新的建议,也为横拍弧圈结合快攻型打法的运动员发球抢攻技战术提出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