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阿嵯耶观音的由来.阿嵯耶观音圣像及其名称最早出现在作于南诏中兴皇帝舜化贞中兴二年(唐昭宗光化二年,公元898年)的<南诏图传>中.<南诏图传>也称<南诏中兴二年画卷>,分为图画卷和文字卷两卷.在图传中,阿嵯耶观音七次化为梵僧,七次度化众生,并授记南诏立国,以诏诰天下,南诏立国是君权神授,神圣不可动摇.……  相似文献   

2.
<大理行记>又名<南诏纪行>,是古代边疆行记中的名作.它和<云南志略>(残)是元代云南地方史志中流传至今者.因此,这部书就成为了研究元代云南地方民族史以及南诏、大理史的不可或缺的重要史籍.  相似文献   

3.
赵藩在清末民初的三迤人物中,既是政界要员,又是著名学者,就其政绩与学术文化贡献二者相衡,应该说各有千秋,皆有成就.但是翻阅云南地方文献,诸如方树梅辑录的<续滇南碑传集>中邓邦述所写的<文懿先生赵公传>、金天羽写的<文懿先生剑川赵公墓碑>;<续云南通志长编·赵藩传>;当今编纂地方志中的<赵藩传>等,一般多记其政治业绩,于学术文化之贡献涉及不多,不能不说是一种欠缺,现就从文献中知见的情况,谈点看法.  相似文献   

4.
对于让无数人充满遐想的大理,无论是外观者还是内视者,都曾作过足以满足我们想象的描述:<白国因由>的奇幻,<蛮书>中忽隐忽现的历史痕迹,以及<唐诗>这部煌煌巨著中那些划时代的诗歌巨子们比如杜甫等对南诏的诗意写照、<徐霞客游记>中真实而充满激情的记载、当然还有作为南诏大理艺术史上可称为鸿篇巨制的两幅绘画长卷<南诏中兴图传>与<张胜温画卷>上人神共存的独特传述与历史的钩沉……然后,就是电影<五朵金花>中传神的影像重现,一代文豪郭沫若在诗文中对大理石与蝴蝶泉的激情挥洒,再然后,就是武侠小说大师金庸在<天龙八部>中用超乎现实的笔墨对苍山洱海的绝对想象,以及无数个版本的电视影像的无尽诠释……这些,显然已经足够了.  相似文献   

5.
许斌 《大理文化》2002,(6):63-64
产生于宋代大理国大理地区的<张胜温画卷>又名<张胜温绘大理国梵像卷>,按李霖灿先生<南诏大理国新资料的综合研究>所刊图版,画卷中绘画部分计134幅,共描绘各类佛教形象628余貌,现存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据画卷释妙光跋文,为盛德五年(公元1180年)描工张胜温所绘.画卷据此而得名,流传于世.  相似文献   

6.
中国古代寺院藏书在汉传佛教寺院的兴建和翻译佛经活动中初露端倪.大理古代寺院藏书也随着佛教和佛经的传入而兴起.南诏后期、大理国时期佛教得到了发展,佛经也随之而传入大理.据元代李京<云南志略>记载,唐开元三年(公元714年)南诏遣使张建成入朝,"玄宗厚礼之,赠浮图像,云南始有佛书".加上后期不断的求经、赠经和购经活动,使大理古代寺院藏书在吸收汉文化经籍的同时也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寺院藏书特色、体系.大理古代的寺院藏书、大理古代私人藏书和书院藏书共同形成了大理古代图书事业的主体.  相似文献   

7.
栗标先生为建州五十周年奉献的长篇历史小说--云南史诗三部曲之一<菩萨蛮·南诏风云>,认真拜读后,觉得这是多年来,描写南诏历史的一部好小说.其内容丰富、资料详实,结构宏大,情节曲折,气势磅礴,读来爱不释手,感想甚多,但自知才学浅薄,深恐贻笑大方,不敢妄议,然久等不见有人评议,只好不揣冒昧,把自己的一些体会抛出,求教大家.……  相似文献   

8.
唐宋时期,云南先后建立了两个地方政权——南诏国和大理国。南诏大理国的主体民族是白蛮,他们在绵延500多年的历史上,以洱海区域为中心,逐渐形成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南诏大理国文化,为后人留下一份宝贵的民族档案遗产。  相似文献   

9.
南诏大理文化是一个以地域为标志的复合文化指称,统摄了南诏、长和、天兴、义宁、大理几个时代相续的地方独立政权的全部文化,是云南文化史上最为精彩的篇什。虽然学界多用"南诏""南诏文化"泛指南诏大理文化,乃至扩展到指称整个云南古代文化,但还是应以"南诏大理文化"表述最妥,因其不仅可以藉此标明文化时限与特质,而且能够顾及此一文化内在的同一性与差异性。无论是就云南文化的整合而言,还是就其文化内倾的特色而言,南诏大理文化都有非常独特的地位。由于材料很不充分,对历时500余年、影响贯穿古今的南诏大理文化的研究相当不够。继续发掘相关材料,并寄希望于重大的考古发现,将是未来南诏大理文化研究得以突破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赵静 《大理文化》2003,(1):55-56
鹤庆修志始于明代,嘉靖年间,鹤庆太守马卿(字柳泉)曾编修<鹤庆府志>2卷.至崇祯年间,又由张懋敬、史实斋增修<鹤庆府志>2卷.但都早已散失无存.清代康熙五十三年(公元1714年),由鹤庆府通判佟镇主修,邹启孟、李悼云执笔修成<鹤庆府志>26卷.  相似文献   

11.
"七史"辨误     
近读张玉春先生<史记版本研究>,发现其引用<玉海>一则材料时,没有正确理解所引内容,误以为材料中的"七史"包括<史记>在内,实则是指"嘉祐七史".众所周知,"嘉祐七史"指<宋书>一百卷、<南齐书>五十九卷、<粱书>五十六卷、<陈书>三十六卷、<魏书>一百一十四卷、<后周书>五十卷、<北齐书>五十卷,与<史记>毫无瓜葛.由此可见,引用古籍不可不慎.  相似文献   

12.
在大理州博物馆的<南诏·大理国历史文化厅>展室中,陈列着一对很大的宋代(大理国)陶器,它们名叫"鸱吻".它是中国古建筑屋面上的一种装饰物.……  相似文献   

13.
吴棠 《大理文化》2004,(2):57-61
下关--大理白族自治州的首府所在地,早在汉时就是"西南丝道"(博南古道)途经的咽喉地带;南诏、大理国的雄关要隘.远在公元739年南诏从蒙舍(今巍山)进入洱海地区之前,这里就居住着被称为"河蛮"的部族.现今下关北郊荷花寺、大展屯、上村、磨涧一带都是"河蛮"村落.蒙氏逐走"河蛮"之后,沿西洱河北岸筑了一道土城,作为拱卫南诏首都太和城的南面要塞.这座土城叫龙尾城,唐朝樊绰编写的<蛮书>记载:"龙尾城,阁罗凤所筑".  相似文献   

14.
一、兰花与<孔雀胆> 中国盛产兰花,人们爱兰养兰,兰花因此号称"王者之香".我国南方江苏、浙江与福建、云南,是兰蕙的主产地.云南号称植物王国和花卉王国,花卉产业逐渐为云南的支柱产业之一,兰花是其中一个重要品种.但由于历史的原因,云南的兰花种植与研究的专著,少为外界所知.近年来公诸于世、成书于明永乐壬辰年(公元1412年,即大理国末期)的<南中幽芳录>,是迄今为止云南最早的兰花专著.  相似文献   

15.
从地下考古证明,大理白族,迄今已有5000年的文明史.从细奴罗初创(唐)南诏国到1 382年明军袭破大理总管,700年间大理曾一直是云南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的中心.  相似文献   

16.
大理国梵像卷因出自宋代大理国描工(画师)张胜温之手,故称<张胜温绘大理国梵像卷>,又称<张胜温画卷>(以下简称<画卷>).<画卷>为纸本、设色、贴金,全长1635.5厘米,高30.4厘米.  相似文献   

17.
公元七世纪中叶至十世纪初,在我国西南边陲以云南洱海地区为中心,崛起一个与唐王朝相对独立的地方性王国--蒙氏南诏国,传十三代王,历时两个半世纪.它与历史上的任何王朝一样,经历了创立、发展、鼎盛、衰落、灭亡的过程.  相似文献   

18.
本期封面摄影<古都辉煌>的主体--巍山文笔塔,又名白塔,坐落在我国道教圣地之一巍宝山麓,毗连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巍山古城,见证了汉、南诏古国以来两千年的历史风烟,是古代巍山建筑的又一经典之作.  相似文献   

19.
正祥云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素有"云南之源、彩云之乡"的美誉,是最早叫云南的地方。在云南这个古老而神奇的地方,彩云南现的典故如传奇故事般地流传着,"云南驿"成为云南这个称谓的起始,为"祥云"升起的地方,为历史抹上了一层浪漫与柔性的色彩。2014年我有幸到祥云县承担"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督导工作,从而有了近一步认识了解祥云的机会。《云南通志》载:"汉武年间,彩云见于南中,遣吏迹之,云南之名始于此。"《南诏野史》亦载:"彩云现于龙兴和乡,县在云之南,故名云南。"相传,汉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东征西讨、雄霸四方的汉武帝得知西南方有一条通往印度的丝绸古道后,就  相似文献   

20.
剑川石钟山石窟开凿始于南诏劝丰佑天启十一年(公元850年),经五代、南北宋,止于大理国段智兴兴德四年(公元1179年),历时300余年,造像十六窟共139躯.是我国南方雕琢最精美的一个石窟群,被誉为"南天瑰宝".与其它国内的石窟群相比,石钟山石窟群具有自己鲜明的特点,一是石窟群较为集中地展示了白族所崇信的云南密教--阿吒力教的神祗;二是将南诏王室造像也刻到佛教石窟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