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体态语言又称"身体语言",是指有声语言外的目光、表情、手势及身体各部位的姿态动作、服饰等方式传递信息的一种有效的语言形式.美国心理学家艾伯尔·梅拉别恩曾通过无数次实验得出:课堂信息传递的总效果=7%的语言+38%的语调语速+55%的表情动作.因此,我们不可忽视体态语言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卢友燕 《中国教师》2014,(20):55-56
<正>体态语言是指教师运用肢体动作和面部表情向学生传达信息的一种方式,它对口头语言有补充说明的作用。从感官上而言,体态语言是教师的思维活动在动作上的体现,不仅丰富了信息传达的途径,也强化了学生的视觉体验,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从信息的接收过程来看,体态语言从以声音输入转化为以动作表情的感知输入,具有反馈信息的作用。美国心理学家曾通过实验得出结论:信息的效果=7%的文字+38%的音调+55%的面部表情及动作。体育作为一门以身  相似文献   

3.
在历史学科的教学活动中,教师传播信息的手段主要由口头讲述。板书和体态语言等构成。体态语言是历史教师用来传递信息、表达感情、表明态度的特定的身体姿态,包括手势、眼神、表情、体姿等。它可以强化口头语言表达的效果,是历史教师教学基本功不可或缺的一个方面。历史教师在教学中正确运用体态语言,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加强口头表述的效果。体态语言的分类与运用教师常用的体态语言可以分为手势语言、面部语言和空间语言三大类。一、手势语言。我们这里所说的手势语言实指上肢语言,包括指势语和掌势、臂…  相似文献   

4.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可以不用言语,而是借助表情、手势之类的动作达到交流思想的目的,有时甚至会"无声胜有声",这就是人类的无声语言——体态语言。美国心理学家艾帕特·梅拉别恩从许多实验中取得了这样一个公式:信息的效果=7%的文字+38%的音调+55%的面部表情及动作。这个公式表明:在情感、态度交流方面,55%以上的信息是面部表情和动作。因此,一位好老师不仅要有渊博的知识和雄辩地口才,还要有美妙的体态语言,这样才能吸引学生。  相似文献   

5.
崔海燕 《考试周刊》2015,(41):114-115
体态语言是一种非语言的信息手段,是运用各种各样的身体运动表现情感与技能,体态语言是体育教学中重要的信息传递方式和教学语言。在瑜伽教学中,教师准确合理地运用体态语言信息对优化课堂气氛,强化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增进师生感情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谢瑞俊 《教育艺术》2001,(11):47-48
教师的教学语言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运用的口语、书面语、态势语和其它辅助语。它是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 ,启迪人类智慧的媒体 ,也是接通师生心灵的桥梁。其中态势语是以视觉感受为主的一种无声语言 ,表达有声语言难以表示的意思 ,起着以姿助语、以神传意、以形感人的作用 ,是教师口语的有力辅助手段。体态传播学者伯斯惠斯托指出 :“二人进行传递信息时有65 %是用非言语符号传递的。”美国心理学家阿尔·伯特梅拉毕安也提出一个公式 :传达一项信息的总效果=7 %语言 +38 %声音 +55 %表情。由此可见态势语是教师教学语言的一个重要组…  相似文献   

7.
英语教学与其他学科教学一样,都是以语言教学为主,因此有些英语教师只注重有声语言,运用口头语言或板书来传递知识,但是他们却忽视了一个重要的信息传递渠道——体态语言。体态语言是一种非言语交流,它与语言教学相辅相成,是影响课堂教学成功与否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8.
体态语言是一种非语言信息的特殊“语言”,它包括表情语言和动传语言.健炎捧教学的特殊性决定了体态语言在教学中的特殊地位与作用.体态语言的运用能够营造活跃的教学气氛,还能够加深学生对动作的理解,也可以交流师生情感、激发学习兴趣.在健美操教学中庄重视体态语言的教学,通过体态语言的合理运用来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规范教学行为。  相似文献   

9.
一、优化教学离不开体态语言 体态语言也叫肢体语言,即通过表情、手势、姿态来传达信息。实践证明,教师在教学时不仅要用思想性和逻辑性很强的语言来传递教育教学信息,还要借助形象和激情的体态语言来增强表达效果。形象和激情的体态语言往往会产生动人心魄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0.
谢文龙 《考试周刊》2013,(43):117-117
体态语言与一般语言信息相比,是一种特殊语言。在高校日常健美操教学中,体态语言起到了极为特殊的作用。本研究采用专家访谈法及文献资料法,论述了高校健美操日常教学中体态语言的作用、途径及运用。  相似文献   

11.
在一切教学活动中,课堂的教学效果是教师多方面素质的综合体现。教师教学艺术水平的高与低,教学语言运用得当与否,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教学的实效性。教育传播学理论认为,教师的教学语言是教学活动的第一要素和教学过程的首要环节,教学语言又是一个完整一体的多维流动而又内涵丰富的信息符号传播系统:它包括有声的口头语言、无声的体态语言、直观的图象语言、实体的教具语言、传神的表情语言和外在的仪表语言等,  相似文献   

12.
体态语言是联系师生双方教学的重要纽带,是体育教师教学的重要方法和手段。事实上,体态语言跟口头语言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起到的作用也不是口头语言所能替代的。据有关专家研究发现,一个信息的传递是由7%的语言(系指单纯的言语)和38%的声音(包括语调、节奏和声响强度作用)以及55%的体态语言组成,可见,体态语言在教师传授知识信息、学生接受知识信息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李录 《考试周刊》2009,(2):184-185
体态语言是体育教学中重要的信息传递方式,它以身体作为语言的载体,具有表情达意、沟通情感的特殊功能。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体态语言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它和有声语言相互配合,能达到无声胜有声的效果。本文拟从现代体育教学的实际需要出发,以体态语言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策略为切入点,论述体态语言的特点、作用,以及如何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自然、恰当地运用体态语言来辅助有声语言,从而为更好地完成体育教学任务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4.
李贵芳 《教育与职业》2006,(14):190-191
体态语言,即人的动作、姿态、表情等信息,是一种非语言的信息传递方式。在体育教学中它辅助口头语言来共同完成教学任务。因此,体态语言要运用得合理、恰当,才能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在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的体态语言,即人的动作、姿态、表情等信息,是一种非语言的信息传递方式。在体育教学中它辅助口头语言来共同完成教学任务。因此,体态语言要运用得合理、恰当,才能达到提高体育课教学效果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体态语言是人类活动中一种特殊的非语言的表达形式,也是艺术体操教学中一种最富生命力的信息传播方式,正确运用体态语言可以增强教学效果,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本文中作者阐述了体态语言的分类和作用,并对体态语言在艺术操教学中的运用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7.
体态语言在教学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信息传递作用,在健美操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认识到体态语言的重要性,并且对于体态语言进行合理的运用,达到强化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和调节教学气氛的目的。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结合当前的健美操教学的实际情况,对健美操教学中的体态语言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以期为今后健美操教学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我们都知道教学语言可分为口头和体态语言两类.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我们大多只重视口头语言的设计和发挥,而体态语言往往比较随意,其实我们可以从优雅的服装、丰富的表情、大方的姿态等方面去追求体态语言的艺术性和有效性,从而实现口头、体态语言结合的1+1>2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体态语言的魅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通常是用语言来启发孩子、诱导孩子,使孩子在教师的谆谆教诲中领悟道理和学习知识。所以传统的教育活动主要是通过有声语言的传递来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的。而美国心理学家艾伯特&;#183;梅瑞宾的实验说明:信息的总效果=7%的文字+38%的声音+55%的无声(体态)语言。它的意思是指在信息的传递中,说一句话只表达了说话者要表达内容的7%,声音占38%.那剩下的55%则是来自说话者的姿态、表情和动作等。可见体态语言的魅力之大!因此,在教育教学中。教师除了充分应用有声语言外.更需恰当地运用无声语言。  相似文献   

20.
课堂教学是以师生间传递知识和情感信息为主要内容的活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通过语言行为对学生传授信息,还通过非语言行为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这种非语言行为就是体态语言。在分析教师体态语言在小学课堂教学中的作用的基础上,介绍各种体态语言在小学课堂教学中的具体运用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