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一、汉字的形体先后经过了哪几种演变?各种汉字的形体有什么特点?汉字从产生到现在,经过了一个由繁到简的发展演变过程,按由古至今出现的顺序,先后有甲骨文、金文、篆书(大篆、小篆)、隶书、草书、楷书和行书等字体。甲骨文通行于商代,因为它是用刀刻在龟骨或兽骨之上,所以叫做甲骨文。它的特点是:象形性强,写法没有定型,同一个字常有几种写法;笔画线条细瘦,字形瘦长,大小参差不齐。金文是周代使用的字,刻或铸在钟鼎等青铜器上,所以叫金文(古代“金”泛指金  相似文献   

2.
首先,汉字形体的演变过程告诉我们:汉字改革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从甲骨文时代起,汉字就有繁简两种字体,汉字形体的演变,主要经历了从甲骨文到小篆,从小篆到隶书,从隶书到楷书这三个阶  相似文献   

3.
简化是汉字发展不可逆转的走向.汉字简化起初着力于形体的演变,汉字从甲骨文发展到楷书其形体是越来越适合于人们的书写.汉字发展到楷书阶段,形体相对稳定,于是人们便从形体本身的笔画省减,另辟简化的蹊径.解放后,我国政府进行了两次汉字简化工作,第二次汉字简化由于出台仓促,缺乏社会基础,在试行十年之后被废止,但不等于汉字的形体就此定型不变,它还必将朝着既要摆脱繁难,又要传承文化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4.
在汉字的发展中,隶书对汉字字体的影响最大,被称为古今汉字的分水岭。它破坏了汉字原先的结构,去除了原先的象形性,把象形文字变为"不象形的象形文字。"与小篆相比在字形上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改变了古文、篆文的象形面貌。隶书在战国时期已经存在,隶变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每个阶段都有它不同的发展,但终有规律可寻。笔画由圆转线条变为平直笔画,表现出彻底的符号化;结构上形体分化、合并、简省、突变,是汉字在形体方面的一个巨大进步。  相似文献   

5.
简化和繁化是汉字形体演变的两种方式。简化部分偏旁、繁化部分偏旁或整字简化繁化,在不同的历史时代因其认可度、适用范围等的不同而分别成为正体、通体、俗体等。其中有一类字体,在字书中较为少见,但在出土简牍、写本、碑铭及域外汉字中比较多见。它实际的使用状态是作为俗体,与见于字书的当时通行的正体、通体等并行使用。其中的简化部分偏旁类,可从中窥见由繁体到现代简化字演变的过渡形态。  相似文献   

6.
篆书:又称篆文,指笔画圆转的书写线条的字体。篆书一般分为大篆和小篆两样。(1)大篆,是春秋战国时期通行的汉字字体。又因曾著录于《史籀篇》而称为“籀文”。大篆现存资料很少,仅有石鼓文和《说文解宇》中所收录的籀文。它由西周金文演变而来,大体保持西周金文的写法,但笔法已较金文趋向方正。与“小篆”比较起来,字体笔画繁复,并多重迭,不易书写。(2)小篆,秦始皇统一中国后,采取李斯的意见,推行统一文字政策,以泰国系统的大篆为基础整理而成小篆,颁行全国定为标准宇体,也称“秦篆”。  相似文献   

7.
卜红艳 《考试周刊》2011,(22):33-35
汉字从产生到现在已有近五千年的历史,它是世界上最为古老的自源文字之一。在如此漫长的发展演变过程中,汉字不论是字体还是字形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本文对汉字形体演变中的简化、繁化、音化、分化、讹混、合并这几种现象作简单的介绍和分析。  相似文献   

8.
本文所提的现行常用汉字是指1988年3月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和国家教育委员会联合发布的《现代汉语常用字表》上的3500个常用字(以下简称“常用字”)。这是今后语文教学、词书编纂、汉字机械处理和信息处理等方面作为依据和标准的常用字。 “六书”是两千年前古人研究汉字构造的理论成果。它是汉字发展过程中的产物,后来由东汉的文字学家许慎归纳为象形、指事、会意、假借、转注、形声等六种造字法,历来被用作解说汉字的理论依据。 但是,现行“常用字”的形体与古汉字的形体差别很大,有的甚至面目全非。那么再用“六书”的知识来帮助我们认识这些“常用字”是否还有现实意义?若有,又表现在哪里?对于“六书”的理论,我们应该怎样去继承?本文将对这些问题谈谈个人的浅见。  相似文献   

9.
汉学名著《大中国志》介绍了汉字的四种字体,因只标了注音,未写汉字,引发后人诸多猜测,特别是第二和第三种字体,争议颇大。何高济认为第二种字体为行书,孟德卫、计翔翔、陈辉、董海樱等学者认为第二种为楷书,第三种为隶书。但大量资料证明第三种不应为隶书,而是行书。《大中国志》介绍的汉字四种字体应分别为篆书、楷书、行书、草书。  相似文献   

10.
本从现代汉字的字形特点出发,结合其所记录的语言的特点。把现代汉字解释为“在字的隶楷阶段中。记录现代汉语的楷书”。我们主张从现代汉字形体结构的实际出发来分析现代汉字的形体结构。既不回避、也不拘泥于六书理论。  相似文献   

11.
钢笔书法的实用已经被世人所公认。楷书是基础,自魏晋至今,楷书都作为通用的字体,实用价值最大。楷书具备了汉字的八种笔画,形态清晰分明,结构匀称整齐,学好楷书可为学习其他字体打好基础。古人云:“楷如立,行如行,草如奔。”正说明只有先学好楷书,才能依次学习行书、草书等字体。  相似文献   

12.
汉字的演变     
我们都知道甲骨文是我国最早的文字,那为什么今天所使用的文字又是这般模样呢?原来,从甲骨文到现在的汉字是经过了一个极漫长而复杂的演变过程的.我们以各个朝代官方正式字体为主干,人为地将这个过程划分为六个阶段,即商代的甲骨文,周代的金文,春秋战国时代的战国文字,秦代的小篆,汉代的隶书和魏晋至今的楷书.  相似文献   

13.
"识记现代汉语常用字的字形"是"天下第二题"。"字形"是指目前所通行的汉字的规范形式。"现代汉语常用字"是指2500个常用字,1000个次常用字和成语熟语及冷僻字。此题高考每年必考,主要通过辨析别字来考查考生识记现代汉字字形的情况,考查内容比较广,考查形式  相似文献   

14.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板书或批改作业,应力求书写正确、端正清楚,给学生以良好的影响。怎样书写才算正确呢? 汉字是方块字,结构比较复杂,书写不很方便,容易错;同时,一个汉字往往有几种写法,容易混淆。这都会影响文字书写的正确性。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几年来在这方面做了不少工作,如公布简化字表,公布异体字整理表,使文字书写有了一定的规范,我们教学工作中的书写,应努力做到规范化。简化字是汉字有史以来就存在的。从大篆变到小篆,从小篆到隶书、行草、楷书,虽然字数不断在增加,但字体却一径朝着简化方面走的。特别是近百年来,我们的民主革命运动促使人民大众普遍要求学习文化,对汉字简化的要求更为迫切。在觉悟的知识分子的重视和提倡下,简化汉字逐渐发展为一种有意识的运动,如1922年和1934年钱玄同先后提出“减省汉字笔划方  相似文献   

15.
谈到汉字形体的发展阶段,很多人自然就认为是按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草书、楷书、行书的顺序发展。其实汉字的发展演变不是线性的单一序列。笔者从汉字字形演化的角度对隶书的起源、小篆的性质、篆隶之关系等问题进行分析研究,进而重新描述古汉字发展演变的真实过程。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的高考试题及《考试说明》对汉字字形的考查,经历了这样的变化;汉字书写正确,字体端正—汉字书正确——正确识记现代汉语的字形——识记现代汉语的字形——识记现代汉字的字形。十多年来,汉字字形高考必考,重现率100%,其命题趋势有如下特点:一是题型较单纯,以单项选择题为主;二是考查常见常用字中的错别  相似文献   

17.
汉字在长期的书写过程中,为了书写方便和间架结构美观的需要,逐渐形成了笔顺。例如:口这个字,小篆可以先弧后横,也可以先横后弧,而楷书则有固定的笔顺规则。由古汉字阶段演变到今汉字,直到现在我们常用的楷书,让人明白,古汉字都是圆笔线条组成字,今汉字则是把圆转变为方折方笔组成字,把字写得更方块了。我们不能只会认会用,更要会写。  相似文献   

18.
字体演变和汉字简化对汉字结构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汉字简化使得汉字的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用"六书"理论进行现代简体的汉字教学已经变得很不合适。应当从小篆字体出发,用那些尚未改变其形符、声符的形声字来组织教学或者至少还原成其繁体字来进行教学。  相似文献   

19.
从宋本《玉篇》楷书到标准楷书,有一部分文字在构件和笔画两个层次存在形体差异,其中笔画有差异的文字数量更多。这些形体差异产生的原因有三个:以《说文》为代表的正统字形对世人的深刻影响;追求书写的快捷、方便;审美观念的影响。总的来说,两种楷书都是既有保持理据的一面,也有消解理据的一面。宋本《玉篇》楷书对构形理据的保留程度更高,楷书在演变过程中丧失了一些理据。楷书形体演变具有三个特点:形体相近的构件在一定条件下非均衡混同;一些构件的几种不同形体之间持续的竞争:部分文字的形体进一步记号化。  相似文献   

20.
“孩子们,上课之前我们先来看看教室里面悬挂的各种字体,看一看,这些字你们认识吗?”“这些基本上都是竹字。”“对,这里大多数文字都是竹字的各种不同的字体。看一看,回想一下上学期我们接触到的汉字六书,你能否辨识这些各是什么字体?”“这是大篆,这是小篆,这是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