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森林里,狐狸垂涎刺猬的美味很久了,但一直苦于刺猬有一身硬刺下不了手,因为只要狐狸一靠近,刺猬便蜷缩成一个大刺球,让狐狸一点办法都没有。  相似文献   

2.
刺猬酌秘密     
森林里.狐狸垂涎刺猬的美味很久了.但一直苦于刺猬的一身硬刺——只要狐狸一靠近,刺猬就蜷成一个大刺球,这让狐狸一点办法都没有。  相似文献   

3.
森林里,狐狸垂涎刺猬的美味很久了,但一直苦于刺猬的一身硬刺——只要狐狸一靠近,刺猬就蜷成一个大刺球,这让狐狸一点办法都没有。  相似文献   

4.
小刺猬卖刺     
正4月9日晴从前有只小刺猬,他非常想开一家专卖店。可是,一连开了几次都没有成功。这一次,他决定向鬼点子最多的狐狸请教:"我卖什么东西好呢?"狐狸面对着焦急的小刺猬,眼珠子骨碌一转,夹了夹尾巴,笑眯眯地说:"这个简单,无本生利,卖了你的刺。反正你身上的刺那么多也没用,再说了拔完还会长嘛。"小刺猬有些犹豫:"拔刺很疼的,我不拔。"狐狸急忙说:"我有一种药水,涂上去再拔,一点儿也不会疼。"小刺猬听了,不再犹豫,谢过狐狸,拿着药水高高兴兴地回家了。狐狸望着小刺猬的背影,捂着嘴笑了。  相似文献   

5.
一天,狐狸出去找食物,看见乌鸦站在高高的大树上,嘴里又衔着一块肉,狐狸很想吃肉,馋得流下了口水。这次,狐狸更狡猾了,他知道“骗乌鸦唱歌”已经不管用了,他又想出用给乌鸦讲笑话的办法骗肉吃。于是他对乌鸦说:“乌鸦小姐,乌鸦小姐,我给你讲个笑话吧,你一定会很开心哟!”乌鸦斜眼瞧瞧狐狸,没有睬他,狐狸讲起了笑话,刚讲完,乌鸦就笑了起来。肉掉下来,被狐狸叼走了。 乌鸦非常气愤,她紧紧跟着狐狸,一边飞,一边对狐狸说:“狐狸先  相似文献   

6.
有一天,小刺猬在街上玩,它看见小袋鼠在卖糖葫芦,有许多小动物都来买它的糖葫芦。小刺猬心想:明天我也要卖糖葫芦。第二天,小刺猬做了许多糖葫芦,它用一个盆子装着糖葫芦在街上叫卖“:又甜又酸的糖葫芦,快来买呀!”可是,嗓子都喊哑了,就是没有人来买,小刺猬正发愁呢!这时,一只狡猾的狐狸走过来。狐狸早就对小刺猬垂涎欲滴了,想吃小刺猬又香又嫩的肉,可就是怕它一身的尖刺。它眼珠一转,想出一个诡计来,它对小刺猬说“:小刺猬呀,你卖糖葫芦要穿成串来卖!”小刺猬说“:可是,我没有竹签,用什么串呢?”狐狸说“:你身上有很多的刺,用它来串糖葫芦,…  相似文献   

7.
在一片茂密的森林里,乌鸦一家在一棵高大的树上居住。这棵树底下有个洞,狐狸一家便住在这个洞中。一天,乌鸦太太找来一片肉正要喂孩子,正好狐狸先生出来了,他抬头一看,乌鸦嘴里有一片肉。于是大声说:“乌鸦,快把肉给我吃,不然我把你的孩子抓来吃掉。”乌鸦很害怕,只好把肉扔下去给狐狸吃。乌鸦每天都忧心忡忡。过了一个星期,乌鸦一家都瘦了一圈。这时,丹顶鹤见了,忙问发生了什么事?乌鸦太太说:“这几天,狐狸老要我把找来的肉给他吃,要不然就爬上树来把我的孩子吃掉。”丹顶鹤听后说:“乌鸦太太,告诉你吧!狐狸跟本不会爬树,你以后千万不要相…  相似文献   

8.
名声     
狐狸用花言巧语骗走了乌鸦嘴里的肉后,他又上演过狐假虎威的闹剧。后来,大家都骂他是骗子,是狡猾的狐狸,渐渐疏远了他。狐狸没有了朋友,感到很孤单,心里难受极了,但他不是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而是怪别人坏了他的名声。狐狸骂乌鸦:“这个黑鬼,她不怪自己太笨,反而坏我的名声,骂我是骗子,用花言巧语骗走了她嘴里的肉!”狐狸骂狼:“这个傻瓜,他不怪自己智力低下,却骂我狡猾,借老虎的威风来吓唬大家!”老牛实在听不下去了,他劝阻狐狸说:“孩子,你别骂别人了,这只能怪你自己形象不好啊!”狐狸不解地问:“老牛爷爷,您这是…  相似文献   

9.
骗人的后果     
自从上次狐狸把乌鸦嘴里的肉骗到手后,很是得意洋洋,一直盼着再有这样的机会。有一天,乌鸦嘴里叼着一块肉在一棵大树上休息时,正好又被狡猾的狐狸看见了。狐狸跑到那棵大树下,对乌鸦说“:亲爱的乌鸦大哥,你怎么有空来这里玩呀?”乌鸦看了一眼狐狸,没有吱声。可狐狸并没有放弃,假装高兴地说道“:乌鸦大哥,你以为我会吃你的肉吗?我再也不会的啦!自从上次吃了你那块肉以后,我每天都追悔不已啊!”乌鸦拍了拍翅膀仍没有作声。忽然,狐狸大声说“:乌鸦大哥啊!我爷爷奶奶都卧病在床,这一次我是为他们才出来寻找食物的,如果没有食物给他们吃,他们会饿…  相似文献   

10.
教过我这个班的老师都说:真拿这班学生没办法,无论怎么启发、引导,就是没有几个人愿意回答老师的问题。的确,我们班学生怕动脑筋是出了名的。可是,自从那天的一节课后,情况就大大改变了。 那天,教学完《狐狸和乌鸦》这则寓言故事后,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你想对狐狸或者乌鸦说些什么呢?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我知道他们又在等答案了,因为通常情况下,这类问题都是个别学生“义务包干”,其他人才懒得去动脑筋呢。 短暂的沉默后,有几个学生举起了手。我请他们来答,回答没有出乎我的意料。“我想对乌鸦  相似文献   

11.
笔者在本刊2006年第2期上读到岳阳市吴群老师的《童话,为什么离儿童越来越远》以及湖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学语文特级教案与课时作业新设计》,在受益良多之时也引发了一己之想。现讨论如下:例一:《童话,为什么离儿童越来越远》篇中有这样一段:“你愿意做狐狸还是做乌鸦?”“狐——狸”“就没有想做乌鸦的吗?哦,没有。那么,你们说说做狐狸的原因吧。”“狐狸漂亮。我希望自己长得漂亮。”“狐狸的样子好可爱,笑起来甜蜜蜜的,说话让人忍不住就相信了。”“狐狸聪明,爱动脑,会说话。她用说话的办法就得到了想要的东西。”“我知道骗人不好,可是如果我饿极了,也会骗东西吃的。”“狐狸做事情能坚持到底。第一次不行就第二次,第二次不行就第三次,而且越说越好听,终于达到了目的。”“哈哈,咱班成狐狸窝了”教师期待着不同的声音——虽然在内心深处,她也倾向于做狐狸。“现在,有愿意做乌鸦的吗?有没有?”“我”一个学生站起来,“我改主意了。狐狸太漂亮了,皮毛太美丽了,猎人都喜欢打狐狸。做狐狸很危险,还是做乌鸦安全些。”……显然,从教师的导语“:就没有想做……说说……原因“”有愿意做……有没有?”分明看出,教师的引导,指向是做“乌鸦”还是做“狐狸”。然而,...  相似文献   

12.
狐狸改错     
狐狸和乌鸦做了多年的邻居了。一天,狐狸意外地得到一大块鲜猪肉。它想:这两天,乌鸦妈妈没找到食物,孩子们饿得好可怜。我家应该和它家共享这块肉。狐狸拿出一半的肉,去送给乌鸦,这可是破天荒的事。乌鸦妈妈将信将疑,还是收下了。狐狸说:“请您放心。过去,为了养活我的孩子,我骗过您口中的肉。今天,我还(huán)给您一块肉,是让您好好喂养孩子的。这是合情合理的事。您尽管用它喂孩子吧!”第二天,乌鸦采来一束美丽的野花,向狐狸表达谢意。乌鸦说:“困难中得到您的帮助,我永远记住您这个好朋友。”狐狸说:“我们是朋友,以后,更要互相关心、互…  相似文献   

13.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有位小学老师在分析寓言《乌鸦和狐狸》课文之后,布置了两道“说话”练习题:一、请你对上当受骗后的乌鸦说一句话;二、如果乌鸦和狐狸再次见面,它们之间将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同学们对乌鸦所说的话大都是:“乌鸦,你可要吃一堑长一智,不要再上当受骗了。”“乌鸦,你不要太虚荣,不要再听别人的恭维了。”但是,有一个女孩却与众不同,她说:“乌鸦,你别难过,我们家有好多肉,我再给你一块好吗?”老师设计的标准答案是:不能轻信别人。因此,给那些告诫乌鸦的同学打了高分,而却否定了女孩的答案。对乌鸦和狐狸再次见面所发生的故事…  相似文献   

14.
乌鸦又衔着一块肉在树枝上休息,一只狐狸来到树下。乌鸦想,他肯定又是来奉承我的,这回我可不上他的当了。任凭他把好听的话说上十箩筐,我也不理他。谁知,狐狸却开口大骂起来:“你这臭嘴婆娘,顶风臭十里!穿一身丧服,叫人看了就作呕!还有你那破嗓子,比驴叫还难听100倍……”乌鸦没料到狐狸会来这一手,听着听着,便气得浑身打起颤来。她刚开口回骂,肉从嘴里掉下来,狐狸叼着肉,一溜烟跑了。乌鸦叹息道:看来,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抵御不了奉承不行,抵御不了谩骂也不行啊!一天,小狐狸的肚子饿了,吵着向妈妈要肉吃。老狐狸说:“乌鸦太太那儿有,你向她要…  相似文献   

15.
自从狐狸用诡计骗得了乌鸦的肥肉后,便十分得意:那笨乌鸦怎能和我狐狸相比,要是有下一次的话,哼!哼!说来也巧,一天,狐狸外出溜达,抬头一看,呀!这不是那只傻乎乎的乌鸦吗?呵!它嘴里叼的是什么?肉?呀!真的是肉!这可是我狐狸再次显示本领的时候了。狐狸抹了抹那快要流下的口水,对乌鸦说:“哟!这不是乌鸦大哥吗?真是‘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几天不见,您可更潇洒、更英俊了。”乌鸦看了看狐狸,没有作声。狐狸眼珠一转,计上心来:“乌鸦大哥,听说您老最近升官了,当上了菜市场的卫生监督员,真是可喜可贺呀!瞧!穿上一身黑制服,您简直酷呆了!今天外出…  相似文献   

16.
乌鸦和狐狸     
上次,乌鸦千辛万苦找来的肥肉,被狐狸花言巧语骗去了。乌鸦又气愤,又惭愧。她想:我一定要向狐狸报仇! 一天,乌鸦找来食物给它的孩子吃。忽然,乌鸦想出一个办法来对付狐狸。乌鸦飞回家后,站在树枝上,故意大声说:“孩子,今天妈妈找到好吃的,你们吃不吃呀?”正想  相似文献   

17.
苏渊 《云南教育》2005,(19):17-18
《狐狸和乌鸦》一课中,狐狸对乌鸦三次说的话,教师有这样两种教法。一是在学生读了狐狸第一次对乌鸦说的话以后,教师就让学生说说对狐狸的看法,给狐狸扣上“狡猾”的帽子,以下凡是讲到狐狸便称“狡猾的狐狸”。二是引导学生把狐狸三次对乌鸦说的话找出来读一读,结合乌鸦的表现谈谈读后的感想。由于教师没有任何情感倾向,学生畅所欲言。有的说狐狸“狡猾”——它说的话一次比一次动听,最后使乌鸦“动心”,受骗上当。有的说狐狸很“聪明”,而且很有“坚持性”,理由是它善于察言观色,不断改变说话的口气,由向乌鸦问好,到“关心”它的孩子,到赞美乌鸦的羽毛和嗓子,直到乌鸦开口。教师认为这种见解很有创意,予以鼓励。  相似文献   

18.
小刺猬     
小刺猬从小就没有好朋友,因为它浑身上下长满密密麻麻的小刺,小动物们见了都害怕地躲了起来。 秋天,果子成熟了,小刺猬把身子一缩,蜷起来就成了一个小刺球,再滚一下,就把地上的果子扎在身上运回洞中储存起来。伙伴们都十分厌恶它,说:“你为什么把我们的果子都运走了?”小刺猬神气地说:“你们也可以这样呀!”  相似文献   

19.
一、问题提出《狐狸和乌鸦》一课中 ,狐狸对乌鸦三次说的话 ,教师有这样两种教法。一是在学生读了狐狸第一次对乌鸦说的话以后 ,教师就让学生说说对狐狸的看法 ,给狐狸戴上“狡猾”的帽子 ,以下凡是讲到狐狸便称“狡猾的狐狸”。二是引导学生把狐狸三次对乌鸦说的话找出来读一读 ,结合乌鸦的表现谈谈读后的感想。由于教师没有预设框架 ,学生畅所欲言 :有的说狐狸“狡猾”———它说的话一次比一次动听 ,最后使乌鸦“动心” ,受骗上当 ;有的说狐狸很“聪明” ,而且很有“坚持性” ,理由是它善于察言观色 ,不断改变说话的口气 ,由向乌鸦问好到…  相似文献   

20.
保卫童心     
正这是小学一个真实的课堂。教师正在讲《狐狸和乌鸦》的文章,课堂进行得很顺利。狐狸用自己的甜言蜜语骗到了乌鸦,乌鸦一张口,小曲还没有唱起来,嘴里的肉就掉了。狡猾的狐狸衔起大肉,高高兴兴地走了。孩子们说,千万不能做一个爱慕虚荣的人,否则很可能会失去一切,可怜的愚蠢的乌鸦就是例证。最后一个环节,教师让孩子们设想,假如乌鸦再次见到狐狸。乌鸦依然在树上,乌鸦的嘴里又有了一块肉,故事会怎么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