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相同课文,两份预案,有两个显著的不同点。第一,教者的视角不同,教学思路有别。第一份预案,围绕一个"美"宇展开,"谈话引入--唤起美,感知课文--欣赏美,课外延伸--创造美";第二份预案,围绕一个 "写"字展开,"抓朗读,抓观察,抓表达",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深入体会作者情感,认真掌握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两种思路,异曲同工,达到了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之目的。第二,教案的编制方法不同,预设粗细有别。第一份教案,预设较细,教学流程设计如"实录",问题、答案、板书、活动历历在目,连学生的回答都预设了几种;第二份教案, 框架式预设,流程清楚,教与学的自由空间比较大。粗有粗的好处,有利于课堂的动态生成;细有细的优势,预想多种情况,让动感尽在掌控之中。  相似文献   

2.
相同课文,两份预案,有两个显著的不同点。第一,教者的视角不同,教学思路有别。第一份预案,围绕一个“美”宇展开,“谈话引入——唤起美,感知课文——欣赏美,课外延伸——创造美”;第二份预案,围绕一个“写”字展开,“抓朗读,抓观察,抓表达”,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深入体会作者情感,认真掌握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两种思路,异曲同工,达到了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之目的。第二,教案的编制方法不同,预设粗细有别。第一份教案,预设较细,教学流程设计如“实录”,问题、答案、板书、活动历历在目,连学生的回答都预设了几种;第二份教案, 框架式预设,流程清楚,教与学的自由空间比较大。粗有粗的好处,有利于课堂的动态生成;细有细的优势,预想多种情况,让动感尽在掌控之中。  相似文献   

3.
相同课,两份预案,有两个显的不同点。第一,教的视角不同。教学思路有别。第一份预案。围绕一个“美”字展开。“谈话引入——唤起美,藤知课——欣赏美。课外延伸——创造美”;第二份预案。围绕一个“写”字展开,“抓朗读。抓观察。抓表达”。深入理解课内窖。深入体会作情礁。认真掌握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两种思路.异曲同工。达到了提高学生语素养之目的。第二.教案的编制方法不同。预设粗细有别。第一份教案。预设较细。教学流程设计如“实录”。问题、答案、板书、活动历历在目。连学生的回答都预设了几种;第二份教案,框架式预设,流程清楚,教与学的自由空间比较大,粗有粗的好处,有利于课堂的动态生成;细有细的优势。预想多种情况。让动感尽在掌控之中。[编按]  相似文献   

4.
我的名字--"金玲"两字,曾经让我好烦恼. 记得刚进初中不久,同学们预习课文时学到了"金鳞巨蟒"这个短语,于是,给了我一个"巨蟒"的"美名".  相似文献   

5.
一、品味--语言美 课本中文学性课文,无论是哪种体裁,其语言都各具特色.诗歌用字精炼传神,散文句式优美多样,小说对话富有个性,身临其境的表演更让他们回味无穷.教学时,只要细细品鉴,便会回味出"美"字来.  相似文献   

6.
围绕着强化课堂教学的"三步走"意识展开论述,阐述了让学生用心灵感悟音乐之美,让学生用行动、技能追求音乐之美,让学生以音乐特长表现、创造音乐之美的三种意识,并逐条展开论述,最终得出结论,"三步走"的意识对强化课堂教学效益的作用举足轻重.  相似文献   

7.
我在备<鞋匠的儿子>一课时,发现课文中有"尴尬"一词.这两个字笔画多很难写,如何让学生记住这两个字的写法呢?我的目光久久定格在这两个字上.看了一会儿,我突然发现,"尴尬"两个字的外部结构是"尢"而不是"九".  相似文献   

8.
四篇预案,分别从四个维度展开:第一份预案就开课这一环节而预设了"激趣启课"、"激情导入"、"激疑导入"三种不同的启课形式来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有效进行"师生本" 的高效对话,在比较中各展风采;第二份预案在对比分析两位教师的教学设计优势后力主阅读应富有情趣;第三份预案则结合课堂教学对文本片断的设计进行有效反思,求解阅读教学的本真; 第四份预案则全面展示教学设计,突出情境设置和情感体验,旨在让情感在情境创设中升华。  相似文献   

9.
四篇预案,分别从四个维度展开:第一份预案就开课这一环节而预设了"激趣启课"、"激情导入"、"激疑导入"三种不同的启课形式来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有效进行"师生本" 的高效对话,在比较中各展风采;第二份预案在对比分析两位教师的教学设计优势后力主阅读应富有情趣;第三份预案则结合课堂教学对文本片断的设计进行有效反思,求解阅读教学的本真; 第四份预案则全面展示教学设计,突出情境设置和情感体验,旨在让情感在情境创设中升华。  相似文献   

10.
情系葡萄沟     
四篇预案,分别从四个维度展开:第一份预案就开课这一环节而预设了"激趣启课"、"激情导入"、"激疑导入"三种不同的启课形式来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有效进行"师生本" 的高效对话,在比较中各展风采;第二份预案在对比分析两位教师的教学设计优势后力主阅读应富有情趣;第三份预案则结合课堂教学对文本片断的设计进行有效反思,求解阅读教学的本真; 第四份预案则全面展示教学设计,突出情境设置和情感体验,旨在让情感在情境创设中升华。  相似文献   

11.
<正>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了解阅读策略是英语阅读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生上阅读课的目的是为了获取书面信息,他们阅读效果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阅读策略的选择。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围绕"课文"和"课堂"来展开对于英语阅读的学习。本文将浅谈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策略。1.围绕"课文"教学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本质还是通过基础的课文学习延伸至课外阅读的发展,而"课文"的教学主要以"听""读"两方面为重点。教师在讲授新课程时,可通过收音机、多媒体播放课文提供学生的"听"课文的机  相似文献   

12.
一品文意: 师:请同学们选出一个课堂"热词",并说明理由. 生:"背"字,课文中多次出现它. 师:课文中有两个"背"字,名词的"背"和动词的"背",词性不同,读音有异,你选哪一个呢? 生:我选的是动词的"背",文章多次写到了"背".作品中的我提及母亲,"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就觉得很累",还有"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这些句子为"背"母亲做了铺垫.然后有下文"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这样一个细节,一个"背"字把全文情节紧串一起.  相似文献   

13.
深入、准确地细读文本,不仅是语文教学的需要,更是一个人享受阅读,品味文学之美的过程,下面以<将相和>为例谈谈我是怎样细读文本的. 一、"跳出庐山看庐山"--把握结构 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曾谈道:文本细读,要求我们不能像以往那样,自以为是地抓住一句话,两个词,片言只语,断章取义,"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而造成对文本的曲解或误读.文本细读,"结构"是一个不容小觑的"点",而这恰恰是我们以前忽略的地方.  相似文献   

14.
抓“美”字破难点,入其境赏其景。 在听完课文录音后,首先让学生弄清课文主要是讲什么,随后提出问题,思考课文的哪一段写出了荷花的美。这样很自然地便进入到第二段的学习。  相似文献   

15.
"作业"两字,从广义说,是学生在学校或家中所做的各种课程,是教师要学生巩固学习的工作.从"作业"两个字来分析,作--有创作、进行的涵义;业--有工作或学习的内涵.所以,"作业"应具有"创造性学习的过程"或"创造性的工作"的本质.那么,地理作业如何进行创新呢?  相似文献   

16.
正一、揭示课题,复习词语1.今天,咱们继续学习一个非常有趣的童话故事——(生读课题)这句话是谁说的呀?(小鸡)让我们学着小鸡美美地说一遍!(齐读,读出赞美的语气)2.世界到底有多美呢?让我们先把小鸡带来的词语宝宝读好,它们会帮助咱们找到世界的美!3(.课件映示词语,开火车读,领读,美美地齐读)强调:"茵"字是前鼻音,"澄"字是后鼻音,读好"蛋壳儿"。4.现在,就让我们和小鸡一起走进课文,去经历一个奇妙的旅程吧!  相似文献   

17.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任何课堂都要围绕教学目标展开。倘若教学目标不明确,可能导致课堂与教学设计背道而驰。如何提高语文教学目标设计的有效性?第一,要突出学科的核心知识。语文课堂容量大,知识覆盖面广。一篇课文的教学目标所涉及的知识包罗万象,既考虑字、词、句、段的训练,又要推敲结构的安排、内容的筛选。教学目标不可能胡子眉毛一起抓,成了"什么东西都装下"的万能筐。教学目标呈现的知识应该是学科核心知识。"一课一得",是教学目标重视核心知  相似文献   

18.
我的两"怕"     
每个人都有害怕的事,就连我这个平日里整天笑嘻嘻的快乐小姑娘也不例外.可我的"怕"却很有趣,各位有兴趣的话,接着看吧. 听了我的第一怕,你会笑掉大牙的.因为--我"怕"我的名字.我的名字叫张瑱,爸爸说,"瑱"字有美玉、宝玉的意思,所以十年来,我一直为拥有这个名字而自豪.可是因为那件事,我开始讨厌、"惧怕"我的名字了.  相似文献   

19.
说课要突出一个"新"字,不平铺直叙,突出重点,环环紧扣;说课要体现一个"美"字,感受教材的美,给学生以美的熏陶,"说"出特点,"说"出风格。从准备充分、说课的内容和要求、技巧三个方面阐述初中生物教师的说课技巧。  相似文献   

20.
仔细拜读<小学教学>2009年第7-8期刘松老师的<"打电话"教学预案>后,为刘老师巧妙的引入、循循善诱的展开和幽默风趣的风格所折服.我们组织了几位骨干教师对刘老师的预案进行实践--反思--再实践,颇有收获,但也有一些困惑和思考.现撰述如下,以求教于刘老师和各位行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