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式学堂中的音乐教育自1904年颁布的《癸卯学制》中加以体现,并在民办学堂中悄然兴起"学堂乐歌"为主要形式的音乐课教学。本文就晚清民办学堂中的音乐教育进行了深入分析,以期为探究我国近代学校音乐教育的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2.
贺绿汀经历过"学堂音乐"、社会主义音乐教育,他的音乐生涯是伴随着中国音乐教育的产生及发展而成长的。贺绿汀别具一格的教育思想对中国音乐界有着重要影响,特别是对当前的音乐教育有着许多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3.
<正>沈心工被国人誉为"学堂乐歌之父",主要源于其自行创作和编写的学堂乐歌题材广泛、通俗易懂,被学生广为传唱,从而有力地促进了学生音乐素养的提高和学校音乐教育的发展,所以本文就主要从沈心工的音乐思想的形成、音乐题材的选取和音乐教育的策略等方面来阐述沈心工在中国近代普通学校音乐教育方面作出的贡献。一、风雨兼程的求学之路沈心工,原名沈庆鸿,字叔逵,于清同治  相似文献   

4.
李叔同早年执教于浙江省第一师范学校,从事音乐教育活动,并创作了大量学堂乐歌。在创作过程中,李叔同坚持民族化创作原则,从而将学堂乐歌的艺术性和思想性推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对于近代音乐的发展具有十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近代中国学堂乐歌的开创者沈心工,并非生于音乐世家,但他凭借对音乐的观察、爱好和对音乐教育的独到理解,开创了近代中国学堂乐歌时代,并创作出了近二百首音乐作品。他的代表作《黄河》充分展现了他的音乐创作才华。  相似文献   

6.
纪录片《船政学堂》首次以编年体与共时性兼备、中西文化学者共同讲述的国际化视角,从"人"的角度切入,来讲述船政学堂以及船政毕业生鲜为人知的故事。其叙述特色与旨归主要体现以下几点:一、宏大叙事与微观叙事相互结合,再现了"船政学堂"办学的艰难历程与不俗成就;二、以人物叙事为中心,彰显了"船政学堂"为代表的近代精英的民族情怀;三、以史鉴今,透过"船政学堂"的办学历史探索近代中国图强的经验与教训。这种三种叙事手法的综合运用,进一步开发了历史纪录片的叙事本领,增加了纪录片尤其是历史人文题材纪录片的叙事魅力,为大型题材的纪录片在与其他电视节目的竞争中形成自己的特色之路提供了可鉴的范本。  相似文献   

7.
<正>六集大型纪录片《船政学堂》展现了"中国近代海军摇篮"——船政学堂近半个世纪的兴衰命运,记录了民族先驱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艰难探索,刻画了船政学子大胆开放、提倡启蒙与创新、悲壮报国的集体群像。其深厚的人文底蕴、深邃的历史洞察力和深切的时代使命感,使作品呈现出坚定、厚重、悲壮的冷峻质感,让人仿佛能碰触到历史影像背后的当代脉搏。一部船政学堂史,就是一部中国近代开放史。《船政学堂》以"见物更见人"的故  相似文献   

8.
中国近代的学堂设置体操(体育)课,是从洋务派开办的军事学堂和工业学堂开始的。随着《奏定学堂章程》"三段六级"学制的实施,各学堂里有了学制上的统一管理。  相似文献   

9.
"双一流"建设对我国高校的建设与发展进行了全新的战略部署,民办本科高校图书馆在"双一流"建设中面临如何应对新要求、发挥新作用等问题。文章结合民办本科高校图书馆的特点,从文献资源建设、图书馆空间再造与功能重组及学科服务等三个方面,提出了民办本科高校图书馆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的建设策略,以期民办本科高校图书馆能够在"双一流"建设中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
1866年成立于福州的船政学堂是中国第一所高等实业学堂,其创建初衷是"师夷长技以自强",建立新式海军并培养海军人才。中国近代众多彪炳史册的杰出人物毕业于这所学堂,其中不乏中西方文化交流领域的巨擘。  相似文献   

11.
沈心工是我国近代著名的音乐家,他在中国教育界发起的"学堂乐歌运动"让学堂乐歌广为流传。本文主要介绍了沈心工的生平,及其领导的学堂乐歌运动的背景、内容、影响等,并具体分析了沈心工乐歌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俗称"南黄埔、北保定"的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简称保定军校),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所正规陆军军校,位于河北保定市区东风东路,前身为清朝北洋速成武备学堂、北洋陆军的陆军速成学堂,陆军军官学堂。1912年至1923年期间,保定军校办过九期,毕业生  相似文献   

13.
刘玮  曹云 《兰台世界》2012,(22):65-66
20世纪初叶,由于清政府的软弱无能,我国的封建社会也积重难返,在国内外的双重交困中,慢慢走向末路,1911年10月10日以武昌起义为代表的辛亥革命的爆发,到中华民国的建立,实现了资产阶级革命的第一个高峰。然而,在这个高峰到来之前,一直有一个隐形的宣传方式在实现,这就是"学堂乐歌"。为了表达这个对于中华民族而言有着积极重要意义的历史进程,笔者从自身的学科专业角度出发,梳理"学堂  相似文献   

14.
正张荫桓1886—1889年担任驻美国、西班牙(早期译为日斯巴尼亚,简称日)、秘鲁三国公使期间,非常关注华侨子女的教育,并采取积极措施创办中西学堂a,为海外华人教育做了很多有益的工作。1.主张筹办学堂张荫桓认为"时局日艰,储材为第一要著也"b,一针见血地指出人才在国家发展中的根本作用。而华侨子女群体长期生活在海外,兼具接受东西方文明的优势条件,这一群体的培养对于处于时代变革中的清政府具有特殊意义,是一个重要的人力资源宝库。因此,张荫桓积极主张在海  相似文献   

15.
先秦儒家学派"礼乐并重"的教育观,对于我国音乐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主要阐述了先秦时期儒家的"礼乐并重"教育观的具体内容,并从音乐教育内容、音乐教育思想以及音乐教育方式这三个方面来阐述其对音乐教育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16.
OEC管理模式是海尔集团一种全方位对每人每天所做的每件事进行控制和管理的方法,将其引入民办高职院校档案管理之中,通过构建档案管理的目标体系、日清体系和激励体系,解决民办高职在档案管理中的"短板",提高档案工作的效率。  相似文献   

17.
<正>1942年,教育部音乐教育委员会以促进国人的音乐教育、弘扬民族正气、提升抗战精神、争取一切抗战力量为宗旨,开展了陪都"音乐月"活动。在1942年3月29日,由教育部音乐教育委员会与"白沙音乐教育推进委员会"共同主办了"音乐月"的首场也是中国历史上的首场万人大合唱活动,大合唱地点  相似文献   

18.
严琳  王继武  易同民 《今传媒》2011,(8):113-114
1912年创设会以陕西法政学堂为基础,将三秦公学、陕西农业学堂、陕西实业学堂、陕西高等学校等校并入,合组成立"西北大学"。1913年,西北大学创设一年之后,《学丛》创刊。本文通过大量的历史文献考证,论述了辛亥革命前后西北大学和《学丛》的演变及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19.
兴办学堂为清季教育一大景观。各地学堂茂然夥矣,仅陕西一地,就有陕西大学堂、陕西法政学堂、陕西巡警学堂等,大小不下50余家,而陕西武备学堂。则是这众多学堂中之声名较著者。  相似文献   

20.
梁改梅 《今传媒》2011,(12):137-138
长期以来,高等师范院校的公共音乐教育受到很大的忽视,高师在建设问题上存在的不足之处,需要我们去不断完善。作为新世纪的高等师范院校的音乐教师,应当遵循陶行知先生的"实施素质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积极推进我国普及高校公共音乐教育的大力发展,为我国的音乐教育添砖加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