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平顶山晚报》是平顶山日报社所办子报,经过十多年的发展,由当初的4开4版到今日的4开24版,走过了一条不寻常的发展之路。和内陆地区的绝大多数同类子报一样,当初也是主做社会新闻。近来,我们从社会的需要和读者的要求出发,与时俱进,在时政报道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取得了一些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汴梁晚报》6月1日起创刊,它是开封日报社创办的一张融新闻性、知识性、服务性、娱乐性为一体,以家庭和个人为主要读者对象的晚报.4开4版,每周6期.一版为要  相似文献   

3.
1992年至1997年,浙江日报在省委和省委宣传部的正确领导下,开拓进取,报社事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报系规模日益扩大。1993年,《浙江日报》从对开4版扩为对开8版。1994年,增出《周末文荟》(对开4版),每逢周六出版,目前每周一、三、五增出周刊(对开4版),均随正报免费附送读者。1993年,浙江日报创办了中国目前唯一的美术  相似文献   

4.
广州日报从今年一月起由原来对开四版改为对开八版。改版的时间虽短,但已受到读者的广泛欢迎。读者的反映是内容丰富,可读性强。干部、知识分子、工人、市民、青年等多层次的读者,都可以从报上找到适合自己阅读的东西。尽管改版后报价比原来提高一倍,发行量仍然保持去年水平,而且出现经常破月订阅的好势头。在改版前,我们对形势、读者的需求和本报的状况进行了认真的分析,认为改出对开八版是广东、广州改革、开放形势的需要,读者阅读要求和兴趣多样化的需要,也是我们自身新闻改革的需要。我们制定  相似文献   

5.
扩版:厚报时代的必然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宇 《新闻知识》2001,(3):19-21
毫无疑问,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厚报的时代。   似乎说不出具体开始的时间,中国的报纸变厚了。无论是对开的大报还是四开的小报,都由过去传统的 4版,或者多一点的 8版,变成现在动辄十几版的报纸,多的甚至达到几十个版。今天,当人们手持厚厚的一大迭报纸,绝大多数人已经习以为常。实际上,报纸版面的增加本身就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读者又是天天与报纸见面,对报纸版面变化的敏感度早就钝化了。只有研究报业扩张的专业人士以及密切关注报纸发展历程的热心读者,才会对报纸版数的变化拥有深刻的印象。 中国报业涌动扩版大潮   读者所…  相似文献   

6.
《河北科技图苑》2005,18(4):20-20
河北经贸大学图书馆与人文学院于2004年11月5日共同创办了《读者导航》小报,至今已成功出版发行了8期。该报为8开4版交流资料,主要面向校内广大读者发行,其办报宗旨是:以人为本,以报为媒,面向读者,面向全校,尚真求美,创新求实。  相似文献   

7.
田利平 《传媒》2000,(3):47
一位太原读者致电本报,问是否出过《北京青年报》“益肾兴阳专刊”。他传来报样,果然有《北京青年报》的报头。 记者随即赶赴太原见到了这位读者手中的报纸。报纸4开4版,“北京青年报”报头几个字上有“益肾兴阳专刊”字样。内容全都是介绍一种壮阳药的,在一版有“媒体关注”栏目文章《国药当自强》,4版印着“新闻周刊”的报头,旁边有“记者行动”,内容是一些男性性功能障碍的调查情况,最终也推出了这种药的名字。 该报纸上还印有该种药的太原直销地址,一共是4家正规药店,此外还有热线咨询电话  相似文献   

8.
今年元旦始,东阳日报实施改扩版。版面由每周对开28个版增加到对开44个版。此次改扩版,在报纸外形上,以更加抢眼的字体、线条、标题、图片,营造风格清新的版式,给读者新的感官体验;在报道内容上,按照“扩的是服务范围、改的是服务质量”的要求,做足做强本地新闻,为  相似文献   

9.
《中国地市报人》2008,(5):F0004-F0004
《淄博日报》是中共淄博市委机关报,创刊于1952年2月1日,是淄博市最具权威性和影响力的平面新闻媒体。 56年来,《淄博日报》由最初的4开4版小报发展成为对开4版,再到对开8版、12版大报;从铅字排版到激光照排,从黑白印刷到天天彩印;从创刊时单一的一张《淄博日报》发展成为《淄博日报》为母报,  相似文献   

10.
如何办活县市报专副刊?今年初,《乐清日报》副刊“双雁周刊”再次改版,以“半版制”的形式,尝试新的版面定位。所谓“半版制”,就是将一个版对半分成“上半版”和“下半版”,刊发两个不同定位的副刊.将原来的对开4版变成了8个小版。读者对改版给予了肯定,认为内容丰富了,视觉轻松了。  相似文献   

11.
《乌鲁木齐广播电视报》是顺应乌鲁木齐市广播电视事业发展的需要而诞生的。创刊时是一张4开4版的黑白小报,先后经历了4开4版、4开8版4开12版、4开16版至全年出彩报等发展过程。内容已由起初单纯的节目介绍发展到如今以广播电视宣传的延伸、补充为主,兼顾政治、文化、经济、法律、体育、日常生活等多方面。到1998年11月25日,已出版300期。随着改革的深化和市场经济的发展,经历了一个由小到大、由幼稚到逐渐成熟的发展过程。报纸在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引导视听,活跃群众业余文化生活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与风格,在…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细心的读者都会感觉到,平时人们每周必看的“节目报”,已经不仅仅是一张节目单,也不仅仅是对节目的简单预告,它巳经逐步成为广播电视的百花园、信息源、知识库、评议厅。在名称上,已由“××广播电视”变成“××广播电视报”。在数量上,它一般都是各省、市期发量最大的一份报纸。在版面形式上,已经从四开二版发展到四开四版、四开八版或对开四版,广东已经出版了象国外及香港那  相似文献   

13.
南京地区部分报纸就调整零售价格达成协议4开16版或对开8版报纸零售价调整至3角以上,其它报纸价格不变:同时,在报纸发行或零售中不得采取"买一赠一"等其它变相降价方式. 据称,这份协议是在江苏省委宣传部和省新闻出版局的主持下,省新闻工作者协会和南京地区部分报纸共同协商下达成。达成协议是为了加强报纸价格的管理,形成健康有序的竞争环境和读者的健康消费心理。与此同时,相应的广告收入也在调整,  相似文献   

14.
扩版潮不期而至的扩版潮,冲击着1992年的中国报业。新年的钟声响过,文汇报的读者捧读到了8个版的报纸,该报去年9月即发布预告,其后又4次试刊,多方征询意见,终于如期隆重推出两大张8个版的报纸。福建日报、黑龙江日报也于同一时刻完成了同样大幅度的扩版动作,这一东一南一北3家报纸,继人民日报、解放日报、天津日报之后,跻身于省级以上综合性日报少数8版报纸的行列中,而解放日报在日出8版之外,今年于每周六又增出一张4开8版彩色报纸。今年下半年,北京日报也将“加盟”这一队列。广州日报于1990年即出对开8版,新年伊始,又  相似文献   

15.
某市有家4开32版定期出版的专刊,由于与市民的日常生活联系紧密,加之内容丰富,品位上乘,可读性强,为此颇受读者青睐,其发行量在全市多家报刊中独占鳌头,然而2006年10月上旬出版的一期报纸的16版(B版)上却连续出现6处差错,差错率远远超出了国家规定的万分之三的标准。  相似文献   

16.
本刊记者 《传媒》2001,(2):27-28
《人才市场报》已走过了8年的奋斗历程。 现在,《人才市场报》是上海解放日报报业集团的重要成员,不仅在上海有着广泛的社会影响,而且读者面已覆盖全国。 《人才市场报》的发展主要体现在: 版面——由四开四版周一刊发展到目前的四开32版周二刊。  相似文献   

17.
《青年记者》2006,(4):16-16
《亚洲华尔街日报》2月公布了最新的广告可记忆性读者调查[SubscriberAdvertisingMeasurement(SAM)]结果,该调查显示读者对小开版的报纸广告记忆度要高于过去的大开版报纸。该调查分别于2005年10月17日《亚洲华尔街日报》改为小开版之前和之后的一个月内举行。《亚洲华尔街日报  相似文献   

18.
汤晓荣 《传媒》2000,(7):7-8
监督报纸的规范出版,审批报纸的临时增版增期、减版减期,是省级新闻出版行政管理部门的日常性管理工作。近年来,我国报业空前繁荣,发展迅速,竞争日趋加剧。为了应变市场,增加信息量,增强时效性,争夺读者,加大发行量和增加广告份额,于是报纸出现了“三多”情况。 一、临时增版多。目前,我国的多数报纸已完成了从对开四版至对开八版的扩版进程,一部分已扩为十二版二十四版,经济发  相似文献   

19.
访问美国报纸,一个明显的感觉是,编辑部的工作很多是为读者切身需要设计的,反映到报纸上就是为读者服务落到了实处。这从报纸的“导读”、“更正”、气象服务、员工联系渠道、多版本发行等方面均可体验到。 引导读者,不厌其烦 “导读”在这里是指报纸上为方便读者迅速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而设计的目录、索引、提示等简要内容,通常置于报纸最显眼的版面。报纸版面越多,这一工作的重要性越得以体现。中国报纸在对开4版阶段,一般没有导读,直到出现12版以上的报纸,才有少量导读出现,但也仅限于头版。  相似文献   

20.
翻开一张报纸,不管是四个版八个版还是十六个版,都应该充满鲜活的新闻,使各个层面的读者得到他们要看的东西。报纸不是杂志,不是理论和文学或其他专业刊物,快捷的新闻应是它的主体和骨干。现在我们国家已步入市场经济,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报纸也是商品,它要靠大量的鲜活的新闻吸引读者、扩大影响,占领读者市场。相反,一张报纸就会失去其生命力,失去读者,也就谈不上什么政治和经济效益。 《扬子晚报》是一张四开四张十六版的报纸,有要闻、社会生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