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在这期的“家教话题”栏目里,孙老师要和我们谈谈关于父母也需要学习、需要成长的话题。在信息化时代,如果父母不努力学习,面对每天在进步的孩子,父母就会感到手足无措。因此,走出误区是很关键的一步,只要父母能调整观念,放下架子,和孩子一起学习,那么,父母就会体验到和孩子一起成长的快乐!“请读者朋友们来信来稿,谈谈你们的体会和感受。  相似文献   

2.
1985年美国的优秀教师们对父母在家庭教育中应尽的责任谈了以下意见。 ①尽可能不让孩子请假。轻易请假,不仅影响学习,还会使孩子感到父母不重视学校;②要善于看到孩子的成功,不放过微小的进步,并给予表扬,切忌贬低或嘲笑。孩子有了信心,才会努力学习,努力做事;③在孩子面前不要随便议论教师:④要多关心孩子的学习内容与进步情况,这比只关心成绩更重要;⑤培养  相似文献   

3.
做父母的看到孩子成绩不理想时让孩子努力学习,就犹如嫌孩子跑步跑得不快只喊快点儿跑、使劲跑。  相似文献   

4.
有些父母过于重视孩子的学习结果,一旦看到孩子在某方面取得成绩或拿到某项荣誉证书,就认为孩子能够在这方面有大的发展前途。其实,孩子是一成长过程中的个体,许多方面还没有定型,即使在比赛中获得好成绩,也不一定表示孩子就特别喜欢这件事。况且,成绩和荣誉的获得常常带有一些偶然性。因此,父母不要为孩子选择成长的方向,要注重孩子努力学习的过程。证书和荣誉说明不了太多。孩子获得某方面荣誉不代表一定有这种发展潜力$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副教授@唐文军  相似文献   

5.
宫明兴 《山东教育》2020,(3):113-113
最近网络上疯传的一组图片,讲述父母辅导孩子学习过程中的心酸与痛楚,斩获无数家长的强烈认可:不谈学习,母慈子孝;一谈学习,鸡飞狗跳。像极了一句歌词:爱恨就在一瞬间。这就是许多家庭生活的真实写照。家长要明白学习是孩子自己的事,不是为了实现父母的愿望。如何让孩子在学习中获得快乐进而主动学习,成了摆在父母面前必须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学习障碍国际通用标准为:努力学习,智力正常,但是某一科目或认知功能落后于同年级学生至少两年。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笔者注意到儿童学习障碍并非只是在上学后才表现出来,有些孩子在学前阶段就已初显。因此家长和幼儿园老师要早发现和矫正,还给孩子正常的学习能力。前几天来医院看病的小明,明年就要上小学了。父母都是教育工作者,让他从小学音乐,背唐诗、宋词,孩子表达能力很强。可是,在学前班学习时,小明就是坐不住、不认真听讲、不爱动手、不爱运动、注意力不集中。通过能力测查,发现这个孩子视知觉分辨能力和视知觉动作统合能力相当于4岁…  相似文献   

7.
每一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刻苦学习,但是很大一部分家长自己却很少学习.其实,父母与孩子一起学习对于自己和孩子都有很大的好处.  相似文献   

8.
每一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刻苦学习,但是很大一部分家长自己却很少学习.其实,父母与孩子一起学习对于自己和孩子都有着很大的好处.  相似文献   

9.
一、家长要言传身教,为孩子做好表率父母应以自身的责任感影响孩子,没有强烈责任感的父母无法培养出有责任感的孩子。父母的言行及处事方式影响着孩子,父母要言传身教,为孩子做表率,让孩子在观察中学习,在潜移默化中建立责任意识。  相似文献   

10.
回音壁     
正亲子阅读是一座桥,用文字连接起父母与孩子的心灵。它可以是床前的精选故事,也可以是炉边的哲思小语。它可以让父母与孩子共同学习,一同成长;它可以为父母创造与孩子沟通的机会,分享读书的感动和乐趣;它还可以带给孩子欢喜、智慧、希望、勇气、热情和信心。  相似文献   

11.
如果问孩子为什么对父母不满和对父母有什么要求时,常听到的回答是:父母不理解孩子的心愿,致使孩子不听话,不用心学习。如有的父母吩咐孩子做什么事情时,只顾自己方便,不管孩子是否愿意。常常是孩子刚坐下来学习,  相似文献   

12.
现在,我们随处可以听见一些家长、老师教育孩子的话语:“不努力学习,就没有出路”。言外之意就是学习不好,就没活路。让孩子努力学习并没有错,但一味苛求孩子的成绩,把学习成绩的好坏变成了评价孩子的唯一标准.就过于片面了。众所周知,角度不同,  相似文献   

13.
天津市希望之星儿童心理研究中心在4次心理学讲座和咨询中,从千余名学生问卷调查统计得出结论:98%的母亲被孩子指责为唠叨。怎么会有如此之多的孩子认为自己的父母爱唠叨呢? 父母是孩子生命的缔造者,从孩子出生到进入小学、中学,乃至长大成人,父母与孩子朝夕相处。在父母的眼中,孩子永远都是孩子。父母常常以一种发自内心的关心和爱护,对孩子的衣食住行与学习生活进行关照和指导;  相似文献   

14.
《家庭教育》2008,(6):48-48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曾做过一项调查,发现虽然72.6%的父母表示“希望孩子和他喜欢的人交朋友”,但事实上,81.6%的父母要求孩子选择学习好的同学做朋友。45.3%的父母会“为了学习。要求孩子减少与朋友的交往”。家长们的出发点是好的。但如果对孩子的朋友圈有太多限制,客观上反而会使孩子交不到朋友。  相似文献   

15.
孩子与电脑,学习与游戏,是很多父母常常面对又常常焦虑的问题。本期的“教子有方”专门刊发一组与此相关的文章,看看那些有心的父母是如何让电脑成为孩子有用的工具,让游戏仅仅是孩子的休闲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16.
【观点再现】:父母不该做“孩奴”,许多父母放弃自己的兴趣以及事业,把全部的希望都寄托在孩子身上,孩子是有很大压力的。学习是一种自觉行为。只有孩子自觉意识到学习对自身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才有可能学有所成。父母不该做“孩农”,孩子并不是父母的“农作物”,  相似文献   

17.
从那天起,我长大了,并感受到父母的良苦用心,知道了学习的真谛,明白了该如何努力学习,找准了学习的起跑线。因为那天是我生日,我收到了一份特殊的礼物。  相似文献   

18.
孩子的学习是父母最关心的、也是特别现实的问题。父母为孩子的学习不遗余力,费心费力,甚至呕心沥血。实际上,尽管父母费尽了心思,有些孩子的学习成绩仍然不是很理想。父母焦虑,且经常百思不得其解,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在孩子学习的问题上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缘故。那么父母该怎样——  相似文献   

19.
一、家长要言传身教,为孩子做好表率 父母应以自身的责任感影响孩子,没有强烈责任感的父母无法培养出有责任感的孩子.父母的言行及处事方式影响着孩子,父母要言传身教,为孩子做表率,让孩子在观察中学习,在潜移默化中建立责任意识.  相似文献   

20.
亲子游戏是父母与孩子交往及情感联系的重要方式,是父母在自然的情景下,与孩子结成平等的玩伴关系,在和孩子游戏过程中自觉不自觉地“寓教育于游戏”之中,用自己的知识、经验、想法去影响孩子的游戏。开展好亲子游戏,对于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具有不可低估的重要作用。 一、亲子游戏可以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 孩子对某些学习活动缺乏兴趣时,父母可利用游戏的方式对孩子身边的每件事加以启发诱导,激发孩子活动的兴趣。例如,要让孩子了解我国的主要城市,父母在带孩子看中央电视台天气预报时,每天结合气象员报告的城市名称,给孩子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