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李碧华的小说,是当代文坛独树一帜的风景,她自由穿梭于古代与现代,游走在雅与俗之间,创造了旖旎多姿的别样风景。她的小说常常透出深刻的身份认同的痛感与危机感,而这种身份认同的困境,集中体现在她笔下一系列处于边缘的社会畸零者的身上,并形成了浓重的悲剧风格。李碧华通过描写被爱情遗弃的悲剧女性和被社会抛弃的畸零者形象,揭示了其不被认可的身份之殇,以此折射香港人的身份认同危机。  相似文献   

2.
美国黑人作家拉尔夫·埃利森的小说《看不见的人》通过主人公谦恭﹑愤怒﹑彷徨﹑反省的四部分讨论了处于边缘文化的黑人身份问题。身份问题的解决对于在当今世界多元文化并存和全球化的局势下构建和谐社会具有指导性意义。  相似文献   

3.
在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索尔贝娄的小说中,主人公的犹太身份特征总是处于一种由强到弱的淡化过程中。这种淡化的轨迹有两条:一是以时间为线索,另一条则是以空间为线索。贝娄小说中主人公的犹太身份是贝娄文化身份的重要风向标。循着这两条变化的轨迹,贝娄的文化身份由犹太作家渐变到犹太作家和美国作家直到他所自称的"一个有着犹太(文化)遗产的美国作家"。这种身份的演变使索尔贝娄不断超越了种族的局限,使他在展现和探索人性的过程中有了更丰富和宽泛的选择。  相似文献   

4.
晚清谴责小说作家群体是世俗化的知识分子,其文化身份特征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自由独立的社会政治身份,他们都属体制外的创作群体;二、边缘化的思想者,他们都处于社会主流思潮的边缘地位;三、职业化的商业文人,他们都走向了职业化的生存道路。  相似文献   

5.
卡尔维诺在《不存在的骑士》中借小说人物苔奥朵拉之笔,以文学绘图的形式将不同人物的生存样貌绘制成了形状各异的路线,描绘了远古和现代社会两种极端的存在状态,以及处于存在焦虑中的个体与现实世界交融共生的关系。苔奥朵拉的乌托邦绘图影射了处于身份认同困境的现代人的生存模式,同时强调了幻想与实践相结合的主题。小说呈现了一幅可供对比和思考的图示,引发了对现代社会个体存在状态的反思。  相似文献   

6.
在多元文化并存的美国社会里,"文化身份"已成为文学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话题。埃利森的小说《看不见的人》深刻反映了这一主题。在小说中,埃利森刻画了一个又一个身处不同地位的黑人形象,这些黑人的遭遇让人感受到了美国处于不同地位的形形色色的黑人们的生活和心理状态,让读者窥一斑而知全豹,对黑人处境有了全面了解。  相似文献   

7.
《追风筝的人》讲述了阿富汗少年阿米尔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成长经历。以身份认同为视角,作者从自我身份和民族身份两个方面表现了小说主人公阿米尔在成长过程中身份迷失、身份追寻与身份重获三个不同阶段的特征,揭示该小说身份认同的主题,以此为日益增多的跨文化背景下生存的当代人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阿来的小说《尘埃落定》以局外人的眼光来审视主导意识形态及文化,对族别身份的自觉意识使得小说闪烁着身份政治的幽光,而对这种族别身份政治的亲近也恰是弱化甚至消解作为主导文化根基的阶级政治的策略和途径。小说《尘埃落定》通过对身份政治的亲近实现了对主导意识形态的刻意疏离,淡化、消解了革命,使之遭遇尴尬,从而改变了曾经的革命集体记忆。  相似文献   

9.
《麦田里的守望者》之所以经典在于作者成功刻画了一个青春期少年的形象,并关注到了一个前人很少给予关注的群体,而理解小说主人公的身份是解读这部小说主人公形象的关键。因此,在对小说主人公特定身份加以明确的基础上,从小说主人公的社会身份出发,可以更进一步阐述和分析主人公的性格特征。  相似文献   

10.
在小说《河湾》中,后殖民时期代表作家奈保尔塑造了一群后殖民社会中处于边缘化地位、丧失文化身份的知识分子形象。他们或自我放逐,或模仿宗主国文化,在"失根"状态中苦苦煎熬。《河湾》反映了奈保尔对后殖民时期知识分子的深刻反思和关怀。  相似文献   

11.
苏丹最著名的现实主义作家塔依卜·萨利赫的小说对阿拉伯及非洲民众寻求自我认知的艰辛历程多有描述,其代表作《北迁季节》被誉为“阿拉伯文坛当代的奇葩”、一部非常重要的处理复杂跨文化身份问题的作品。书中叙述者和穆斯塔法的东西两种文化碰撞下的心理矛盾非常震撼人心。在后殖民主义理论中身份归属问题的框架下,两位主人公的身份危机、归属感的缺失和流放的状态醒目而富于启迪性,揭示了人类面临失根时放逐自我和超越自我的精神取向。  相似文献   

12.
Issac Bashevis Singer,is a famous Jewish writer,who writes and publishes only in Yiddish,and was awarded the Nobel Prize in Literature in 1978.He wrote numerous masterpieces among which the short novel Neighbors impressed me a lot.In the novel Neighbors,the author depicts two main protagonists—Morris and Margit in the first person narrative.The two elderly neighbors are American Jews whose lives are full of poverty,loneliness and misery.The author successfully shapes two images of American Jews characters with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However,their different personal characteristics reflect the same miserable ending and pathetic destiny in their process of looking for identity.  相似文献   

13.
杨丽 《海外英语》2012,(7):215-217
美国作家博比·安·梅森的作品习惯于把关注点放在社会和环境变化下的个人角色转换问题上。其短篇小说《夏伊洛》是描写男女主人公追寻自我及其所带来困惑的心理小说,诺玛·简和勒罗伊对于身份的转换都感到茫然无助。文学评论家对《夏伊洛》有过很多精彩、动人的论述,涉及很多方面,但是他们很少人关注到作品里确实存在的一个深刻而明显的寓意,即男性不应该驾驭于女性之上,而女性也不应该排斥男性,任何一方的倾斜都是不可能的。这是《夏伊洛》阐释的男女之间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14.
带灯和元天亮是《带灯》小说两个主人公,作为小说叙事一明一暗两条线索出现。作家给主人公命名匠心独具。带灯对元天亮的痴迷和崇拜,实际上是已经有了自我觉醒意识的"带灯"对光明、温暖、公正的行政(社会)秩序的渴望,也是作家面对转型期中国社会现实焦灼心理的形象折光。  相似文献   

15.
《杯酒留痕》是当代英国小说家格雷厄姆.斯威夫特颇受评论界关注的一部作品。对该部小说有关宗教、历史、伦理等人文元素的研究是读者关注的重点。本文尝试切入作品中的另一凸显主题———对他者的伦理认同,分析和阐释小说中人物从自我中心主义到他者的伦理认同的转变。  相似文献   

16.
《69 Sixtynine))日本作家村上龙创作的一部风格独特的自传体长篇小说。小说的主人公是几个性格各异的男性。但与几个男性主要人物相比,小说中的女性形象的个性却更加鲜明。这反映了作者村上龙对女性持有的一贯态度和对女性艺术形象的塑造特点。村上龙的大部分作品,对女性的认识主要来自年幼时的生活经历,并且他所描写的女性形象的特色都可以从《69 Sixtynine))中找到根源。  相似文献   

17.
广西当代女作家杨映川以温和的女性主义书写让她的作品独树一帜。在一系列以男性为主人公的小说里,她通过梦、暴力等场景的细致描绘,展开了一系列的"唤醒"工作。正视男性的固有缺点,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深入地探讨,使得杨氏小说的男性审美空间极具特色。  相似文献   

18.
曼斯菲尔德是英国著名的短篇小说家,一贯以创新的叙述方式为评论界所称道。她的短篇小说《泡菜》中人物的对话与细节描写,蕴含着丰富的文体色彩,展现了作家细腻的笔触及其艺术手法上的高深造诣。  相似文献   

19.
《下面的世界》是澳大利亚短篇小说女王凯特·肯尼迪的第一部长篇小说。该小说于2009年由作家出版社出版发行。小说通过一个寻常百姓的家庭故事,刻画出当代澳大利亚中年女性在生活中所面临的挫折与烦恼。本文主要介绍了小说的主题,并从三个主要人物的视角分析了他们的内心世界。作为新生代的女性作家,凯特·肯尼迪从平凡的生活着手,探索后女权运动时代女性真正的需求,试图把女权运动由空想带入现实。  相似文献   

20.
加拿大女作家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的最新力作《羚羊与秧鸡》具有深厚的生态关怀意识。小说以黑色幽默的艺术手法,深刻批判了人类对自然的疯狂掠夺和盲目破坏。拟从冷峻幽默的叙述风格及滑稽歪斜的人物形象两个方面,来探析黑色幽默艺术手法对生态灾难图景和文明末日景象的深刻揭示与反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