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广西教育》2006,(4A):12-12
“问题意识”的弱化与丢失会导致教师的“假性成长”;教师“贿赂”学生;是“学生配合教师”还是“学生逼着教师”;[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学生与孩子     
我们身边有这么一群人,或称为“学生”,或称为“孩子”;孩子是学生,学生更是孩子。“孩子”与“学生”,虽已高度融合,却仍是不同身份、不同意蕴的表征,如同“老师”与“教师”,是不同的色调和境界,明暗不一,高下有别。  相似文献   

3.
黄博 《江西教育》2023,(19):60-61
学生的“学习力”包括学习动力、学习能力、学习毅力,对学生的终身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其中,学习动力是学生学习的“触发器”;学习能力是学生学习的“助推器”;学习毅力是学生学习的“加速器”。提升学生的“学习力”,是“双减”时代数学教学的必然诉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想提升学生的“学习力”,就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增强学生的学习毅力。  相似文献   

4.
做好“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进”工作,要从教材建设入手,突出一个“新”字,使学生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要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使学生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知之,更信之;还要加强“三进”工作力度,使学生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做到“知、信、行”相统一。  相似文献   

5.
课堂教学是教师实施控制的过程,在其运作过程中,教师要善于通过“望”学生的表情、行为和操作;“闻”学生的发言;向学生“问”或由学生“问”,及时收集反馈信息;审时度势,仔细把握时机,找寻最佳“切”点,从而有效地调控教学和谐优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高等教育中的“以人为本”与综合导师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人为本”思想在高等教育中的直接体现就是“学校以学生为本,办学以教师为本”。综合导师制是充分体现“学校以学生为本,办学以教师为本”的最好结合体,是融教学与学生培养于一体的高等教育新思路,是实践“以学生为本”教育理念的最佳模式,是实现办学“以教师为本”的最好途径;是最适宜推进学分制改革的学生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7.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巨大精神动力和宝贵思想武器。必须切实加强对青年学生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青年学生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学习主体和实践主体;青年学生应学习历史,深刻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伟大意义;青年学生应自觉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人生发展。  相似文献   

8.
赵民强 《教书育人》2005,(11):63-63
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是教师先“教”,而后学生再“学”;师者“传道”在先,徒者“闻道”与“学业”于后。这必然导致学生所闻之道有“同出一辙”之感。  相似文献   

9.
沈耀星 《职教论坛》2002,(22):54-55
一、何为“差生”“差生”是相对于“好生”而言,为管理学生而进行的一种分类。通常我们在管理学生过程中,为了区分学生在某些方面表现的好坏,可以把学生分为好生、后进生、问题生和差生四种。“好生”是指各方面表现均较好的学生;“后进生”是指少数几方面不是很好,进步较慢,其它各方面均还好的学生;“问题生”是指各方面表现一般,在某几个方面表现不好,但经批评教育后,能认真改正的学生;“差生”则是指在某几个方面表现不好,经批评教育,仍不思悔改的学生。因此,若要给“差生”下定义的话,可表述为“经常重复地犯同一错误,…  相似文献   

10.
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教育工作者应努力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应认真设计出“切合实际”又“合乎科学”的课堂教学结构。  相似文献   

11.
一直以来,学生“遭遇”评语无外乎三种心态:优生“喜欢”评语;中等生“无所谓”评语;而差生“怕”评语。这多多少少反映出我们教师在“下”评语方面还有待改进。评语是教师对学生进行主人的常用载体和方式,好的评语不仅能客观地反映学生的实际、而且能动人心弦、催人上进。  相似文献   

12.
“学改”是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要重视“学改”工作;“学改”必须以转变学习观为先导;“学改”的核心是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学习”是时代的要求;要通过深化“学改”,促进学生“学会学习”。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四个方面论述了数学“实践性”作业是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良策法宝:①“实践性”让学生在生活中感受数学;②“实践性”作业能提高学生用数学思想来看待实际问题的能力;③“实践性”作业能创设生活情景,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④“实践性”作业悄悄地让学生主动、快乐地学习。  相似文献   

14.
李荣华 《教书育人》2007,(11):62-62
在学校,只要存在末位淘汰,就必然存在着教师之间的评比。比什么?按行业术语来说,就是比“德”、“能”、“勤”、“绩”。“德”和“勤”这两项在教师中不会有太大差别。所以重点在于比“能”和“绩”。但“能”和“绩”又是与学生的成绩分不开的。因为你有能力,所以学生的成绩就应该好;学生的成绩好,你的成绩也就好;你的成绩好,就不能说你没能力。  相似文献   

15.
作为划一性教学的对立物,当代差异发展教学在课堂教师的角色定位问题上秉持着与划一性教学截然不同的观点,认为在差异课堂中教师不是“权威”,也不是“同伴”,而是“顾问”;师生关系应是“非对等性的合理性交往关系”;而“非指导”则是教师作为“顾问”引导学生发展的最佳方式。  相似文献   

16.
笔者认为,要使学生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在整个高三政治复习过程中,主要是分“三步走”,注重三个字“全、联、重。”①“全”即教师讲得全,学生练得全;②“联”即教师要注意把握知识的横向联系和纵向联系:③“重”即后期阶段复习重点要放在思维训练和审题答题能力的培养上。  相似文献   

17.
曾仁付 《四川教育》2002,(10):44-45
“问题解决”教学研究认为,“问题”是指“有关知识的获取、转化过程;概念的形成过程;规律、方法的归纳、发现、概括过程;决策的决定等过程。”培养“问题意识”,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是“问题解决”教学的前提。爱因斯坦曾经指出:“提出一个问题要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难。”这说明发现问题本身是一种创新思维活动,它有利于学生形成数学创新意识,因此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有着十分现实的意义。一、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要以新型的师生关系定位为前提。教师积极参与学生发现问题的每一个细节,与学生互相勉励、互相信任,共同提…  相似文献   

18.
劳技靠训练,“感觉”是关键。学好一种技能要过三关:“结识”关,要 的是有形的真切感觉;“演试”关,要的是有情的熟悉感觉;“掌握”关,要的是有神 的灵巧感觉。在学生追求会学的主动性基础上,我们探索中学劳技课改革可能走 的启发“自觉”的教学路子。  相似文献   

19.
刘婷 《四川教育》2005,(4):31-32
“导”而有方,“导”而有效,“导”出智慧,“导”出精彩,是我们追求的理想境界。本板块呈现的案例,教师或引导学生在本深处“穿行”,进入本的世界,和作进行心灵的对话;或巧设“问题情境”,拓宽思维的“域”,把学生的思维从“求同”引向“求异”:或在关键之处“铺路搭桥”,“拉扶”一把,帮助学生突破难点;或顺应学生心理需求,“妙用资源”,将学生的兴趣引向教师的“预设”;或制造“困难”和“麻烦”,让学生在“痛苦”中突破“成长上限”……教师“导”得高明,“导”得精彩。这样的课堂呈现的,是师与生对学习活动的快乐享受,是刻苦攻关的精彩无限,是徜徉于精神家园的心理满足,是诗意般的生命成长。  相似文献   

20.
陈歌 《海外求学》2004,(7):8-11
从2004年2月1日起,中国学生赴荷留学,需要注册一份“Neso Certificate”,即“Neso证书”。它是一份向学生所申请就读的荷兰高等院校提供的英语水平证明及学历证书和文凭认证的文件;为了取得“Neso Certificate”,学生必须参加雅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