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顾恺之(约348~409),字长康,乳名虎头,晋陵无锡(今属江苏省)人,是我国东晋杰出的大画家,在中国绘画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生于官宦人家,天资聪慧,且从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长大后学识渊博,多才多艺,因其性情矜夸,出语诙谐,才华横溢,故有“三绝”才子之称。所谓“三绝”即“才绝、画绝、痴绝”。“才绝”是说他多才多艺,才华出众。他不但精  相似文献   

2.
大书法家林散之老先生年轻时有个雅号,曰为“三痴”,即在其年轻时就对“诗”、“书”、“画”极奇迷恋而到痴心程度,后来取名“散之”就是由“三痴”的谐音而来。在江苏省淮安市老科协也有这么一个可以用“痴”来描绘的人,他就是淮安市原蚕桑技术  相似文献   

3.
国画大师张大千和他二哥张善开感情很好.张善孖擅长画虎,有“虎痴“之称.有着多方面才能的张大千却很少画虎,因为他的画艺和名气都在二哥之上.他不愿压倒二哥,即使偶尔画虎,也是为了消遣自娱,从不送人,更不卖画.……  相似文献   

4.
<正>顾恺之是东晋杰出画家、绘画理论家、诗人。“传神论”是顾恺之绘画理论的核心;所谓“四体妍媸本无关于妙处,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之间”,更有“手挥五弦易,目送飞鸿难”之说。他强调的“传神论”,即绘画以神气为中心,写形的目的是为了达到传神的目的。在他的绘画理论中,关于人物的精神状态和内心活动表达、人物画形神兼备的要求对后世中国画创作和绘画美学思想的发展影响重大。其中“传神论”强调创作者主观的思想感情在艺术创作中的重要作用,是对绘画审美活动和艺术构思特点的最早概括,也是中国绘画美学的重要原则。  相似文献   

5.
杨湘涛 《科教文汇》2009,(33):234-235
郑板桥是清代杰出的书画家、文学家。以诗、书、画三绝著称于世。晚年所书《润格》是其自创“六分半书”的代表作,从中可以看到他“领异标新”、“怒不同人”的创新精神,表现了一代宗师思想情感、行为处事和书画创作的“怪”。  相似文献   

6.
李祎 《科教文汇》2008,(4):185-186
中国古代哲学中已有明确的“气”的概念,两汉时期流衍变化到向艺术审美领域靠近,提出“君形者”(《淮南子》)说,为后来顾恺之的“传神”论之先声;谢赫提出的“气韵生动”这一美学范畴是顾恺之“形神”论的发展和延续。至此,自唐五代历经宋元到明清,对历代绘画理论界都产生了深远影响,成为历代不同流派画家共同追求的审美理想。  相似文献   

7.
我第一天到内科报到时,总医师正在护理站写着纪录。“我是这个月的实习医师。”我毕恭毕敬地告诉他。“唉,”他叹了一口气,正眼都不看我一眼,“又是一群菜鸟。”他自顾自写着自己的纪录,脸上没有一点表情。“我不是菜鸟。”我很正经地告诉他。“你会什么呢?”他总算抬头看了我一眼,满脸不屑。“我已经当了3个月的实习医师,很多事我都会做,写病历,追检验结果,借X光片,抽血,打点滴,量血压……”我不服气地表示。“那你去量第三床病人的血压,量好之后来向我报告。”他低着头写他自己的那份报告,彷佛全世界再没有比那更重要的事。岂有此理。第…  相似文献   

8.
杲文川  郭军宁摄影 《百科知识》2011,(14):I0002-I0004
苍岩山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西南井陉县境内,素有“五岳奇秀揽一山,太行群峰唯苍岩”之美誉。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使苍岩山中心地带形成了奇异的断崖绝壁及优越的生态环境。苍岩山兼四时造化。变幻万千.春日群峰婀娜,夏日苍翠欲滴,秋日万山如洗、枫叶如霞,冬日青山恬淡、银装素裹。苍岩山以“三绝”、“一奇”、“十六景”、“七十二景观”名扬国内外,是一座楼绝、檀奇、山雄、谷幽、林秀的历史文化名山。  相似文献   

9.
“三味”常用的意思有两个。一个是佛教用语,指心专注于一境。这是佛教重要的修行方法之一。另一个是指事物的诀窍或精义。例如:“个中三味”、“文学创作三味”、“得其三味”中的“三味”都是“诀窍”或“精义”的意思。“人生三味”可以理解为“人生的深刻道理”、“人生真谛”。  相似文献   

10.
毛金玉 《知识窗》2006,(3):47-47
清代著名书画家郑板桥,“诗书画三绝”闻名于世。其实,郑板桥撰写的对联也称得上是一绝,尤其是关于治学论文的楹联,意蕴深远,至今传诵不衰。  相似文献   

11.
我有一位经商的中学同学是个超级球迷,近三届世界杯他都去了举办地。从法国、韩、日回来后,会不惜长途话费和各地的几个老同学大侃“观后感”。今年,虽然没能买到球票,但他还是去了德国,想到现场去感受世界杯的氛围。可在德国没两天,他就给我打来电话。没等他开口,我就半开玩笑  相似文献   

12.
本文旨在对绘画艺术“风骨”的索原与解读。“风骨”最初用于品藻人物,但其作为美学范畴的充分展示却离不开绘画领域。无论是顾恺之的首次引进、陆探微的创作实践还是谢赫的总结都对“风骨”美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15岁的何元欣被人称为“捣蛋专家”,可他曾喜获武汉第十届“十佳少年”称号,不久前,他又给了人们一个惊喜:才读中学的他,获得mcse认证,成为我国五个小网络工程师之一。笔者去采访时,仍很担心,希望他今天不要有麻烦。因为他曾兴奋地对笔者说:“家里又买回了一台笔记本电脑,我很想把爸爸新买的电脑拆开看看。”何元欣这位“十佳”跟我们想象的“十佳”可能不大一样,因为他是个令父母头痛的“捣蛋专家”。之所以在“捣蛋”后加个“专家”,是因为他“捣”出了名堂、“捣”出了水平,“捣”成了一个让父母由“头痛”变“喜欢”的好孩子。他不是那…  相似文献   

14.
率真、张扬个性,常常被称为“另类”,总之,是有那么一点与众不同。不过,胡铃心的与众不同在于,他对世界永远都充满着好奇。好奇使胡铃心18岁就有了20多项发明创造,使得他17岁那年,一下子获得三项国家专利。好奇使得他去年被冠以“福建小科学家”称号,今年又被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破格录取,成为南航航空宇航学院飞行器设计专业的一名大学生。1982年12月,胡铃心出生在福建省福州市一普通家庭。不过,胡铃心只有三个月大时,母亲就感到儿子可不是个普通的孩子。那时,胡铃心家住郊外,房子外边就是田地。傍晚,爸爸妈妈轮流抱他到田间散步时,小家伙总是…  相似文献   

15.
《科教文汇》2005,(9):89-91
马骏先生及其“一(意)笔字画” 古代传说中有个马良.他一支笔画马即奔腾、画鸡点睛变凤凰高飞、画鱼如在水中游,人们称他神笔马良。今有马骏的那一支笔也称得上是鬼斧神工.他的一(意)笔字画被称为“中华一绝”。  相似文献   

16.
只需交纳10美元,就可享受一次“时间旅行”?尽管这一切听上去太过荒诞,但美国一家名为“时间旅行基金”公司的创办人却郑重其事地宣称,他们有一套严谨的理论证明“时间旅行”这项业务“的可行性”,而且他们绝不是一家骗子公司,这也绝对不是玩笑——事实上,就连美国权威媒体《今  相似文献   

17.
“多予”、“少取”是我国“工业反哺农业”的基础,但仍是只“治标”,不“治本”。只有坚持在“放活”前提下的“多予”、“少取”,才能做到标本兼治,“放活”是根本、是关键。而要“放活”环境,最主要或最需要的是做到三个“搞好”,即搞好乡镇行政体制、农村土地制度和农村金融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18.
在漫长而遥远的古丝绸之路,有颗璀璨的明珠———和田。它的丝绸,被称为“一宝”、“一绝”,早已名扬四海。几年前,我曾随一作家、画家旅游团,访问了这座别具特色的边疆古城,参观了新疆最大的丝绸厂,大饱眼福,尤其是玄奘在《大唐西域记》中,以他所见所闻而写的《蚕桑传入之始》的动人故事,一直久久地留在我的记忆里。上面写道:“昔者,此国未知桑蚕,闻东国有之,命使以求,时东国君秘而不赐,严设关防,无令桑蚕种出也。瞿萨旦那王命乃卑辞下礼,求婚东国,国君有怀远之意,遂允其请。瞿萨旦那王命使迎妇,而诫曰:尔致尔东国君…  相似文献   

19.
不少讲虚词的语文工具书都认为副词“分外”只能修饰积极性词语,而不能修饰消极性词语。例如有的工具书认为:“分外一般不修饰表示消极意义的形容词”。(《现代汉语虚词正误句解手册》)“分外后面不用否定式,也不修饰消极性词语。”(《现代汉语虚词用法小词典》)。实际上,上述这种说法未免过于片面和绝对了,因为它与语言的实际运用情况是不相符合的。我们可以从众多的古今文学作品中找到诸多实例,来证明“分外”这一副词不仅仅可以修饰积极性词语,同时还可以修饰大量的消极性词语。一、古代文学作品中的例证:1、朔风凛凛雪漫漫,未是寒亭分外…  相似文献   

20.
孙志纯 《科教文汇》2007,(1):170-171
毛泽东同志一生酷爱历史,他学习、研究历史的目的十分明确,就是要做到“古为今用”。他总是根据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需要,自觉地从历史中汲取经验教训,用采指导实际工作。具体而言。主要体现在理论创作、革命宣传、党的建设三个方面。从某种程度上说,学习、研究历史已成为了毛泽东革命工作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这正是其“古为今用”史学思想的实际表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