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驳论又称“反驳”,它在批判、否定某种错误或反动的论点过程中阐明正确的论点。一般来说,写驳论文总是在文章的一开始便把敌论的观点摆出来,然后有的放矢,针锋相对地进行批驳。摆敌论时,反对什么赞成什么,应旗帜鲜明。批驳敌论的方法有三种:驳斥论点、驳斥论据和驳斥论证。其中驳斥论点是最重要的,而驳斥论据和论证是为了反驳论点。恰当合理地运用好驳论方法,会使文章收到一般立论所达不到的艺术效果。鲁迅的杂文《文学与出汗》便是具有代表性的典范之文。  相似文献   

2.
驳论又称“反驳” ,它在批判、否定某种错误或反动的论点过程中阐明正确的论点。一般来说 ,写驳论文总是在文章的一开始便把敌论的观点摆出来 ,然后有的放矢 ,针锋相对地进行批驳。摆敌论时 ,反对什么赞成什么 ,应旗帜鲜明。批驳敌论的方法一般有三种 :驳斥论点、驳斥论据和驳斥论证 ,其中驳斥论点是最重要的 ,而驳斥论据和论证是为了反驳论点。鲁迅的《文学和出汗》是一篇驳论性文章 ,那么作者是如何进行批驳的呢 ?生活中一锅滚烫的开水 ,怎样制止它的沸腾呢 ?通常有两种方法 :一是加冷水 ,二是熄灭灶底的火。“加冷水”的确是一种聪明而简…  相似文献   

3.
本文分析鲁迅《“友邦惊诧”论》的反驳方式和反驳方法。《“友邦惊诧”论》运用演绎反驳和归纳反驳结合的方法驳斥敌论论据“友邦人士 ,莫名惊诧” ,运用演绎反驳中的归谬法驳斥敌论论点“长此以往 ,国将不国” ;运用归纳反驳的方法驳斥敌论论据“捣毁机关 ,阻断交通……社会秩序 ,悉被破坏”。  相似文献   

4.
一、教学重点 通过驳论证来驳倒论敌的论点。二、教学方法 从理解文章的一些句、段的深层含义和所隐指的具体内容入手 ,掌握文章的批驳思路。三、教学程序1 .知识链接 :在第一、二单元 ,我们学过了 1 0篇课文 ,了解了有关议论文的论点、论据和论证的知识 ,从论证的方式上说 ,这 1 0篇课文都是立论文 ;本单元我们要学习另外一种论证方式———驳论。驳论是跟立论紧密联系着的 ,因为反驳对方的错误论点 ,往往要针锋相对地提出自己的正确论点 ,以彻底驳倒错误论点。批驳对方的错误论点 ,可以直接驳论点 ,也可以通过驳论据、驳论证来驳倒论点…  相似文献   

5.
高语五册中选的这篇课文,是鲁迅先生后期写的一篇非常精彩的文艺性论文。它的论证方法是在反驳敌论的论证方法中驳倒敌论,而确立己论的。所谓反驳敌论的论证方法,就是指出敌论的论据与论点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由这样的论据得不出这样的论点,因而论点不成立。在这篇课文中,敌论点是“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其论据有三:1,两年以前总自夸地大物博;2,不久,就只希望着  相似文献   

6.
批驳的方法有三种:驳论点、驳论据、驳论证。驳论点,这是单刀直入法,即以自己正确的论点直接驳斥敌论的论点,针锋相对,旗帜鲜明。比如《“旁观者”未必清》一文,标题就是针对敌论“旁观者清”的逆命题。文章首先指出在四化建设中,人人都应是“当局者”,而不应是“旁观者”,当了“旁观者”,就忘记了一个中国人的起码责任,这正是最大的“不  相似文献   

7.
〔总体阅读思考〕议论文从论证的方式看,一般可分为立论和驳论两种。立论是证明一个问题的真实性;驳论是证明一个问题的虚假性,驳论与立论对论据和论述的要求是一致的,论据都要确凿、典型、充分,论证要严密有力,逻辑性强。但在其论证的目的上有所不同,作者在立论中,思维是建设性的,为的是使所立论点站得住;在驳论中,作者的思维是破坏性的,为的是让所驳的论点难立脚,从驳论的方法看,有驳论点、驳论据和驳论证三种,其中反驳论点是主要的,错误的论点是反驳的主要目标,所  相似文献   

8.
《俭以养德》是一篇驳论文,文章围绕“敌论”和正面论点,采用了立论和驳论相结合的写法,巧妙使用了设问和反问的修辞方法。沦点鲜明,论证精辟,语言警策动人。一采用立论与驳论紧密结合的写法(一)本文为什么采用间接反驳的方法,将驳论和立论紧密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9.
鸦片战争间的重要文献林则徐《钱票无甚关碍宜重禁吃烟以杜弊源片》是一篇很有写作特色的文章。它将钱票影响银钱比价之论作为论改进行驳斥,在驳论中引出影响银钱比价失衡的真正原因是白银外流的论点,顺势提出了为解决该问题而生治吸食的主张。但文章没有像一般驳论文那样至此结束,而是又层层设敌,逐一驳斥,从不同方面论证了该主张的正确与有效,使这一主张在批驳中逐步而又水到渠成般地完全确立起来。  相似文献   

10.
孙晓彬同学问:有破有立是《个人和集体》在写法上的显著特点,文中破和立是如何结合的?这样处理有什么效果? 破和立是议论文的两种论证方式。破就是驳论,立就是立论。驳论是就一定的事件或问题发表议论,批驳片面的、错误的甚至反动的见解或主张。驳论的途径有三:驳论点、驳论据、驳论证。立论是就一定的事件或问题,提出并阐明自己的见解和主张。这两种论证方式在议论文中不是截然分开的,常常是相互联系、交错使用的。在驳论性的文章中,一般也要在批驳错误论点的同时,阐明正确的观点。在立论性的文章中,有时也要批驳错误论点,以充分申述正面论点。就《个人和集体》这篇文章来说,破立结合的形式表现为下列两种: (一)以破为主,破中有立。开头四个自然段,着重批  相似文献   

11.
阅读驳论文,除了参照阅读立论文的方法外,还有几点需要指出: 1.驳论文一般都在开头摆出敌论。要分清敌论论点和敌论论据。 2.作者的正面观点(即中心论点)是和敌论论点针锋相对的。有的驳论文在亮出敌论点后就随即提出正面观点,如《俭以养德》,有的驳论文非但开头不提,甚至全文都未用一个完整的句子加以表述,如《“友邦惊诧”论》,这就需要自行归纳。 3.反驳的方法,从反驳对象看有驳论点、驳论据、驳论证三种;从表达方法看有归谬法、反证法、矛盾法等。要能在阅读中辨明类型并理解其作用。  相似文献   

12.
×××同学问:《友邦惊诧论》一文驳倒敌方论点后,为什么还要援引《申报》新闻? 《“友邦惊诧”论》是一篇典型的驳论文,文章前七段,首先揭露事实,引出谬论,然后层层深入批驳“友邦人士,莫名惊诧。长此以往,国将不国”的反动论点,已形成了完整的驳论体系,那么文章末尾为什么还要补上八、九两段呢?作者的主要意图就是通过驳斥对方论据,从而进一步摧垮反动论点。  相似文献   

13.
本单元是在前两个单元学习立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驳论的文章。阅读教学目标:指导学生了解驳论文的一般特点,重点学习作者怎样抓住批驳的“突破口”,有针对性地将对方驳倒的;同时,多体会设问、反问等修辞语句的语气,掌握一些加强驳论效果的方法。作文教学目标:尝试用驳论点或驳论据或驳论证的方法写小驳论文。  相似文献   

14.
驳论,就是驳斥错误、片面或有害的观点。有些同学写驳论文也知道驳论点、驳论据和驳论证,但是往往说不了几句话,议论深入不下去。关键原因在于不能击中要害,不能准确地深刻地揭示对方的荒谬之处。因为反面观点是以“非理”来支撑的,所谓“非理”就是不合常理或不合情理,即不合真理。驳论不破“非理”便失之肤浅,就不能达到反驳的目的。先看下面一篇驳论:  相似文献   

15.
驳论文从批驳的方法上看,可分为反驳论点、反驳论据、反驳论证三种形式。一般驳论文章对这三种批驳形式的运用各有取舍侧重,鲁迅先生的《“友邦惊诧”论》一文却能把它们一并都用上,融为一体,而且运用得那样自如规范,加上那犀利生动的语言、完整的结构,对学生全面认识驳论文技巧,无疑是再好不过的教材。  相似文献   

16.
【常犯错误】1.对于议论文的论点,考生的失误表现在:①误把论题当论点。②误把驳论中的敌论当论点。③论点与结论混淆。2.对于论据,考生的失误表现在:①不把概述的事例当作事实论据;②不把名言警句当作道理论据;③将举例后评析的话当作道理论据。3.对于论证方法,考生的失误表现在:①由于不把概述的事例当作事实论据,因而把此类举例论证当作道理论证;②漏答综合运用的多种论证方法。例如《怀疑与学问》,由于不知道对“三皇、五帝”和“腐草为萤”的追问是概述的事例,所以只答该语段运用的是道理论证。再如《“友邦惊诧”论》的两段文字,有的…  相似文献   

17.
一、教学的目的和重点:本课是作为驳论的范例安排在议论文单元的。知识短文《立论和驳论》,介绍了批驳对方论点的三种方式,其中举例说明的批驳论点和批驳论据,都以本文为例。因此,了解课文的结构和写法,应作为教学的主要目的。这篇时  相似文献   

18.
驳论文无非是反驳对方的论点、论据、论证。要么驳论点,要么驳论据,要么驳论证;或者兼二驳之,或者兼三驳之。其主要目的是证明对方的论点、论据、论证为假,与此同时也确立了自己的论点、论据、论证为真。一正一反,相辅相成,而这些都需要技巧。这个技巧就是逻辑形式及其规律。鲁迅的《“友邦惊诧”论》灵活地使用了这个技巧。下面就本篇反驳的内容及方法仅从形式逻辑的角度作一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9.
鲁迅的《“友邦惊诧”论》是一篇驳论性的杂文,全文仅一千一百字,可是气势磅礴,语言锋利,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强烈的战斗性和高度的艺术性。这篇文章在反驳艺术上有三个值得注意的特点。抓住要害,层层深入,致命一击。射箭要有靶子,批驳要摆出敌论。文章的开篇就通  相似文献   

20.
《“友邦惊诧”论》是鲁迅先生在“九·一八”事变后写的时事短评 ,它以强烈的革命义愤 ,具体、确凿的事实 ,无可辩驳的逻辑力量 ,痛斥国民党反动派诬蔑爱国学生的无耻谰言 ,揭露了帝国主义的侵略本质和妄图瓜分中国的险恶用心 ,是一篇思想性与艺术性高度统一的典范的驳论文。教学时可通过“三看敌论点 ,三学驳论方法”来完成教学任务。一看敌论论点的出场。文章引出敌论论点 ,树立驳斥的靶子 ,有别于一般驳论文。一般的驳论文一开头就直接引出敌论点 ,使读者看到的是一个神气十足的形象 ;而《“友邦惊诧”论》则是先摆形势 ,交待学生请愿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