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针对岳阳龙舟文化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文章从岳阳龙舟文化内涵的创新、龙舟文化品牌的打造、龙舟文化产业体系的构建以及龙舟文化品牌影响力的提升等方面入手,提出了龙舟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2.
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对江西九江龙舟文化的传统、现状及外围的发展势头进行了简单陈述,从江西九江的地区优势和文化传统等方面来论述发展九江龙舟文化的重要性,认为从民间竞渡和竞技龙舟方面着手推动江西九江龙舟文化的发扬光大、大有可为。  相似文献   

3.
张一龙、张子沙撰文《龙文化与龙舟竞渡发展研究》指出,龙文化对龙舟竞渡的影响主要有以下5种解说:一、图腾崇拜说龙作为中华民族的图腾,是人们心目中吉祥的象征。在古代文献中,很早就有龙舟记录,在战国时期的《穆天子传》载:"天子乘鸟舟龙卒浮于大沼。"晋代郭璞注:"沼,池。龙下有舟字。舟皆以龙、鸟为形制。"屈原的诗中也多次写到龙舟,如《九歌·湘君》中有"驾飞龙兮北征,邅吾道兮洞庭。  相似文献   

4.
宜春的龙舟活动,是全市城乡人民喜闻乐见的一项传统体育项目。宜春龙舟活动致力于继承和弘扬宜春龙舟传统文化,倡导文明、健康、激情、活力的精神,为宜春市的群众体育提供一个沟通平台和桥梁,为开发宜春旅游资源,为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了新的思路。宜春有丰富的水源优势。开展龙舟运动和竞技比赛是我们朝着打造“旅游休闲之城,全民健身”理想目标的最好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5.
属于广府文化区域的顺德,历来都能抓住机遇、蓄势发展。回顾顺德商业、制造业、龙舟活动、地方教育、花卉种植等传统,可以清晰了解到顺德的现代化发展在传承广府文化要素的同时,也包含了更多的创新内涵。可以说,今天的顺德是传统与现代交相辉映的崭新时空。实际上,广府文化的厚度足够影响一代又一代顺德人的精神品格与价值观念,使其在不断继承前人的思维模式及文化品格之后.涌现更多的超越。  相似文献   

6.
龙舟竞渡的风俗备受闽南人的欢迎与热爱,龙舟文化与闽南结缘形成了极具特色的闽南龙舟文化。龙舟文化彰显了闽南人不甘落后、奋勇争先、拼搏进取、挑战自我之精神。龙舟文化对闽南精神的重塑起着重要的影响,它强化了闽南人的爱国之情,塑造了大团队意识,诉求了"商"、"义"并行的和谐理念。在当代,龙舟文化促进了闽南精神的嬗变。  相似文献   

7.
《当代学生》2012,(11):26-27
2008年10月,为传承中华文化、弘扬龙舟精神,上海市曹杨职业技术学校组建了"劲龙社"龙舟社团。在同学们的团结协作、刻苦训练下,"劲龙社"以"同舟共济、勇往直前、永争一流"的龙舟精神蝉联了2009年、2010年、2011年上海市苏州河城市龙舟国际邀请赛中学组冠军。当年小小的"劲龙",如今已慢慢长大——入社想要成为一名龙舟社团成员,可不是那么简单!同学们需要参加学校团委举办的选拔比赛,在非常激烈的竞争中胜出后才能成为社团  相似文献   

8.
龙舟是我国历史上比较悠久的娱乐活动,深受人民喜爱。随着社会文化的交流与融合,龙舟文化不仅在全国开展得有声有色而且冲出了国门。但大部分人却忽略了它所蕴含的深刻含义,本文通过对龙舟文化的研究,体现其内在的精神。  相似文献   

9.
王航东、张殿亮撰文《对龙舟文化起源与功能的新思考》指出,龙文化对中华民族而言具有非同寻常的历史意义。我国的龙舟运动主要分布于汉族、苗族、侗族、白族、土家族、布依族、傣族等地区。在现有可查的古籍文献中,最早记载龙舟的是战国中期的《穆天子传》。  相似文献   

10.
中国人对龙的图腾崇拜由来已久。从龙舟、舞龙等风俗民俗活动,到与"龙"相关的装饰、服饰、习俗,再到与"龙"有关的各式语言、文字、神话传说、文物古迹,可以说中国人对龙的崇拜比比皆是。中国人对龙的这种执着的图腾崇拜,最初受原始崇拜和后期社会习俗演变的影响很大。但在很大程度上,这种崇拜还是受其内在无意识心理因素的影响、对传统文化和原型有选择的继承和发扬。龙文化和龙图腾的发展过程与中国人的集体无意识心理原型密不可分,中国人的很多无意识心理原型,都可以通过对龙的图腾崇拜中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11.
龙舟竞渡是中华民族古老的文化之一,但对高校来讲却是一门新兴的科目。宜春学院是江西一所普通地方高校,但是在培养优秀的体育运动队方面却有着不普通的成果,龙舟队就是其中的一支优秀运动队。本文探讨了在高校发扬龙舟文化的重要性,并提出促进宜春学院龙舟文化的发展和传播的措施,以弘扬民族精神,将校园文化、体育精神与龙舟竞渡的民族传统文化精髓融合发展,创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  相似文献   

12.
顺德龙舟活动现状及发展策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顺德,现代龙舟队在多年的国内外赛事中取得了辉煌的业绩,乡村龙舟活动每年也正常开展。但盛誉之下的现代龙舟队已面临后继乏人的困境,而乡村龙舟活动也出现后无来者的状况。要解决龙舟活动的传承问题.必须依靠政府的积极倡导以及民间的广泛推动,在当地大中小学校以及企业当中广泛开展龙舟活动。只有这样,顺德的竞技龙舟与传统龙舟才会出现较好的传承局面。  相似文献   

13.
云南苗族龙舟竞渡是苗族文化的一项传统体育活动,在苗族人的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通过文献资料、实地调查、逻辑推理等方法,对云南苗族龙舟赛的发源及运动形式进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探索云南苗族赛龙舟未来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中国龙文化     
中国是一个龙的国度。龙文化是中国文化奋发精神的象征,龙文化体现的兼容综合、造福众生、开拓进取、与天和谐的主体精神,是中华文化生生不息的优良传统。文章介绍了龙的起源与发展,阐述了龙的文化意蕴,分析了龙文化的历史意义和现代价值。  相似文献   

15.
中华龙是史前期一个农耕物侯标志,其生物原型是个体特大的南蛇;古人的龙图腾源于对规律性冬眠后出土蛇类的崇拜,人们据此确定农时。辰溪的"辰"字在古记时十二生肖中表象为龙,境内出土过距今7 800年的龙形图案,且龙舟竞渡等龙崇拜文化源远流长,多学科证据表明辰溪是中华龙文化的重要起源地。  相似文献   

16.
端午节、龙舟竞渡的起源说法颇多,各地、各民族原本差异很大,后世在文化传承过程中,纪念屈原成为共识。2005年,端午节被韩国“抢先注册”使国人惊醒,认识到抢救、保护文化遗产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7.
杨村龙舟赛历史悠久,是民间有组织、有设备、有规则、有根源、有效益的大型社会文化活动,将敬仰龙神活动与龙舟竞赛紧密结合、传统文化与体育竞赛相结合、节日娱乐与客家民俗相结合,具有重要的经济、娱乐与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18.
三星他拉碧玉龙被誉为“华夏第一龙”,是红山文化的显著标志。追要溯源,前红山文化查海遗址出土的玉器和巨型摆塑龙、陶塑龙片表明查海遗址是玉龙的源头。红山先民雕磨的碧玉龙独具一种升腾、高昂的气质,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  相似文献   

19.
沅陵龙舟竞渡是为了祭祀苗族先祖盘瓠,它远远早于祭祀屈原的龙舟竞渡。屈原在《湘君》、《东君》等诗中曾对沅陵龙舟进行过激情的描写,说明沅陵龙舟竞渡起初跟屈原毫无关系。让沅陵龙舟竞渡与屈原人事相关联的人是欧回和刘禹锡,他们使得沅陵龙舟竞渡原始巫祭色彩注入了爱国的新思想。沅陵龙舟竞渡拥有四个世界之最。因此,将中国传统龙舟竞渡的故乡定于沅陵是可信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