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在济宁采访的这几天里,经常有人这样告诉我:当你行走在鲁西南的大地上你要格外小心,说不定你踢。起的一块砖头,就是一个有着上千年历史的文物,它的背后很可能就有一段玄妙的传奇故事。在鲁西南这片古老富饶的土地上,曾经诞生了“至圣孔子、亚圣孟子、复圣颜子、宗圣曾子”四大圣人,中国儒家思想文化的先河从这里开启,对世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文化”就是你、我、他,众人之间有序的和谐关系之体现,在人与人的相互交往中,在三五好友休闲的片刻,总之,在有人的地方都必须讲文化。一个社会如果做到文化无处不在,这个社会必然是公正、公平、和谐、有序的。在大城市建设各种博物馆、剧院、电影院,这些固然是文化的主要标志,但这些代替不了文化的方方面面,让文化与人们的生活,特别是日常生活密切联系,更加值得提倡。人与人交往,要通过语言来沟通思想感情。三朋四友相聚议事,总要有人说话。即或是亲戚朋友们相见,总离不开语言的交流。在这中间就有文化问题,这并不是说一定要讨论文化怎样…  相似文献   

3.
四川省巴蜀文化研究中心经过较长时间的酝酿、筹备,在新世纪之初宣告成立,这是我省文化建设上的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我代表省委、省政府表示祝贺!文化是一个国家、民族根之所系,脉之所维,是其精神和智慧的长期积累和凝聚。马克思曾经指出,从根本上说,文化就是使人的素质不断提高的活动及其成果。人创造了文化,反过来文化又熏陶人、塑造人、发展人。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人类社会经济越是向前发展,文化对经济、对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影响就越大。 当然,不同的文化的历史作用是大不相同的,只有先进文化才能对社会发展产生长远、积极…  相似文献   

4.
不要以为这是只有几岁的稚童才这样发问的问题。其实,每个人在内心中都不自觉地在这样发问,或者你会经常遇到这样的问题,只不过以另外一种形式出现,比如说填表。你在回答了这个问题的同时,你就在给自己确认了一个认同:我是一个律师——这是职业的认同;我是我父亲的儿子,是我儿子的父亲——这是家庭角色的认同;我是中国人——这既是政治认同,更多的是一种文化的认同。我们今天要讨论的是文化认同,因为文化认同涵盖了多种认同。上小学的时候,放寒暑假回来后,很多同学都会述说“回老家”的经历。我生在北京,长在北京;没有老家可回。我的父亲是…  相似文献   

5.
吐蕃时期是藏族历史上一个较为典型的多元文化并存时期,从早期原始宗教信仰的产生到苯教文化的形成,直到佛教文化的传入,这样的文化形态在藏族历史上任何一个时代都是罕见的,一种主流的文化在被外来的文化冲击、融合、重组、吸收之后形成了一种新的即区别于印度文化,又保留了藏族传统文化与苯教文化中的精髓,这就成为了现如今人们所熟知的藏传佛教的开端,而这一段时间也就被称为藏传佛教前弘期,然而就在这种重组组合的过程中,出现了两种富有个性化的表现,并对吐蕃当时的文化产生了影响。  相似文献   

6.
完美随心     
<正>"你又开始小题大做了!"母亲唠叨着,"你以为这是戴安娜王妃的婚礼哪!""我只是想为凯茜办一个完美的婚礼,"我有点生气了,"她可是一个非常浪漫的女孩儿,而且从小就为这一天做准备了。""但是你不可能事事称心,"母亲咕哝着,"事情不一定会按照你计划的那样进行,这就是所谓的墨菲定律。""也许吧,但我们可以尽力而为呀。"我回答道,然后继续一遍一遍地核查婚礼计划单上的细节。27岁的凯茜是我三个孩子中第一个结婚的,我许诺给她挑一个"良辰吉日"成婚——但愿真的有这种日子。这个愿望可能跟我的经历有点关系吧。我的婚礼堪称完美,除了婚纱那皱巴巴的拖裾——等到发现的时候,已  相似文献   

7.
中医典籍向世界推广所面临的瓶颈问题之一是翻译,而翻译的关键是这些文献中隐喻性语言的解读。中医典籍语言最大特点是"取象比类",也就是隐喻性,中医典籍语言中暗设概念隐喻尤其是情感隐喻,而这没有得到阐释者和翻译者的足够重视。因此,本文倡导中医典籍文化要走出去,首先解决中医典籍文本语言的解读之困——较准确理解中医典籍语言里的各种概念隐喻和情感隐喻,以便更好地为翻译中医典籍文化的二语译者提供准确理解典籍的认知思维方法。  相似文献   

8.
当你埋头苦读的时候,不知道你有没有意识到,几百年前的先人阅读的图书是如何制作而成的;当你在公交、地铁站匆忙地买上一份还洋溢着墨香的报纸时,不知道你有没有意识到,这正是印刷术带给你的便利;当你在学习、工作之余翻开这篇文章之时,不知道你有没有意识到你正被包裹在一份与近代文明水乳交融的印刷文化之中呢?是的,就是它,印刷术。正是印刷术把近代文明带入到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并且这种惯性与影响一直延续到了今天。  相似文献   

9.
一、意合的概念二、意合的表现意合这个概念是我从语言学中借来的。我用这个概念来说明中国花鸟画的一个特点:中国花鸟画中的物,如竹、梅、兰、石等往往是某种“意”的载体。画家把这些物组合到一个画面上去往往是为了表达意的需要,而不太考虑自然的状况。这就是我说的中国画的  相似文献   

10.
段守虹 《世界文化》2013,(2):56-56,F0003,F0004
从目前人类可以勘查到的史前先民文化遗址上,仍有大面积的臣石文化遗存,分布范围也十分广泛。欧洲、亚洲、非洲、美洲、大洋洲等地都发现有新石器时代至青铜时代的巨石崇拜遗迹。此处所规定的巨石文化,特指人类由“新石器时期转入青铜时期”这一个历史阶段。各个地方人类的文化进步并不是同步的,所以在时间概念上,就缺乏一致性,不同地域里,巨石文化之间会相距数千年的时间。  相似文献   

11.
我以前从来没有到过澳门。关于澳门,除了地图上那个标志所在位置的圈外,就是一点历史知识,知道四百多年前,葡人就侵占这里的一角建起居民点。我所能想像到的,就是它是一个经济发达、高度现代化的地方,而且葡人到这里比英人到香港还早数百年,西方文化色彩也许更浓一...  相似文献   

12.
《道德经》的传播主要包括语内传播和语际传播,文化意象的错位也主要体现在这两个方面:首先,《道德经》中的文化意象经历了历史空间的行旅,从古代穿越到现代,译者对文本的解读难免会因为时空的距离而产生文化意象的"失落"。这一点从各家对老学的注解可见一斑;其次,《道德经》中的文化意象在跨文化的语境中被省译、误译的情况也屡见不鲜。外译过程中的文化意象错位有的是因为翻译底本的选择所造成的,有的则是因为文化意象的在异域文化中的空缺所致。总而言之,文化意象的错位大大影响了《道德经》的翻译文本质量和《道德经》的对内、对外的传播。梳理并分析《道德经》中的文化意象错位,既是文本传播的需要,也是翻译活动文化转向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3.
期待视野是接受美学中的一个重要的核心概念,译文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要看是否符合读者的期待视野,因此翻译策略的选择必然与潜在读者的期待视野密切相关。文章从思维方式和民族文化两个方面对期待视野与翻译策略选择的关系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14.
舞蹈是一门肢体语言艺术,人们用身体的舞动,诉说着内心的喜怒哀乐。舞蹈无文字障碍,是人类心灵沟通、相互交流的语言。不同的地域,不同的环境,不同的劳作方式,产生出千姿百态的舞蹈;不同民族的舞蹈,将使你领悟到民族文化的丰富和奇异。舞蹈向你展示出一个民族的文化艺术的风采。舞蹈随着时代的变化不断注入新的内容,大理舞蹈在舞蹈的历程轨迹中变化发展着。  相似文献   

15.
刘畅 《世界文化》2012,(1):44-46
一次,向韩国学生们询问何为韩国的“恨文化”。学生小宋说,老师,你知道吗.韩国不仅有“恨文化”,还有“兴文化”.“恨文化”是表达我们民族复杂的悲愤压抑的情绪,而“兴文化”则是表达,我们热情奔放的精神。这是第—次听到“兴文化”这个词,一向对概念十分敏感的我不由得十分好奇,就进一步问道.你能说说究竟什么是“兴文化”吗?  相似文献   

16.
《世界文化》2011,(4):1
亲爱的孩子:你已经学会了足够多的知识,它们是"开端和源泉",但是现在,你要关注一些琐碎的事情,它们是成就伟大目标的重要因素。说到这儿,你肯定已经猜出来了,我要说的是礼仪、举止和谈吐。这些都是一个上流社会的绅士应该具备的优雅风度。一个人的风度都是通过一些小事体现出来的,这些事情看起来微不足道,但是累积在一起就意义重大了。  相似文献   

17.
说网     
网吧一出现就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网吧并不是一个孤立的问题,它涉及到一个新的时代和一种新的文化。如果说,眼下网吧还存在着许多令人忧心重重的问题的话,那可能就是我们固有的思想观念、我们原先的管理策略,我们现行的经营理念还没有与这种新的文化形式相融合。  相似文献   

18.
成长的代价     
我是一个喜欢童话的长不大的孩子,因此我很向往彼得·潘(童话《彼得·潘》里的主人公),因为他永远也长不大,而且还可以不用对他做的事情负责任,因为他身边的人都会宽容他和原谅他,所以他是幸福的。尽管第二天他什么事情都不记得了,可一到星期五的晚上,一个快乐的孩子又会站到你的窗前并快乐地邀请你和他一起找影子了。永远也不用体会离别的痛苦,  相似文献   

19.
晚清是中国文化受外来冲击最为剧烈的一个时段,也是文化断裂和重组最为显著的时代,与之相伴的就是西学翻译的广泛展开,并形成中国翻译史上的第三次高潮,涌现出了严复、林纾、梁启超等影响后世的翻译大家。由于晚清仍有着相当程度的保守性和排外性,且翻译家们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因此对西学译介对象表现出较为复杂的文化心态,这又反过来制约着翻译家的翻译抉择,而这些译述心态不时体现在翻译家的理论见解和译述文本里,使这一时段的西学翻译表现出独特的时代特征和文化风貌。  相似文献   

20.
“文化”,本身就是人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而所谓的“创新”.其本意泛指:抛开旧的创造新的。纵观“文化创新”,笔者的理解就是.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对已创造的精神财富.要不断地赋予新的内容和模式.以适应社会的发展和需求。从群众文化这个角度而言,要创新就得要了解群众文化所涵养的范围.这就是社会上所从事的精神文化娱乐生活的全部.涉及到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教育、体育、娱乐游艺等各个方面。在干禧年伊始.我们来探讨如何搞好“文化创新”这个议题,笔者认为似乎应当从以下几方面来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