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瑞典皇家科学院将1992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欧洲核子研究中心的法国物理学家乔治新·夏帕克教授,奖励他为发展粒子探测技术所作出的贡献。特别是多丝正比室的发明和研制,为新一代粒子探测奠定了基础,为粒子物理的重大发现铺平了道路。  相似文献   

2.
黄健元 《学会》2004,(5):33-33
丁肇中,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核科学实验室教授,中国科学院外藉院士,因与芮契特教授几乎同时发现J粒子而共同获得1976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他是第三位获诺贝尔奖的美籍华人。  相似文献   

3.
<正>中国2015—2016年将发射4颗科学卫星。2015年10月欧空局(ESA)前局长、中科院空间科学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简称"空间科学先导专项")顾问Roger-Maurice Bonnet教授访华期间,本刊特对Bonnet教授进行了专访,请他就世界及中国空间科学研究计划的整体设计、运行与管理及国际合作等问题发表见解。1中国近期即将发射4颗卫星,包括预计于2015年年底发射的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  相似文献   

4.
现年80岁的希格斯是英国爱丁堡大学一位资深教授,他的研究工作被认为是现代物理学的基石。希格斯表示,他希望在欧洲核子研究中心地下隧道深处实施的大规模实验最终能证实一种神秘的、不稳定粒子的存在。这种  相似文献   

5.
1996年5月24~25日,国际著名的理论物理学家、华中师范大学粒子物理所蔡勖、李家荣教授应中国元极学研究会科技应用委员会的邀请,在元极学研究基地——湖北省鄂州市莲花山举行粒子物理学术讲座。 两位教授介绍了100 a来粒子物理学所取得的成就,并进行了科普讲座,包括基本知识、研究方法等,特别是介绍了在理论物理领域进行研究的重要思想:任何一种新的现象不能以原有的逻辑推理得到;有些思  相似文献   

6.
《中国科技信息》2014,(3):23-24
现年45岁的布莱恩·考克斯(Brian Cox)是英国一位物理学家,在成为曼彻斯特大学的粒子物理教授之前.他当过摇滚乐队的键盘手,曾经是个名气不小的摇滚明星。  相似文献   

7.
广闻博见     
由100多位以中国科学家为主的研究人员在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上进行的北京谱仪实验中,观测到了一个新粒子,暂时命名为X1835(它名字中的X代表了它的基本结构仍未确定),这有可能是人类寻找了几十年的新型强子,同时有可能突破现有的普通夸克模型,意义十分重大。这个结果已在国际著名杂志《物理评论快报》上发表,并引起了国际高能物理界的高度重视。1974年,丁肇中教授和里克特教授分别独立地发现了J/ψ粒子,并为此获得诺贝尔奖。自从丁肇中教授发现粲粒子J/ψ以后,粲粒子的衰变被公认为是寻找和研究这些新型粒子的理想场所。但是新型强子的寻找…  相似文献   

8.
王淦昌教授是我国当代杰出的物理学家,是中国科学院的第一代学术带头人,是我国粒子物理和核物理方面永不停顿的开拓者,也是我国核武器研制的主要奠基人之一。他现任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部委员,中国科学院主席团成员,核工业部和中国科学院双重领导的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的名誉院长和研究员。  相似文献   

9.
因为热爱化学,他专科毕业后锲而不舍,一边工作一边考研;因为倾心科研,他在艰苦条件下矢志不渝,一步一个脚印做研究;因为恪守职责,他在教学岗位上20多年春蚕吐丝诲人不倦,他就是江苏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沈小平教授。沈小平教授1992年硕士毕业于苏州大学物理化学专业,2005年博士毕业于南京大学无机化学专业,2008年至2009年在澳大利亚University of Wollongong  相似文献   

10.
<正>专家简介:刘翔,兰州大学萃英特聘教授。2000—2006年就读于南开大学理论物理专业,先后获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2006—2008年,在北京大学物理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随后获葡萄牙科学技术基金会(FCT)资助,在葡萄牙科英布拉大学从事粒子物理研究。主要从事高能物理唯象学研究,特别是量子色动  相似文献   

11.
科学历程     
<正>2008年9月10日——世界上最大的粒子加速器大型强子对撞机(LHC)开始运转大型强了对撞机(LHC)山全球85个国家的多个大学与研究机构,超过8000他物理学家合作兴建,他于瑞士日内瓦附近的欧洲核子研究中心。2008年9月10日,大型强子对撞机开始试运转,成为现在世界上最大、能量最高的粒子加速器。这种大型科学研究  相似文献   

12.
<正>当弹性介质中某处物质粒子离开平衡位置时,这个粒子在弹性力的作用下发生振动,同时又引起周围粒子的振动,这样形成的振动在弹性介质中的传播过程称为“弹性波”。“‘弹性波’研究很早就有了,我们现在研究它,是为了把它应用到工程中。”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学院教授钱征华说。打个比方,在做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时,  相似文献   

13.
正他是河北省恢复高考后培养的第一批给水排水工程专业毕业生。他苦心孤诣30年,在教书育人和科研创新上硕果累累。他是著名工业废水处理专家马中汉教授的关门弟子硕士、也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张杰教授的开门弟子博士,还是中国工程院院士任南琪教授指导的博士后。他34岁破格晋升副教授,36岁破格晋升教授。  相似文献   

14.
布劳温博士(Pibor Braun)是当代国际知名科学文献计量学家、放射化学家。1932年出生于匈牙利。1956年毕业于罗马尼亚克卢日县的巴伯斯大学(V.Ba-bes University)。从1963年起到现在,他的学术活动回到了祖国,工作在埃得维士·罗兰大学无机与分析化学研究所。1967年他取得分析化学科学副博士学位;1980年获博士学位;随后取得了教授职位。布劳温现在除任埃得维士·罗兰大学化学教授外,他还有第二职业,即任匈牙  相似文献   

15.
《科学中国》2007,(3):7-7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新闻中心宣布.曾被评为中国十大科技新闻人物的该校潘建伟教授和他的同事杨涛、张强等通过实验,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两粒子复合系统量子态隐形传输。最新出版的英国《自然》杂志在其子刊《自然·物理》10月号以封面文章发表了这一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6.
正1996年5月,一架从美国飞来的波音747客机降落广州白云机场,阔别家乡10年整的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眼科生物化学助理教授李万程终于踏上了故土。他此番回国有两个目的:一是探望父母家人、恩师和故交好友;二是接受母校湖南师范大学聘请他为发育生物学教授的聘书。回家之前,他顺道看望在美国相识、已经回国在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工作的朋友。  相似文献   

17.
<正>2010年3月18日出版的英国Nature(2010,464,392—395)发表了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田中群教授研究组与其合作者在壳层隔绝纳米粒子增强拉曼光谱方法方面的重要研究进展。该研究组与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王中林研究组  相似文献   

18.
他是世界湍流研究领域的知名学者;他曾是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终身教授;他是北京大学首批聘请的"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被称作"长江学者第一人";  相似文献   

19.
<正>布朗·P·M·布莱克特(英国,1897-1974年),194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布莱克特,1897年11月18日出生于英国伦敦,1919年进入剑桥大学的马格达伦学院学习,4年后,他获得文学硕士学位。后来他留在剑桥大学,在卢瑟福领导的卡文迪什实验室做核物理学的实验研究。1933年,布莱克特转到伦敦大学伯克贝克学院担任教授;1937年,他就任曼彻斯特大学的兰沃西讲座教授,并主持该校物理系。1953年,布莱克特回到伦敦大学,主持物理系工作直到10年后退休。退休后,他仍担任物理学教授至1965年,其后任该院高级研究员。  相似文献   

20.
院士、教授喬治·斯巴庫,是羅馬尼亚人民共和国科學家中的最著名的人物之一。斯巴庫院士,是布加勒斯特巴洪大學化學系無机化學教授。他在大學里工作已有四十六年之久,長期的教育與科學活動,使得他成為最著名與最有能力的羅馬尼亞化學家之一,他的科學發明久已馳名於國外。斯巴庫院士於1883年生在雅西。他就在這個城市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