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西北林学院自建院以来共承担各级各类科研课题280项,其中国家攻关项目41项、省部级重点课题35项、推广课题70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7项、以及杨陵科研基金、横向联合课题和院内  相似文献   

2.
武汉地震科学仪器研究院有限公司是在武汉东湖高新注册的高新技术企业,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是集科研、开发、生产为一体的高新技术科技实体。其自主研制生产的地震和前兆仪器,达到国内外同类仪器的先进水平。曾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省部级奖37项。武汉地震科学仪器研究院有限公司下设多个专用实验室和实验基地,在研制开发地震专用观测仪器和设备的基础上,近年来承接了多个国民经济建设中大型工程的地震监测相关仪器和设备的研制生产任务,其中,与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合作研发的核电地震仪表系统和高速铁路地震监测系统,在国内核电站及高速铁路等重要工程的应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39岁的刘宝生,是空军领航领域最年轻的专家和学科带头人,空军第三研究所的副总工程师。入伍17年,刘宝生先后承担重大科研课题18项,14项获奖,被评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首届“空军十大杰出青年”,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2003年当选为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近来,他又被评为第四届“全军十大学习成才标兵”,他的科研成果被评为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  相似文献   

4.
西北林学院自建院以来共承担各级各类科研课题280项,其中国家攻关项目41项、省部级重点课题35项、推广课题70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7项、以及杨陵科研基金、横向联合课题和院内自上课题100余项,经费投入达1228万元。鉴定的科研成果109项,获奖100项(含25个外协项目),其中国家级奖励10项,省、部级奖励59项,在国内外发表论文1882篇。有6部专著获得陕西省的奖励:共发现树木新  相似文献   

5.
唐岱新教授长期从事钢筋混凝土与砌体结构教学和科研工作,曾主持完成砌体结构设计规范重点科研课题:"砖砌体局部受压试验研究";主持完成"火山渣混凝土砌块砌体抗震性能研究"、"砖混住宅质量评定与理论作价"、"底层大开间框剪组合墙房屋抗震性能研究"、"高层配筋砌块砌体结构体系的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等30多项科研项目。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4项。  相似文献   

6.
<正>近日,西安科技大学申请建设的"陕西省煤火灾害防治重点实验室"经陕西省科技厅批准建设,建设期两年。陕西省煤火灾害防治重点实验室依托学校安全科学与工程国家重点学科,长期从事矿山重大灾害防治应用基础研究,近年来承担并完成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二十余项,科研成果积累雄厚,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学技术一等奖5项,建立了较完整的煤火灾害防治  相似文献   

7.
正近日,西安科技大学申请建设的"陕西省煤火灾害防治重点实验室"经陕西省科技厅批准建设,建设期两年。陕西省煤火灾害防治重点实验室依托学校安全科学与工程国家重点学科,长期从事矿山重大灾害防治应用基础研究,近年来承担并完成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二十余项,科研成果积累雄厚,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学技术一等奖5项,建立了较完整的煤火灾害防治  相似文献   

8.
王德民,采油工程专家。河北唐山人。1960年在北京石油学院钻采系采油专业毕业。大庆石油管理局原总工程师、原副局长。50多年来,坚持在大庆生产第一线苦心钻研采油工程技术,并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国家创造发明二等奖3项、省部级发明创造和科技进步二等奖以上  相似文献   

9.
近5年来。廖朝林主持并组织实施的国家级重大科研课题11项。省级重大科研课题10项,州市级科研课题8项。此外,他还参与了国家级课题4项.省级课题6项,州市级课题5项;获得国家科技成果奖7项;鉴定成果12项;制定省级地方标准7个;选育地道药材新品种3个:获得专利4项;出版专著3部;发表学术论文24篇。特别是他在总结多年专业研究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10.
正近日,西安科技大学申请建设的"陕西省煤火灾害防治重点实验室"经陕西省科技厅批准建设,建设期两年。陕西省煤火灾害防治重点实验室依托学校安全科学与工程国家重点学科,长期从事矿山重大灾害防治应用基础研究,近年来承担并完成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二十余项,科研成果积累雄厚,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学技术一等奖5项,建立了较完整的煤火灾害防治理论基础。实验室面向煤炭资源及其开采利用过程的火灾防治重大需求,以解决煤火及其诱发灾害形  相似文献   

11.
他在我国结构工程领域作出了突出贡献,曾主持或参加了8项国家攀登和攻关子课题研究,8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博士点基金研究.以及大量省、部和企业委托的课题.曾获1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  相似文献   

12.
<正>专家简介:胡黎明,清华大学水利系副教授、博士生导师,水沙科学与水利水电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特聘研究员,从事土力学与环境岩土工程领域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共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7项。曾经获得2013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以及省部级奖励多项。2005年入选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2007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14年获得清华大学青年教师  相似文献   

13.
专家介绍黄润秋成都理工大学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1988年毕业于成都理工大学,获博士学位,1992年破格晋升教授, 1993年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博士生导师。兼任九、十届全国政协委员,九三学社中央委员、四川省副主委,中国地质学会理事、工程地质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理事,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承担国家、省部及国家重大工程建设科研课题60余项,1995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出版专(合)著7部,发表论文150余篇。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50余名。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成果一等奖5项、二等奖7项、三等奖9项;获四川省科技杰出贡献奖、国际工程地质协会“Wolters”荣誉奖、中国青年科技奖、黄汲清青年地质科学技术奖、霍英东奖、青年地质科技“金锤奖”等;被授予“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突出贡献博士”等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14.
户万 《科学中国人》2011,(13):79-81
专家档案:冯金富,1964年出生,现任空军工程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空军级专家,武器系统与运用工程学科学术带头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委员,军队科技进步奖评审委员会委员,航空科学基金资助委员会评委,空军标准化委员会委员,空军高级职称评委,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先后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军队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省部级二等奖2项。先后被空军评为装备技术基础工作先进工作者、空军科研先进个人、陕西省优秀博士后,荣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3次,编写专著4部。  相似文献   

15.
正冯博,现任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决策科学系主任。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国家"千百十人才工程"省级培养对象。致力于运营管理与决策分析领域的研究,先后主持8项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近年来在本领域国际知名期刊发表SCI/SSCI论文20余篇、SCI他引300余次,研究成果获得省部级科技奖励5项,担任18种S C I国际期刊和  相似文献   

16.
西安矿业学院在“七五”、“八五” 期间的科研工作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和变化,无论在所承担的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数量上,还是经费额度、项目完成和获奖的级别和水平上都有了量和质的大幅度提高.在“七五” 计划期间,我院承担国家、省部级科研课题93项,其经费额达到510万元,获奖21项.“固定锚杆水泥卷技术” 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该项技术在煤炭行业大力推广后,不仅大大降低了煤炭巷道的支护成本,提高了巷道支护的安全性,还给国家和企业带来无法用确切数目表示的经济效益.“无煤柱开采技术及其推广” 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该项技术在我国各个矿区推广应用以来不仅已获得了数以亿计的直接经济效益,还改变和更新了煤矿开采中一  相似文献   

17.
现在全国各高校都在积极制定和实施进入“211工程”的规划,力争在21世纪初把自己学校办成国际一流大学.但是衡量一所大学能否进入“211工程”,则要着其学科建设的水平,如何搞好学科建设,促进学校整体建设上档次,上水平.本文从西安交大电器重点学科建设的成效谈几点看法,以供参考.我校电器专业1982年经国务院批准为博士点,1988年被确定为国家重点学科.通过近几年重点学科的建设,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水平较高的学术梯队.该室现有教师20人,其中教授6人(其中博导4人,40岁以下博导1人),副教授7人(40岁以下3人),讲师7人.在全部教师中,40岁以下10人,其中博士6人,在职博士1人,硕士3人:教学及科研工作卓有成效,曾有4人获陕西省先进个人,3人获样王宽成育才奖,1人获校国尾武青年科技奖,3人获校先进个人,教研室已被评为陕西省教书育人先进集体;1988年以来承担各类科研课题及经费逐年增加,至1994年共计科研经费548万元,其中国家课题经费为214万元,获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15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奖1项,全国专利新技术博览金奖1项;发表论文352篇,其中在国外刊物及国际会议上发表116篇;出版教材及科研专著十余部.其中五部为国内仅有的.并获国家级优秀教材奖1部,省部级优秀教材奖3部;主办了二次电器领域的国际学术会议,  相似文献   

18.
正在中国古都西安,有这样一个科研院所,57年来,它经历北京筹建、沈阳成立奠基、西安创业发展的风雨历程;57年来,它创造了200多项"中国第一",荣获300多项国家和省部级科技奖项,获得500多项授权专利。它是面向我国冶金、重型装备等行业,从事综合性高端装备技术研发、设计,开展工程总承包服务的国家级创新型企业:它是中国西部的思维创新之地,重型机械  相似文献   

19.
正专家简介:车慧正,1977年生,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博士,现任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大气成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大气气溶胶光学特性地基遥感及其辐射气候效应研究。独立自主创建了"中国气溶胶地基遥感监测网",主持科研项目12项(国家级7项、省部级5项)、参与国家级和省部级项目8项。已发表论文80余篇,其中SCI  相似文献   

20.
廖桂生教授现任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电子工程研究所副所长、博士生导师、中国电子学会高级会员、IEEE会员、桂林电子工业学院兼职教授。 1996年曾获光华科技基金三等奖 ,1998年获第二届陕西省青年科技奖 ,入选陕西省“三五”人才工程第二层 ,被评为校十佳优秀青年教师。廖桂生教授为研究生和本科生开设了阵列信号处理、多维数字信号处理和新技术讲座等课程。 1996年以来 ,在国内外刊物上共发表学术论文 5 0篇 ,有 6项成果通过鉴定 ,均达到国内和国际领先水平。有 4项成果获省部级奖 ,其中一等奖 1项、二等奖 2项、三等奖 1项。廖桂生教授主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