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蛋白质组计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蛋白质组”指一种细胞、组织或完整的生物体所拥有的全套蛋白质 。基因组是生命体遗传信息的载体,蛋白质组是生命活动的执行体;蛋白质组学的特点是采 用高分辨率的蛋白质分离手段,结合高效率的蛋白质鉴定技术,全景式地研究在各种特定情 况下的蛋白质谱;每种疾病平均与10个左右基因相关,而每种基因可能又与3—10种蛋白质 相关,如果以人类主要的100—150种疾病进行计算,则应该有3 000—15 000种蛋白质具有 成为药靶的可能;我国的“疾病基因组学”研究已取得明显成就,在重大疾病的功能蛋白质 组学研究方面也起步良好,国家层面上对蛋白质组学的部署不容迟缓。  相似文献   

2.
在人类完成了三项宏大的科技工程:曼哈顿计划、阿波罗计划、人类基因组计划之后,全球科技界开始向另一项更艰巨、更宏大的任务——人类蛋白质组研究发起冲击!由国际人类蛋白质组组织、中国人类蛋白质组组织、国家生物医药分析中心和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共同主办的科技界盛会——第三届国际人类蛋白质组大会,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拉开了序幕,这是亚太地区主办的第一个大型国际蛋白质组学大会。两名诺贝尔奖获得者及2000余位来自世界各地、在蛋白质组学及其相关领域享有盛名的国内外科学家欢聚一堂,以“蛋白质组学——基因组的诠释”为主题,报…  相似文献   

3.
蛋白质结构类型是蛋白质高级结构中基本原件的空间分布,是蛋白质高级结构与功能研究的基础,该研究对蛋白质组学具有重要意义。通过传统实验方法研究蛋白质结构类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也无法满足数据库中蛋白质序列爆炸性增长的现实需要。目前,基于已积累数据,探索理论计算方法预测蛋白质结构类是当前生物信息学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本文对国内外亚细胞定位预测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4.
从21日在广州南方医科大学举行的第五届中国蛋白质组学大会暨首届粤港蛋白质组学学术交流会上获悉,由中国科学家领衔的"人类蛋白质组计划"有望实现肝癌诊治突破性进展。  相似文献   

5.
蛋白质糖基化修饰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军  杜鑫  陈玉银 《科技通报》2009,25(6):773-778,783
蛋白质翻译后修饰是蛋白质组学的一个组成部分,而蛋白质糖基化是生命体中最重要的一种蛋白质翻译后修饰之一。糖基化在细胞免疫、信号传导、蛋白翻译调控、蛋白降解等诸多生物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随着蛋白质组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糖基化研究也越来越受到广泛的关注。本文综述了糖基化的分类、在生命体中的作用、最新的研究技术及进展。  相似文献   

6.
国际人类肝脏蛋白质组计划执行委员会主席.中科院院士贺福初在2004年10月25日举行的第三届国际人类蛋白质组大会上透露,人类肝脏蛋白质组两谱三图三库将于2010年全面完成。  相似文献   

7.
研究内容涉及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特异蛋白质完成其特异功能的过程机制、蛋白质的结构(X-射线晶体衍射,核磁共振等)、蛋白质的功能、高通量蛋白质表达谱分析(蛋白质组学)等。现有教授4人,其中长江特聘教授2人,3人获杰出青年基金资助,目前已形成一支颇具竞争力的研究群体。昌增益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992年在美国德克萨斯贝勒医学院获生物化学博士学位;1996年回国在清华大学工作,2003年调北大工作;目前兼任国际科学理事会中国委员会(ICSU-China)委员、欧美同学会留美分会理事、国际蛋白质协会主办刊物《ProteinScience》编…  相似文献   

8.
家蚕从基因组到蛋白质组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颜新培  徐孟奎 《科技通报》2004,20(3):252-257
家蚕基因组计划实施以来,用DNA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随机扩增片段多态性(RAPD)、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FLP)、微卫星序列长度多态性(SSR)等多种分子标记技术进行了家蚕基因组多态性分析,构建了家蚕分子连锁图谱;开展了家蚕基因组序列测定和功能基因的研究.在后基因组时代,蛋白质组研究是基因功能研究的重要内容.家蚕蛋白质组研究虽然刚刚起步,但已确立了家蚕蛋白质样品制备方法,利用双向电泳技术和图像分析技术进行了家蚕功能蛋白质研究.该文对家蚕基因组和蛋白质组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9.
双向电泳技术和质谱技术是蛋白质组学的两大核心技术。借助于大规模高通量分离和分析技术的迅猛发展,蛋白质组学的相关技术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本文对蛋白质组学双向电泳技术和质谱技术及进展作了简要的综述。  相似文献   

10.
蛋白质组学以蛋白质组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生物体全体蛋白质的表达和功能模式,以评价生物体的整体生理功能状态。与普通的生物学实验不同,蛋白质组学研究需要一整套的理论与技术支持,如样品破碎、电泳分离、质谱分析以及数据库检索等。本课题组依托江苏省海洋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和淮海工学院生物学实验中心,对蛋白质组学研究平台进行了初步建设。借助于该平台,我们对多种动植物以及微生物的蛋白质组进行了分析,包括鲫鱼的血清蛋白质组,盐地碱蓬的胞质蛋白质组以及天蓝色链霉菌的膜蛋白质组等。同时,该平台为本科生开展毕业论文工作提供了极大便利,取得了良好的示范效果。  相似文献   

11.
2000年夏天,科学家完成了人类基因组"工作草图"的制作.现在人类基因组计划将进入尾声,而一个以蛋白质组和药物基因学为研究重点的后基因组时代已经拉开序幕.  相似文献   

12.
《中国科学院院刊》2002,17(6):454-455,485
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蛋白质组学重点实验室 研究方向主要是蛋白质组学,包括功能蛋白质组分析、蛋白质结构生物学和蛋白质组信息生物学.将蛋白质的表达(功能蛋白质组表达差异分析)、蛋白质的功能(蛋白质相互作用和功能分析)和蛋白质的结构(蛋白质功能的结构基础)三个层面的研究有机结合起来,探讨细胞分化、神经发育、药物成瘾中的基本生物学问题,为研究、诊断、防治肿瘤和神经系统等人类重大疾病服务.  相似文献   

13.
据韩联社报道,韩国基础科学支援研究院补永穆研究小组研发出通过生物信息学技术再次分析蛋白质并了解蛋白质结构变化的新分析方法。该方法基本内容是将质量分析器分析出的蛋白质信息和在实验中获得新蛋白质信息结合,从而分析蛋白质种类和变化趋势。这一方法开辟了蛋白质分析和研究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14.
蛋白质芯片技术是采用微阵列方法,对样品中蛋白质进行高通量、高灵敏度分析的技术。它不仅是蛋白质组学研究中强有力的工具,也是临床应用中疾病早期诊断、预后和治疗效果评测的新手段,其研究成果拓展了与人类健康更加贴近的应用领域。本文较为全面地介绍了蛋白质芯片技术的原理和分类、固相基质和蛋白质的固定、信号检测等方面的进展。  相似文献   

15.
神经网络在蛋白质结构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蛋白质结构预测在生物信息学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此文对神经网络在蛋白质结构预测中的应用作了评述。首先,简要地介绍了人工神经网络,然后对近年来用神经网络算法解决蛋白质结构预测的研究作了回顾,并分析了算法的效果和特点。最后,展望了用神经网络算法解决蛋白质结构预测问题的前景。  相似文献   

16.
蛋白质结构预测在生物信息学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对神经网络在蛋白质结构预测中的应用作了评述。首先,简要地介绍了人工神经网络,然后对近年来用神经网络算法解决蛋白质结构预测的研究作了回顾,并分析了算法的效果和特点。最后,展望了用神经网络算法解决蛋白质结构预测问题的前景。  相似文献   

17.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33):I0007-I0007
近日出版的《分子系统生物学》杂志发表了军事医学科学院放射与辐射医学研究所、蛋白质组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杨晓明研究员和贺福初院士领导的科研团队联合复旦大学、湖北大学等单位完成的研究论文。论文阐释了目前世界上最大的人类器官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连锁图框架,标志着我国在人类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研究领域进入世界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18.
陈敏  方序 《科技通报》2012,28(5):84-88
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检测诊断与发病机制非常复杂,蛋白质芯片技术成为研究以自身抗体为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快速、有效的工具,在定量检测和新标志物的发现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蛋白质芯片是继基因芯片之后发展起来的一种后基因组研究技术,能够对样品蛋白进行高通量、高灵敏度、高特异性的分析,是蛋白质组学研究中强有力的工具。本文就蛋白质芯片及其在自身免疫系统疾病诊断与检测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随着破译生命密码的人类基因组计划接近尾声,科学家们又全力以赴投入到了生物学下一个挑占性领域的研究:蛋白质组学(proteomics)。蛋白质组学是在人类基因组计划研究发展的基础上形成的新兴学科,主要是在整体水平上研究细胞内蛋白质的组成及其活动规律。人类细胞中的全部基因称为基因组,由全套基因组编码控制的蛋白质则相应地被称为蛋白质组。由于生物功能的主要实现者是蛋白质,而蛋白质又有自身特有的活动规律所以仅仅从基因的角度来研究是不够的。  相似文献   

20.
蛋白质结构类型预测是生物信息学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根据氨基酸在蛋白质序列中出现的周期,结合信息论中shannon熵给出了蛋白质序列的38维向量表示,并将其应用到蛋白质结构类型的预测,分类的总体识别率达到85%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