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鲁迅的散文诗《雪》(见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苏教版《语文》九年级下),虽然区区几百字,但方寸之中见天地。文中。鲁迅先生画了两幅图,一幅是南方的雪,一幅是北方的雪。南方的雪,滋润、美艳;北方的雪,冰冷、坚硬、灿烂。鲁迅先生生在南方.写作此文时居于北方。对于不同地域的雪,他有着不同的情感体验。  相似文献   

2.
鲁迅先生的著名短篇小说《孔乙己》(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5课),是一篇亦庄亦谐、具有超凡艺术魅力的作品。该文以一位不谙世事的酒店小伙计的口吻,撷取几个生活片段,不动声色地叙述着孔乙己的悲惨遭遇,蕴涵着深沉的批判力量。  相似文献   

3.
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一共收录鲁迅九篇文章:《风筝》(七年级上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七年级下册)、《阿长与〈山海经〉》(八年级上册)、《藤野先生》《雪》(八年级下册)、《故乡》《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九年级上册)、《孔乙己》(九年级下册),  相似文献   

4.
<正>鲁迅先生的诸多小说中,给读者留下了诸多经典的人物形象,譬如润土、杨二嫂、阿Q、孔乙己等。这些人物形象各有特色,都反映出具体社会背景下不同层次的普罗大众的特征,由于是小说创作,所以在这些人物形象的身上既综合着社会人物的各种特点,同时也以缩影的形式展现着社会现实。被收入统编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的《孔乙己》,是鲁迅先生创作的经典小说作品。在作品中,作者用辛辣讽刺的笔触深刻揭露了封建社会“吃人”的本质,并借助“孔乙己”这一形象表现了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毒害,反封建意义极为鲜明。  相似文献   

5.
教材分析:《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是人教版第十一册的一篇精读课文。本文是鲁迅先生的侄女周晔所写的回忆鲁迅的纪念性文章。作者通过回忆鲁迅先生生  相似文献   

6.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见现行语文版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一文是鲁迅先生于1934年9月25日,为当时某些人散布对抗日前途悲观论调并进而指责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这样一个事实前提而写的一篇批驳性文章,目的是鼓舞民族自信心,其用心可谓良苦至极,其精神也可敬可佩,由此,本文被认为是一篇宏扬爱国主义精神的典范篇章。  相似文献   

7.
王飞 《现代语文》2006,(8):63-63
《孔乙己》是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是鲁迅先生自己感觉最为得意的一篇力作。在宽松的心态下、悠闲的情绪中,鲁迅将一生创作中最具有智慧和创造力的伟人思想通过《孔乙己》展露在读面前。那样一种悲天悯人的情怀,那样一种力透纸背的讽刺与批判的力量,借一人的不幸遭遇和众多看客的无情取笑,给社会的芸芸众生上演了一幕悲剧,显示了发人深省的警示意义。  相似文献   

8.
<正>高中是我们学习语文知识的重要时期,教材中很多作品都是出自名师大家之手,鲁迅先生更是其中的佼佼者。鲁迅先生的文学创作、思想研究、文学批评等对于中国的文学史发展都具有重要的影响。鲁迅作品是高中语文课堂中一颗光芒耀眼的明珠,本文主要对鲁迅先生在高中语文课本中的作品进行解读,以期为我们更好地理解鲁迅先生做出稍有裨益的探索。一、明确鲁迅作品教学的目的与要求新课程标准下,高中语文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进一  相似文献   

9.
本文试从鲁迅先生的小说中,阐述鲁迅先生探索知识分子问题的意义在哪里。  相似文献   

10.
教材分析 本文是鲁迅先生的侄女周晔女士在鲁迅逝世九周年时所作。文章以一个孩子和亲人的视角,通过作者印象最深的几个场景的回忆,展现了鲁迅先生的一个侧面。  相似文献   

11.
本文受结构主义和皮亚杰发生认识论有关理论的启发,将鲁迅先生的《呐喊》、《彷徨》和《故事新编》视为鲁迅小说整体进行系统考察,得出了民族灵魂不断建构的结论。文章结合鲁迅先生的思想发展和小说作品的实际作了深入细致的论述,认为鲁迅小说民族灵魂的建构是受控于其思想发展水平的,是在鲁迅先生最终成为成熟的马克思主义者时才得以最终实现的。  相似文献   

12.
蒋牧良深受鲁迅先生的影响,对鲁迅先生怀有深厚的感情。他不但在文学创作上奉鲁迅为导师,而且像鲁迅先生一样做人,做事。他将鲁迅先生奉为终生的楷模,承继他的精神和遗志。他是鲁迅先生的虔诚守护者和追随者。  相似文献   

13.
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萧红在《回忆鲁迅先生》一文中,通过女性的细心体察,敏锐捕捉到了鲁迅先生许多有灵性的生活细节,表现出鲁迅超群的智慧,广阔的胸襟和可亲可敬的个性品质.它不仅是鲁迅回忆录中的珍品,而且可称为中国现代怀人散文的楷模,是敬献于鲁迅灵前一个永不凋谢的花圈.在这部回忆鲁迅先生点点滴滴的生活的优秀作品中也有一些悬而未解之谜.有一处细节一直很有争议:鲁迅先生为什么在病中仍珍爱那张特殊的木刻画?本文结合多方面材料,做了一些原因探究.  相似文献   

14.
教材分析:《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是人教版第十一册的一篇精读课文。本文是鲁迅先生的侄女周晔所写的回忆鲁迅的纪念性文章。作者通过回忆鲁迅先生生前给她留下深刻印象的几件事情(谈《水浒传》、笑谈“碰壁”、救助车夫、关心女佣),说明鲁迅先生是一个爱憎分明、敢于斗争,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人,表达了作者对鲁迅先生无比怀念、敬仰的感情。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教学这篇课文时,  相似文献   

15.
鲁迅先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伟大的文学家,是著名的语言大师.他擅长运用各种修辞手法来塑造形象、刻画人物.本文通过分析鲁迅小说《药》中所使用的主要修辞手法,以此来展示鲁迅先生高超的语言艺术.  相似文献   

16.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教材中选入了鲁迅先生的《故乡》一文,文中的杨二嫂,人们大多认为她是一个庸俗自私的小市民的典型形象。二十年前的她年轻美丽,擦着白粉,终日坐着,用自己的美貌招徕顾客,因而她豆腐店里的买卖非常好,她成了“豆腐西施”,花瓶;二十年后,当她的青春已逝,美貌  相似文献   

17.
鲁迅先生一生使用过140多个笔名,这些笔名是鲁迅先生思想和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作者通过考释鲁迅先生“宴之敖者”这个笔名的出典及其深刻寓意,揭示了作为共产主义战士的鲁迅的深沉的无产阶级情愫以及执着灵活的克敌制胜的斗争策略。  相似文献   

18.
鲁迅先生的作品一直是中学语文教材中的重头戏,鲁迅先生也最为广大学生所熟知。只要略知中国现代文学史,便知鲁迅先生是现代文学史中成就最大、知名度最高的作家。  相似文献   

19.
教材分析本文是鲁迅先生的侄女周晔女士在鲁迅逝世九周年时所作。文章以一个孩子和亲人的视角,通过作者印象最深的几个场景的回忆,展现了鲁迅先生的一个侧面。教学目标本设计立足于体现主题核心课程观。在深入研读此文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汪银花 《学语文》2011,(1):24-24
《鲁迅——深刻和伟大的另一面是平和》原篇名为《回忆鲁迅先生》.是萧红回忆鲁迅的一篇文章。被选入人教版《中外传记作品选读》里。我觉得本文所体现出来的鲁迅的儿童观很值得探讨。鲁迅先生对待儿童的那种平和,平等不知要超出同时代家长甚至当代家长多少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