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速读     
《中国新闻周刊》2009,(43):15-15
“总统先生,拿破仑加冕时您在现场,这是真的吗?” 法国总统萨科齐在Facebook上撰文说,自己曾在柏林墙倒塌之夜,用一把小镐凿柏林墙。但一些法国媒体认为他当天并不在柏林,他“改写”了历史。一名网民在他个人主页上如此留言。  相似文献   

2.
安冬 《青年记者》2006,(23):35-36
李漠脸上刻着沧桑,完全不像一个摇笔杆子的人。实际上,自1998年起,李漠就走出办公室,开始了自己的摄影生涯。关于拍照,李漠有自己的原则,用他的话说就是要拍即将逝去的历史。有人说,李漠拍“土匪”、伪“满洲国”警察、日本特务之类,是纯粹的猎奇,作为记者这是一种不务正业的行  相似文献   

3.
刘钦荣 《新闻爱好者》2011,(11):130-131
历史上的“名片” 我国古代拜见时投帖的历史悠久。早在西汉初年,有身份的人,在拜访谒见时,为避“造访”之误.就开始用名帖来通报姓名了。当时名帖的质料是用削竹木制成.上面书写有自己的姓名.这种名帖称作“谒”。  相似文献   

4.
美国历史只有两百多年,委实不长,但各种“主义”却纷繁错杂。尤其是现、当代,挟其强大实力,它的种种“主义”更有全球性影响。因此,将这些或日琳琅满目或日乱七八糟的各种“主义”条分缕析、爬梳清理确是必要且大有意义的。当然,美国的“主义”虽多,但两百年来占绝对主导地位的一直是“自由主义”。  相似文献   

5.
在哈贝马斯基于“交往理论”的共同体设想在欧盟宪法受挫后被证明是一种避视“权力”的存在的鸵鸟理论时,德国历史家温克勒出版了一本大部头历史著作——《德国走向西方的漫漫长路》,重提德国对于西方的抗拒与融入的历史过程,而这就牵涉到德国以“西方”为他者来构建自己的民族认同的文化政治学设计。  相似文献   

6.
2001年,曾经叱咤风云、改变了中国现代历史走向的张学良将军以101岁高龄去逝,超过百岁,堪称人中之瑞。然而,他的“生命”却是短暂的。在人生之途渐近尾声时,他回首一生不无悲怆地说道:“我的事睛是到36岁,以后就没有了。真是36岁。从21岁到36岁,这就是我的生命。”[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费孝通:大师的中国荣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身为五四之子的费孝通先生曾有着大创造的机运和才华,他也抓住了这种历史机遇。晚年的费孝通先生以“文化自觉”来做文化自卑或自大的解毒剂,但我们仍可体察他内心“慢慢地着急”的焦灼洞明和达观世故。  相似文献   

8.
胡小平 《兰台世界》2006,(6S):53-54
“三线建设”是我国在特定历史环境下进行的经济建设。本文论述了“三线建设”的形成原因、实施过程,并对其进行了深刻思索。  相似文献   

9.
王峰 《兰台世界》2014,(5):105-106
南宋画家马一角在画风上的最大特点便是“善藏”。而本文首先对他及其“善藏”画风作个概述;其次讲他在画中的“善藏”艺术;再次论述他在画作构图上的“善藏”之风;最后讲他以少胜多,小中见大的“善藏”艺术手法。  相似文献   

10.
高强 《兰台世界》2005,(9):126-126
中文“历史”一词最早出现于何时?何时成为常用名词?葛懋春主编的《历史科学概论》一书认为,“历史”一词出于清末;梁宗强编著的《中国历史之最》一书认为,1903年“史学”课更名为“历史”课,这是我国最早出现“历史”一词,并且可能是从日本传入。  相似文献   

11.
杨成  阿牛友聪 《大观周刊》2012,(48):331-331,320
院体画作为中国画的一大形式,产生和存在的历史久远.它的主要艺术特点是写实。中国画发展到当代在其方向上并没有因此而明朗,相反却是破多立少。这一时期以阮荣春先生为代表的“新院体画派”产生,标志着中国画的现代转型。阮荣眷先生提出的“三气”思想直接体现出“新院体”的精神,并给处在历史十字路口的中国画家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12.
研究范式决定了历史书写,也决定了研究的成果。本文以清末民国时期图书馆事业档案文献为视角,探讨运用新的研究范式重新书写和整理图书馆史。传统“大历史观”范式下,清末民国图书馆史的研究呈现以下特点:一是以思辨性的历史书写为主;二是精英书写;三是注重图书馆“宏观历史”的书写;四是主要关注学术流变、学人圈的交流和互动。而公众史学等新思潮注重社会史、微观史或者说“小历史”的研究。新的研究范式必然带来对档案、口述史、回忆录等史料的重视;新的研究范式将会有新的视野,并深化图书馆史的研究。图书馆史研究应将重点放在属下群体的研究,寻求从“草根阶层”而不是从“精英阶层”,从社会化的角度而不是从学术流变的角度,来梳理和研究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历史,从而拓宽图书馆史研究的视野。表1。参考文献19。  相似文献   

13.
走近傅作义     
傅作义是我国现代史上一位富于传奇色彩的军事家、政治家,功勋卓著的抗日名将,蜚声海内外的爱国民主人士。他早年即为国父孙中山先生的忠实追随者,戎马半生,坚定地奉行革命的“三民主义”。他虽然出生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但具有强烈的反帝反封建愿望。他以“团结奋斗,振兴中华”,建立“强盛独立之中国”的爱国思想为行动指南,学习孙中山先生不谋私利、不贪权势、志在救国救民的革命品质和百折不挠、勇于进取、追求真理、择善而从的崇高精神。“九一八”事变后,他率军英勇抗击日寇,亲临指挥著名的长城抗战和赢得红格尔图战役及百灵庙大捷的绥远抗战,令举国为之振奋。“七七”事变后,他率军参与山西忻口、太原会战,同时亲自组织绥西抗战,威震敌胆,名扬中外。特别是在历史转折关头,他遵循孙中山先生“适乎世界之潮流,合乎人群之需要”的遗训,不计个人安危得失,体察历史所趋和人心所向,以国家民族的根本利益为重,毅然举义,实现北平和平解放,进而又推动绥远“九一九”起义。建国后,他积极参理国事,力促祖国统一,为实现“为国为民”的毕生理想而殚精竭虑。  相似文献   

14.
焦点     
《今传媒》2005,(9S):8-9
由于朝鲜和美国之间的分歧,朝鲜半岛核问题第四轮六方会谈一直到今年7月26日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芳菲苑开幕。进行了13天的马拉松会谈收获却微乎其微。8月7日会谈又画上了一个预想之外的逗号:宣布休会三周。开始于上个世纪90年代初的朝核问题,不知何时才能画上圆满的句号。也许,在涉及足以毁灭人类无数次的人类自造核武器之前,围桌座谈是唯一不发生“核爆炸”的方式。  相似文献   

15.
一、我国行业协会的产生与发展历史 从历史上看,我国行业协会有多种称谓,比如:“行”、“帮”、“会”等。春秋时就有官府在每个城邑的中心设立一个市场,由专人负责管理的做法,到了汉代,又把市场先划定出摊位,称之为肆。[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满洲国”这样一个曾经的“国名”,存在过13年,它伴随着屈辱和挣扎,已被彻底地埋进了历史。  相似文献   

17.
一直以“民主斗士”形象示人的台湾地区领导人陈水扁,6月20日对“立法院”关上了他的大门。根据台湾“立法院”的罢免流程,陈水扁须在20日以前提出答辩书,但他却拒绝到”立法院”答辩,在大批“倒扁”人士的抗议声中,在电视上发表他的“人民报告书”,请求人民给他一个公道。 自从今年五月其女婿赵建铭因弊案被羁押以来。围绕“第一家庭”的弊案不断深挖,剑锋直指陈水扁。尽管其想通过“清君侧”和“自废武功”等手段,换取一些进退空间,并不忘打出“悲情牌“,但沸腾的民怨还是把他推上了前台。[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妨害舆论监督的官文化因素 在我国传统政治文化中,一直就存在着一种政治神秘主义的倾向,各级官员都惯于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搞唯我独尊,除非上司,本地盘上的任何人都对其行为无可奈何,根本谈不上接受监督。历史上周厉王“防人之口甚于防川”的典故就是实例。社会意识不同于社会存在变革的那么迅速,它具有一定的历史延续性。目前.在我们的一些领导干部中,公仆意识不强,或多或少地还有“父母官”为民做主的官僚主义落后意识。  相似文献   

19.
据说,“专家”的造诣越深,“职业病”便越严重,总是用自己的专业眼光来看待、透视一切,从与自己专业无关的事物中,也能发现“专业”的原则和道理。然而,正是这种专业眼光,往往能发人所未见,充满洞见。  相似文献   

20.
嘉言 《中国编辑》2004,(4):93-93
北京是我国历史最悠久的城市和七大古都之一。从金代起,建都历史达七百多年。金称中都,元为大都,明、清称京师,通称北京。但民国期间,北京曾改称北平。许多作者撰文涉及这一时段时,往往不作细致考察,因此常常出现“北京”、“北平”混用、滥用的情况。如有的文章写道:“李大钊1927年4月6H被奉系军阀张作霖逮捕,2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