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正>每每到课堂里听课,每每和老师、校长对话,常有对教育和生命的切身慨叹。也唯有走进课堂里,走进与校长、教师的对话里,才会敞开自己,才会揭开教育的"内幕",才会真正走进教育的深处,走进学生和教育者的生命深处。我突然发现了一个秘密,在这个双重的"深处"里,常常是学生的表现最灵动、最精彩、最真实,其次教师,再次才是校长。什么原因呢?大概是学生离天真最近吧。尼采说得好:什么是智慧?智慧就是天真。  相似文献   

2.
校长的自问     
记得某县教育委员会主任在一次"全县教育行政工作会暨学年度教育工作考核表彰大会"上语重心长地向与会校长提出了六个问题:校长办学的主要目标是什么?校长主要精力做什么?校长工作的着力点是什么?我凭什么当校长?我比前任校长强在哪里?我给后任校长留下什么?笔者认为,这六个问题,值得当今学校的每一个校长深思.  相似文献   

3.
我相信,我们的校长一定思考过这样的问题:在安全面前,我们为什么这样累?“教育”究竟是“安全”的敌人还是朋友?“安全”究竟是教育的“守护神”还是“绊脚石”?其实这个道理,无需我做进一步的解释。我们的校长不是不清楚这两者的关系,而是在实际的工作中,“安全”面临着这样那样的问题,造成校长为安全工作所累,这是什么原因?  相似文献   

4.
普通教育的课程改革已经进入全面实施阶段,特殊教育课程改革方案则正在制定当中。从方案的出台到各科教材的出版、使用.无疑还需要一段时间。在这段时间里,我们特殊教育学校的校长对适应课程改革能做点什么?教师该以什么样的状态和素质迎接新课改的挑战?  相似文献   

5.
朱哲 《人民教育》2012,(21):24-28
9年前,新学年开学的第一天,沉寂了一个假期的校园再度热闹起来。一大早,新上任的潘玉堂校长就笑盈盈地站在学校门口,迎接孩子们入学。"欢迎回到学校!"潘玉堂和每一个走进校门的孩子打招呼。看着孩子们蹦蹦跳跳地走进校园,潘玉堂的心中油然而生一种激动和责任。从教研员到校长,潘玉堂对办学有着许多想法。教育的本质是什么?教育者应该是什么状态?我们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一连串的问题不停地闪现在他的脑海中。  相似文献   

6.
我们经常说:"校长不是什么官,但校长需要领导他所在的学校。"校长靠什么来领导学校?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校长对学校的领导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领导。这毫无疑问是十分在理的。但从教育管理学的角度来说,校长唯有综合运用各种素养,才能真正管理好一所学校。我们从校长的魅力出发,探讨校长如何从思想、人格、专业等方面塑造自我,从而更好地统领学校工作,推动学校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在多年的教育管理实践中我一直在思考,我们靠什么去实现真正的优质教育?靠什么去打造特色学校?是靠投入,靠校长先进的教育思想和理念,靠教育科研,靠教育管理……思来想去,我认为人是最关键的,以校长、管理团队、班主任队伍、一线教师队伍组成的教师队伍,每一个角色都很重要,缺一不可。只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才能办出高质量的教育,才能真正实现教育的追求和梦想。  相似文献   

8.
在多年的教育管理实践中我一直在思考,我们靠什么去实现真正的优质教育?靠什么去打造特色学校?是靠投入,靠校长先进的教育思想和理念,靠教育科研,靠教育管理……思来想去,我认为人是最关键的,以校长、管理团队、班主任队伍、一线教师队伍组成的教师队伍,每一个角色都很重要,缺一不可.只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才能办出高质量的教育,才能真正实现教育的追求和梦想.  相似文献   

9.
苏霍姆林斯基说:"领导学校,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领导,其次才是行政上的领导."时代呼唤有思想的校长,但什么是有思想的校长呢?研究这个问题,我必须首先弄清楚什么是校长的思想,校长正确的教育思想有什么特征?  相似文献   

10.
<正>名校长与学校、与其扬名的事物三者之间有什么关系?这一问题在柳袁照身上得到了更有说服力的显示。思考之一:柳袁照和苏州十中之"名"有什么特色?时下,正是名校长辈出的年代。有前沿思想、有时尚语言的校长亦不在少数。但我们需要反思的是,这些名校长是"名"在其个人才华上、发表在文章里,还是"融"在其校园中、体现在师生身上?柳袁照的思想和语言,属于苏州十中校园。这是我2011年3月去十中采访时就有的感觉。柳袁照的诗性教育已经成为十中校园的氛围,为师生所体认,或者说与十中融为一体了,"成为学校生活的灵魂"。  相似文献   

11.
在布置简单、整洁的办公室里,阳光从玻璃窗照射进来,大家微笑着落座后,我们聊了起来。2006年,一本关于赵麟祥校长的事迹和教育思想的专著——《追寻教育理想的人》出版。我们想知道赵校长的教育理想是什么,这些年他走过了怎样的追寻教育理想之路,近来,他的教育思想有些什么改变。  相似文献   

12.
中国最急需的是什么教育?是职业教育;中国应该有大发展的是什么教育?是职业教育;中国目前最难办的是什么教育,还是职业教育。我们对职业教育的重视逐年加强,但还远远不够,特别是在基层,问题很多。职业教育到底怎么办?答案还是要从校长们生动的办学实践中去寻找。  相似文献   

13.
宋洪昌著,福建教育出版社定价:29元内容简介:一批名校长质询:教育的"根"在哪里?教育的灵魂是什么?教改之路如何走,走向哪?学校要为学生打造什么样的课堂?"人师"从哪里来?郑杰、卢志文、韩志亮、高万祥、王崧舟、窦桂梅等51位知名校长的独到思考和前瞻观点,为我们打开一扇扇窗  相似文献   

14.
校长的任务是什么?我们认为:就是在党的领导下,依靠群众,办好一所社会主义的学校。当然,办好一所社会主义学校要做许多工作。工作很多,就要分清主要与次要。我们觉得校长的主要工作就是抓思想、抓教学、抓生产劳动。为什么要抓这三项工作呢?因为我们的教育目的是要把下一代  相似文献   

15.
课堂最核心的价值取向应该是什么?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里,师生做什么是最有价值的?如何通过改革实现教学价值的最大化?2011年12月20日,由上海教育报刊总社、上海市教育学会小学教育管理专业委员会、黄浦区教育局等单位共同主办的首届"上海教育新课堂论坛"聚焦"课堂教学价值",吸引了来自200多所小学的校长、教师。他们围绕基础教育内涵发展最重要的领域——课堂,展开热议。本期,我们特邀参与论坛的部分学校管理者、学科专家和一线教师,从不同视角阐述各自观点,呈现有益探索,希望能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6.
什么是有效学校?我们如何知道我们的学校是否有效?如果我们要创建一所成功学校或者有效学校,我们该如何行动?我们怎样知道是否达到了目标?回归学校教育的本真当前学校中,"学生学习苦、教师教学累、校长管理烦"等学校低效现象普遍存在。学校教育的目标、  相似文献   

17.
这是一个关于学习、成长,最终归结为幸福与否的话题。最先关注此事的是校长,虽然看起来过程进行得有条不紊,其实校长的心里急如星火。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同学们忙着学习、老师们忙着工作,忙来忙去为了啥,辛辛苦苦去哪里?我们的教育、我们的学校、我们的校长们,提供给学生、老师的最重要的东西,究竟是什么?  相似文献   

18.
第一,回顾本源的教育,首先是回归常识。什么是教育,什么是好的学校,什么是理想的学校?这个问题今天已经变得格外模糊不清。上海有一位老教育家叫李辛未,他讲过一句话,我们学校是上学校,而不是上宾馆,校长要像校长,而不是像老板。今天我们很多的学校,校长甚至连自己的老师都不认识了,著名的中  相似文献   

19.
九月是校园里的新学年。两个月的"休养生息"过后,老师们又开始了一轮新的教育生活,他们迎来了新的班级,新的课程,新的学生。过去一年的遗憾或者成绩,都不再重要——遗憾已无法弥补,成绩只属于过去。重要的是,新学年该如何开始,如何进行?坚持什么,追求什么?曾经的疑惑和困扰必须要在新学年得到解决。新学年的第一本《江苏教育》管理版也在这时如期而至。我们尝试用这样一期"独家策划",为校长、老师们  相似文献   

20.
观点与语录     
《教育》2011,(24)
观点谢和平:教育是有生命的■四川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谢和平在四川大学学术报告会上的演讲中说道:教育是有生命的,老师上课不在于给学生讲了多少知识,更重要的是进行生命、情感的互动。我一直在想,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都应认真思考什么是教育?教育的责任是什么?教育的生命是什么?教育的本质是什么?教育不是灌输,现在空间和平台很多,一个人如果想获得知识,他随时都可以进行自主学习,学校要做的是要去启发他,点燃他的求知欲和激发他的潜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