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社会进步的程度,应以生产力尺度和人的尺度来衡量,不能为了经济的一时发展而以精神文明的牺牲为代价,绝不能放纵私欲,为邪恶作怅。为此,必须摒弃社会“自然”进化论和“恶是历史发展的动力”的观点。我们应追求历史的进步和道德的进步的完美统一。张承志、张炜、梁晓声等的理想追求与现实批判正是以这二者的完美统一为目标的,那种认为他们的道德批判是鼓吹道德理想主义或文化冒险主义的观点则是错误的。张承志、张炜等作家的道德批判具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旗帜鲜明地站在人民大众的立场上,真正地以人民大众为推动历史前进的主力;二是追求大写的“人”,力倡去恶扬善。值得注意的是,这种道德批判是提倡人要战胜平庸,追求崇高,而并非是宗教的、与世俗和凡人无关的。  相似文献   

2.
一、女性主义对现代教育的批判和重构女性主义自20世纪60年代产生以来,其影响迅速波及经济学、哲学、社会学、心理学、人类学等诸多领域,而60年代末70年代初以来,女性主义学术研究和现代教育发生了剧烈“碰撞”,这种碰撞主要表现在女性主义对现代教育的批判与重构上,引发了一系  相似文献   

3.
20世纪70年代以来,秉承美国进步主义教育的文化传统,通过将分析哲学、现象学、知识社会学、批判理论与新马克思主义理论相融合,阿普尔开辟了批判教育研究的新领域.有关阿普尔理论的学术属性,国际教育学界存在多种不同的理解.事实上,阿普尔理论的复杂性,与其所受的系统的哲学修炼和其所继承的美国本土的教育哲学传统密不可分.为此,澄清阿普尔批判教育研究的理论来源,不仅有助于化解有关阿普尔理论归属上的纷争,深化我们对阿普尔理论的综合理解,而且有助于我们对其批判教育研究建构方式的整体把握.  相似文献   

4.
传统理论与批判理论是霍克海默提出的两个重要概念.传统理论形成于17、18世纪.它推动了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社会又塑造了它的特性.传统理论起着建设、维护这种社会的作用.批判理论形成于20世纪30年代.它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了尖锐的批判.批判理论试图扬弃传统理论,通过批判活动改造人类生存状况.它起着一种呼吁、催化社会变革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文学对生态问题的书写已经更为充分,更为繁盛,生态报告文学、生态诗歌、生态散文、生态小说等层出不穷,徐刚、于坚、李存葆、叶广芩等作家的生态文学创作使得中国文学的绿色之维真正复活.报告文学<绿色宣言>、<淮河的警告>,诗歌<哀滇池>、<拒绝末日>,散文<绿色天书>、<大地上的事情>,小说<老虎大福>、<老海失踪>、<狼图腾>等已经成为中国当代生态文学的重要篇章.作家确立生态整体观,尊重大自然,敬畏生命,承认所有自然生命的内在价值,尽可能地反思并颠覆人类中心主义,批判现代文明对大自然的肆无忌惮的破坏,批判日益病态的消费文化.这种生态意识的确立意义重大,影响深远,中国当代文学有可能真正地引领人摆脱现代文明的迷思,迈向生态文明的康庄大道.  相似文献   

6.
20世纪50年代中国大陆对胡适思想的批判是一场以批判资产阶级主观唯心思想为目的的政治运动.本文对这场胡适思想批判运动的缘起、原因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并对这场运动的得失及这场运动的社会影响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7.
深受五四以来人道主义思想影响的柔石,凭借其过人的创作天赋和独到的乡村审察视角,创作出乡土文学经典之作《为奴隶的母亲》,将20世纪20年代以浙东为缩影的中国乡村凄凉的社会现实展示得淋漓尽致。同时,他继承了自鲁迅以来的现代国民性批判思想传统,从历史的视角进行了新的发掘,极大地丰富和完善了国民性批判这一主题的内涵。  相似文献   

8.
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世界卫生组织,“健康促进”运动的推动下,各国都在致力于本国健康教育的发展。本文将重点评介美国健康教育中的批判思维教学方法,并对保罗(Paul)的批判思维观者分析评价,以期有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9.
狄更斯在其小说中对19世纪英国的监狱作了广泛的反映,并从道德的角度进行了深入的批判。狄更斯对英国监狱的批判具有单维度的特点。他把道德作为评判监狱的主要标准,并把这一标准贯彻到评价的各个方面.而较少考虑其他的因素。这种特点影响了他对监狱这一历史存在的全面认识,在一定程度削弱了他批判的力度。但这并不忠味狄更斯对监狱的道德批判是没有价值的。狄更斯对监狱的道德批判给我们提供了历史评价与道德评价、历史进步与道德进步、处于社会发展前列的社会存在的道德完美等许多值得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小说是叙事的艺术,在新写实小说中,作家们创造了一种新的叙事态度模式:还原。包括人物的还原、生活流的还原和语言生活化的还原。这种"还原"的态度并不等于作家"零度情感的介入",而是潜藏着深沉的理性批判精神。这种创作方法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文学创作实践与理论探索提供了一个可以选择的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