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旭 《河北广播》2005,(4):94-94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经济报道的位置也越来越重要,这就给我们搞经济报道的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地方新闻媒体的财经记更应该准确把握自己的定位,采写出来的经济报道既要切中地方党委、政府的经济工作中心,又要让普通百姓喜欢看、听。  相似文献   

2.
“贯彻一号件回望”报道,之所以没有做成“岁末盘点”之类的应景式报道,得力于“三贴近”。在研究报道时,湖北日报记部主任曾祥惠要求参与报道的记首先要掌握政策,以紧贴工作实际,同时要求在采访中以乡镇、村组、农户为对象,尽量深入到农村经济生活的现场去听、去看、去感受,要通过作品看作风、思维和采写方式转变。报道形式上,改变过去一篇大稿“统”起来的做法,一个系列分几组,每组分作几个侧面单独成,每组报道既要有生活气息、现场感,同时,每篇报道要体现记独特的新闻敏感、灵气和创意,从而使整组、整个系列报道既富有思辨性,又丰富多彩。  相似文献   

3.
善于第一个抓住有价值的人和事抢先报道,是记具有优秀新闻素质的标志。在中国共产党报刊宣传史上,第一个生产战线的工人典型赵占魁就是穆青同志采写的。这为穆青在新闻事业上的成功奠定了根基,也为我国的典型报道开拓了一条宽广深远的道路。总结他采写赵占魁的经验,对指导当前的典型报道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有些记和通讯员认为,搞后勤宣传报道太难。其实,要搞好任何方面的新闻报道都不易,但如果你把握了其报道规律和特点,难也不难,搞好后勤宣传报道同样如此。那么,为报纸或是为杂志采写后勤方面的报道,需注意把握什么问题呢?  相似文献   

5.
余国华 《新闻前哨》2006,(10):34-35
新闻是讲独特发现的。把独特发现的新闻提供给读,是新闻记的职责。体育新闻同样也要讲求独家发现。笔从1992年进入武汉晚报,一直在一线从事体育报道,对采写的一些独家新闻进行总结和梳理,希望能找出一些规律性的东西来。  相似文献   

6.
经济报道历来是媒体宣传的重点、社会关注的热点、也是新闻采写的难点。相比其他媒体,线性传播和声音稍纵即逝的广播,似乎更难驾驭经济报道。广播的经济报道却往往处在领导,媒体、听众三方面都不甚满意的状况,程式化、枯燥乏味.浅显生硬、千篇一律的经济报道仍占相当比重。经济报道缺乏鲜活性、生动性和可听性的问题,已成为广播  相似文献   

7.
人们常说题好一半。在多年企业报道的采写中,自己尤其注意对章标题的制作,即使是一篇小稿也不放过。这些年来,林林总总有些感悟,特记之以供同行们参考。  相似文献   

8.
朱巍 《新闻爱好者》2002,(10):44-44
记是否具有宏观意识,是否善于宏观思考,这是立足宏观的深度报道成败的关键:几年前,我在《春潮涌动话农业》系列报道“豫中篇”《高效农业在崛起》(发表于1997年4月9日《河南日报》)的采写过程中,深深感受到这一点。  相似文献   

9.
刘扬 《新闻与写作》2000,(11):17-18
传统的经济报道,一般是按照上级有关经济报道的精神,从国家和本地经济建设的重点项目和经济工作的重大举措中确定选题;或是一个地区、一条战线。一个单位做出了成绩,有了经验,记者及时采写、报道。这种方式有其合理性,但是在新的形势下,仍然单纯地从经济工作角度去搞经济报道,已不能适应形势的发展和读者需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经济报道必须拓宽选题思路,扩大选题范围,创新思维模式。 记者拟结合见诸报端的一些文章及本人的采写实践,谈几点体会: 一、用政治的眼光透视经济现象,增强经济报道的深度。 经济活动关系到人…  相似文献   

10.
《军事记》编辑部约稿,让我谈谈如何关注基层抓难点问题的体会。说实话,我真有些发怵。原因有二:一是军报有一批善写基层报道的前辈同行,读他们采写的基层报道,问题准、兵味浓,感觉很过瘾;二  相似文献   

11.
随着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经济报道已发展成为各新闻媒体的重点报道内容。在经济新闻的采写中,我经常觉得自己象一个生活捕手,每天在享受生活的同时,更多地是在承担一份责任,那就是捕捉住、采写出充满生活气息、为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经济新闻。经济报道一般不像社会新闻那样具有  相似文献   

12.
记得过去主流媒体跑艺的记,每个月都要到剧场几次,认真看几出戏,不是一般地看,而是认认真真地看、认真地采写,所以常常能见人之未见、发人之未发,写出如当年《梅兰芳公演“穆桂英挂帅”》(新华社1959年5月26日讯)那样一些格调高,充满了艺术鉴赏力又耐人寻味的好报道来。但现在这种“出工又出活”的好报道已经很少了。有些名为报道,其实记并没有到过现场,只是一味照抄节目内容介绍,一味在报道中大吹特吹。当读买票到剧场看完出来,方大呼上当。  相似文献   

13.
庄瀛 《当代传播》2001,(2):44-45
高新技术产业是深圳的第一经济增长点,从产业发展特点来说,深圳高新技术产业主要是产业化程度高,发展速度快,从涉及的领域来讲,它包括计算机,新材料,生物技术等众多产业;从其发展规律来看,它不同于传统的产业,有着非常鲜明的产业特点,同时,人才,资金环境等都是与之相关联相呼应的;深圳市各媒体都非常重视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报道,每天都有大量的相关新闻刊播,因此,如何报道好高新技术产业也就成为深圳工作的重要课题,作为《深圳特区报》经济部负责高科技领域报道的记,笔在新闻采写过程中积累了一点心得。  相似文献   

14.
党报的性质和作用,决定了我们的报纸必须要成为党和人民的喉舌。实行舆论监督是党和人民赋予新闻媒体的神圣职责。因此,我们的新闻媒体在坚持以正面报道为主的同时,还必须重视批评报道,这是由新闻事业本身的性质所决定的。而在采写批评报道时,必须要从全局出发,贴近群众,从而最终解决问题,促进工作。  相似文献   

15.
李刚 《新闻三昧》2004,(7):12-14
5月20日,来自中宣部新闻局的一纸通知交到我手上。通知说,5月21日下午,到中宣部二号楼二层电话会议室开会,参加中央新闻采访团,赴河南采访原登封市公安局局长任长霞的事迹。我注意到,通知上明确要求:“请派一名擅长采写人物报道的记”。我想,报社领导让我去,肯定是出于对我的信任,心里有压力但也有了动力,要求自己一定要努力认真搞好这次采访。  相似文献   

16.
本文就地方电台新闻节目中经济报道策划进行了论述。认为找准经济报道的"切入点"是我们做好经济报道策划的关键所在。主要从三方面来论述做好经济报道策划,采写上要注重抓两头,即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和找好"对接点",寻找引发群众共鸣的"动情点",编排上努力做到创新思路增"亮点"。  相似文献   

17.
徐再杰 《新闻知识》2002,(10):29-29
改革开放以来,新闻官司呈上升趋势。新闻官司多,一方面反映了公民的法律意识有了提高,知道用法律武器来捍卫自己的正当权益。另一方面则表明部分新闻从业人员跟不上形势的发展,法制观念淡薄,采写的新闻确有主观或客观上的侵权行为。当然,还有相当数量的新闻官司是因为批评报道引起的。记高举正义之剑,曝光邪恶丑陋,戳到了某些人甚至是“贵人”的痛处,被曝光自然要千方百计找新闻单位的麻烦了。  相似文献   

18.
调查性报道是一种以监督批评和剖析问题为核心的报道,是采访者针对某些人或组织故意掩盖的损害公共利益的事实或公众关心的问题,通过独立、系统、科学、有针对性的调查完成的报道方式.由此可见,采写好这样的报道,不是一项轻而易举的工作.要采写好调查性报道,笔者以为,应从如下方面多下功夫:  相似文献   

19.
体验式报道,又被称为“参与式报道”、“介入式报道”,它是记者隐瞒身份并且转换成与被采访对象相同的角色,亲身体验后采写的报道。 纵观近几年国内报纸,无论是国家级大报,还是地方性报;无论是党报,还是生活类报纸,抑或是行业报,许多报纸都发表过生动感性的体验式新闻,一些记者因为敢入虎穴,采写了一系列体验式报道而声名远扬,一些报纸甚至把体验式报道当成了报纸的新卖点,藉此吸引读者的眼光。 随着报业的发展,报道形式不断出新。体验式报道作为近年来在新闻媒体上出现较多的一种报道形式,它在吸引读者关注的同时,也引起了…  相似文献   

20.
与一般表扬性、成就性、工作性报道相比,批评报道在选题、时机、分寸、效果的把握上更见难度.搞得不好,往往事与愿违,作者还可能"引火烧身".因此,批评报道的采写不仅需要记者无畏的勇气,还需要有审慎的态度,更需要有一定的采写技巧.从实践中可以总结出,要搞好问题性报道,应该把握好三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