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欢乐碰碰车     
《良师》2003,(23)
救爸爸一个小女孩第一次在电话里听到他爸爸的声音时,大哭起来,她妈妈问道:“孩子,怎么啦?”“妈妈,”女孩说,“我们怎么才能把爸爸从这个小小的洞里救出来呢?”  相似文献   

2.
在一次电话咨询当中,一名母亲谈到自己上小学三年级的男孩子,从半年前开始变得学习困难,学习成绩下降,而且多次提出不想上学了。孩子的母亲多次询问孩子的老师、同学,都没有找到答案。孩子在家里也没有遇到什么特殊情况。经过咨询员的反复询问,这个母亲回忆起:孩子曾经说他在学校总是丢笔。这位母亲没有认为有什么问题,当孩子告诉她又丢笔时,她总是说;“丢了咱再买。”就这样,这个孩子已经丢了十几支笔了。在咨询中,这个妈妈还谈到:孩子曾经说过美术老师借过他的笔忘了还,他找老师要了两次,老师最初说已经还他了,后来就嫌他烦了,不耐烦地说了他两句。孩子告诉妈妈时,妈妈说:“老师忘了,不还就不还吧,一支笔又不是什么好东西。’而孩子的目题可能停俩就出在这多苦上。为此我们特请中国健康教着研究所的研究员清脆额文主缢另解答。  相似文献   

3.
张玲 《早期教育》2005,(1):18-18
妈妈叫我把她给我讲的故事记下来,以后好给我的孩子讲,妈妈还说我的孩子会说:“爸爸,给我讲故事。”我告诉妈妈,我不当爸爸,我要当妈妈。妈妈说我是男孩子,应该当爸爸,可是我还是不想当爸爸,我想当妈妈,因为我喜欢我的妈妈。  相似文献   

4.
一天,我正给孩子们上美术课,校长领着一个孩子走进我班,告诉我班里转进一名叫方芳的新生。我微笑着看着这个孩子说了声“你好”,并伸出手去触摸她,她却一脸惊恐地躲开了。旁边的爸爸看到了,斥责道:“你怎么不向老师问好呢?”孩子怵怵地看着爸爸,默不作声。我微笑着说:“没关系,我们还不认识嘛。”在她爸爸走的时候,我提醒她和爸爸再见。从孩子稍带哭腔的声音中.我听出了她浓重的方言腔。  相似文献   

5.
一场虚惊     
昨天晚上我接了一个电话,对方是个女的,说是找我爸,还没等我问她是谁,她一听我说爸爸不在家就挂了。我爸是个体老板,干了十几年,认识他的人特别多,在生意上经常有人找他,可从来没有一个女的。挂断电话以后,我就开始胡思乱想起来。这女人是谁?商人?爸爸的客户?爸爸出差已经十多天了,我和妈妈给他打了好几次手机,可不是“您所拨打的用户无法接通”,就是“您所拨打的用户已关机”,就是联系不上爸爸,难道……“不可能!不可能!爸爸不是那样的人!”我自言自语地说。 我把这事告诉了妈妈,妈妈用手指戳一下我的脑门儿,嗔怪道:…  相似文献   

6.
迟归的爱     
季婧 《家教指南》2007,(3):52-53
从孙月仙记事起,对“爸爸”这个词儿就是陌生的。妈妈蒋冬兰从来没跟她提过爸爸。她刚上小学时,同桌小丽问过:“月仙,你爸爸呢?”她说:“我没有爸爸。~不可能没有爸爸。妈妈说,每个小朋友都有爸爸。我告诉你,妈妈会把爸爸藏起来,你得向她要。”  相似文献   

7.
救爸爸     
一个小女孩第一次在电话里听到她爸爸的声音时大哭起来。她妈妈问道:"孩子,怎么啦?"女孩指着听筒说:"妈妈,我们怎样才能把爸爸从这样小的洞眼里救出来呢?"  相似文献   

8.
这已经不是爸妈第一次吵架了,但是这一次好像真的很严重:一向嘻嘻哈哈的爸爸竟然留在办公室懒得回家了。挂了电话,我鼓起勇气,告诉了妈妈:“爸爸说,他不回来吃饭了。”妈妈抬起了头,她的脸很憔悴,没有精神。可她还是故做轻松地说:“没关系啊,我们一起吃就可以了,他不回来没事的。”说完,勉强地对我笑了笑。  相似文献   

9.
前两天,接到远在南方的朋友敏捷的电话,声音里透着万分的焦虑。她说:“你把荦荦弄到你那里去住几天吧,这孩子真把我急死了。”荦荦是敏捷的女儿,刚刚考到武汉的一所大学。我就住在武汉市,放假本来约她到我这里过,结果她说妈妈让她回家,就飞回去了一趟。难道出了什么事情?失恋,还是……“都不是。”敏捷好像有些犹疑,“是这样的,我和她爸爸——对不起啊,我连你也一直瞒着的——在7年前就离婚了。那时荦荦还很小,为了不伤害孩子,我们就没有告诉她真相,大家还是在一个屋檐下生活,我和她爸爸也都没有再找人,只是……”什么?离婚7年还瞒着孩子、…  相似文献   

10.
单亲家庭的孩子该如何教育?这个问题曾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困扰着我。实践使我坚信:单亲家庭对子女的教育首先要把握一个原则,让孩子认识到——爸爸妈妈对他的爱没有变。女儿洋洋8岁那年,我和丈夫的感情出现了问题。他内疚却又坚决地告诉我,他爱上了另一个女人。在经历过几番痛苦的折磨之后,我最终和他分手了。我们商定:女儿跟我生活,考虑到女儿的心理承受能力,我提出暂时不把离婚的事告诉她,他悄悄地收拾了自己的衣物,告诉女儿爸爸要出差,就这样离开了我们曾经共有的家。这次“出差”一直延续了两个月。洋洋好像隐隐约约地看出了什么。她总是…  相似文献   

11.
我从小失去了母亲,一直和奶奶在一起生活。爸爸常年在外面打工,是奶奶一手把我抚养长大的。我越长越大,也就愈来愈感到没有母亲的孤独和寂寞。那一年夏天,在外打工的爸爸特地回了家,那是有人帮他说媒。爸爸回家后,就到那个女人家里去见了一次面。晚上,爸爸微笑着征求我的意见:“海玲你想不想要个妈妈?”我真心诚意地跟爸爸说:“我想,有了妈妈,我们家才算是个完整的家了!”爸爸听了我的话,心里踏实了。翌日,他把那个女人接到了家里,她就是我的后妈。后妈中等身材,很健壮。她待人可和气呢,开始几天的相处中,我就觉得她对我很好,总把我当成她亲…  相似文献   

12.
“妈妈,是您吧?您在哪里?快回来吧,我好想念您啊!”我知道一定又是打错了电话,因为我没有女儿,只有一个8岁的儿子,这年头打错电话也实在不足为奇。我生气地对小女孩说了一声:“你打错电话了,怎么乱认妈啊?”便挂断了电话。可连续几天,这个电话不断地打过来,搅得我好心烦,有时我粗暴地回绝了她,有时我干脆不理她,让手机响个够。不久,这个电话一次又一次地打来了,与往次不同的是,在我始终不接的情况下,那边一直坚持不懈地拨打着。我终于忍不住了,接通了那个小女孩的电话,听到孩子有气无力的声音:“妈妈,您快回来吧,我好想你啊!爸爸说这个电话…  相似文献   

13.
画妈妈     
孩子没见过妈妈。孩子很想见到妈妈。一天,孩子看见一个女人,女人扎着长辫子,从老远往孩子门口走过来。孩子见了,赶紧去屋里拿出纸和笔来。孩子在幼儿园里学过画画,老师表扬过孩子,说孩子的画画得很好。现在,孩子见了这个女人,要把她画下来。孩子很快画好了,孩子把画拿给父亲看,孩子说:“爸爸,我妈妈是这个样子吗?”父亲说:“你怎么画一个长辫子妈妈呀?”孩子说:“我觉得长辫子妈妈好看。”一天,孩子又看见一个女人从门口走过,这女人短头发,孩子也把女人画了下来。画好,孩子又把画给父亲看,孩子说:“爸爸,我妈妈是不是这个样子?”父亲说:“…  相似文献   

14.
我没有见过我的母亲,爸爸说她去了很远很远的地方,但我经常在电话里听到妈妈的声音,妈妈的声音很甜很甜……  相似文献   

15.
记得我小时候不知道电话是什么东西,经常对着电话叫爸爸。 一天,爸爸上班去了,我对着电话叫爸爸。妈妈听到我的叫声,就到门口去看,却发现一个人也没有。妈妈这时才注意到我拿着电话叫爸爸呢!妈妈笑呵呵地说:“傻孩子!只有接通爸爸的电话才能和他说话呢!”  相似文献   

16.
女儿考博     
但汉贵 《教育艺术》2004,(11):37-38
6月16日.晚饭后,我们正要关门去湖畔散步,电话响了。说实在的,这段时日,我对电话情有独钟。我多么希望听到女儿的声音,特别是关于她考博的消息。今天总算等到了,她平静地说:“爸.刚得到信息,我被人大录取了。”我抑制不住激动地说:“燕子(女儿乳名).爸爸祝福你心想事成。”旁边老伴的脸色从凝重到开朗。女儿艰辛的考博路.走得不易呀!  相似文献   

17.
搭的士     
前不久的一个礼拜天,我在肖老师家学习作文。因为我的爸爸妈妈当天外出了,肖老师就留我在她家吃饭。中午,肖老师做好饭菜,正准备吃时,电话铃响了,肖老师接听电话后说:“英正,你爸爸找你。”我接过电话,只听爸爸说:“你不要麻烦肖老师了,到我这里来。”我说:“你在哪里呀?”爸爸说:“我在二沙岛的金雅花园,你自己拦一辆的士,上车后,问一下司机叔叔有没有手机,然后把我的手机号码告诉他,要他打个电话给我。”我犹豫了一下,说:“爸爸,我不敢。”“有什么不敢的,真是没出息!”爸爸的话很坚定。我放下电话,对肖老师说:…  相似文献   

18.
一名中国年轻女性同美国人戈尔德新婚后,和丈夫与他的前妻萨里生的儿子小海曼生活在一起。这个中国女人叫邵虹,做继母后,经常接到丈夫的前妻萨里的电话,唠叨个不休。邵虹如是说———电话铃响了,是一个女人的声音:“你好!我是萨里。”我“啊”了一声就叫小海曼和她通话。她却说:“不用了,我是特意找你的。”她问小海曼给我带来什么麻烦没有,我说他实在太爱动了,一天到晚把家里弄得乱糟糟的。萨里在电话那边笑了,我听得出是善意的笑。她建议:“你和戈尔德一定要把他送到幼儿园去,不能把他留在家里。你应该给小海曼限定一个地方,可以把他赶到…  相似文献   

19.
又见漂泊鸠     
四、逃跑爸爸拉住我的手,就往外走。小个子冷冷地说:“你自己去就行,他留在这儿。”爸爸把我的手抓得更紧了,口气坚决地说:“不行,孩子必须跟着我!”讨厌鬼挡在我的面前,幸灾乐祸(huò)地说:“没有办法,老板讨厌他,不想见他。”爸爸生气地说:“既然这样,我也不去了!”“这又何必呢?”小个子连忙出来打圆场,“让孩子在这儿玩,不是更好吗?何必带他去见一个不喜欢他的人呢!”说实在的,我也不想见那女人,就对爸爸说:“你自己去吧,我在这儿等你。”小个子还故作幽默(yōumò)地说:“这里没有大灰狼,还怕被谁吃了不…  相似文献   

20.
今天在报上看到一位幼儿园家长写的一篇文章,题目是“表扬孩子做错事”。文章中的两个例子给我留下较深的印象:有一次,女儿把阳台四壁及门面用蜡笔涂得花花绿绿,妻高举着手就要打她,我说:“不妨听听她的声音。”女儿满头是汗,见我在欣赏她的作品就开心地说:“爸爸,你上次送我到幼儿园,看到学校里的那堵墙不是说很美吗?所以我想让家里也有那么一堵漂亮的墙……”这是她注意观察大人言行后动了脑筋的。况且平常我们总说阳台就是她画室,并没有告诉她墙壁上不能画,因此在妻子“忍痛”表扬她的同时,我也告诉她墙上画画要选择地方,而后又找了块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