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谈到搞足球,徐泽宪认为搞足球要有自己的理念。 做事情要有大目标,搞足球也一样,不能只为俱乐部搞足球,还要有为中国足球而捐足球的目标,有了更大、更长远的目标,才能把俱乐部足球搞好。“这不是什么高姿态,也不是套话。”徐泽宪用这样的话语来为自己的理念作注解。搞足球需要投钱“足球是一个经济项目,一个需要很大投入的经济项目。”徐泽宪用加重的口气从嘴里  相似文献   

2.
谈到中国足球徘徊几十年的原因,人们认为中国的教练水平低是一个重要因素。目前,中国足协通过聘请外籍教练执教,以寻求一条中国足球东山再起的捷径。“洋教练效应”一度在中国足坛沸沸扬扬,众说纷纭,由“洋教练”所带来的世界先进的足球技战术和先进的训练手段无疑使我们受益匪浅,但这能否使中国足球在短期内有一个飞跃,无人能做肯定的回答。中国足球要步入世界足球大舞台,需要接受当今世界最新的技战术和别人成功的经验。随着改革开放,中国球员走出去的机会日益增多,一些队员通过在国外各俱乐部的磨炼也确实带回来一些令我们耳目一新的现代足球技术,这对发展中国足球是非常有益的;同样,聘请“洋教练”执教也不失为明智之举。但我们是否考虑到让我们的教练员  相似文献   

3.
冉雄飞  谢峰 《新体育》2006,(4):27-27
在中国足球俱乐部职业化的进程中,有很多人都想试试足球这摊浑水的深浅,一是因为足球的关注度高,二是足球在很多地方被当作“城市名片”。赵本山不是第一个进入到足球圈中来分蛋糕的人,相信也不是最后一个。我们选择这个圈外人的“足球生意经”来写,是因为他的旁观者清,更是因为他从第一天染指足球开始,就明确发出了要拿足球赚钱的豪言。但七个月后,我们发现足球并不像想象的那样简单……  相似文献   

4.
中国足球需要“文化自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中国足球一直处于世界发展的最底层,其主要原因之一在于没能很好,很全面的挖掘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没能形成自己民族的足球文化特征,更没有形成自己的“文化自觉”意识,进而确定自己前进的目标。所以我们可以在更全面,更深刻,更客观的了解中国文化与中国足球现状的基础上,借鉴“文化自觉”意识来不断发展中国足球,全面提高中国足球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5.
我们知道,欧洲足球职业化已有近百年的历史,现代足球已经从一种“福利事业”变成一种“无烟工业”、“朝阳产业”。足球为这些国家创造出越来越多的就业机会、消费群体和税收。意大利足球产业的收入在其国家所有行业中排名第三。当今职业足球已横跨体育、文化、经济三个领域,足球这个世界第一运动不仅聚集着亿万球迷的目光,更以独特的传播功能吸引着众多的跨国公司。商家竞相加盟足球行业和商业化的足球炒作已构成现代足球一道独特的风景线,从某种意义上足球对大老板来说就是财源滚滚。中国虽然现在还不是足球强国,但绝对是足球球迷超级大国,这犹如一个资源极其丰富的天然金矿。伴随着中国足球“冲出亚洲,走向世界”的进程,欧洲足球发达国家意大利、德国、英国、法国等开始把足球资源的再开发市场对准了中国。 1995年春夏,意大利的AC米兰、尤文图斯、那不勒斯、桑普多利亚等著名球队一个个粉墨登场,在中国掀起了一股淘  相似文献   

6.
千杯不醉     
喜欢中国足球,给我一个理由先! 经历了太多的苦痛挫折,我们对中国足球一度变得麻木不仁,并不是炎黄的子孙们是脆弱的群体, 实在是莫名其妙的染色体毒杀了国人的中枢神经。它就像一部充满血泪的编年史,从中可以学到诸如“5. 119事件”、“黑色N分钟”、“陪太子读书”、“球霸”这些具有中国特色的词汇,也让那些咿呀学语的孩子们知道了“黑哨”、“假球”这些在书本上无法学到的东西。快乐也曾有过,2001年10月17日的五里河见证了中国足球的“金色时刻”,但世界杯上的颗粒无收、沈家军兵败奥运会预选赛、铿锵玫瑰在雅典遭到血洗、国家队以一个净胜球的劣势与德国世界杯诀别这些中国足球过去几年的太事件,让我们不禁暗自沉思,那个“金色时刻”是不是有些爆发户的味道呢? 每当中国足球遭受大的挫折后,上天总会赐绐我们一些“小恩小惠”,可像亚运会亚军、亚洲杯四强这等安慰性的胜利就像快餐式的爱情经不起时间的考验,而我们需要的是即使再过十年、二十年都依然沉浸其中的胜利。爱一个人可以没有任何理由,但喜欢中国足球,请务必给我一个理由先! OK,我这就给你一个理由,一个能令你千杯不醉的理由。  相似文献   

7.
    
建议先生 广东省东莞市的简耀东朋友建议:贵刊在1996年的甲A联赛的图片报道中,不要像去年那样,几乎期期都刊登北京国安队的比赛照片,而应该把甲A12支球队都照顾到。 答复:简耀东朋友的建议,我们已经收到了不少类似的来信,在1996年的甲A联赛中,图片报道这一块,我们将勤跑、快拍,力争改变去年的单一的报道方式。 武汉市的张昆朋友建议:《足球世界》应加强国内足球报道的力度。其实中国足球的报道不是没有其价值的,特别是随着中国足球职业化的深入,甲A联赛的日趋火爆,中国球星的不断涌现,中国球迷的眼光会更多地放在国内赛场上。所以,怎样树立自己的不败地位,是《足球世界》需要考虑的问题。“球迷之友”、“桥”和“绿茵画廊”恐怕是贵刊的拳头产品,从中也应该体会到适应球迷的需要和口味才能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8.
贾平凹的爱好不多,时间也不宽裕,唯一能让他慷慨付出时间、投入精力的竟是足球。贾平凹戏称自己“假球迷”,这不是谦虚,而是他小说家的幽默。他和“真”球迷们侃球时,常常记不住外国球星长长的名字,自谦为“假(贾)球迷”,避免球迷们见笑。但无论是这个“假”还是那个“贾”,贾平凹对足球的热爱却是实实在在的。贾先生同家父是至交,也是我们家的常客。上月家父从广州参加一个笔会回到家里,把金汕先生托他捎来的13集专题《难圆足球梦——中国足球史》录相带交给我,恰巧贾先生在我  相似文献   

9.
足球的改革是中国改革的缩影。中国的改革要靠“市场”,足球的改革要靠“市场”,对足球人才体系的管理最终也要靠“市场”。足球竞赛市场的发展需要运动员的培训与转会市场化,需要一个健全的足球人才市场与之配套: 只有建立并管理好足球的人才市场,才能使球员特别是青少年运动员的培养系统化、规模化、专业化,才能降低球员的平均培养成本,才能在大市场环境下使球员的价格统一、降低交易成本。球员的需求方才可能以更小的代价得到更好的球员,“青少年俱乐部”、“足球学校”也才可以把出售优秀球员作为收入的主要来源,“职业俱乐部”也才会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用于球员的培养,于是才会有更多有潜力的青少年被吸收到足球人才“金字塔”中去。建立并管理好中国的足球人才市场是一件刻不容缓的事,但同时也不是一件容  相似文献   

10.
中国足球的希望在哪里?多少人在思索着,探寻着。佛山队的出世,开创了足球职业化的雏形和先河,随后辽宁东药俱乐部、广州白云俱乐部也相继宣告成立。就在人们满怀希冀职业化道路在中国的美好前景时,各队教头却疑虑重重:兵源不足、强将难求已是头等大事。纵然你手里有一大笔钱,队员也愿意加盟,但现行的体制不能使他们得到所需要的队员。像不久前,东药俱乐部教头李应发看中原山东队的李强,李千里单骑闯关东转投东药队,竟使两队“反目结仇”,闹到打官司以求公了的地步。人才流动是社会进步的需要和动力。中国之大为人才流动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各行各业如此,竞争性极强的足球亦是如此。然而,令人遗憾的是,中国足球近乎没有人才流动制度来保障人才流动的正常化、合理化、公开化,一些所谓的“人才流动”只能是“地  相似文献   

11.
健力宝队重回巴西留学,使最近一段时间以来的“健力宝队未来”之争论暂告一段落。近一段时间以来,本栏目收到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数百篇征文,大家为健力宝的未来出谋划策,为中国足球的未来披肝沥胆。在此,主持人对全国球迷表示诚挚的感谢! 健力宝队的未来虽然可以暂告一段落,但是中国足球的未来是永远没有“告一段落”的时候的。世界杯大赛在即,大家都注视着这一“热点中的热点”,但即使中国队冲出亚洲又如何?冲出亚洲不是一锤子买卖,不是只冲一次就够了,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足球的希望还是在于未来。吸引更多的人把目光投向中国足球未来之路这个“重点中的重点”,是本栏目的宗旨,欢迎广大球迷朋友继续拨打我们的热线电话,继续给我们来信来稿,和我们一起探讨关于中国足球的未来的一切话题:青少年培养、足球学校、校园足球、足球留学…… 本刊今后将长期设立热线电话(010)67634602,由本刊几位资深记者、编辑主持,并不时邀请一些知名人士做客编辑部,采用“无主题闲聊”方式,与广大球友侃足球、交朋友,建立一道轻松的、活泼的、不失幽默的电波桥梁。请记住:您的参与是对我们的支持,而我们大家的支持是中国足球前进的动力。  相似文献   

12.
四川的球迷对中国的足球文化是有贡献的,他们所独创的“雄起”和“下课”这两个有着鲜明四川语言特色的词,已成了中国足球领域里共用的、使用频率很高的词。四川足球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变强,这期间,球迷的“雄起”起了很天的作用。他们的定位很低,他们知道自己的球队还很弱小,于是他们只需求自己的球队有一种精神,这就是“雄起”。于是,四川的足球在球迷的呼唤中果然雄起,在中国的西部树起了一面大旗。打江山容易坐江山难,当四川的足球真正的雄起之后,我们的那些可爱的四川球迷心也野了,眼眶和定位也高了。在他们的心中,容不  相似文献   

13.
“足球村”栏日收到过一封十来个球迷的联名来信,呼吁扭转视线,关注我们中国足球,“比如孙继海,为什么不能成为封面人物?”问得好。 孙继海、范志毅已经和英国水晶宫队签了转会协议,一终于把步子迈到了欧洲足坛。8月底,我们“足球村”栏目出人,去了一趟大连,正遇孙继海从英国回来作短暂停留,于是我们采集了两篇专稿,也算是对不少球迷呼声的二次回应。孙继海跟大家畅叙了他在英国的“十日谈”,他的父亲孙亮宗也热情地为我们写了一篇《男儿当远行》,为孙继海远走英伦作了一个精彩注解。不知各位对这种“父子组合”式的报道满意否。“追踪国脚”,这次我们的主角就是孙继海了。 不光孙继海。同时把脚跨到欧洲的还有李金羽,一个足坛阳光少年。李金羽与我们“足球村”栏目保持着密切联系。临别之际,杂务锁身,他还是忙中偷闲;跟我们栏目的好友马寅小姐说出了自己不少心事,够意思! 让我们祝愿孙继海、李金羽在英国、在法国交上好运。 足球越来越不年静了。当我们编辑完这期“足球村”时,有关假球的消息正漫天飞舞。假球,只是中国足球不平静的冰山一角。足球打假任重道远,比如你从报上读到一个新闻,原来也是假的。中国足球,怎  相似文献   

14.
球迷爱足球爱得死去活来时,球员更没有理由不爱足球。因为球迷爱足球可以爱一辈子,而球员踢足球却只有那么10年的辉煌;球迷爱足球是在爱别人,而球员爱足球就是在爱自己。时 间就像传送带一样,人们在忙忙碌碌之中不知不觉地被从这 一头送向了那一头。正当小罗纳尔多、萨维奥拉等足坛新秀开始崭露头角时,马特乌斯、加斯科因等人也正渐渐地老去。我们无法预知谁将会继萨维奥拉等新秀之后从“传送带”的这一头闪现,但我们却看见了谁已经在马特乌斯等老将之前消失……尽管现代足球的历史并不是很长,但这也足够令我们感叹“浪花淘尽英雄…  相似文献   

15.
丘吉尔说过,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 在中国的足球赛场上,左右俱乐部退与不退的也只有“利益”二字。 俱乐部的老板才大气粗,一在球场上遇到“不公正”待遇就叫嚣着要 “永远退出中国足坛”。结果呢,不是被安抚,就是自己给自己找台阶下。因 为所有的老板们心里都非常清楚,足球不仅是个聚宝盆,还可以一叶障目, “退出”只是气话而已。 因为球队成绩不佳,武汉雅琪的老板周建国退出了甲A,但时隔不久 雅琪的招牌就出现在乙级赛场上。而名不见经传的雅琪服装却轻而易举 地打入了以前久攻不破的南方市场。由此可见足球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我想说     
中国足球自职业化改革以来已经走过了七个年头,我认为用跨时代来概括中国足球现在的状况一点都不过分。中国足球的改革确实也是在逐步走向成熟、走向正轨,虽然其中出现了许多问题,但我想那都是在所难免的,就像曾经有人说过:“窗户打开了,新鲜空气就会进来,但难免也会飞进两只苍蝇。” 世界体育已经走过了百年历程,职业体育也走过了半个多世纪,而中国职业化足球只不过才历时七年,我们的路还很长,面临的重重困难绝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决的,毕竟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我们要建立的体系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体系,我们不能把国外的…  相似文献   

17.
中国足球屡战屡败,愈战愈落后。迫于这种形势,每个人都想到了,也企图做到“穷则思变”。但怎么变?从哪儿开始变?显然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问题的关键在于这个变化需要一个过程,与人们的期望值相比,无论在时间上,还是在效益上,都不可能是一步到位的。中国足球“职业化”的呼声由来已久。“聘请洋教练”的呼吁更是一浪高过一浪,上海的大众汽车有限公司抛出了诱人的“大众计划”,中国足协不得不为之行动。  相似文献   

18.
有人说,中国足球是一个江湖,尔虞我诈、勾心斗角,角色间的变换莫测让人感到茫然而不可信任。有人说,中国职业足球最让人回味不尽的是足球经理人的故事,在他们身上浓缩着中国足球的变化。历数1994年足球职业化以来的中国足球经理人,他们虽然划着各自不同的人生轨迹,但无不以足球为圆心。"程鹏辉:“误入歧途” 两起两落" 程鹏辉形容自己搞足球是“误入歧途”。1996年,程鹏辉在海南工商行工作,一个偶然的机会,步入了足球这个行业。五年弹指一挥间。这五年当中,程鹏辉经历了前卫寰岛的缤纷繁华;也经历了辽足的穷困艰难。当然,在他的履历中还写…  相似文献   

19.
“11人溃败,13亿人伤心!”这或许是送给这支沈家军最后的煽情话了。当然,按照欧陆那边的典故,这句话或许应该是“11人死亡,13亿人受伤”,但我们都清楚,完败给韩国不是冷门,这是中国国奥的正常发挥,中国足球一直都鲜活地“生存”着!  相似文献   

20.
雄鹰越洋,雄鹰让我们找到了中国足球的差距在哪儿;巨星登场,巨星让我们领略了现代足球的真正韵味。 在“工体”,中国队零比三负于首支来华的前世界冠军英格兰队。中国足球又一次输给了来访的外国队,“工体不败”不复存在。但我们要说:我们太需要这样的失败了,我们等待这样的失败太久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