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在诺亚与埃克斯坦合著的《比较教育科学的探索》一书中,他们详细地阐述了自己的观点——科学与量化的比较教育研究方法。笔者通过对他们的社会研究的科学方法与比较教育关系的研究;简单评析了诺亚与埃克斯坦对比较教育学科的贡献和不足。  相似文献   

2.
学业成绩作为教育的一部分,自朱利安以来备受比较教育学者的重视。其中的诺亚与埃克斯坦就对学生的学业成绩进行了比较研究,并在《从事比较教育研究:三十年的合作》、《国家案例研究:21国教育制度的经验比较研究》等书中讲述了研究的主要方法,并且对影响学生学业成绩不同的原因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相似文献   

3.
论比较教育实证分析研究范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实证分析研究范式曾经是比较教育学科中重要的研究范式之一,它以科学哲学作为理论基石,把教育过程归结为自然过程,相信教育现象背后必然存在着因果关系,并认为主体可以通过一定的工具操作而获得对客体的认识.从学科先驱朱利安,到安德森、诺亚和埃克斯坦等著名比较教育学家都希望通过实证分析范式建立一种可反复检验的科学理论.但实证分析范式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需要从研究对象、研究主体、研究对象与研究主体关系等角度进行分析思考.  相似文献   

4.
1998年 ,香港大学比较教育研究中心出版的诺亚与爱克斯坦的合著《从事比较教育研究 :三十年的合作》 ,引起了广泛的国际评论。本期“学人论坛”介绍其中由约瑟夫·法雷尔 (JosephFarrell)撰写 ,发表在英文《比较教育研究》1999年第四期上的书评———“关于诺亚和埃克斯坦”。JosephFarrell来自多伦多大学 ,曾担任北美比较与国际教育协会(CIES)主席 ,现是CIES荣誉会员。撰写过大量探讨平等问题、拉丁美洲的教育、师范教育等方面的文章。虽年逾六十 ,仍不失为本领域的活跃分子。  相似文献   

5.
社会学中的功能主义从其产生之日起便成为其他学科借鉴和运用的方法论思想。在比较教育学科发展过程中,安德森等人首先将功能主义引入比较教育研究,经贝雷迪、诺亚和埃克斯坦以及施瑞尔等比较教育学家的不断借鉴、运用和发展,功能主义在比较教育社会科学化的道路上始终成为重要的方法论基础,成为社会学理论和方法为比较教育学所融合和发展的典型。  相似文献   

6.
比较教育的优势、弱势、功用及滥用——H·诺亚的见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当代著名的比较教育学家,除了探索科学的比较教育方法体系之外,诺亚(H.J.Noah)在比较教育的学科性质方面也有很多独到见解.如他对比较教育的优势、弱势、功用及滥用等方面的研究,对我国今天比较教育学科的建设和发展仍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7.
一、上世纪80年代西方比较教育研究领域的意识形态之争 上世纪80年代西方比较教育学界曾经有过一场关于比较教育研究中的意识形态的大论争。1982年美国比较和国际教育学会主席爱泼斯坦(Erwin H.Epstein)在该学会的学术年会上发表了题为《左的思潮和右的思潮:比较教育中的意识形态》的讲话,由此引发了一场他和卡诺伊、福斯特、诺亚、霍姆斯等比较教育名家之间的交锋。  相似文献   

8.
本文研究科学方法的认识功能和教育功能 ,以及能力与科学方法、科学知识和科学精神的关系 ,并给出教学建议 ,从而为在中学物理教育中进行科学方法教育给予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简要介绍库恩的科学哲学的基础上,分析了科学教育在范式形成与更替中的功能作用及科学教育的目标,并就真理标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科学发展的阶段性与连续性,以及常规科学与科学革命的相对性等问题分析了库恩理论的长短和对科学教育的启发。  相似文献   

10.
由美国三大著名教师教育质量认证机构分别针对科学教师的职前、入职和职后三个阶段制定的《科学教师教育标准》《初任科学教师认证与发展标准》《优秀科学教师专业标准》构成了三位一体的美国中小学科学教师专业标准体系。通过对这三项标准的产生背景、制定机构、功能及其关系、框架指标和内容特点等的分析比较,提出了我国中小学科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11.
This paper draws on the five stages of development in comparative education postulated by Noah and Eckstein (1969) to determine at what points in the chronology the work of three mid-19th century commentators on education in Germany might be placed. The three British observers are William Howitt (1792-1879), Henry Mayhew (1812-1887) and Matthew Arnold (1822-1888). Their work is described against the background of British interest in educational developments in Germany and the lessons to be learnt from German experience.  相似文献   

12.
我国八年制与美国4+4医学博士招生与培养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已经建成了成功的现代医学教育体系,其4+4医学博士教育和完善的毕业后教育培养了许多优秀的医学人才。我国八年制医学博士教育是医学教育国际化的重要改革举措,类似于美国的医学博士教育。笔者对我国八年制医学博士与美国(4+4)医学博士的招生和培养过程进行比较分析,为改进我国八年制医学教育模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Book reviews     
Book reviewed in this article: Inside science education reform: a history of curricular and policy change J. Myron Atkin & P. Black Meaning making in secondary science classrooms E. F. Mortimer & P. H. Scott The intellectual S. Fuller Political learning and citizenship in Europe C. Roland‐Levy & A. Ross Fabricating Europe: the formation of an educational space A. Nóvoa & M. Lawn Science education for citizenship: teaching socio‐scientific issues M. Ratcliffe & M. Grace How to develop children as researchers M. Kellett The Continuum guide to successful teaching in higher education Martinez‐PonsM.  相似文献   

14.
埃德蒙·金是当代著名的比较教育学家,其比较教育思想在比较教育领域具有重要的地位和深远的影响。文章探讨了他的比较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对其开展比较教育研究的目的论和方法论做了深入剖析,进而提炼出其思想对当前比较教育实践的一些启示和指引。  相似文献   

15.
埃德蒙·金比较教育分析模式的形成有非常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特定的时代背景。在经过一场比较教育研究方法论争后,金积极倡导弘扬人文思想的人文主义方法论。他的比较教育分析模式是一个从背景分析为出发点,经过概念、机构、操作三个层次的比较分析而最终为本国的教育决策服务的完整模式。反思金的这套分析模式,对当前比较教育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与时俱进,不断创新——顾明远教育思想初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顾明远教授是新中国培养的教育学家,他的教育思想伴随着新中国的成长而成熟.他从国外教育、中国文化传统和马克思主义三个源泉汲取营养,寻找理论武器.他对我国教育科学的贡献是全方位的,在教育原理、教学论、比较教育,甚至教育技术学等方面都有理论的创新和突破.他与时俱进,从不保守,不断探索教育理论的新边疆,研究教育的新问题,努力将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结合起来.他的教育思想对中国教育改革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Book Reviews     
Book Reviewed in this article: Research studies in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C. Nutbrown (Ed.) A student's guide to methodology P. Clough & C. Nutbrown The moral foundations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knowledge, inquiry and values P. Sikes, J. Nixon & W. Carr (Eds) Ethnography and schools Y. Zou & E. Trueba (Eds) Non‐traditional entrants to higher education M. Bowl The Continuum guide to successful teaching in higher education M. Martinez‐Pons Discourse in educational and social research M. MacLure Cultural history and education T. S. Popkewitz, B. M. Franklin & M. A. Pereyra (Ed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