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否定词前的"了"本是表示接近于"空"的极量少义,由于是完成极小量否定的手段,并且与所在句子内容的主观性相关而成为语气副词。在"了无"、"了不"等凝固结构中是强调否定程度的语气副词。"了"又可用于肯定句,所表示的程度义较语气义更为突出。这在清代之前并无疑惑之处,纷争源于现代将其误定为总括范围副词之后。  相似文献   

2.
程度副词"十分"的产生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程度副词"十分"一词的产生和发展过程的调查、分析、研究,认为程度副词"十分"是由表示总括义的范围副词虚化而来的,而范围副词"十分"又是由表示对事物进行十等分划分和概括的"十分"的原义引申虚化来的.程度副词"十分"始见于宋代,元代进一步发展,明清时期进入发展的兴盛期.其用法主要是修饰形容词,其次是修饰心理动词,修饰词组时主要是修饰动词性词组,尤其是述宾词组.  相似文献   

3.
基于出土文献的语料对语言进行研究以补传世文献之失,是当前古代汉语研究的大趋势。范围副词是副词分类中的一个次类,考察"清华简"中的范围副词,通过与殷周金文中的范围副词进行对比发现:战国末期范围副词在语言中有较大发展,主要表现在表示总括意义的范围副词数量大大增加,表示限定意义的范围副词初步产生等方面。  相似文献   

4.
文章归纳了兰州方言中表示总括的副词,并根据其语气强弱的差别,将该方言中"都"类总括副词分为三个不同程度的等级。并根据马真(2004)所列举的现代汉语中四种类型的例句进行比较分析,探索兰州方言中"都"类总括副词的使用情况。  相似文献   

5.
陈健 《现代语文》2007,(5):63-65
1.引言"一律""一概"和"都"是现代汉语中常见的三个副词。吕叔湘先生主编的《现代汉语八百词》对这三个副词的用法作了详细的说明,一些其他的虚词著作也基本因循了《现代汉语八百词》的说法。我们就以《现代汉语八百词》为主要依据简要地介绍一下它们作为范围副词的用法。  相似文献   

6.
高苗红 《现代语文》2006,(11):72-73
"失败"是现代汉语中的一个常用词,在《现代汉语词典》(05版)中的解释为:①在斗争或竞赛中被对方打败(跟"胜利"相对).②工作没有达到预定的目的(跟"成功"相对).作为不及物动词,它可以作谓语,但不能带宾语,可以带"了、过"等表示动态,可以带补语,可以受范围副词、否定副词的修饰等.例如:  相似文献   

7.
范围副词的分类及语义指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范围副词可以分为三个小类:(一)表示总括的;(二)表示限定的;(三)表示外加的。本文较为详尽地讨论了各小类范围副词的语义指向,即指它用以说明句中哪些词语的范围。最后简述范围副词连用的现象。  相似文献   

8.
关于汉语的"都+NP+了"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认为“都+Np 了”句式中的Np具有顺序义,并具体考察了Np的各种顺序义小类,同时,本认为“都+Np 了”句式中的“都”不是时间副词,是语气副词,不同于“已经”。  相似文献   

9.
"一概"是现代汉语表全部总括性的范围副词,对范围副词语义所步及的全部对象进行总括,意思是总括对象都是如此.本文主要从句法、语义、语用三个层面,对现代汉语总括性范围副词"一概"进行多视角的考察.其中句法方面,考察其充当状语和定语的句法功能及与其它同类副词、特殊句式如"把"字句、"被"字句的连用情况;语义方面,"一概"多为前指,偶尔也后指,具有表指向成分的多成员性及所修饰动词性成分的受事性弱的语义特征;语用方面,比较分析"一概"与其他类副词"都、全、全部、一律"的差异,发现"一概"具有表客观陈述的语用特征.  相似文献   

10.
疑问副词"复"是来源于表"又、更、再"义的频率副词"复",这是符合类化机制的。疑问句语境是频率副词"复"虚化为疑问副词的句法环境。疑问副词"复"开始表示询问语气,后来主观性增强,具有了反诘语气。由于语言的"择一原则"和优胜劣汰机制等原因,在竞争中"复"的疑问或反诘用法处于劣势,并逐步被"又、还"所取代。  相似文献   

11.
汉语句子中的周遍性成分一般是和副词“都/也”。同现的,本文就周遍性主语和总括性副词“都/也”关系展开讨论,并从语义指向、周遍性主语的特点、客观视点等方面分析其原因。  相似文献   

12.
《现代汉语词典》:“都,表示总括,所总括的成分一般在前。”“皆,都:都是。”“皆”、“都”表总括义时语义相同,都表示总括无例外。本文主要以《醒世姻缘传》为语料从语法、句法这两个方面对这一问题加以描写分析。  相似文献   

13.
"0".引论疑问代词,就是表示疑问意义的代词,如"谁"往往询问特定的人。但在特定语境下,即与某些词共现时,"谁"的指称范围发生变化,不再表示疑问,而表示任指、某指(包括"统指"和"特指")和虚指。1.任指用法"谁"表任指,相当于"任何人、每个人",一般出现在以下格式中。1.1"无论(不管/不论)……(都/  相似文献   

14.
柳州方言中的“总”除了普通话“总”的用法之外,还可以作为范围总括副词表示“全、都”的意思.总括副词“总”保留了唐代的范围总括的用法,并从原来表示横向的总括发展为表示纵向的总括.  相似文献   

15.
本文将“保持”义副词的语义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对比分析、统计分析、语义特征分析等研究方法,描写并探讨了这类副词在语义方面的特点。根据动作、状态在时间上间断与否,“保持”义副词可分为无间断“保持”和间断“保持”两类;根据动作、状态间断后保持的性质,间断“保持”又可分为恢复义的间断“保持”和间隔重复义的间断“保持”。在对“保持”义副词的研究中,我们还发现有些“保持”义副词可以表示“实现”义。  相似文献   

16.
《徐霞客游记》中共出现"互相"类情态副词9个,主要语义特征表现为"交相、交互"义。9个"互相"类情态副词中除了"交"之外,都可以表示为两个或多个主体在动作中彼此对待、互为施受。而"交"则只表示动作行为由一方发出而及于另一方,是一方主体单独(或共同)的行为,不包括对方,是偏指副词。  相似文献   

17.
<法显传>总括范围副词主要有"皆"、"悉"等十一个,法显所译的<佛说大般泥洹经>略多一些,有十三个.没有超出中土文献范围.它们以修饰动词谓语为主,也可修饰形容词谓语."皆"等少数几个还可以修饰判断句的名词性谓语.两书中的总括范围副词多为双指多项副词,语义主要指向主语,部分后指宾语.这些都与中土文献所使用的总括范围副词基本一致.两书中存在总括范围副词同类连用现象,连用与单用在语法意义和语义指向上没有太大区别.  相似文献   

18.
赵长才先生在《上古汉语"亦"的疑问副词用法及其来源》一文中介绍了"亦"表疑问语气的用法,并认为表疑问语气的"亦"是由它表类同的"也、又"义在疑问句特定语境中直接虚化来的,①这使我们对"亦"的意义用法有了更深入全面的了解.但笔者在赵先生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先秦文献疑问句特别是对较早出现"亦"的疑问语气用法的《论语》和《孟子》的考察,对疑问副词"亦"的来源,有些不同看法.  相似文献   

19.
1.引言 很多副词研究文献中对"倒"的语义及用法都给出了表述,专门研究的论文有代表性的如彭小川(1999)、李宗江(2005)、吴中伟等(2005).彭小川(1999)把"倒"的语法意义归为表示对比,认为"倒""是一个表示对比的具有很强的语篇功能的语气副词";李宗江(2005)从共时、历时两个角度对"倒"进行了研究,把"倒"的语义功能归结为三个:表示与预期相反、表示转折关系、表示舒缓语气;吴中伟等(2005)则把"倒"的基本语义表述表示"确认",并分为两个方面:其一是"'倒'字句所表达的内容与说话人预期相反",其二是"除了'倒'字句表述的内容以外,还存在与之对立的方面或者情形".  相似文献   

20.
近代汉语中“起头”可用作副词,表示“先前、刚刚”义。近代汉语中有些副词是动词短语经历了词汇化和语法化过程演变而来的,字典辞书往往忽略了这类副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