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引领和规划了黄河流域城市及其文化软实力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对济南"黄河流域中心城市"的高点定位、凸显了济南在全国区域、黄河流域、山东半岛城市群、济南都市圈的区位优势,有利于济南在新发展阶段讲好黄河文化故事、打造黄河文化新高地。黄河重大国家战略使得济南城市文化软实力建设迈进了"黄河时代",彰显了黄河文化资源,凸显了济南城市文化软实力的根和魂。黄河重大国家战略使得济南城市文化软实力的黄河文化底色和黄河文化特色更加鲜明。  相似文献   

2.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推动旅游高质量发展和文旅融合是桂林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的必然要求。桂林是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当前桂林传承红色文化的具体措施主要有:深挖红色资源,筑牢红色阵地;打造红色地标,讲好红色故事;丰富红色教材,创新红色载体;开发红色项目,推进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广西段)建设等。本文针对桂林传承红色文化存在的不足,提出加强红色文化专业人才的培养,打造红色文化发展高地,推动红色文化与旅游产业深度融合,创新红色文化资源开发利用模式等对策助力桂林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  相似文献   

3.
濮阳市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丰富的古遗址、古墓葬、古城址、古代建筑、石刻、近代史迹以及丰富的故事传说等,为濮阳市开展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濮阳市应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载体,按照大遗址保护利用理念,打造一批重点历史文化园区;以省级、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载体,建设一批考古遗址公园和遗址博物馆;以古今黄河河道为纽带,打造生态观光走廊。遵循以点带线、以线带面的原则,充分展示和有效利用濮阳的历史文化资源,实现历史文化保护利用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4.
历史文化主题公园作为一种崭新的旅游产品,依托于城市的人文历史资源进行兴建和开发,不仅能促进城市生态文明深度发展,而且有助于强化城市的生态形象和构建城市绿色旅游。城市生态发展的重视不仅能够推进历史文化主题公园的建设,而且对历史文化遗产的开发和保护产生积极地影响。研究立足于历史文化主题公园和城市生态发展的内在关系,着重从两者的相互作用进行讨论,并提出优化的路径构想,旨在实现历史文化主题公园与城市生态文明共发展。  相似文献   

5.
中原文化资源十分丰富,应当充分认识中原"古都文化"的潜在价值,遵循历史上业已形成的内在文化脉络,实现文化资源开发与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深度结合,凭依"商都文化"资源发展郑州大都市经济,用"五都文化"资源打造城市珍珠链经济带,以"中原文化"资源构建城市经济群落,形成点、线、面发展格局,加快中原经济区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从而实现中原经济区健康、快速和可持续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6.
兰州作为黄河之都,黄河文化是其依托的文化底蕴。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背景下,修复古渡口等文化遗迹,保护开发百年古梨园等生态文明资源,传承发展独具地域特色的黄河文化,对于推进兰州历史文化名城建设具有重要的长远意义。  相似文献   

7.
论西安城市文化选择的实现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是城市之魂,正确的城市文化选择可以更好地挖掘西安的人文历史资源,把它变为西安文化发展中的现实优势。在西安城市文化选择中,必须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要立足西安历史文化资源优势,保护好城市文化生态;二要面向世界,在现代化城市发展中打造西安城市文化的个性品质;三要打造具有历史特色的国际性现代化大城市形象。  相似文献   

8.
找准连云港城市文化定位,打造连云港特色的文化品牌,是提升连云港文化软实力的需要,也是推进连云港科学和谐跨越发展的需要。基于连云港历史文化资源和城市文化发展现状,提取连云港城市文化特色,总体定位连云港城市文化——以历史文化为基础,以海洋文化为核心,以都市文化为主体,以生态文化为趋势。在此基础上,整合连云港城市文化特色资源,按照连云港城市发展目标,提炼出连云港城市品牌定位:“神奇浪漫之都,山海相拥之城,东桥头堡之港”。当然,连云港城市文化定位的贯彻落实,必须在城市建设、文化活动、文化产业和文化教育等方面给予支持和保障。  相似文献   

9.
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主要有区位和交通枢纽优势突出、城市综合实力强、腹地广阔、内陆开放高地、人口众多等优势,也面临经济发展水平低、科教落后、辐射力弱、环境承载力不足等劣势,需要从政策支撑力、空间支撑力、产业支撑力、科教文化支撑力、生态支撑力等几个方面,打造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的支撑力体系.  相似文献   

10.
2016年国家发改委印发的《中原城市群发展规划》提出要进一步加快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建设现代化郑州大都市区,推进郑州大都市区国际化发展。本文围绕郑新一体化、郑许一体化等发展规划,从经济发展、人口变化、基础建设、历史文化等多个方面综合分析了郑州大都市区的发展状况,结合国家统计年鉴和河南省统计年鉴的相关数据,运用数据分析和定性定量分析等方法,研究了一体化规划的优势和阻碍,通过挖掘政策对城市各方面发展的影响力,探讨了一体化规划对推动郑州大都市区发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黄河之滨的生态发展已经成为当前西部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热点问题.基于黄河流域高质量快速发展机遇,将兰州黄河流域旅游资源和市区文化旅游资源相结合,形成市域旅游共生系统,把文旅IP转化为消费CP,推进全域旅游的发展,旨在创建全国文化消费试点城市,同时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实现兰州黄河流域生态环境的保护与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2.
文化是一个城市的血脉和灵魂,衡水市努力发掘城市文化资源,通过明确衡水特色文化产业定位,科学规划促发展;加快衡水特色文化与科技的融合,科技创新增效益;抢抓建设生态宣居湖城机遇,实现旅游发展新突破等举措,将衡水打造成特色文化城市.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大理海东山地城市的SWOT分析,提出建立山地生态城市生命支持系统,充分发挥内部优势、依靠外部支持,实行保护优先的资源开发与城市建设战略;凝炼海东山地城市文化特色的形象,发展循环经济,打造生态健康城市,以期实现大理城市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4.
习近平指出,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助推黄河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打造优越的黄河形象的必然要求,也是大力推进黄河文化产业发展的现实要求,还是深度研究黄河文化的内在要求.因此,大力推动黄河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必须坚持领导主体与实践主体心心相印、历史传承与时代创新同频共振、文脉赓续与资源开发互动融合.新时代,助推黄河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既有益于展现中华文明独有魅力,又有利于赓续历史文脉,坚定中华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智慧力量.  相似文献   

15.
东亚区域各国在历史文化、经济发展等方面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地缘上的接近性决定了东亚区域内生态文化城市的建设需要在区域内加强交流与合作。本文认为,在生态文化城市建设进程中,政策细则需要根据本地的特色展开;在城市的资源利用方面,更应该注意原生资源的保护与传承;区域内需加强资源交流,以最终形成生态文化体系内的互惠互利关系。区域内的生态文化体系的共建,能够促进东亚地区生态文化更加多样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为深入挖掘传统历史文化资源,助推绵阳县域经济发展,分析了盐亭县在打造嫘祖文化品牌战略、提升核心竞争力方面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困难,对盐亭县推进嫘祖文化资源开发建设所采取的措施进行了梳理,通过详实的数据对比分析了其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并针对性地提出政策建议,给绵阳市其他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7.
黄河流域上游位于我国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的生态屏障区,是重要水源涵养功能区和水源供给区。筑牢上游生态安全和推动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关系到整个黄河流域乃至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2019年9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郑州主持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历时三年,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和内蒙古主动担当、积极作为、全力推进,黄河上游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不断呈现新进展、新变化、新气象,但目前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高质量发展和黄河文化传承等领域依然存在一定差距。为此,从强化上游生态保护责任担当、聚力发展特色生态经济、继承弘扬黄河文化、建立健全流域协商机制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以期为加快推进黄河流域上游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科学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我国城市发展逐渐由突出生产功能的利益追逐向满足生态宜居的本原需求转变。城市文化作为城市发展的软实力,在建设生态文明城市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以珠海为例,得出生态文明城市文化的构建应从城市规划、历史传承、人才培养和文化产业四维度入手。  相似文献   

19.
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与中原文化发展紧密结合,构建具有郑州古都特征和现代都市特色的中原生态文化体系,是美丽郑州建设和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的必然要求和重点任务。  相似文献   

20.
郑州“三化两型”国家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目标的提出,必然要求提升城市品位。我们应提高经济与文化实力.为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化、信息化和生态型、创新型的国家区域性中心城市而努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