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卑感的认知干预方案探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卑感是自我评价偏低而产生的情绪体验,具有自卑感的人皆而有之,只不过强弱不同而已。影响自卑感的因素很多,解决自卑感的方法主要有团体和个体认知干预方案。团体的干预方案主要针对学校学生集体进行的心理辅导,个体认知干预方案是针对个体心理咨询的。  相似文献   

2.
文章分析了现高校毕业生出现择业焦虑的客观原因及主观原因,包括社会、家庭、学校及高校毕业生自身的心理状态问题:接着针对学生出现的择业焦虑采取了团体心理辅导干预机制,阐述了团体心理辅导的理论基础及其实施方法,分析了其实施方法对于缓解高校毕业生择业焦虑的原理所在,说明了团体心理辅导干预机制可有效缓解高校毕业生的择业焦虑.帮助其正确面对择业问题.本文认为,焦虑心理在高校毕业生进行择业是不可避免的,适度的焦虑心理可使学生将压力转变为动力.帮助学生顺利就业。因此在未来的发展当中,各大高校都适当采取团体心理辅导机制,以帮助学生克服焦虑情绪,正确面对择业问题.  相似文献   

3.
以条件性情绪反应理论,情绪和认知的关系理论,以及考试焦虑和考试成绩的关系理论为基础,提出了考试焦虑产生的机制以及影响考试成绩的模式,根据这个模式,抽取心理治疗各个分支中的有效技术进行整合,制定一套适合中学生考试焦虑特征的团体辅导方案,以降低考试焦虑水平和提高考试成绩为目的,对10名高考试焦虑的中学生进行为期两个月的干预。结果:团体辅导能有效降低高焦虑者的焦虑水平;结合数学学习方法和考试技能训练的团体辅导显著提高了学生的数学成绩。  相似文献   

4.
考试焦虑对学生影响的面越来越广,对学生的影响程度也越来越深,进行行之有效的干预刻不容缓。借鉴已有研究成果,制定认知行为团体心理干预方案,对实验组学生进行8次心理干预。结果表明,认知行为团体心理干预对六至八年级学生考试焦虑程度的降低起到了十分显著的效果,且干预效果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持久性,有助于缓解初中学生大型考试前的焦虑情绪。  相似文献   

5.
陆斗南 《林区教学》2020,(2):106-108
人与人的交往既简单又复杂,对于刚刚走向成熟的高中生来说,往往会遇到人际交往方面的困扰,长此以往,学生就会独来独往、心胸狭隘,甚至出现抑郁的情绪,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因此,学校和家长应该加强对学生人际关系培养的重视,通过团体心理辅导方式,使学生懂得合作和分享,这样才能促使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概述团体心理辅导及人际关系,研究团体心理辅导对高中生人际关系产生的影响,分析造成高中生人际关系困难的因素,提出高中生人际关系改进建议,为现代高中生良好的人际关系培养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选择东莞市一所职业学校二年级学生作为被试,采用封闭式的团体辅导方案,对中职生的自我控制能力进行系统干预,切实从认知、情绪和行为上提高自我控制能力。研究表明:(1)团体辅导有效提高了中职生自我控制能力的总体情况;(2)团体辅导对于情绪自控和行为自控的提高效果最明显。  相似文献   

7.
叶怀潮 《考试周刊》2012,(49):173-174
文章对一名在学校团体心理测验中发现的具有心理问题(学习焦虑)倾向较严重的学生进行个别访谈,运用了认知行为治疗技术对学生学习焦虑进行心理辅导。通过改变认知、实践锻炼和巩固认知、完善个性等三个阶段的心理辅导,成功地达到"认知重建"的目的,有效地消除学生的学习焦虑等心理问题倾向。  相似文献   

8.
随着高校的扩招及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使得许多大学生对自己的就业感到茫然甚至悲观。在找工作期间极易产生严重的焦虑情绪,如果长期处于高焦虑状态,会对其身心健康和就业产生负面影响。文章试图根据大学毕业生就业焦虑的实际情况,从职业指导的角度,以团体心理辅导的形式,制定出一套就业焦虑心理辅导方案,希望能够为缓解广大毕业生的就业焦虑情绪提出有效的干预方法,以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9.
为改善高职院校单招学生学业情绪状况,以自我效能感理论及情绪ABC理论为基础制订团体辅导方案。随机招募单招学生组成实验组和对照组,运用干预方案对实验组进行干预。结果显示:团体辅导后,实验组在积极学业情绪两个维度上都得到了显著的提高,消极高唤醒学业情绪显著减少;实验组的积极学业情绪体验要显著高于对照组,消极学业情绪体验要显著低于对照组。可见,团体辅导对改善单招学生的学业情绪具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考试季中的中小学心理教师,常使用个别咨询和团体辅导两种方法,服务于毕业班的教师、家长和学生三类人群。从大量考前心理辅导实践中发现,学生最需要的支持包括两方面:直接针对考试焦虑情绪;针对引起焦虑的个体学习方法和效率问题。运用团体辅导的形式,可支持学生平衡情绪进行迎考。  相似文献   

11.
孤独症患儿的父母罹患心理危机与障碍的可能性高于正常儿童的家长,其中,焦虑是孤独症儿童家长的普遍心理.研究以罗杰斯个人中心治疗理论、认知疗法理论和新行为主义为理论基础,设计了孤独症儿童家长焦虑团体辅导方案,并将活动方案实施于11名孤独症儿童家长组成的团体,共进行8次团体辅导干预.研究结果表明:团体辅导对孤独症儿童父母的焦虑问题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干预模式,对降低孤独症儿童父母的焦虑水平具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选取国防生为被试,以心理弹性保护性因素理论为基础,以认知、情绪、人际为核心要点创设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对空军国防生进行干预,结果表明,被试在干预后心理弹性水平显著提升,团体辅导是促进国防生心理弹性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3.
高三学生高考前情绪问题突出,累积了大量的负面情绪,这些负面情绪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学习成效和身体健康。高考前心理辅导应以情绪辅导为主线,设计团体心理辅导方案,实施班级团体心理辅导,以协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情绪观念、学会调整和释放情绪的方式方法,将他们从负面情绪的漩涡中解放出来。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运用音乐团体辅导的多种方法对普通高中生进行了系统干预,旨在引导学生缓解考试焦虑、增强行为控制能力。数据显示:经过系列主题活动,学生的考试焦虑程度明显趋于合理,对考试的态度更为客观,个体在考试前后的种种负面情绪以及身体症状明显减少。同时,系列活动显著增强了学生的一般自我效能感。表明学生将音乐团体辅导选修课中激发的自我效能感迁移到了其他方面。这对于帮助学生处理学习和生活中的诸多问题和矛盾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考察考前心理辅导方案对考虑焦虑、复习效率和学习成绩的辅导效果,以及通过集体心理辅导和个别心理干预对学生的学习成绩有多大的提高。研究方法:采用斯皮乐伯格的“测验焦虑调查表”(TAI)(上海师大叶仁敏修订版),对98年高三毕业班的学生进行测试。根据测出的考虑焦虑程度分为低焦虑组和高焦虑组,分别对其进行考前心理辅导,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高焦虑会影响学生的考虑成绩,低焦虑有利于成绩上升。无论是高焦虑组还是低焦虑组受辅导后学生的学习成绩都呈上升趋势,而高焦虑上升幅度较大,尤其是经个别心理干预后效果更明显。结论:老前心理辅导确实有利于改善高焦虑考生的心态,提高考试成绩。表明,此方案在中学是行之有效的,也是势在必行的。  相似文献   

16.
何灿 《考试周刊》2014,(42):3-4
考试焦虑是个体对考试情境所产生的一种紧张不安的过度情绪反应。长期处于这种过度的焦虑状态下,会对学生的身心发展产生负面影响。本文运用理性情绪行为疗法,建立应对考试焦虑的团体心理辅导体系,协助学生改变不合理认知,缓解焦虑,促进个体的身心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7.
选取8名技能大赛参赛选手作为实验组,另选取7名学生作为对照组,采用团体辅导对实验组进行干预,辅导前后采用中国版Connor-Davidson心理弹性量表和交往焦虑量表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测评。结果显示:团体辅导前后,实验组心理弹性和交往焦虑得分差异显著,而对照组心理弹性和交往焦虑得分差异不显著。团体辅导可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技能大赛参赛选手的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采用认知行为团体辅导对某高校的30名网瘾贫困大学生进行干预研究,并在团体辅导前后一周进行前后测以及结束后两个月进行追踪测量,与控制组不进行干预的30名网瘾贫困生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网络成瘾贫困大学生在进行认知行为团体辅导之后,网络成瘾症状得以改善,自尊、心理健康水平得到显著提高,抑郁与焦虑情绪也显著降低,且两月后追踪发现干预效果持续存在。  相似文献   

19.
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设计了四次团体辅导课程,采用学业情绪量表进行前测和后测,目的是探讨团体心理辅导对寄宿制初中生学业情绪的干预效果。结果表明:实验组的学生在接受团体辅导课程后积极学业情绪水平显著提升,消极学业情绪水平显著下降,说明本研究中的四次团体辅导课程能有效改善寄宿制初中生的学业情绪。  相似文献   

20.
以22名初中生为研究对象,围绕情绪智力的四个维度设计干预方案,探讨团体心理辅导对提高初中生情商的效果。结果表明,团体心理辅导对初中生情商的提高起着显著的立即性和持续性效果,认为采用团体辅导的方式来提高初中生情商的做法是可行且有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