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精神损害赔偿是我国民法学旧的一个新课题,而“精神损害”是建立和完善我国精神损害赔偿制度一个不可缺少的基本概念。对“精神损害”的定义应当反映我国《民法通则》的立法精神,合科法律的公平价值取向,只有这样,才能为我国精神损害赔偿 法律化,化提供一个合理的空间。  相似文献   

2.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我国民法对精神损害赔偿的规定日趋完善,但与世界上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对于精神损害赔偿的规定不论从赔偿范围、还是在赔偿方式等方面,都有很大差距。因此,加强对国内外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特点和适用范围的比较研究,对于解决我国精神损害赔偿责任在立法和司法实践中的原则方法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一部完善的民法典应当包括精神损害赔偿制度。我国现有立法对精神损害赔偿作了一些规定,但存在着明显的缺陷,要建立一部比较完善的民法典,必须从实体法和程序法两方面加快对我国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和立法修订工作。  相似文献   

4.
精神损害赔偿是国家赔偿制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目前我国的国家赔偿法中并未规定精神损害赔偿,这不利于充分保障公民的权益。本文以余祥林案件为引,分析了我国精神损害国家赔偿的立法缺失,指出了精神损害赔偿建立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并对如何确定国家赔偿中的精神损害赔偿的范围、方式以及数额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闻讯 《宁夏教育》2004,(11):4-5
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卫生日。卫生部将今年第13个精神卫生目的主题确定为:“关注儿童青少年精神健康:快乐心情,健康行为。”据了解,把精神卫生目的主题定位在青少年,这在我国还是第一次,也表明了我国政府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明程度的提高,人们的价值观念发生了重大的转变。人们在权利意识上已经不再局限于对自身物质权利的保护,而是越来越重视精神权利的价值,追求尊严与体面,追求健康人格,重视基本人权;重视精神纠纷和精神痛苦对其人格利益的损害。由于我国目前关于精神损害抚慰金方面的立法尚不够健全和完善,视精神纠纷和精神痛苦对其格格利益的损害。由于我国目前关于精神损害抚慰金的范围与数额确定,是这些问题的核心。  相似文献   

7.
<正>精神生产在社会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人们对精神生产的研究也日益广泛深入。1979年以来,我国学术界对精神生产的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据不完全统计,发表的论文约50来篇。然而,究竟什么是精神生产,怎样对精神生产进行界说和规定,人们的看  相似文献   

8.
近一个时期,关于精神损害赔偿的问题在我国理论界及司法界颇受瞩目。揭示精神损害的法律涵义,了解其在我国的立法现状并分析其缺失。对准确界定刑事附带民事案件精神赔偿内涵、逐步建立附带民事案件精神损害赔偿制度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本就学与人类精神的关系及艺术精神的建构表述了自己的看法,认为人类精神是不同民族化精神的高度集合,在对人类精神的保留、继承、再现中,形成了学自身的精神即艺术精神。八十年代后期以来,我国的学艺术缺少代表作家人格力量、道德勇气的精神,艺术精神的直建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0.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人的精神追求成为日益关注的一个社会问题。由于社会大环境的变化、教育模式的缺陷等因素,当代人精神生活令人担忧,精神追求问题日益凸显。应建立合理机制,对当代人精神生活加以正确引导与调适,提升人们的幸福感,培养高层次的精神追求。  相似文献   

11.
公民的公共精神为公民有序参与社会公共生活提供了价值规范,为和谐社会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精神动力。从我国公民呼唤公共精神出发,指出公民的公共精神对和谐社会的形成具有重大作用,提出了构建当代公民公共精神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12.
本从心理学的角度阐述我国精神信仰的研究状况,指出心理学对精神信仰研究的比较少,精神信仰研究的内容局限于宗教,方法多采用定性研究,对精神信仰形成因素缺乏系统的研究。精神信仰研究滞后的主要原因是信仰操作概念难以界定和研究工具开发不足所致。同时指出,精神信仰研究的趋势是精神信仰概念的研究、测量工具的开发以及影响因素的系统研究。  相似文献   

13.
精神损害赔偿制度设计的初衷在于对基本人权的保护和对人格尊严的维护。但从实践来看,我国对精神损害的保护力度明显不够。笔对立法,执法,守法三个层面对精神损害赔偿保护不力的预防对策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并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大学精神作为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其与民族精神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民族精神是构建大学精神的总前提;构建大学精神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径,弘扬民族精神与构建大学精神及其统一,对我国高等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我国民法对人身损害中的精神橱害赔偿无明文规定,但这种损害事实上存在,相应的精神损害赔偿从理论上、实践上来看都既是必要的,又是可行的,应当予以确认.并制定出原则.以完善我国的民事立法。  相似文献   

16.
遵义会议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宝贵精神财富。为此,近十年来我国学界对遵义会议精神研究的论著也不断涌现。今年适值遵义会议召开80周年,于此,厘析这些丰硕成果,对遵义会议精神的提出与产生、基本内涵以及当代价值等作出评述,并承此基础,指出今后进一步的研究方向和研究空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提高精神消费力与繁荣精神文化消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当前,精神文化消费在消费结构中的比重偏低,内部结构失衡,质量不高,而且出现一些不健康,不文明的现象,反映精神消费力水平低。要端正价值取向,开拓高层次的精神文化消费领域,提高精神文化产品质量,加强对精神消费领域的管理,提高消费主体的素质。通过提高精神消费力,繁荣精神文化消费,促进消费力的发展与生产力的发展之间的良性循环,从而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同志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明观,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精神文明建设问题作出了许多精辟的论述,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精神文明观。爱国主义精神、艰苦奋斗精神和法制精神就是邓小平精神文明观中的三种主要精神。  相似文献   

19.
新世纪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各行各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高等职业教育成为我国目前高等教育的一种新模式,作为新世纪高职院校的教师,应该具有以下五个方面的职业伦理精神:乐业敬业精神、表率实践精神、求知创新精神、团结合作精神、服务奉献精神。  相似文献   

20.
我国的精神损害赔偿制度处在发展过程中,有进一步完善的必要。我们应加强对人身权制度的理论研究,扩大精神损害赔偿的权利主体,采用财产方式和非财产方式并重的双轨制,确立刑事附带民事精神赔偿制度,完善精神损害赔偿数额的规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