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屈指算来,笔者从新闻第一线转到专副刊已经整整两年了。人们的印象中,往往认为专副刊是时尚的、小资的,甚至是比生活更高一些的阳春白雪。但以笔者这两年的工作体验下来,事实并非如此。实际上,在专副刊的采写中,我们距离官方更远了,距离基层老百姓更近了。而且笔者可以明显感受到的是,专副刊的题材与新闻题材并没有什么两样,同样是越到基...  相似文献   

2.
温州,一直以来以经济模式名扬天下。而掩盖在商名之下的是温州悠久的历史文化、深厚的人文底蕴、精湛的百工技艺、新颖的文化创意。作为地方媒体,我们有责任告诉世人一个全面的、立体的温州:作为党报副刊。我们更深知,每一个版面其实就是这座城市的一扇文化窗口。从每周4个版的瓯越副刊到每周7个版的瓯越副刊加人文周刊,再到如今每周10个版的瓯越副刊加文化周刊,在如今好多报社削减专副刊的大潮中,温州日报的副刊版面反而越来越多,领域愈加拓展,内容愈加丰富,成为温州新闻界一个叫得响的品牌。  相似文献   

3.
如何办好地、市、县报的副刊,关系到能否使报纸走进千家万户的一个问题。地、市、县报的副刊是“文艺性”的好,还是“综合性”的好?我以为,不能一概而论。从宏观上、从副刊的全局和整体上讲,副刊应当是综合性的,应当偏于杂,杂则丰富多彩;从微观上、从副刊的每期版面上讲,副刊应当是专门性的,应当偏于专,专则集中深刻。当然,杂与专都是相对的。说杂,并非越杂越好,副刊总得有个中心议题;说专,也不必专到纯之又纯的地步,文艺副刊总不能完全等同于文艺期刊吧。确切的说法应当是,杂中有专,专中有杂,各有侧重。拿我们《临沂大众》报来说吧,  相似文献   

4.
2010年年初,温州日报副刊部受命创办《人文周刊》(后改名《文化周刊》,以下简称周刊)。之后,周刊自觉担负起了弘扬传承温州历史文化,推动温州文化大市创建工作、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申报工作的重任。副刊又称附刊,曾被认为是新闻纸的一个补充和附属品。但是,近6年的实践,让我们深深体会到:新时期新常态下,地方党报副刊只有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积极尝试文化报道的创新实践,副刊才能"不副",副刊才能"有为"。  相似文献   

5.
何菁 《青年记者》2017,(6):52-53
在报业竞争日趋激烈、网络媒介攻城略地的形势下,地方报纸副刊必须突出本地身份,打好本地文化资源这副牌,才能扩大话语权、争取新发展.京江晚报副刊立足于地域文化资源,以文化传承、精神引领作为办刊理想.“名城”版推出六年以来,精心策划、采写、刊出了一组组有分量的文化报道,成为京江晚报最具影响力的版面之一,拥有了一大批忠实读者. 报纸的水准由报纸的性质、办报宗旨和读者对象确定.报纸副刊就思想水平、文化水平和专业技术水平而言,一般都要达到较高的标准,内容应该达到一定的广度和深度.“名城”版丰富了京江晚报副刊的品种,不仅有传统的文学周刊、时尚的生活周刊,还有了对文化领域的全景描述与深度发掘.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国内一些都市报、晚报非常重视新闻立报,把专副刊的地盘越挤越小.晚报真的不需要专副刊了吗?回答是否定的.实践证明,把新闻性渗透到专副刊报道思路中,对新闻进行深化和延伸,是做出专副刊特色的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7.
顾玮 《新闻实践》2013,(9):66-67
专副刊不同于正刊。它没有固定的供稿渠道,为专副刊撰稿的人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专家、作家。一类是普通作者。前者在某一领域有较深造诣,驾驭文字的能力也较强;后者是指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写作能力的投稿者,专业造诣和文字表达能力虽不及前者,但他们来自基层,来稿透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大都是在生活中偶尔有所感才拿起笔来。在实际工作中。上述两种作者并不是“排排坐”出现在每位编辑面前,而是需要编辑通过或明示或暗示的约稿手法,把他们吸引到专副刊阵营里来。“读书”是宁波日报的专副刊版面之一,笔者在多年的编辑过程中,逐渐探索积累了一些组稿心得。  相似文献   

8.
陈艺 《新闻窗》2014,(5):41-42
很少给工作作总结,以为日复一日的工作,只要默默地做好就够了。其实,有时候真该静下心来总结:我都干了些什么?哪些干得漂亮?哪些干得不够好?更高的境界是,能够在这个过程中找到一些规律来,有利用指导和改进下一步的工作。一转眼,从贵州日报调到贵州都市报已经10年有余,一直在做专副刊。2009年之前,主持的情感访谈栏目小有气候,有一群忠实的读者。2009年8月,伴随报纸的改版,情感访谈栏目调整成了心理版,我的主要精力投入到文化周刊上。  相似文献   

9.
黄啸 《新闻知识》2001,(8):12-13
做报纸,就像女人穿衣服,再好看的衣服,久了,就腻了,读者腻了,自己也腻了,老要想着翻新花样。副刊编了几年了,什么套路都试过了。生活副刊,主题副刊,话题副刊,专栏副刊……还是觉得欠活络,我有人有,不出彩。   有次几个编辑和作者在一起聊天,说想做个怀旧的专栏,比如写“北方的雪”,“同桌的她”等等,挑选文字比较经典的作者,做同题文,应该比较好看。越说越兴奋,因为是同行,比较有包装意识,就开始捉摸推出的形式和专栏的名字,一致认为不能太普通了,那就淹没了。   在起了无数个名字之后,我们突然想到了网络,…  相似文献   

10.
在当今全媒体时代,新闻版面的同质化程度越来越高,精心策划的各类特色专副刊无疑成为了报纸内容核心的竞争力。本文拟就《今日象山·休闲象山周刊》为例,从专副刊的本土性、新闻性、文艺性的结合方面,谈谈全媒体时代县级媒体专副刊选题策划的一些体会。立足本地自然人文特色,打好地域牌作为一张地方报纸,我们拥有自己身边浓郁的地域特色和独特的文化氛围。它就像一块丰厚肥沃的土壤,时刻为专副刊这棵大树提供充足的水分和养  相似文献   

11.
在厚报时代,专副刊渐渐成为吸引受众的一种手段。专副刊办得怎么样,品牌在读者的心目中占有较高的地位。那么地市报的专副刊怎样做才能打出自己的品牌呢?开封日报社《汴梁晚报·人文周刊》封面版2011年在这方面作出了一些积极的尝试。  相似文献   

12.
黄幼文 《传媒观察》2006,(10):56-57
近几年,许多报纸传统的专副刊正在走下坡路,甚至连某些名牌专副刊也已经在相关报纸上消亡。但是,另一种状况却又成了非常值得关注的现象,那就是近几年涌现出来的许多新锐报纸,以周刊为主要特征的各种专副刊,却办得热火朝天。只不过,这些专副刊正以非同以往的面目存在与发展,它们不再是部分读和编寻求个人爱好甚至附庸风雅的沙龙,而是和越来越多的人生存和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成了报业经营的一个重要平台。  相似文献   

13.
由暨南大学新闻学院薛国林、侯东阳等著的《中国报纸专副刊文化》一书近日已由中国科学文化出版社出版。该书从文化角度探讨中国当代报纸专副刊的发展状况,对我国上海、北京、广州、武汉等地报纸的专副刊进行了统计分析,提出了提高报纸竞争力当务之急是从文化方面对专副刊进行整合的观点,以及专副刊文化面临的挑战和对策。著名新闻学者方汉奇教授评价说:"这部著作把中国报纸的专副刊从历史到现状作了系统全面的概括和总结。一册在手,可窥全豹。"  相似文献   

14.
探讨专副刊的创新问题,首先有必要对专副刊作一个简单的界定,这里不妨暂且借用冯并新出版的《中国文艺副刊史》中的一段话:“专副刊是我国报纸的编辑特点,也是植根于民族文化土壤的优良报纸传统。副刊已有百年的历史,它的亚种专刊也发展了70多年。”这段话不仅交代了专副刊的历史,而且也说明了二者的关系。跨入新千年以来,随着新一轮改版热的不断升温,众多报纸逐步开始“扬新闻,抑专副刊”,“小编大采”的模式悄然兴起,围绕全面强化新闻性,不少报纸都推出了主动出击的举措。另一方面,大力压缩专副刊,使得专副刊开始处于一种…  相似文献   

15.
报纸是新闻纸,办好新闻版是分内之事。近年来不少报纸在改版扩版实践中,都强调要突出新闻的主体地位,这无疑是对的。但是,也有一些报纸走了极端,大大压缩甚至砍掉了专副刊,引起读者的议论,有的作家还发出了“保卫文化副刊”的呼吁。根据读者建议,本期《前沿关注》专栏讨论“专副刊的定位与改进”,意在帮助大家进一步端正对专副刊地位和作用的认识。专副刊是中国报纸的特色,这一优良传统不能丢;专副刊也要与时俱进,以担负起新时期赋予的新使命———坚持继承和创新的辩证统一,我们报纸上的专副刊定会五彩斑斓,展现出蓬勃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6.
龚琼 《新闻前哨》2001,(9):32-33
报纸在我国诞生以来,就有新闻版和专副刊版之.分。今天的专副刊除在取材上更加丰富外,在内容上越来越注意专题化,呈现出一种专题化趋势。 相对于新闻而言,报纸的专副刊是另一块天地。 副刊,在报纸的初期,地位不是很高,基本上是发一些凤花雪月的故事,或是一些无病呻吟的小情调、小情绪、小感觉,远离百姓生活,远离时代的风云巨变,远远不能像新闻一样介入到火热的生活中,甚至直接干预砚实生活,因此,有的人对副刊不屑一顾,称之为“报屈股”。在取名上也有歧视之义,副者副属也,次要也。 这个观念影响着很多人,直到现在在某些…  相似文献   

17.
生活很象连环套,它们常常一环一环地互相牵引着。我尝试投稿的历史,始于1925至1926年间,第一个落脚点是故乡绍兴的《越铎日报》副刊。那时我是个小学教师,有些学生长得比我高,农民背后管我叫“小先生”。第一次大革命以后,《越铎日报》改为《民国日报》,我继续投稿。那是我自学写作过程中的“描红”阶段,但对我后来的生活道路,却有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读者评刊     
《新闻爱好者》帮我成长我在商城县广播站搞通联,编专题,有时还采访。工作之余也向上级新闻单位投寄点稿件。但用纸率极低。我认为自己一没送稿机会,二没熟人,投稿是瞎子点灯白费蜡。所以,停笔5年没有向外投稿。《新闻爱好者》公开发行后,我仔仔细细地阅读。新闻前辈、中青年记者的成长道路和基层通讯员坚持业余写稿的事迹激励了我,深入浅出的新闻采写讲座和好新闻作者谈的体会,使我入门有了引路人。我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日常工作中。一次,我采访逮捕扒车越货团伙的大会,按常规,发个大会消息就行了。我没有那样做,而是用大会场景、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许多报纸传统的专副刊正在走下坡路,甚至连某些名牌专副刊也已经在相关报纸上消亡。但是,另一种状况却又成了非常值得关注的现象,那就是近几年涌现出来的许多新锐报纸,以周刊为主要特征的各种专副刊,却办得热火朝天。只不过,这些专副刊正以非同以往的面目存在与发展,它们不再是部分读者和编者寻求个人爱好甚至附庸风雅的沙龙,而是和越来越多的人生存和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成了报业经营的一个重要平台。地方报专刊的兴盛理由第一,细分市场的结果。如果说新闻是满足了大众(或是报纸的目标读者)对新闻的需求,那么专刊满足的就是小众对新…  相似文献   

20.
从一名基层通讯员到企业新闻干事、特约记者、宣传科长,再到企业报社社长,我在企业新战线上走过了近二十个春秋,在报刊电台发表新闻作品1000多件。回顾我走过的新闻采写历程,总结在新闻采写上的心得,我的体会是做到"九多"。1、多学:这是一个基本功问题。现代社会是学习型社会,尤其人们把记者称为"杂家",意思是什么都要学习和了解。要在学习好新闻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