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新闻线人的产生丰富了新闻源,弥补了记者不在场的缺陷,为媒体提供及时快捷的报道线索。它不仅突破了新闻信源无偿的观念,突破了新闻制作由传媒包办的观念,而且促进了“三贴近”原则的落实和展开,更好地实现“下情上达”。但是,与这些好处相伴随而生的弊端也不少。从内容上我们也可以看到,线人们所提供的新闻多是负面新闻,多与车祸、火灾等伤亡事故有关。这些事件虽具有一定的新闻价值,但是它的社会价值是有待思索的。媒体上大量负面新闻的刊登,会使线人简单地将新闻价值定位于此,不利于新闻线人自身素养的提高,而且新闻的雷同会使读者失去兴趣,不利于报纸自身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李岚 《新闻爱好者》2007,(10):40-40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媒体竞争的程度也在不断加剧。为了吸引读者的眼球,媒体把竞争的焦点纷纷放在了扩大信息含量上。如何在同样的环境中,获取更多的线索量呢?众多媒体首先想到的就是开通新闻热线,发展新闻线人。新闻热线的开通,为媒体与受众之间搭建了桥梁,使得媒体的线索量明显增加,新闻报道所涉及的范围越来越广。[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刘琼 《青年记者》2006,(6):44-44
新闻线人在国外早已出现,在我国则是上世纪90年代的事情。随着都市报的兴起,媒体对新闻线索的争夺日益激烈,新闻线人应运而生并逐步发展壮大。新闻线人的出现,在给新闻单位带来巨大改变的同时,也给传统的新闻观念和机制带来了很多创新。突破了新闻信源无偿的观念著名的信息论创  相似文献   

4.
一、目前媒体发展的新闻线人现状 近些年来,新闻媒体开始大力发展新闻线人,各媒体特别是报纸,都在显要位置刊登广告,欢迎新闻线人提供新闻线索。媒体对线人的奖励金额也节节攀高。  相似文献   

5.
韩霞 《新闻实践》2012,(4):56-57
对于传统媒体来说,除了各条线上的通讯员,新闻线人也是值得倚重的线索来源,像各家纸媒看重的热线版面很大程度上都是靠新闻线人的报料支撑起来的。因此对传统媒体来说,掌握一支经验丰富、既有质量又有数量的新闻线人队伍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  相似文献   

6.
王珩 《青年记者》2012,(19):36-37
新闻线人是近年来适应社会生活发展和媒体竞争需要产生的一种社会职业.媒体进入市场化和商业化运营后,竞争日趋激烈,这种竞争直接体现在对新闻信息源的争夺上.如何在有限的新闻资源里挖掘到更广阔、更独家的新闻线索,如何在日趋残酷的媒体竞争中获得更多的利益,这些都敦促媒体在挖掘新闻信息的方式和渠道上下更大的工夫.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媒体打出了“有偿征集新闻线索”的口号,于是就催生了一批以提供新闻线索为生的新闻线人.  相似文献   

7.
新闻线人的社会角色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闻线人正受到媒体越来越多的重视,因为他们能够对媒体的资讯搜集和新闻报道提供有益的帮助;新闻线人同样受到社会公众越来越多的关注,因为他们所从事的工作也是一种新的就业方式,因而与精神陪护、钟点会计等一起被人们称为“新新职业者”。这说明,新闻线人作为一种社会角色的存在已经不是个别或偶然的现象,而是成了与新闻传播活动密切相关的一种值得重视的社会事实。  相似文献   

8.
林金康 《新闻导刊》2004,(2):27-27,26
时下,随着媒体之间竞争的日趋激烈,越来越多的媒体相继打出了“重奖征集新闻线索”的几号。一些城市中出现了一批以此为生的人,他们经常最先出现在事故的第一现场,经常第一个打进新闻热线电话,他们就是距离新闻最近的人——职业新闻线人。至此,职业新闻线人的定义也就十分明确了——那些新闻事件的直接目击者,向各类新闻媒体报告线索并以此作为谋生手段的人。  相似文献   

9.
“新闻线人”,就是通过向媒体提供有价值的新闻线索、被媒体采用后获取奖金的人,也叫新闻报料人。概括起来,当前的新闻线人可以分为三类:职业新闻线人、副业新闻线人、客串新闻线人。据统计,目前媒体根据新闻线人提供线索采编的新闻比例在不断增加。  相似文献   

10.
随着报业高度发展、媒体之间日益激烈的竞争,以及通信手段的进步,新闻线人应运而生。这些新闻线人帮助媒体将触角伸向社会各个层面,是媒体新闻线索源的重要补充,他们的报料,极大地丰富了报纸版面内容,改变了报纸的信息结构。因此,那些市场  相似文献   

11.
新闻线人的出现具有现实必然性.其职业化有利于新闻事业的发展,所以有必要对其职业行为进行规范,加强管理和引导。新闻线人作为普通的受众参与大众传播的信息制作过程,是公民信息自由权的使用。媒体刊播悬赏合同,新闻线人只要完成合同所附条件就可以获取报酬。媒体与新闻线人是平等、自愿的民事法律关系。应按诚实信用、公平合理的原则处事。针对新闻线人行为失范和管理缺位.媒体要加强对新闻线人的科学管理.形成制度化机制。  相似文献   

12.
王眉 《青年记者》2004,(9):37-38
随着媒体竞争的加剧,报料,即由新闻线人提供新闻线索,已经越来越为媒体所重视。各媒体纷纷开出高额酬金征集新闻线索,并且开辟专门的热线版和热线栏目来刊播报料的新闻。据统计,北京的主要都市类报纸一周内的热线新闻有80%来自线人报料。由报料产生的热线新闻的大量出现给媒体带来的变化是有目共睹的:媒  相似文献   

13.
在新闻竞争年代,独家新闻已成为稀缺品,越来越多的媒体相继打出“重奖征集新闻线索”的口号,新闻线人应运而生。线人群体涉及广泛,而国家公职人员是其中较特殊的一类。他们由于工作关系,掌握了许多内部信息,对媒体而言则是新闻线索。在有奖“报料”等因素的作用下,许多公职人员自主向媒体“报料”,媒体也会不失时机地对国家机关这个新闻“富矿”的公职人员下手“挖料”。  相似文献   

14.
钟翠凤 《当代传播》2005,(6):104-105
现在已有越来越多的媒体打出了“提供新闻线索有奖”的广告,而各大传媒上由老百姓提供线索后采写的新闻也越来越多。于是,一类新新职业者开始出现——新闻线人。新闻线人的概念和种类有资料显示,我国的新闻线人大致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从本质上说,新闻线人从事的是一种交易行为,线人提供的新闻线索一经采用,便获得几十到几百不等的奖金。2003 年11月,北京《新京报》打出了“首期万元线索大奖”的广告, 很快,一篇引起较大反响的核心报道的线索提供者获得奖金一万元,这是迄今国内最高的新闻线索奖。2003年12月9日,伊拉克人贾迈勒,这位让新华社在伊拉克战争报道中领先全球10秒的新闻线人,前来新华社北京总部接受了新华社颁发的最高奖——社长总编辑奖。2004年5月开始,新华社在新华网以及新华社旗下的各个报刊醒目位置公布有偿报料的热线电话,把新闻线人争夺战推向了白热化。  相似文献   

15.
王佳华 《新闻窗》2010,(3):85-86
随着我国新闻事业的迅速发展,新闻"线人"成为一支向媒体提供新闻信息的有生力量。虽然新闻"线人"在媒体报道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新闻"线人",被媒体曝光并促使问题得以解决的不计其数,但就目前而言,我国新闻"线人"的生存状态却令人堪忧。  相似文献   

16.
每月视窗     
新闻线人网的架构及维护新闻线人帮助媒体将触角伸向社会各个层面,是媒体新闻线索源的重要补充,他们的报料,极大地丰富了报纸版面内容,改变了报纸的信息结构。那些市场化程度高的媒体,把新闻热线当作自己的生命线,把新闻线索当作新闻生产的源头活水,为此成立专门的热线部门,组建专门的新闻线人网络,并设置相应的版面,如热线新闻版、读者点采版、市民诉求版、新闻现场版等。  相似文献   

17.
媒体市场化使各媒体之间,特别是区域性媒体之间竞争加剧。各媒体纷纷扩增传播内容,对新闻线索的需求量大大增加,“新闻线人”具有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在新闻内容后详细标注对新闻线人的酬金,更是直观认同了这一群体的价值并激励着普通受众群体。因此,新闻线人近年不断发展,并出现职业化趋势。既是“职业化”,理应具备“职业道德”。结合我国当前新闻线人在发展中所存在的某些失范问题,对其“职业道德”结构的分析显得十分必要。一、当前新闻线人存在的几种道德失范问题首先,经济利益的直接驱动使新闻线人某些行为失范。新闻线人作为一种职业的…  相似文献   

18.
媒体间特别是区域性媒体之间的竞争加剧,促进各媒体纷纷扩增传播内容,增加对新闻线索的需求量。媒体公布对新闻线人的酬金,直观认同了新闻线人的价值并激励着普通受众。因此,新闻线人在近年数量增加,层次扩广,出现了职业化趋势。本试图就我国当前新闻线人发展中存在的“职业道德”失范和自律问题进行粗浅地分析:  相似文献   

19.
皮传荣 《新闻知识》2005,(10):37-39
21世纪新闻媒体的剧烈竞争,催生了新闻线人。媒体对新闻线索的大量需求,使一些新闻线人开始专职化,虽然目前专职的新闻线人还相当少,但新闻实务界和理论界已有人开始提出新闻线人职业化这一观点。然而,从新闻线人目前的生存状况、基本素质和新闻行业的特殊性来考察这一问题,笔发现,新闻线人职业化之路还相当遥远。  相似文献   

20.
杨庆国 《新闻传播》2004,(12):40-41
时下,有奖征集新闻线索的广告在各个媒体屡见不鲜:它一般包括线索的要求、价位及相当易记的电话号码。同时,有关新闻线人的生活、职业等方面的介绍以及相关理论文章也见诸于许多新闻媒体。如此等等都昭示了新闻线人职业化已是初见端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