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敦煌契约是当时活的语言的真实记录,保留了大量的口语词、俗语词以及口语语法.契约的签定是一个庄重的民间仪式,这种仪式凝化在契约文书的程式中.这里有主持人、当事人、当事人的亲属朋友、保人、见人、口承人等,他们或签字,或画指,通过这种形式,契约的神圣性就体现出来了.由社会经济交易中的契约形式积淀而来的契约精神是社会文明和进步的重要标志,它包含初步的自由精神、平等精神、守信精神、救济精神等.敦煌民众深厚的契约意识,是敦煌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2.
敦煌地理文书是敦煌遗书中的重要部分之一,是探究唐代地理历史以及社会经济的珍贵资料。从语言的研究价值看,敦煌地理文书也都是不可多得的原始写本,是研究唐代词语的宝贵资料。在阅读敦煌地理文书时,笔者发现一些词语的特殊意义,且《汉语大词典》等语文辞书也未收该义项,可供研究唐代语言词汇者参考,因而整理成文,愿就正于方家。敦煌地理文书录文系采用《敦煌石室地志残卷考释》。  相似文献   

3.
吴蕴慧 《现代语文》2007,(4):121-121
敦煌文书记录了当时社会、经济方面的信息,并且保留了唐五代大量的口语原貌,颇具研究价值.通过研究,笔者发现,敦煌文书中某些词语不见于当前诸多大型词典,却在传世文献中有例可援,或可为诸家词典补苴.《汉语大词典》(以下简称《大词典》)义项齐全,书证丰赡,是迄今为止我国最为完善、最具权威性的大型语文工具书,本文阐述时仅以《大词典》为例.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敦煌社会经济文书中12件文书的年代进行了考订,同时解决了一些相关文书的纪年问题,从而为敦煌社会经济文书的研究和整理提供了可靠基础。  相似文献   

5.
《敦煌社会经济文献真迹释录》是敦煌文书资料的综合性汇编,但在对所收敦煌文书校释时,通读方面尚存在三类疏误:一是不明文意,误用通读;二是本应通读,误而不用;三是本可自通,不必通读。  相似文献   

6.
宗舜 《家教指南》2001,(4):119-122
敦煌写卷S.343,不仅有各种社会文书,而且有一些佛教文献。此卷除社会文书、愿文等已经被辨识出来外,其中佛教文献一直没有得到深入研究,以致著录出现了不少疏漏。本文将S.343背面的佛教文献全部识别出来,纠正了《敦煌遗书总目索引新编》拟目和说明中的一些讹误。  相似文献   

7.
辞书名物条目容易出现偏差,与名物条目材料不足有关。《辞源》名物条目中或义项缺失、或释义不当、或例证滞后等疏误均与此相关。名物本身有着阶层之分,而古今辞书编纂有重书面语轻口语,重文人作品轻民间创作的偏向,导致涉及下层百姓的名物在辞书中出现一些问题。敦煌文献特别是敦煌社会经济文献,真实反映了当时的百姓生活。文献中大量的名物词,对大型辞书名物条目的编纂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敦煌社邑文书辑校》交付出版以后,又陆续新公布了不少敦煌文献,本文对新公布的敦煌文献中的社邑文书按照《敦煌社邑文书辑校》的体例进行了整理和研究  相似文献   

9.
敦煌吐鲁番汉文借贷契约文书中的妇女经济地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辑录了143件敦煌吐鲁番汉文借贷契约文书,并对其间涉及到妇女经济地位的文书进行了研究,认为这些妇女形象不仅可以表明当时的妇女绝非男权社会的附庸,进一步可以说明她们曾积极地参与了当时的社会经济生活;并且得出了妇女经济地位的上升路径,即由承担连带责任的“妇儿”到承担连带责任的保人,再到承担连带责任的“同取人”,最后到自身参与经济交往的当事人。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唐宋时期有一类有关财务方面的文书——历,之后逐渐消失在书面记载中。所幸在敦煌莫高窟藏经洞出土的为数众多的社会经济类文献中保留着近五百件此类文书,主要是寺院、官府和民间有关财务方面的文书,我们称之为"历文"。这类文书主要是吐蕃统治时期以及归义军统治时期的产物,在各方面都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在语言学方面,敦煌历文口语色彩强烈,其间夹杂方俗语词,是近代汉语研究的重要语料,应该引起语言研究者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1.
中国自周代就有了文化大小传统之分。从最初建立了雅言、雅乐和礼仪开始,就表明了一种和民间俗乐的区别。从文化社区观察,大小传统基本各自传播有序,官方、城市、庙宇是文化大传统的辐射区,乡村、牧区、山区则是文化小传统的专属区。二者的功能和属性,都是为维系和制造“文化秩序”或日“文化伦理”,使其成为社会的统一价值观,使社会得以有序推进。  相似文献   

12.
"《诗经·国风》民歌说"渊源于秦汉时期的采诗说,朱熹加以申述,民国时期古史辨派又参照俗世民歌进行考论,遂成定谳。否定"《国风》民歌说"的学者一般从《国风》非民歌原貌、《国风》内容非出平民两个角度切入,本文补证"《国风》民歌说"难以成立。  相似文献   

13.
任中敏是我国20世纪较早涉足曲籍整理和编校的著名曲学家。自1918年考入北京大学幸遇曲学大师吴梅垂青开始,他就着手整理和编校曲籍了。他编纂的《散曲丛刊》是我国散曲史上第一部运用新式的印刷方法排印的大型散曲总集,完成的《新曲苑》也是我国较早出版的超越前贤的大型曲学文献丛刊。他的第三项大工程是继《敦煌曲校录》、《敦煌曲初探》后编纂的具有集成性质的《敦煌歌辞总编》。他属于曲籍编订方面的著作还有《元人散曲三种》、《元曲三百首》、《优语集》等。任中敏尽可能地把隐匿、散落在各处的曲籍史料搜集、摘录出来给予汇集、编辑,恢复了曲学文献的全貌,为后世曲学研究提供了极大的方便。这些著作无疑也奠定了任中敏在我国曲学史上的永久地位。  相似文献   

14.
伴随电子信息时代的来临,网络工具日益成为学术研究的利器,如在线的敦煌吐鲁番文书、徽州文书、清水江文书、古方志谱牒、明清档案、域外古汉文文献等古文书语言文字方面的相关网络工具及数据库,都对推动古文书语言文字的进一步研究起到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5.
敦煌本《捉季布传文》的故事原型来自《史记》、《汉书》中的季布故事,其情节更加完善,人物更加丰满,不仅一改汉代史传文学简略质朴的叙事风格,而且整体变化尤为明显。文章通过探讨《捉季布传文》对《史记》中季布故事的拓展,探究了唐代俗文学的创作视角。  相似文献   

16.
《申报》在早期的二十年间刊登了大量的竹枝词.这些竹枝词一方面继承了前代民歌形式灵活、内容生动的特点,又因其借助报章发行,具有报章文学的特色.它改变了传统民歌及前代竹枝词重抒情的特色,着重描述晚清十里洋场的风物、人文及习俗,在一定程度上具有“诗史”的作用;同时,将新的语言运用到竹枝词的创作中,也是对传统民歌及前代竹枝词的革新.  相似文献   

17.
彝族是支系最多的一个少数民族,在灿烂的民族文化中,彝族歌谣颇具特色,彝族人民在生产生活中创作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音乐。民间歌谣是一种语言,同时也是一种文化,语言与文化之间具有天然的一致性,从歌谣语言的各个层面可以窥见各种文化特质。本文选取了云南禄劝、武定境内广为流传的彝族纳苏支系的民间歌谣为语言文化的研究对象,试从彝族民间歌谣的形式、语言特质等方面来探析彝族歌谣的文化蕴涵。  相似文献   

18.
非日语专业大学生日语学习动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定量研究的方法,以参加二外和辅修日语学习的本科生为调查对象,采取问卷的方法考察了学生的日语学习动机类型,笔者用SPSS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了因子分析,得出7种动机类型:个人发展动机、社会责任动机、语言效价动机、学习情境动机、信息媒介动机、自我效能动机、文化兴趣动机。同时提出改善教材、教学方法、语言环境等,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使教学效果最大化。  相似文献   

19.
敦煌写本碑刻文书是研究晚唐至宋初中国西北地区社会生活的重要文献资料。文章以前人释本为基础,参核缩微胶片及相关文献材料,就该类文书中部分尚存异议的字词予以补正,以供研究者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