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三星堆古蜀王国的繁荣持续了1500多年,古蜀先民建立了雄伟的都城,建立了自己的国家,用自己的勤劳与智慧创造了同中原一样灿烂而又独具特色的青铜文化。然而就在古蜀文明在向世人展开它神秘面纱的同时,又像它的出现一样突然地消失了……。三星堆古城缘何被毁弃?水患说、战争说、迁徙说等等,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三星堆古城,北邻鸭子河,马牧河由西向东贯穿全城,平心而论,河水上涨进而对古城造成毁灭的可能几乎不存在。本文结合三星堆古城所处的龙门山地域,从古蜀人的生存环境分析,解读古蜀历史上的地震洪水传说与文献记载,再结合"5·12"汶川大地震造成山体崩塌、堰塞湖溃决为特大洪水的思考,认为确实是洪水灾害中断了三星堆古城文明,但不是一般的水患,而是地震洪水让三星堆沦为荒郊野地,造成了三星堆古城的毁弃。  相似文献   

2.
曹刿生 《培训与研究》2007,24(3):97-99,102
我国目前英语教学侧重对外国文化的输入和输出,特别是对英语文化的介绍与传播,缺乏对本土文化自身和其英语表达的研究,只注意到本土文化的“负迁移”现象,而没有注意它的“正迁移”作用。本文探讨了中学英语教学中本土文化的“失语”症现象,并提出在跨文化交际中加强本土文化教学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文化全球化,使本土文化受到极大的冲击,甚至被认为将最终被强大的北美文化所取代和消灭。然而事实却是,尽管全球资本主义试图压制、吸收和同化本土的文化,它却同时增强了人们对本土的认识,刺激了本土文化的勃兴。在全球化时代。对本土文化最好的保护不是将它与外界的威胁相隔离,而是积极促进它们在这个新世界的流动,从而使它得到不断的发展和演进。  相似文献   

4.
从电影《阿甘正传》的台词中解读美国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敏 《文教资料》2009,(30):75-77
电影《阿甘正传》于1998年被评为美国最伟大的百部电影之一,它是对美国本土文化的全面展示。本文作者认为,从文化的角度解读《阿甘正传》,可以了解到美国人核心价值观,美国社会的阶级文化、宗教文化,以及美国的主流文化和边缘文化。  相似文献   

5.
立足本土文化 塑造民族地区形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地区的本土文化是民族地区形象的核心内涵,也是民族地区形象塑造的立足点。民族地区的形象是民族地区本土文化的载体,是促进民族地区社会全面发展的新动力。立足本土文化塑造民族地区形象,不仅是保持文化生态平衡的需要。也符合“全球地方化”发展变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6.
语言是文化的具体载体之一,同时也是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语言和文化紧密结合,使得在英语教学和跨文化交际中,文化教育显得尤为重要。然而,英语教学中普遍存在重英语国家文化、轻本土文化的现象。本文结合高职教育的特点和学生需求,阐述本土文化渗透在高职英语教学过程中的必要性,以及对于高职教育本土文化缺失的对策探索。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文化学、文化人类角度阐释了文化所具有的基本内在属性,认为文化是演化的,并且是趋于整合的。文化作为时间的存在处于不断的迁流转徙之中,每个时代的文化均有其独特独特的“特征性目的”,在价值上无可区分轩轾。将文化在时间上的传递看成是朝着进步发展方向进化的,乃是“现代中心主义”的情绪性反应。处于不同空间的文化存在形态也有其各自的“特征性目的”,在价值上无可区分轩轾。以己族文化的价值为标准去评判别文化,将己族文化的价值看成是普适的,乃是“我族中心主义”的情绪性反应。存在于不同空间的文化之间的交流表现的是本土文化的涵化,而不是异体文化对本土文化的替代。因此,对于人类运用其“理性”进行文化的创造或者文化秩序的重建时,笔者主张一方面要对自己民族的文化传统抑有高度的廉逊与敬服,另一方面要致力于建立一个适合自己时代需要的合理化的现代的文化体系。  相似文献   

8.
动漫艺术的发展离不开本土文化。本土文化推动着动漫艺术的发展;本土文化也影响着动漫艺术的发展。因此,动漫工作者必须切实把握本土文化的实质要领,领悟其核心精髓,打造以“中国故事、中国形象、中国风格、中国精神”为主要特点的动漫作品,尽快地建立起我国的以本土文化为核心的原创动漫产业,将我国的动漫艺术推向一个新的平台。  相似文献   

9.
晚明时期的文化变动是五四新文化运动重要的本土文化资源。这一变动的核心是晚明士人自我意识的转变和文化人格的转型。晚明士人自我意识转变和文化人格转型的社会基础是明中叶之后日益高涨的市民文化运动,其思想基础是阳明心学的崛起。晚明士人的文化人格突出表现为“狂”、“隐”两种类型。它为当时的文化变革所注入的资源是个性意识的觉醒。  相似文献   

10.
三星堆遗址等一系列古蜀遗址的发现,证明了夏商周时期的古蜀是中国文明的重要起源地之一,更证明了古蜀人曾对中华文明作出过重要贡献。关于三星堆文明的创立者,学者们将考古发现与古史传说的记载相结合,进行了广泛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崧泽文化”是上海的本土文化,因发现于青浦区赵巷镇崧泽村而得名。它上承马家浜文化,下接良渚文化,是长江下游太湖流域重要的文化阶段之一。“崧泽文化”作为一个考古学的年代命名,载入了中华文明的史册。2004年考古发掘又发现了“上海第一人”“上海第一房”,还有大量的石器、玉器、骨器、陶器和兽骨、稻种等遗物,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跨文化价值观念的视角对所谓“海归派”和“本土派”的划分进行剖析。这种分歧其实就是“五四”以来中西文化争论的延续,其核心是讨论中国现代化过程中如何对待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价值问题,但这种争论也有为私利所用的倾向。  相似文献   

13.
刘莺 《英语教师》2023,(18):128-130+134
阐述本土文化教学的必要性。以空中课堂Exploring Mudu为例,从课的由来、实践、反思等方面探究如何开展高中英语本土文化教学。提出强化本土文化意识观念、丰富本土文化融入途径、重视本土文化学习成果展示等策略。认为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深入挖掘教材内容、创设文化教学情境、积极开发第二课堂,真正落实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任务。  相似文献   

14.
课程在不断追随文化的理路而嬗变,钩沉课程改革所遭遇的主要困境,就是本土课程文化在实践中的赢弱,主要体现在传统文化中茧式化的“恋根情节”和西域文化中媚外化的“移植情愫”。面对文化的冲突,不但要释放被束缚的本土课程文化,使其从“作茧自缚”走向“破茧成蝶”的基脉,还要拥有批判性的眼观来审视舶来的文化,使其从“食洋不化”走向“中西合璧”的征途。  相似文献   

15.
本土文化同设计的关系,愈来愈受到设计师们的关注。产品的艺术造型是否成功,最关键的是产品的造型设计是否立足于本土文化。蕴涵浓厚民族地方气息的设计,会提升自身的竞争能力,使其得到大家的认可。本文仅从“形”、“意”、“神”三方面探究了设计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论述了本土文化对设计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6.
本土心理学在心理科学体系中的定位仍很模糊。中国心理学本土化是世界本土心理学的一部分。在世界本土心理学的发展中,批判美国心理学的文化殖民主义被凸显为本土心理学理论研究的基本导向。除了这种消极的文化概念,更应该强调的是积极的、建设性的文化概念。与多元文化论不同,本土心理学立足于本土文化,向传统心理科学提出了挑战,这一挑战可称为心理学中的文艺复兴。  相似文献   

17.
成都平原的地理形态与古蜀人文化精神间形成具有极为丰富的人文联系,封闭的成都平原下蕴藏了大量砂夹卵石,其来源为龙门山西部、西北部青藏高原东缘深山峡谷的山石碎屑、古河道出口遗址成为原始文明的通道,盆地是黑土层的形成促成了早期的农牧业开发,成都平原最初的形成雏形,对古蜀先民的文化雏形产生了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18.
本土文化不仅是传统文化,也是各种外来文化经过本地区或本民族的习惯和思维方式的加工,而重新阐释的文化,是本土内独创的一种文化形式。随着全球地域之间界限的模糊,本土文化已不是绝对的本土化,它已逐渐融入国际化的范围内,可以说它也是国际文化的组成部分。《美术新课程标准》提出:“认识本土文化是学生学习艺术、认识艺术的基础,是他们走向世界的起点。  相似文献   

19.
敦煌艺术既不是西方艺术的东渐,也不是中原文化的西延。它是我国秦汉以降,以西部本土文化为中心,兼容世界三大文明的“五凉文化”的结晶。敦煌艺术是东方中古时期绘画和雕刻艺术的最高成就和最完美的体现。要使敦煌的艺术生命不断延续,必须融入新的时代信息,发扬其艺术创造精神。  相似文献   

20.
综合实践课程到底该教给学生什么?本文从“淮安本土文化”地方课程资源的开发入手,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系统地阐述了“淮安本土文化”地方课程资源开发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并以“淮安历史”为例介绍了“淮安本土文化”的内容选择,与此同时,为“淮安本土文化”地方课程资源提出实施构想,试图让“淮安本土文化”成为淮安地区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中最靓丽的风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