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初中物理第二册研究通电螺线管磁性的实验装置,由于空心通电螺线管产生的磁场较弱,演示效果不够理想。为此,我们对该实验装置做了改进。 1 实验装置 实验装置见附图。  相似文献   

2.
1 指导思想 初中物理第二册《电磁铁》一课的教学中,按课本图10-28所示装置,研究通电螺线管的磁性强弱跟哪些因素有关的演示实验,存在着螺线管产生的磁性较  相似文献   

3.
初中物理第二册“电磁铁”一节中,演示通电螺线管磁性强弱的实验,如按照课本上所述的装置去做,效果不理想。笔者从新的角度设计并制作了一种通电螺线管磁性演示仪,实验效果很好,现介绍于下。 1 器件及装置 (1)连接有磁针的指针。如图1所示,是由废弃大型演示电表中拆下的指针,在其底端连接有一垂直放置的磁针,磁针长约12cm。指针全长的1/3处(偏靠磁针端)钻有一小孔。 (2)刻度显示盘 M为刻度显示盘,L为支柱,N为底座,它们是由五合板和小圆木制作而成的,在一张白纸上以弧长  相似文献   

4.
初中三年级物理“电磁铁”一节中,有“研究通电螺线管的磁性”的演示实验。选用的螺线管是原副线圈中的副线圈,在它的上方附近,固定一根下端挂着小铁块的弹簧(课本第二册217页图10—28)。给螺线管通电时便吸引小铁块,使弹簧伸长,以弹簧伸长多少来显示螺线管磁性的强弱。但实际上,接通电路时,无铁棒插入的副线圈磁性很弱,对铁块的吸引力很小,弹簧不会有明显的伸长变化,学生无法观察。因此,用该方法演示电流强度对螺线管磁性强弱的影响或线圈匝数对磁性强弱的影响,效果都很差。这是许  相似文献   

5.
通电螺线管磁性强弱实验的改进南漳县巡检中学孔庆福(441531)初中物理第二册《电磁铁》一节中,“研究通电螺线管磁性强弱”的实验,按教材上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实验效果不明显。因为很难选到弹性系数恰当的弹簧,用肉眼观察不到弹簧的伸长,原因还有螺线管产生...  相似文献   

6.
在演示决定通电螺线管磁性强弱因素的实验中,一般采用的方法是:在一轻质弹簧下悬挂一根铁棒,然后在弹簧的一端置一指针,演示时通过小指针上下移动距离的大小来比较通电螺线管磁性强弱,此方法有二点不足:(1)可见度较差,后排学生往往看不清楚.(2)不稳定,观察指针时位置仅出现在一瞬间,不可能“从容”地对前后几次演示结果加以分析比较,为此笔者作如下改进.  相似文献   

7.
刘雅妹 《物理教师》2003,24(1):33-33
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物理》第二册(试验修订本 ,必修加选修 )第十六章第一节磁场、磁感线 ,该节以实验教学为主 ,其中有一重要的演示实验 :电流之间通过磁场发生相互作用 .由于电流间通过磁场发生相互作用的力极小 ,教材所示的实验装置 ,学生观察不到通电导体在磁场力的作用下 ,有相互吸引或相互排斥的现象 .实验可信度差 ,没有说服力 .为此 ,笔者研制了通电直导线相互作用演示仪 ,用它来演示电流之间通过磁场相互作用的实验 ,导体间相互吸引或相互排斥的现象相当清晰 .经过实物投影仪或普通投影仪投影后 ,全班学生都能看清 ,…  相似文献   

8.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教师在课堂上的实验演示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学生对知识的正确理解和掌握,特别是一些平常生活中少见的物理现象,演示实验的效果就显得更加重要了.然而有的实验仪器,却偏偏不尽人意.近几年,教学仪器站给我校分配来的“自感演示仪”就是如此.该仪器在演示如图1所示的第一种自感   图1         图2现象时(电源接通,小灯泡A1比A2后发光),演示效果没有问题.但是对如图2所示的第二种自感现象(通电,待灯泡A正常发光后,再断开电路,灯泡A不会立即熄灭)的演示效果几乎没有…  相似文献   

9.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 ,教师在课堂上的实验演示成功与否 ,会直接影响学生对知识的正确理解和掌握 ,特别是一些平常生活中少见的物理现象 ,实验演示的效果就显得更加重要了。然而有的实验仪器 ,却偏偏不尽人意。我校的自感演示仪就是如此。该仪器在演示如图 1-a所示的第一种自感现象时 (电源接通后 ,小灯泡A1 比A2 次后发光 ) ,演示效果没有问题。但是对如图 1-b所示的第二种自感现象 (通电待灯泡A正常发光后 ,再断开电路 ,灯泡A不会立即熄灭 )的演示效果几乎没有。就原理上看根本没问题 ,那么 ,问题到底在哪里呢 ?一般…  相似文献   

10.
在高职物理的电学部分中,“研究通电螺线管磁性”是一个比较重要的实验。按照课本上的做法,在教室后面的学生根本就看不到磁针的偏转。为提高实验的可见度,笔者通过反复思考组装了一个研究螺线管磁性强弱的演示器,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高中“磁场”一章教材中演示实验较多。注意研究并做好这些演示实验,对于学生准确、熟练地掌握这一章的知识和技能具有重要作用。我在教学中对其中两个作了一点改进,收到较好效果。兹发表于斯,求教于同行。一.“通电螺线管磁力线”实验高中物理教参上并没规定一定要做磁力线的演示实验,但考虑到磁力线概念在高中电磁学中地位重要,运用频繁。因此很有必要演示一次“通电螺线管磁力线”的模拟实验。初中类似的实验,效果不太明显。为了让学生看清铁粉在通电螺线管磁场中排列成磁力线状的动态现象,并利用这一演示对学生强化有关磁力线概念的训练。为此,  相似文献   

12.
.,,1.1820年,丹麦物理学家_用实验证实,通电导线的周围存在着,指出了现象和现象不是各自孤立的,而是有密切联系的.通电导线周围磁场的方向跟导线中_的方向有关,这种现象叫做_. 2.通电螺线管外部的磁场和_的磁场一样.通电螺线管的两臀阳端相当于两个磁极,极性跟螺线管中_有关. 3.在如图l所示的实验装置中,玻璃球内的导线是分开的,小磁针处于静止状态.当用酒精灯把玻璃球加热到红炽状态时,发现小磁针发生了偏转.根据以上现象可知,当把玻璃球加热到红炽状态时,玻璃变成了体,此时小磁针的极将向螺线管偏转.小磁针和螺线管间的相互…  相似文献   

13.
·实验预习·1.奥斯特实验说明:通电导线和磁体一样,周围_,即电流的_.其方向跟_有关. 2.通电螺线管外部的磁场和_一样,通电螺线管的两端相当于_.的两个极,其极性跟_有关,可以用_来判定. 3.试标出图7-1中各通电螺线管的极性或电流方向. 4.试标出图7-2中软铁ab、cd、ef磁化后的极性. 5.图7-3中的甲是通电螺线管,图中的乙是有铁心的通电螺线管,当它们的线圈匝数相同、且通过的电流大小相同时,两者的磁性强弱一样吗?为什么?它们的磁性有无可用什么方法来控制? ·实验报告· 实验日期_年_月…  相似文献   

14.
螺线管在通电时具有磁性,在断电时失去磁性.人们利用这一现象,制作了电磁铁和电磁继电器.电磁铁是大型的螺线管,在通电时具有很强的磁性,能吸起钢铁元件并移动它们的位置;在断电时电磁铁失去磁性,将所搬运的钢铁元件放下.电磁继电器也是利用螺线管的通电、断电、吸引、松开,达到控制电路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一、设计思想 中学实验室现有的楞次定律演示仪是用铝制的圆环(图1)制作的,这个仪器装置便于携带但不便于教师演示和学生观察.因圆环太小,教师不便于操作,学生(尤其是后排学生)也看不清楚,且相对较重,从而使演示效果不太明显.为增强实验效果,激发学生兴趣,笔者自制了楞次定律演示仪.  相似文献   

16.
汪木林 《物理教师》2008,29(5):29-29
在图1所示电磁感应现象的实验中,磁铁插入(或拔出)螺线管时,穿过螺线管的磁通量就增加(或减少),电路中就有电流产生.通过该实验演示,就可以得出磁也能产生电,而且产生电流的条件是,只要穿过闭合电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就能产生感生电流.该实验中演示电流产生的实验装置是编号为J0403的教学演示电流表,演示该实验坐在稍后面的学生就看不清电流表指针的摆动,近视眼学生更看不清.如何让每个人都能看出电流的产生呢?  相似文献   

17.
潘军良 《物理教师》2023,(11):64-67
通过自制螺线管,借助智能手机中phyphox程序的磁力计,用控制变量法定量探究影响通电螺线管磁性强弱的因素,让学生在实验中领会科学探究方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8.
实验现象往往是学生形成兴趣的基础.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物理实验课具有直观、真实、形象和生动的特点,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课堂上的小制作,还会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在探究通电螺线管内部及周围的磁场特点实验中,因为学校大多数只配备了演示器材,不能满足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所以可以利用身边的简单原材料自制螺线管来完成探究实验.  相似文献   

19.
在教材中,自感现象演示实验所用仪器为通、断电自感现象的演示装置、电源、开关及导线若干,实验装置如图1、图2所示。演示通电和断电的自感现象时,分成2个电路,不仅演示时不够方便,而且会使学生误以为每种线圈只能在一种条件下产生自感电动势,造成不必要的歧义,同时感应电流的方向也无法展现出来。  相似文献   

20.
分析(A)图演示的是通电螺线管周围存在磁场;(B)图中电风扇转动,小灯泡发光,是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C)图演示的是电流周围存在磁场(奥斯特实验);(D)图演示的是磁场对通电线圈有力的作用,是电动机的工作原理.选(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