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本文以苏轼“以诗为词”为中心,阐明词并没有特殊不变的“本色”,因而北宋以来的本色论者反对苏轼“以诗为词”,谓苏词“非本色”的论调是错误的。本色论者没有看到苏轼“以诗为词”的原因与实质,从而不能对苏轼“以诗为词”在词史上的意义与功绩作出恰当的评价。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苏轼“以诗为词”为中心,阐明词并没有特殊不变的“本色”,因而北宋以来的本色论者反对苏轼“以诗为词”,谓苏词“非本色”的论调是错误的。本色论者没有看到苏轼“以诗为词”的原因与实质,从而不能对苏轼“以诗为词”在词史上的意义与功绩作出恰当的评价。  相似文献   

3.
苏轼提出“以诗为词”的创作主张,这一主张有些违背作词的基本原则。从苏轼的作品看,其创作实践并未坚守其理论,有些地方甚至违背了“以诗为词”的主张。从苏轼的主张看,他主张词、诗共源,词只不过是“长短句诗”而巳。这将会使诗词出现合流的现象。苏轼“以诗为词”,不仅以诗的题材内容入词,还以诗的创作形式、创作方地广泛入词,这样就使苏轼许多词作常与其诗混淆难分。苏轼把“诗序”入词,结果使他的原有词牌往往被人遗志,反而经常取其词序和中词句当作新词牌名,这并非对词体的革新。  相似文献   

4.
道光《褒城县志》所载苏轼牛头寺诗,各种苏轼诗集皆未收录,但这一记载渊源有自,明清相关方志可为佐证,此诗题目当为《赠牛头寺明上人》。苏轼至少两次经过褒城,具备创作此诗的条件和可能,且此诗深层意蕴与熙宁元年苏轼除父丧还朝时心境若合符契。牛头寺诗存在并未收入苏轼诗集、仅在褒城地区长期流传的可能,诗作本身也没有任何有意作伪痕迹,因此,我们认为这首牛头寺诗为苏轼佚诗当无可疑,应当据以补遗。  相似文献   

5.
一般论者以风翔诗为苏轼的最早期作品,而笔者认为,苏轼真正意义上的最早期作品应该是其二次出蜀赴京时所作七十八首南行诗。南行诗是苏轼文学创作的主要起萌,具有不可替代的研究价值。我们对苏轼文学创作的全面观照,实在不能脱离开南行诗来进行。  相似文献   

6.
<正>一."以诗为词"——突破诗尊词卑的词论苏轼词的突出特点是"以诗为词",他"以词的躯壳而赋予诗的神气"。"以诗入词"是苏轼对词体解放的巨大贡献,在词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以诗为词",简单说来,就是用写诗的方法写词,把诗的题材、形象、意境、创作方法尽情入词,使词"诗"化成为新的独立词体。  相似文献   

7.
一."以诗为词"——突破诗尊词卑的词论 苏轼词的突出特点是"以诗为词",他"以词的躯壳而赋予诗的神气"。"以诗入词"是苏轼对词体解放的巨大贡献,在词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以诗为词",简单说来,就是用写诗的方法写词,把诗的题材、形象、意境、创作方法尽情入词,使词"诗"化成为新的独立词体。  相似文献   

8.
南宋严羽曾自信自矜地说:“仆之《诗辨》,乃断百年公案,诚惊世绝俗之谈,至当归之一论。”(《答出继叔临安吴景仙书》)严氏全然未曾料到,他在《沧浪诗话·诗辨》里非议苏轼等“以文字为诗,以才学为诗,以议论为诗”以后,不仅不能“归之一论”,反而引得历代论诗者聚讼纷纭,争执不息。如何看待苏轼“以文字为诗,以才学为诗”,近年来学术界颇多公允评价;对苏轼“以议论为诗”这一突出特点,尚觉议论不够。笔者不辞浅陋,欲就此考其原由,辨其是非,论其得失,以求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9.
"以诗为词"可以说是因苏轼词的风格和作法而得名的,但它并非始于苏轼.从北宋初到苏轼,"以诗为词"创作倾向经历了它的酝酿期、成长期和成熟期.在这个发展轨迹当中,有潘阆、范仲淹、张先、晏殊、欧阳修、王安石、晏几道等一批各具特点的词人用自己的创作实践或创作理论,从题材、语言、风格、手法等方面逐步发展了"以诗为词"的创作倾向,为苏轼对其的成熟作了先期准备.  相似文献   

10.
宋代诗人喜欢"以才学为诗"。苏轼尤甚。苏轼之所以喜好"以才学为诗",自有其不便言说的独特的创伤初衷,这就是:(1)要抒胸中"忧愁不平气",(2)作家(诗人)与学者兼于一身特殊身份所使然,(3)强烈开宗立派意识所驱使。由此形成了苏轼独特的文本类型,即:(1)用典使事型,(2)多次韵型,(3)艺术鉴赏型,(4)因物寓理型。同时,苏轼在"以才学为诗"的实际操作中,自有其一套与之相适应的审美特征:一是经史百家学问穿插互用;二是以才学寓托诗人心志和寻求精神之"适";三是凭才学拓展诗歌题材。此外,苏轼"以才学为诗"具有极其重要的创作意义。  相似文献   

11.
据《苏轼年谱》,元丰八年(1085)八月下旬,苏轼从常州赴知登州任途中经过扬州时,杨康功献醉道士石请苏轼赋诗。在次年九月,苏轼在大风淮口舟中写下《醉道士石》诗。由此看来,苏轼作此诗时,他只是凭他的记忆写,石仍然为杨所藏,这就排除了苏轼在石上自书的可能性,现存于山东青州博物馆里的醉道士石上的苏轼的《醉道士石》诗并非苏自书,当是后代好事者所为。  相似文献   

12.
"闲人"雅歌——欧阳修词学观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西湖念语》及词体文学创作中可以看出欧阳修的词学观念,即合乐可歌的体性、"聊佐清欢"的功用及"闲人"雅歌的审美理想。在词体文学音乐性、功用等方面,欧阳修与当时人们的观念毫无二致,不同的是他对创作主体审美情趣的重视,这体现在他的创作与作品整理上。欧阳修的词学思想与宋人文化高涨不无关系,有别于鲖阳居士《复雅歌词序》所主张之"雅"。欧阳修的词学观念与其创作之间存在着良性互动,他在遵循词体体性的基础上提升了词的品格,为苏轼、秦观等词人提供了艺术典范。  相似文献   

13.
苏轼在文学上的成就可谓"雄视百代",其诗在我国诗歌史上自成一体,对当时和后世都产生了重大影响。《和陶诗》是苏轼晚年贬谪期间艺术创作的精华,体现了苏轼仕与隐的思想。《和陶诗》标志着苏轼的创作风格由豪放恣肆转向冲淡平和。在对陶渊明诗歌继承、创新和传播方面,苏轼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大量和陶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特殊现象。苏轼和陶,一是为了“陶写伊郁”,二是喜欢陶诗,三是崇尚陶渊明的为人。但是,苏轼学陶而不囿于陶,他的和陶诗凸显了一个经过了精神历险之人不屈、旷达的性格特点和自然平淡的诗风。和陶诗是我们研究苏轼晚年思想、生活经历、审美情趣的重要文史资料,是苏诗艺术风格转变的标志,它建立了一种异代对话的机制。  相似文献   

15.
作为地方最高行政的密州知州,苏轼对文化的重视必定会对给后人做出良好的榜样。苏轼发挥自己文学创作方面的的特长与优势,坚持自己的诗词创作,与在密州当地和密州之外的同僚与朋友相唱和,形成了密州良好的文化氛围,又重视文化设施建设,修葺了超然台等多处文化设施和文化景点,这都给后人以良好的影响与启示。苏轼用自己的天才与妙笔为密州的山川增添了丰富的文化内容,为密州的社会人文也增加了丰富的文化内容。苏轼以集大成式的中秋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为密州、为中国的中秋文化做出了重大贡献,对中秋节赏月、美食与团圆的文化内含以诗词的形式进行了固化。苏轼修葺超然台、创作《超然台记》等形成了自己的超然思想,开启了密州超然思想发展的历程,薪火相传,逐渐形成了诸城今天的超然文化。  相似文献   

16.
词的特点是长于抒情。苏轼词之所以受到人们喜爱,在于他掌握了词的创作规律,在词中抒发了强烈的感情,从而引起读者共鸣。苏轼是一个多情的词人。他热情澎湃,激情四溢,豪情万丈。所以他的词具有无与伦比的感染力,如火如荼的煽情性。苏轼词中表达了豪情、韧情、亲情、爱情、艳情、真情、怡情、民情、同情、傲情、乡情等。故称苏轼为词中“情圣”乃是当之无愧的。  相似文献   

17.
苏轼超高绝逸的过人才华、旷达豪迈的磊落气质使他的词呈现出一种与众不同的面貌,汪洋恣肆,清劲雄放。因而也得到了两种极端的评价,"落笔绝尘"的赞赏与"句读不葺之诗"的不满。词源于诗歌,随乐而制,故其节奏和音韵上都有严格要求。作为各体均通的文学巨擘,苏轼的词居然不协音律,而成了"句读不葺之诗",实在匪夷所思。词的音律无外乎是押韵和平仄,故我们从这两方面入手,对苏词进行全面的考察,用事实和数字证明,苏词并非不协音律者,即便是为数不多的不协律之词都有其特殊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论起苏词,多以“豪放”赞之。苏轼天性豁达、侠骨峥峥,创作中,刻意要“无柳七郎风味,亦自是一家”,形成其词豪放、旷达风格。但苏词中还有一批叙写儿女私情、离愁剐恨之作,婉约柔美,纤丽清新,剐有一番风情。通过对苏轼具体词作的分析,可以看出苏词特有的艺术风格应是:纤丽与雄壮齐飞,婉约共豪放一色。  相似文献   

19.
苏轼破体为文,把古文的笔法渗入到各种文种之中,诸如以文为赋,以文为四六等,形成内涵丰富的诗文改革运动,完善了"古文"理论。他兼取骈散之长,在骈文因定体制中,或穿插单行句式,或加长骈句,或运以散体之法,不求切对工整,不用故事陈言,打破浮靡堆砌,风格追求疏散,语言力求平易,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散体骈文,树立了散化骈文的典范。苏轼以自身的实践,改良着骈文,推动骈文的散化,影响了北宋文人的骈文创作。  相似文献   

20.
苏轼对“平淡”风格的认识,主要体现在他对陶渊明诗歌“枯淡”美的批评上。“枯淡”风格的形成是一个“绚烂之极归于平淡”的过程,体现在陶渊明的诗歌中就是“质而实绮,癯而实腴”、“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实美”的美学效果。从“枯淡”风格出发,苏轼发现了柳宗元、韦应物诗风与陶渊明“同源”,并作出了“柳在韦上”的判断。苏轼还创作了大量的“和陶诗”,这在中国古代文化史上具有重要的认识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