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2 毫秒
1.
智能Agent技术与个性化信息服务的实现   总被引:25,自引:2,他引:25  
符敏慧 《情报杂志》2004,23(1):97-98
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使信息空间日益复杂化,现有的搜索引擎技术已不能满足人们的个性化信息需求。文章阐述了个性化信息服务的内涵,说明了基于Agent的个性化信息服务的技术及基本原理,并构建了一个多Agent的个性化信息服务模型系统。  相似文献   

2.
智能Agent技术在数字图书馆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蔡清万 《情报杂志》2001,20(6):30-31
介绍了智能Agent的基本含义、基本特性与功能,同时结合智能Agent的基本技术特性与功能,就智能Agent技术在数字图书馆中如何实现Internet信息与搜寻、信息检索代理、检索界面优化、远程教育与培训和网络信息导航等五个方面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李英  雷玉华 《情报科学》2006,24(7):1058-1061,1065
政府信息门户是直接为企业和公民提供服务的一个平台,也是政府优化和整合业务流程的一个平台,是电子政务的重要组成部分。Agent是一种能够感知环境并作用于环境的计算实体,具有智能性、自主性、协调性和学习性,适合于完成知识搜索、知识管理等任务。利用Agent技术构建信息门户,能够增强系统的智能性,提高系统的服务质量。本文讨论了基于Agent的信息门户在电子政务中的应用,建立了基于Agent的政府信息门户框架,并以网上并联审批过程为例分析了系统的工作过程。  相似文献   

4.
姚宇峰 《现代情报》2009,29(11):122-124
虚拟参考咨询组织是一个连接多个图书馆虚拟参考咨询平台,实现了图书馆的服务和信息共享。本文首先介绍移动Agent的概念、特性,以及采用移动Agent技术构建虚拟参考咨询组织的优势。然后提出使用移动Agent技术构建虚拟参考咨询组织的整体架构;并详细描述了系统工作流程。最后针对移动Agent技术的特性,提出该组织系统今后可以改进的几个功能细节。  相似文献   

5.
将多Agent技术引入到计算机支持的协同设计(CSCD)领域中来,有效地解决了设计者之间信息的共享、通信和协作问题。分析了基于多Agent的协同设计技术的特点,提出了一个基于多Agent的协同设计计算模型,利用这个计算模型和多Agent的关键技术,实现了一个基于多Agent技术的复杂产品协同设计系统框架原型。  相似文献   

6.
罗浠 《大众科技》2011,(11):16-18
介绍了多Agent系统及其开发平台JADE;针对传统保护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Agent技术的后备保护系统,并分析了其保护策略;针对T接线路构造多Agent保护系统,并通过JADE生成相应的Agent进行仿真。仿真表明,利用多Agent之间的信息交互,采集广域信息完成广域保护功能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基于多Agent的专利地图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专利地图在未来的信息世界将会扮演重要的角色,它的核心是信息的收集和处理,多Agent系统适应专利地图的特点,在该领域有独特的优势。多Agent系统能够实现人机协同工作,处理结构化和非结构化的信息,而且在专利地图上具有很强的信息集成能力。通过介绍专利地图的定义、分类,提出了一个基于多Agent的专利地图模型,最后实现了一个基于多Agent的专利地图原型系统。  相似文献   

8.
针对目前TMN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采用移动Agent作为解决问题的主要手段。介绍了移动Agent的定义、特性和体系结构,同时总结了移动Agent的关键技术,着重介绍了移动Agent技术运用到TMN中的优势,对设计和实现一个基于移动Agent的TMN性能管理模型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9.
基于多Agent技术的Internet信息服务模式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泽锋 《情报杂志》2005,24(4):69-71
通过对传统搜索引擎与Agent技术的分析,探讨Agent在网络信息服务上的应用,提出了基于多Agent技术的Internet信息服务模型。  相似文献   

10.
针对分布异构环境下企业数据集成的难点问题,将XML、本体和多Agent技术相结合,构建了一个基于本体的多Agent企业数据集成模型,分析了模型的层次结构,并详细探讨了系统实现的关键技术问题,最后以一个实例描述了系统的流程。采用本体技术来实现信息资源的组织,描述信息资源的特性,获取数据的模式,可解决企业异质信息问题。采用多Agent技术实现数据的分发,向用户提供信息处理和检索,可解决企业信息资源的动态性和分布性问题。  相似文献   

11.
信息隐藏模型与数字水印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甘甜  梅廷会 《情报科学》2004,22(1):107-109
信息隐藏,作为信息安全的新兴领域,是在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等迅速发展和广泛普及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本文较系统地论述了信息隐藏模型和数字水印技术,探讨了数字水印技术的嵌入、恢复与检测模型,最后指出数字水印技术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2.
唐秀江 《科技广场》2007,(1):223-224
信息技术是现代化社会建设的重要技术之一,随着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信息技术教育将在我国教育中占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如何上好信息技术课已经成为教育科研所关注的一个热点,而信息技术课的课程设置是能否开展好信息技术教育的关键组成部分,信息技术课程应该得到更合理的设计和使用。  相似文献   

13.
国外主要信息集成项目介绍与评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史海燕  毕强 《情报科学》2004,22(7):839-844,896
本文对国外主要的信息集成项目如InfoBus、TSIMMIS、IM、Infosleuth和AentRAIDER分别进行介绍,并对它们的主要特色进行了比较评析。  相似文献   

14.
现代社会与信息经济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仍然 《情报科学》1998,16(6):510-513
信息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随着近半个世纪来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文明已进入信息社会,社会生产与生活的经济行为主要的反映为信息相关性,信息经济构筑了国民经济的基础,信息产品有形性与信息价值的无形性集中反映于信息设施的技术与信息传递的水平。本文从社会发展的客观性出发,对社会经济的特点进行一定的分析,研究社会经济结构及其长期发展的本质,对信息经济学的产生及未来趋势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5.
信息可视化--情报学研究的新领域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8  
靖培栋 《情报科学》2003,21(7):685-687
信息可视化是在国外最近才形成的情报学研究的新领域。本文考察了信息可视化的起源,说明了信息可视化的概念。给出了信息可视化的经典与现代案例,考察了信息可视化流程。  相似文献   

16.
全球化竞争与中国信息产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丁允旭  钱敏 《情报科学》2002,20(3):326-329
信息技术是当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主要推动力之一,随着中国加入WTO的步伐日益临近,在国门彻底敞开后,如何迎接挑战、把握机遇成为中国信息产业生死攸关的重大问题。西方发达国家是这场革命的先行者,在技术、资金以及理念等关键要素上都处于绝对优势地位,与此同时我国尚未完成工业化,整个信息产业还是处于国家的引导和保护之中,即 便在加入WTO后有5年时间的保护期,但整体实力、规模和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处于不利地位。为此,本文将就中国信息产业如何开展竞争,把握生机作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了PDM系统实施的必要性、PDM系统的概念及其关键技术、PDM系统在实施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因为PDM在对企业信息集成、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以及产品开发效率等方面的重大意义,使我国许多大中型企业充分认识到了其应用的重要性。所以PDM在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具体应用也越来越受到了人们的关注。  相似文献   

18.
自由文本信息抽取技术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李向阳  苗壮 《情报科学》2004,22(7):815-821,829
信息抽取是从自由文本语料库构建数据库,实现情报自动收集的有效途径之一。近十多年来,信息抽取技术逐步走向成熟,已成为与信息检索相平行的技术之一。对信息抽取技术进行系统的归类、总结,已显得较为迫切。在对当前多种主要的信息抽取技术进行分析、比较的基础上,结合信息抽取所面临的挑战,分析了信息抽取的三个趋势。  相似文献   

19.
试论信息法与信息政策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顾微微  袁卫芳 《情报科学》2000,18(8):717-719
信息政策和信息法是对社会信息环境实施管理和控制的两种最主要的手段,作者通过比较指出了这两者之间的区别,也论述了两者间的联系,并提出了如何正确处理这两者间关系的一家之见。  相似文献   

20.
信息经纪业的结构要素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燕 《情报科学》2003,21(10):1009-1012
信息经纪人、信息商品、信息消费者和信息市场是支撑信息经纪业存在与发展的四个结构性要素.本文从这四个要素出发,分析了信息经纪业的结构构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