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三立(1853-1937),字伯严,号散原老人,江西义宁(今修水县)人,为"同光体"的旗帜和领军人物、赣派诗人的代表.在清末与谭嗣同、丁惠康、吴保初号称清末"四公子",是清末"诗界革命"的八贤之一.他是具有改革思想、民族气节的爱国诗人.他是以国家安危、民族存亡来考虑自己的进退出处的,故能长期有官不居,宁愿助父变法,"以改革天下"为己任.  相似文献   

2.
古代中国早有“事实”之说,并在“虚-实”对应的话语框架中被国人长期使用。而清末对译英文“Fact”的“事实”则源自日本,构成“事实(客观)-理论(主观)”二元对应的话语框架。此框架被引入报界后,转化为新闻思想领域关于“事实”和“言论”关系的话语辨析,影响深远。清末侧重“言论”的作用,主张“言论为事实之母”,民初则突出“事实”的地位,强调“言论必于事实上负责任”。文章指出,两种“事实”概念在清末是分离的,至民初则结合到一起,它们最终促成彼时新闻界重“事实”轻“言论”的认知取向。此种取向,为“五四”时期新闻本位思想的兴盛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晚清著名谴责小说《老残游记》作者刘鹗(1857—1909),别号洪都百炼生,他集学者、水利专家、医生、小说家、诗人、慈善家于一身,是晚清奇才,一代历史文化名人,又是亦官亦商颖志改革的洋务派。因八国联军使京城遭殃,他向沙俄侵略军用低价购进“太仓粟”,赈济灾民,被清廷诬陷为“汉奸”,远戍新疆,猝死戍所,  相似文献   

4.
南宋著名藏书家、诗人尤袤嗜书成癖,他广收博采,家中有丰富的藏书,并“汇而目之”编成《遂初堂书目》。友人陆游曾光临其藏书室写下《遂初堂诗》,盛赞其藏书之富:“异书名刻堆满屋,欠伸欲起遭书围。” 尤袤读书更是如饥似渴,每日公退便闭门谢客,躲进书房专心攻读。他曾谈自己的读书体会道:“饥读之以当肉;寒读之以当裘;孤寂读之以当友朋;幽忧读之以当金石琴瑟也。”(《遂初堂书目序》)这段话成为文人嗜书的格言。清人叶昌炽在《藏书纪事诗》中感叹此事,写下“饥当肉兮寒当裘,足消孤寂遣幽忧”的诗句。清末民初的藏书家章钰曾以此为座右铭,将自己的书斋名为“四当斋”。  相似文献   

5.
世界十大文豪一、荷马(约公元前十世纪─—公元前八世纪之间)古希腊诗人。他是个出生于小亚细亚一带的瞎眼专业艺人,创作了欧洲文学史上最早的优秀作品“荷马史诗”(包括《伊利昂记》和《奥德修记)})。二、但丁(1265M1321)意大利诗人、政治活动家。诞生...  相似文献   

6.
沈家本(1840-—1913)字子,号寄,浙江归安(今湖州市)人。沈家本于光绪九年(1883)考中进士后步入仕途,三十年中有二十余年主管司法,先后担任刑部左侍郎、大理院正卿、法部右侍郎、资政院副总裁等司法要职。光绪二十八年(1902)起“奉上谕”研究中西法律,兼任修订法律大臣。沈家本是我国近代在法学上力主向西方学习的先进知识份子代表。在他主管清末司法工作的实践活动中,依据自己长期从事司法工作的经验及其精通古今中外的司法知识,在中国近代法制改革上,作出了重大贡献。后人对他评价甚高,称他为“法学泰斗”、“清代最伟大的法律专家”、“中…  相似文献   

7.
一、明代中期的关中诗人关中(今陕西渭河谷地及其周围地区)在历史上是一个人文姿革的地方,汉唐盛世所孕育的一大批文人墨客,类皆声名赫赫,多为妇孺共知。受其流风余韵的影响,直到明清时期,这里仍旧是一处在全国具有相当影响的文化中心。明代弘治、嘉靖年间以李梦阳为代表的关中诗人群和清代初年的哲学流派“关学”,可以说分别是这两个朝代中关中文化最突出的成就。李梦阳是明代文学领域拟古主义流派“前七子”的领袖(他是庆阳人,今属甘肃省,但在明代却归陕西统属,属于关中的外围地带),名列“前七于’之中的关中诗人还有邹县人…  相似文献   

8.
1999年夏季,国内多家报纸发表或转载了梅白 所写的《毛泽东笑谈郭小川》(下简称“笑谈”)一文,其中有杜撰的嫌疑,联想到当前一些回忆性的著作常有类似的毛病,很有必要予以讨论。 前些年梅白写过一篇回忆毛泽东在湖北的文章,曾使得长期担任中共湖北省委第一书记的王任重读后难以抑制其义愤,乃以“满篇谎言”为题,批评了他伪造史实的行径(见《新华文摘》1989年第6期)。 王任重发表批评梅的文章已多年,未见他出来为自己辩白。去年,他又抛出“笑谈”,说他在庐山上想到他的知己、诗人郭小川和他的“彭大叔”(指彭德怀)…  相似文献   

9.
劳乃宣是清代后期修律改革中代表礼教派的核心角色,。他的主张在一定程度上为促进清末修律的科学化、规范化运行提供了必要的理论支撑,为促进社会更加平稳的过渡提供了有效的思想保证。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的新闻实践 邓小平的一生,与报纸可以说是结下了不解之缘。以他与新闻的关系,他的一生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身体力行从事新闻实践(遵义会议之前),第二阶段是直接领导新闻工作(遵义会议至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第三阶段是在更高的层次上驾驭新闻舆论(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 邓小平早期参加革命活动就与办报结缘。1922年夏季,年仅18岁的邓小平(当时名邓希贤)在法国加入“旅欧少年共产党”,由于他才思敏捷、责任心强,加之文字严谨,书写工整高效、精力充沛,少共组织分配他负责机关报刊《少年》的刻版和油…  相似文献   

11.
张小龙 《大观周刊》2012,(27):14-14
维克多?雨果(Victor Hugo,1802-1885)是十九世纪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代表作家,他在1827年发表的《序言》提出了著名的“美丑对照” 原则。夏尔·皮埃尔·波德莱尔(Charles Pierre Baudelaire,1821-1867)是十九世纪法国著名的现代派诗人,在《恶之花》这部诗集中浓缩出他的艺术主张—“以丑为美”。两种文艺观既存在着内部“和谐”一面,又呈现出各自“不和”的特质。本文欲从两人“美丑”文艺观中的“和”与“不和”两个方面具体论析二者之间的共性与区别,从而对两种文艺观进行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相似文献   

12.
马小艳 《兰台世界》2007,(2S):61-62
李有棠(1837-1905),号芾生,江西萍乡人,是清末的大学问家。李有棠幼年时读书,就已显露出天资的聪慧,他记忆力好,理解能力强,对经史特别留心。[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张謇是清末民初政坛的重要人物,虽然为官的时间不长,但是深受儒学背景影响的他一生都在为重德、勤政、选贤任能、积极改革吏治而努力。本文阐述了张謇勤政廉政思想的理论基础,并对其勤政廉政的具体实践进行总结和分析。  相似文献   

14.
张謇是清末民初政坛的重要人物,虽然为官的时间不长,但是深受儒学背景影响的他一生都在为重德、勤政、选贤任能、积极改革吏治而努力。本文阐述了张謇勤政廉政思想的理论基础,并对其勤政廉政的具体实践进行总结和分析。  相似文献   

15.
陆军大学,简称陆大,是旧中国最高军事学府。它从1906年在直隶保定府创办,1948年底离开南京共43年,迁校6次。一、初创时期(清末1906年-1912年)陆大是清末为编练新军的需要创办的。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清政府开始淘汰绿营,改革军制,训练新军。  相似文献   

16.
石志敏 《大观周刊》2013,(10):11-12
易顺鼎是清末民初一位有着重要影响力的诗人,其一生不仅诗歌创作之多令人咂舌,而且其诗歌创作主张也是大胆独特。本文试从“真性情”的标举、“诗界说”的打破、学古而不“泥古”三个方面对易氏诗歌创作主张略作探讨。  相似文献   

17.
陈虬(1851-1904),原名国珍,字志三,号蛰庐,自称皋牢子。浙江省瑞安人,祖籍乐清,是我国近代著名的早期维新思想家。他出身军功之家,从小对军事比较爱好。在求强求富的爱国思想和主张中,他提出了用军事改革来求强。面对中华边疆危机的艰难处境,他在1892年著的《经世博议》中提出了筹海筹边的军事防御主张。而到目前为止,对陈虬筹边的军事思想进行专门研究的还没有,本文拟就陈虬筹边的边防军事主张作一剖析,展现他丰富的陆地边防军事思想。  相似文献   

18.
左宗棠是清末著名的洋务派首领。他的民生思想是从他解决人民的生计问题、改革有关国计民生的制度上反映出来的,体现在安民恤民,变革田赋、改铸制钱,开源节流等多方面。左宗棠虽然没有明确提出民生思想,但在西北从政期间,所推行的安民养民利民的策略和举措无不体现民生思想的实质。  相似文献   

19.
马岚 《档案天地》2012,(9):32-33
傅作义(1895-1974),字宜生,山西临猗人。原为国民党中的抗日爱国将领。1949年1月,他接受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和平解放北平(今北京)条件,率部起义,立下大功,被毛泽东称为“深明大义”。新中国成立后.他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国防委员会副主席,水利部、水利电力部部长。  相似文献   

20.
唐红波 《新闻三昧》2006,(12):54-56
戈公振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我国著名的报人,是一位集记者、学者、社会活动家于一身的爱国知识分子。他的多重“角色”均以新闻为轴心,“与新闻事业相始终”(于佑任语)。戈公振一生编辑和创办了《东台日报》、《时报》、《图画时报》、《申报》等主要报刊,曾先后在上海的国民大学、南方大学、复旦大学等高等学校新闻系任教。他的译著《新闻学撮要》和《新闻学》、《中国报学史》等专著是中国最早的新闻学著作。特别是《中国报学史》被公认为中国新闻史研究方面的奠基之作。他还于1927年和1932年前后两次出国考察,总结出《世界报业考察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