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译有所为——析功能翻译理论》(2004)是德国功能翻译学派代表之一诺德(Christiane Nord)的一本专著,该书对德国功能翻译理论的主要代表如赖斯(Reiss)、曼塔里(M?ntt?ri)、弗米尔(Vermeer)等的理论观点进行了梳理,并针对译学界对功能翻译理论的批评,提出了自己的“功能+忠诚”的翻译原则,作为对功能翻译理论的补充。该文拟对该书的主要内容进行介绍,并对其主要理论观点作出一点自己的思考。  相似文献   

2.
德国功能翻译理论的核心是翻译目的论。钱钟书在译论方面提出"化境论"。本文通过对德国功能翻译理论和钱钟书译论的梳理和比较,认为二者承认译文可以同源文的功能是不同的观点有异曲同工之妙,其能对二者的关联建构提出新的视点。  相似文献   

3.
黎敏 《培训与研究》2006,23(12):124-126
功能主义翻译理论于20世纪70年代出现在德国。它既继承了传统译论的合理的成分,又突破了其束缚,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和实践意义,为整个翻译界提供了一条新的研究发展思路。本文将着重论述功能学派的四位代表人物的主要理论,并提出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德国功能翻译理论学派的特征及其相关理论,并对其代表人物费米尔和诺德的观点作了分析,以帮助读者了解此学派的观点并做出评价.  相似文献   

5.
功能翻译理论于20世纪70年代产生于德国。它既继承了传统译论的合理的成分,又突破了其束缚,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和实践意义,为整个翻译界提供了一条新的研究发展思路。文章主要论述功能学派的四位代表人物的主要理论和该理论给我们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基于功能翻译理论的旅游资料英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德国功能翻译理论的基本原理,对旅游资料的作用及功能进行分析。发现翻译过程中文化信息的有效传递是旅游资料英译中要解决的难题。为了最大限度地传递出原文的核心信息,应该灵活运用增译、省译、改写的翻译策略,以达到较好的沟通交流效果。  相似文献   

7.
翻译功能理论的可释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翻译功能理论从一个新的视角对翻译理论进行了研究。翻译功能理论注重的不是译与原是否对等,而是强调译应该在分析原的基础上,以译预期功能为目的,坚持“功能 忠实”的标准。在翻译标题、广告及谚语等时,翻译功能理论对所运用的译改写、融合、删除等方法具有可解释性。  相似文献   

8.
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最为强调译文的功能,强调"目的决定方式"。本文在对功能理论进行简述的基础上,以情景喜剧《老友记》为案例,分析了用功能目的理论对电影字幕分析的合理性,以期对字幕翻译工作与译品评价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奈达的功能翻译理论中所说的"功能"一词与德国功能翻译学派所提的"功能"意思是否有区别?本文从"功能"一词的基本意义出发,在对理论进行简要梳理的基础上,从定义和理论基础两方面进行分析,试图帮助大家在这个问题上建立一个相对正确的认识,在以后的学习研究工作中也能少走弯路。  相似文献   

10.
王薇 《考试周刊》2012,(14):17-18
本文以德国功能学派的翻译目的论的原理为理论依据,从翻译的目的性出发,举例对我国城市公共场所标识用语英译中存在的英汉混用、用词不当、拼写错误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公示语翻译的一些方法和策略。  相似文献   

11.
翻译界在翻译研究和翻译理论认识上存在许多分歧,争论一直未休.2002年<变译理论>一书的出版在译界同样引起了不小的反响,一些读者对该书中提到的一些内容产生了质疑,并发表了自己的观点.本文作者就这些"疑点"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与大家一起共勉.  相似文献   

12.
当代社会中,无论是电视广告,还是纸媒体当中的广告,都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为了译入语读者能领会原语广告的意图,需要正确的翻译理论的指导。美国著名的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Eugene Albert Nida)提出的功能对等理论解决了广告文本翻译中的一些问题。本论文在功能对等理论的指导下就广告翻译进行研究,主要从英文广告文本的特点分析入手,从功能对等理论对广告文本翻译的指导意义方面出发,分析其特点以及广告文本汉译的主要翻译技巧。  相似文献   

13.
杨浩浩 《海外英语》2014,(5):147-148
尤金·奈达提出的"动态对等"理论和功能翻译理论学派所提出的目的论是翻译理论史上的两次重大飞跃,对世界译坛有着深远的影响。该文主要对这两个重要翻译理论进行比较,并研究这两个理论如何指导翻译工作者更好的完成翻译任务。  相似文献   

14.
德国功能翻译理论流派以目的论为核心,强调文本和翻译的功能,以目的法则、连贯法则和忠实法则为三大法则,其理论对中国特色词语"不折腾"的翻译有一定的指导作用。本文结合"不折腾"不同的译文,探析功能翻译理论对翻译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陈方源 《教师》2008,(18):20-22
本文拟运用德国功能翻译理论的核心理论——目的论,对政治语篇的翻译进行综合的比较和分析。指出翻译时所遵循的目的论中的相关子理论,同时对其中的某些内容笔者提出了适当的翻译评论和建议,最终达到抛砖引玉之目的。论文将理论阐发与个案分析相携而行.试图达到译学模式理论整合的研究目的。  相似文献   

16.
诞生于20世纪70年代的功能翻译理论是对传统翻译理论的扬弃与发展.它突破了建立在结构主义语言学基础上的翻译的"等值论"的束缚,在译界掀起了一场革命,在指导翻译实践特别是应用型文体翻译实践有着传统理论无法比拟的优越性.但功能翻译理论过分强调原文发起者、译文读者及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决定作用,极易导致过于激进的翻译方法.尽管如此,它在翻译发展史上的光辉灿烂的一笔是永不磨灭的.  相似文献   

17.
功能翻译理论自德国翻译理论家莱斯提出以来,经过费米尔、曼塔利和诺德等几代人的研究与发展已自成体系,并在翻译实践中发挥了重要的理论指导作用.将功能翻译理论与法律英语相结合,重在目的论,以功能理论代表人物的思想为框架,根据其理论重点,选取较为典型的翻译文本进行针对性的实例研究和分析,探讨以功能翻译理论指导法律英语翻译实践.  相似文献   

18.
范文波 《培训与研究》2008,25(11):132-134
本文立足德国功能翻译理论的杰出代表人物克里斯蒂安·诺德(Christiane Nord)的代表作《目的性行为一析功能翻译理论》一书,从文本功能、纵向结构的功能翻译单位、功能翻译理论实践应用中的几个重要问题、翻译错误的定义等方面简约地介绍了功能翻译理论中的几个重要观点。并强调对功能翻译理论的理解。应从对原典的理解入手。才能从根本上理解功能翻译理论的精髓。  相似文献   

19.
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参照行为学理论,提出了翻译行为和翻译两个概念,指出翻译行为的性质。采用功能派倡导的倾向于翻译功能的"从全局到局部"的研究方法对科技翻译进行描述研究,可以将宏观层面的翻译目的和文本功能与微观层面的句法结构和用词技巧结合统一起来。  相似文献   

20.
简述德国功能翻译理论用于文学翻译批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简单论述了德国功能翻译理论的形成过程和基本原则.并阐述了将德国功能翻译理论用于翻译批评的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