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天安 《班主任》2004,(8):28-29
班主任如何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管理好班级呢?笔者在30余年的教育教学及班主任工作实践中,充分体验了班主任工作的酸甜苦辣,同时,在近18年的班级工作中不断尝试运用班级管理的7个"相"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就教于同行.  相似文献   

2.
地球大概有四十五亿年的生命,但人类的历史并不很长.可能只有几百万年,人类的文明史其实只有一万年.也就是从农业文明开始。我们的生命.就像一个圆圈,知道的越多,不知道的东西也越多。所以我们对生命不能不心存敬畏。我们每个人.有了这样一种宿命.就要小心呵护它,呵护自己的孩子,让他们从小就懂得尊重生命,珍爱生命,让这个奇迹继续延伸,充分展现,开花结果。  相似文献   

3.
一、与读书同行 小学生因为知识面狭窄,思维简单,他们对于书本上的知识一般都是先记忆,再逐步到理解、应用的过程。所以我们要让孩子们多读书,让他们听见封存在文字里面好听的声音。关于读书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但万变不离其宗,切不可离“读”万里,尤其让小学生动口非常重要,所以教师应想法子让学生多读书。  相似文献   

4.
杨景萍 《中国教师》2014,(12):88-90
<正>在现代教育体系中,教师的责任不仅在于"传道授业解惑",更在于言传身教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在快节奏、高压力的现代生活中,物欲横流的价值取向正腐蚀着以爱和责任构建的传统教师的角色,"课堂不用功留一手""课外办补习捞一手"等现象比比皆是,心气浮躁、缺乏责任心与爱心已成为目前教师职业中的普遍现象,严重地影响着教师队伍的形象和素质。教育是一项良心工程,只有与爱心相  相似文献   

5.
5月2日,中国国民党主席朱立伦到访大陆,首站在上海,第一项活动便是到复旦大学与青年学生交流,现场背景板上书十个大字:"朱立伦与青年朋友有约"。之所以选择这一主题,用朱先生自己的话来说,是因为"对我们这个时代的人讲,我们也曾经是青年朋友,现在我们不再年轻,但是我们这个时代,面对上一个时代,也面对下一个时代","我们需要为下一代建构"。青年代表未来,代表希望,想必这也是朱先生把与青年对话活动排在第一的意旨所在。青年人生气勃勃,无畏而向上,这是最可宝贵的。本学期初,笔者收到一封邮件,是上海财经大学会计学院一  相似文献   

6.
爱心是班主任走近学生的前提,也是学生接受班主任教育的桥梁。班主任只有给学生以真挚的爱,给他们以亲切感、信任感,他们才会对班主任产生依从信赖感,才会敞开他们的内心世界。只有到了这时,班主任对班级的管理、  相似文献   

7.
宣立华 《考试周刊》2012,(30):175-175
新课程理念要求在学校教育中确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形成融洽、和谐的学习氛围。教师和学生的相互沟通和交流就成为学校教育的核心要素。教师与学生的沟通总是以双方互为主客观为前提的.沟通双方都是彼此关系的创造者,也是相互认识的对象,在交往中双方都应接受对方,受到对方的影响并有某种收获,共同分享对方的经验与体会,这样才能真正“教学相长”,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8.
在近三十年的北京基础教育发展史上,北京八中始终是立于改革潮头、不断探索的前行者。北京八中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就明确提出并努力践行"着眼于未来,着力于素质"的办学理念,为学校特色的形成和不断拓展、深化和不断创新提供了不竭动力。  相似文献   

9.
邵长荣 《教师》2011,(12):108-108
爱心是班主任走近学生的前提,也是学生接受班主任教育的桥梁。班主任只有给学生以真挚的爱,给他们以亲切感、信任感,他们才会对班主任产生依从信赖感,才会敞开他们的内心世界。只有到了这时,班主任对班级的管理、对学生的教育才能产生实效。那么怎样才能走近学生、获得学生的信任呢?作者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一、细心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架起师生沟通的桥梁  相似文献   

10.
有人说:现在的学生有知识,没文化。学生没文化表现在哪里?没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没有较高的文化素养。怎么为孩子打下一个深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