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从杭州地区有纹枯病症状的水稻植株上采集分离到一株编号为HZ11的病原真菌菌丝形态与水稻纹枯病菌(Rhizoctonia solani)相似,但其菌核形态与丝核菌属真菌有明显差异。由此对该菌株进行了形态学、18S rDNA和ITS序列分析的鉴定。ITS序列分析表明该菌株与嗜水小核菌(Sclerotium hy-drophilure Sacc)有99%的同源性,18S rDNA序列则与许多丝核菌属(Rhizoctonia)序列最大同源性达99%。根据综合分析,推断菌株HZ11为嗜水小核菌(S. hydrophilure),并建议将嗜水小核菌归属于丝核菌属。这是第一次报道侵染水稻的嗜水小核菌并向NCBI提供了第一条该菌的18S rDNA序列。  相似文献   

2.
对玉米病虫害的种类及其防治措施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品种的更换及耕作制度的改变,玉米病害的发生和危害呈加重趋势,发生严重的有玉米大斑病、小斑病、青枯病、褐斑病、纹枯病等,苗枯病、粗缩病等,对玉米生产造成了很大影响。本文阐述了这些病害的特征及影响因素,最后还提出了一些具体预防和解决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各玉米产区主要的病害有4种,即茎基腐病、丝黑穗病、纹枯病和全蚀病。自从20世纪70年代初期,全国开展玉米病害联合攻关研究以来,在病原菌种类、致病机理、流行规律、抗病育种和综合防治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近些年来,随着耕作和栽培制度的改变,品种轮换及高油、高淀粉品种大面积种植,玉米的土传病害有逐年加重的趋势。一般年份发病率大约在10%~30%严重年份甚至可以达到60%以上,产量显著降低。所以土传病害已成为玉米稳产、高产的主要制约因素之一。本文就玉米主要病害和现今的生防方法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4.
榕江县玉米种植中,病虫危害仍是我县玉米生产的主要限制因素。当前,玉米病害的发生种类逐年演变,大、小斑病很少流行,而茎腐病、灰斑病、粗缩病、弯孢菌叶斑病、纹枯病等发生普遍,甚至病病混发,病虫互作,危害严重。采用抗病品种、药剂防治辅以健身防病、加强病虫监测及其发生规律研究、加强栽培管理等是玉米病虫的有效防治措施。本文结合榕江县玉米病虫害防治的实际情况,探讨如何采取有先措施防治我县的玉米种植中的各种病虫害,希望有效减少病虫害的发生,提高榕江县玉米产量。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品种的更换及耕作制度的改变,玉米病害的发生和危害呈加重趋势,发生严重的有玉米大斑病、小斑病、青枯病、褐斑病、纹枯病等,苗枯病、粗缩病等,对玉米生产造成了很大影响。阐述了这些病害的特征及影响因素,最后还提出了一些具体预防和解决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品种的更换及耕作制度的改变,玉米病害的发生和危害呈加重趋势,发生严重的有玉米大斑病、小斑病、青枯病、褐斑病、纩枯病等,苗枯病、粗缩病等,对玉米生产造成了很大影响。阐述了这些病害的特征及影响因素,最后还提出了一些具体预防和解决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玉米种植面积逐年扩大,玉米大斑病、小斑病、玉米粗缩病、玉米苗枯病、玉米纹枯病、玉米褐斑病、玉米螟、玉米蚜虫等多种病虫害普遍发生,严重影响玉米产量与品质。要做好玉米生产,就要防治好玉米病虫害。根据玉米主要病虫害发生趋势及消长规律,现将其防治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松枯梢病是一种世界性病害,该病害在中国很多地方均有分布。松枯梢病危害多种针叶树,包括黑松、赤松、红松、樟子松、云南松、油松等,发生严重可使林木成片枯死。针对松枯梢病病原与生物学特性、发病条件、危害规律以及防治措施的研究现状进行总结,以期对该病害的防治具有指导与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9.
<正>资中县是农业生产大县,玉米是该县主要粮食作物。玉米病虫主要有:纹枯病,大小斑病,玉米螟,玉米蚜虫等。玉米蚜虫在该县常年均不造成经济损失,但2013年在该县大发生,属历年发生最重的年。2013年资中县玉米种植面积46.56万亩,玉米蚜虫发生面积高达27.4万亩,防治面积11.7万亩,挽回产量损失3790吨,防治后仍造成玉米产量损失2650吨,属重发生(5级)年。根据资中县2013年玉米蚜虫发生情况调查资料,结合2013年气候情况,笔者对资中县玉米蚜虫大发生原因进行了  相似文献   

10.
粘虫学名Mythimna separata(Walker),昆虫纲鳞翅目(Lepidoptera)夜蛾科(Noctuidae),俗称“行军虫”、“剃枝虫”、“五彩虫”等,是一种杂食性爆发性害虫。主要危害水稻、小麦、玉米、高粱、甘蔗、狗尾草等禾本科植物。在我国分布范围极广,但尚未见对该虫害在西藏为害方面的报道和文献纪录。2008年阿里地区日土、普兰、札达、噶尔四县农区均有该虫害发生,以日土县最为严重。针对该虫害发生后爆发性强,对种植业生产易造成毁灭性灾害这一危险特点,对其发生规律、机制进行了及时考察和探明。通过使用两种不同农药进行了化学防治效果对比试验,结果显示不同农药合理用量防治效果均非常好。本着“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充分结合农业防治、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的技术优点,提出了今后预防该虫害的综合技术。  相似文献   

11.
浅析水稻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病虫害是影响产量和品质的主要因素。在我国最重要的是稻瘟病、纹枯病和白叶枯病,素称水稻三大病害,一直是我国稻区水稻高产的限制因素。本文针对水稻病虫害发生危害情况,总结了水稻病虫害综合防治措施,以为水稻病虫害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二化螟是哈尔滨市水稻生产的新型虫害,其危害以幼虫钻蛀稻株,取食叶鞘、穗苞、稻茎内壁组织等,造成枯鞘、桔心、枯孕穗、白穗、虫伤株等,使稻穗不能得到营养供应。本文阐述了二化螟在哈尔滨市的发生规律和行之有效的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3.
树木溃疡类病害(Canker and Dieback Diseases ofwoody Plants)是指引起木本植物的主干和枝条流水流胶、组织坏死和在病斑周围形成愈伤组织等症状的病害总称。表现为水渍型溃疡、水泡型溃疡、大斑型溃疡、烂皮、腐烂、干腐、轮纹、疮痂、流胶、癌肿、枝枯、枯梢等多种类型,引起病害的病原包括多种真菌种类,危害的寄主包括杨、柳、苹果、石榴和雪松、侧柏等20多科300余种植物。枝干溃疡类病害的真菌性病原造成的溃疡斑能够直接致死寄主,严重影响和制约着我国人工林及其他经济林、园林观赏植物的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我国玉米种植分布广泛,自然气候差异比较大,土壤与耕作制度复杂多样,因此玉米的病、虫、草害种类多,发生广,危害比较重。在预防病、虫、草害时,必须选用对口农药产品,防止购买假、冒、低质劣品,上当受骗,误了最佳防治时间,造成玉米受害而减产。重点介绍农药种类、特性、防治范围以及识别等基本知识,以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5.
水稻纹枯病是早稻的重要病害之一。它的发生与流行除了与品种抗病性、生育期、施氮水平、栽插密度及菌量有关外,气象因素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为此,我们可用这一系列表现的气象因素所构成的指标群来刻划早稻纹枯病的流行趋势。然而,适宜纹枯病发生与流行的程度,却是一个存在中间过渡状态的Fuzzy概念.因此,我们可  相似文献   

16.
我国R&D/GDP偏低的模型解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我国现阶段R&D/GDP偏低的现实,探讨一种R&D/GDP投入绩效的解析模型.考虑到R&D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以及技术创新的R&D学习效应,R&D投入过程即是“R&D学习”过程,通过这种学习方式,带来知识增加,进而促进生产产出,R&D投入对生产的贡献是一种知识贡献.在一系列假设前提条件下,给出了R&D/GDP的解析模型.依据模型分析,得出结论:较低的知识弹性系数(对应于知识的分配和使用效率)、较低的“R&D学习”效率(对应于知识生产效率)是我国当前R&D/GDP偏低的重要根源.  相似文献   

17.
种质基础狭窄已成为我国玉米育种发展的首要限制因素,致使玉米高产超高产育种受到阻碍。因此,必须对我国种质进行扩增、创新、改良(引进),丰富育种素材的种质基础,提高优良基因的频率,否则很难选育出综合性状优良的强优势品种,就难以改变我国玉米产量一直徘徊不前的局面。玉米种质创新主要有以下几种途径:外来种质利用,群体改良,转基因技术等。阐述了利用外来种质尤其是热带、亚热带种质来改良和拓宽温带玉米的遗传基础,构建新的杂种优势模式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玉米从出苗到成熟都易受到害虫的危害,要获得玉米的优质高产,合理地防治害虫很重要。尤其是对玉米螟的危害,不能掉以轻心。玉米螟又叫钻心虫,是玉米上发生较为普遍,危害较为严重的一种害虫。初龄幼虫钻人心叶危害,叶片展开后留下许多横排的小孔;大龄咬食花丝、茎杆、雄穗基部还可以钻入穗轴中随时出入咬食玉米籽粒。防治玉米螟,要抓好两个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19.
将我国四川杜鹃花属Rhododendron L.植物2个种和1个亚种(R.decorum Franch. ssp.cordatum Hu,R.xichangense Z.J.Zhao及R.davidsonianum Rehd.&Wils.)处理为新异名,并作了相应的讨论。  相似文献   

20.
信息屏幕     
本成果包括以下内容:①在我国首次系统地研究了水稻、小麦、玉米、棉花、大豆五大作物在不同生态区田间杂草群落组成、危害和演替趋势及原因。完成了矮慈姑等7种重要杂草发生消长规律研究;②开拓一次性化学除草技术与应用研究,针对有效控制五大作物田间杂草群落危害为主攻目标,筛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