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高萍 《记者摇篮》2010,(2):48-49
网络出现以后,媒介市场发生了重大变革,传统媒体纷纷改变自身的内容设置,竞争策略以及人才储备策略,以适应现代媒介的竞争需要。媒介融合是现今媒体发展的一个鲜明特征,由于竞争压力与自身完善的需要,所有媒介都在不停地吸收其他传播方式的优势、挖掘自身传播的潜力。在这样的媒介环境中,市场的需要即人才的需要,媒介从业者的素质决定了媒介融合的效率与质量。媒介融合的发展催生着新型新闻从业方式与人才培养方式。  相似文献   

2.
杨绪伟 《今传媒》2007,(12):29-31
中国媒体的市场化早已成为不可抗拒的潮流.在这块拥有世界最大受众市场的蛋糕中,各媒体间竞争的大幕已然拉开,传媒市场正在重新洗牌,其结果必然是优胜劣汰、适者生存.在此背景下,媒体间竞争已经由战术层面的竞争上升到战略层面的竞争.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和南方报业传媒集团作为媒介集团化的两个典型代表,都在战略发展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但在相同的大趋势之下,他们采取的具体发展策略却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3.
从2005年福特斯调查公司报告看美国媒介市场流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积龙 《新闻界》2006,(1):97-99
对于媒介世界而言,任何一种重大媒介技术的发展都意味着相当大程度上媒介利益、媒介关系和媒介经营理念的重构和再造。美国媒体市场流变因其发展的先锋地位对全球媒介市场都有启示。2005年对美国媒体来说是纵横捭阖、博弈与消长共生的一年。2005年7至8月间,美国商业媒体(Am eri  相似文献   

4.
刘峥 《东南传播》2012,(9):98-99
近几年来,电视剧作为各电视台收视份额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多地影响到电视市场的竞争,随着各级电视台对电视剧资源争夺的白热化,电视剧的编播和产权均出现混乱局面。面对这一日趋严峻的媒介市场博弈,当下一些电视台纷纷抢滩自制剧这一"蓝海",力求以受众定位的精准度,剧集营销的创新性等利器避开同质化竞争,打造电视台品牌标识的这一重要载体。  相似文献   

5.
余苗 《新闻知识》2013,(1):109-110
按照媒介产品生命周期的理论,媒介产品像其他产品一样,都有自己的市场生命过程。目前,绝大多数省市电台频率的节目风格、质量已经相对稳定,在听众当中有了一定的影响,正处在媒介生命周期中介于成长期和成熟期之间的阶段。但是,在目前新的媒体竞争形势下,很  相似文献   

6.
现今媒介融合现象的评述与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绪论媒介融合(Media Convergence)这一概念,在经济学者与媒体经营者的设想中,可以提升媒介产品和媒介服务的质量,而高质量的媒介产品和服务可以增加收视率(使用率)和市场份额,亦即在市场中达到竞争的优势位置  相似文献   

7.
周国清 《今传媒》2007,(11):50-51
在这个日益被媒介化的世界里,我们的生活几乎时时刻刻都在与媒介发生联系.一方面,随着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媒介功能得到了进一步凸显.尤其是进入市场体系之后,媒介间竞争越来越激烈,如何选择正确的竞争策略、抢占先机成为不同形态的媒体树立个性、自我发展的关键.另一方面,媒介传播拥有巨大的社会影响力,其内容取舍与价值指向直接关系到国家的文化建设与社会的文化结构走势.  相似文献   

8.
媒体形象包装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领导重视是形象包装与节目推介的关键所在有市场就有竞争。具体到电视媒体方面 ,竞争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电视产品 (节目 )的竞争 ;二是销售网络 (有效覆盖面 )的竞争 ;三是广告宣传 (包装与推介 )的竞争。在这三大竞争中 ,至今还未被完全启动的是包装宣传与节目推介上的竞争。它很有可能成为下一轮竞争的焦点。之所以这样说 ,是因为在前两轮竞争中 ,造成了电视媒介之间节目趋于雷同、有效覆盖相近似的格局。这种格局使得任何一个媒体在节目与覆盖上的优势都变得短期而不稳固。大家渴望观众锁定某一频道 ,所以想尽一切办法诱导观众…  相似文献   

9.
蒋洛丹 《今传媒》2015,(2):74-76
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使得传统媒体走入困局,在我国共时性发展的媒体环境下,传统媒体如何应对市场竞争走出困局,走向蓝海?本文以《新闻晚报》的停刊为切入点来阐述目前我国传统媒体的困惑和状态,解读并运用我国文化产业政策含义本质以及媒介发展的实时经济导向,使用西方经济学宏观经济及微观经济理论原理,讨论如何能在激烈的媒介市场环境下重塑自我,走出新媒体带来的强效竞争,从而更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10.
曹鹏 《新闻实践》2003,(11):47-48
访谈者:一直以来我们都在谈论媒体创新问题,那么目前对那些参与市场竟争的传媒来说,其创新的关键点在什么地方?它所面临的是怎样的一条路?曹鹏:对一些参与市场竞争的媒体而言,它也和其他产品市场一样,也需要有一个发育成熟的市场环境,然后才能再谈创新。目前这个市场还没有完全成熟,创新远远不够,参与者还不可能完全释放出他所有潜在的能量。这是缺乏创新的根源所在。在竞争不充分的市场里,生产者会求稳、求保守。创新意味着产品更新换代,投入增加。创新需要钱,需要智慧,需要很高的成本。在充分竞争的市场中,参与者的价值观会发生变化,他会追求创新。因为在充分竞争的环境中,创新是赢得利润的重要手段。我们现在的媒体市场局部竞争还是有的,各媒体间有利益关系、竞争关系,因此有动力创新。总体而言,现阶段媒介的创新还是比较频繁的,而且逐步培养起了创新的热情。  相似文献   

11.
屠炯 《视听纵横》2004,(6):34-35
近年来,随着媒体竞争的逐步升级,媒介组织对于市场的依赖日益加深,而在面对一个同质化程度见长而受众的注意力日益成为稀缺资源的市场时,许多媒体都逐渐树立起公关意识并开展了具体行动。媒介组织自身展开的公关,是一种以公众和社会组织为公共关系客体的反方向的公关行为,对塑造媒介形象、扩大媒体影响力以赢得受众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我国加入WTO、从表面上看,仅仅是与经济、贸易有关,但根据WTO的准入原则、国民待遇原则、最惠国待遇原则等,国际资本、国际媒介在看好中国市场的情况下将进入中国市场参与竞争。在不久的将来,当国际媒体进入中国时,势必会与国内媒体在新闻资源、受众群体、广告市场、人力资源等方面展开激烈的竞争。而财经报纸作为逐渐发展的一种媒介,在与业已成熟的国际财经报纸竞争的过程中,如何生存发展将成为亟待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市场经济条件下,多元化媒体格局已经形成,市场严重分割,各种媒体都要争取受众、抢占市场,党报自然不可避免地受到媒介竞争的挤压。多年来,国家例行拨款和各行政单位的公费订阅,一直是党报生存之本。然而,远离市场与缺乏竞争,使党报在发行与经营上难免处于劣势,不能够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随着报刊市场化程度日益提高,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制止强行摊派订阅。这样一来,党报逐步推向市场,开拓久被遗忘了的零售空间,积极主动地参与竞争。  相似文献   

14.
“蓝海战略”作为一种经济管理学理论,问世短短二年时间,在全球范围引起的反响异常热烈。红海与蓝海是蓝海战略中最具特色的概念。所谓“红海”是指一种企业竞争状态:众多企业在一个产业里进行“血腥厮杀”,竞争方式完全趋同,产业内部竞争加剧,市场与利润空间越来越小,从而深陷在恶性循环之中。而蓝海,指的是企业完全脱离血腥竞争的“红海”状态,拥有一片崭新的市场空间,企业既能实现成本领先又能实现差异化,完全突破了传统波特竞争理论的要么走成本领先之路,要么只能实行差异化所带来的困境。  相似文献   

15.
对于媒介世界而言,任何一种重大媒介技术的发展都意味着相当大程度上媒介利益、媒介关系和媒介经营理念的重构和再造。美国媒体市场流变因其发展的先锋地位对全球媒介市场都有启示。2005年对美国媒体来说是纵横捭阖、博弈与消长共生的一年。2005年7至8月间,美国商业媒体(American Business Media)责成美国媒体市场权威专业调查机构福特斯调查公司(Forrest Research Inc.),对美国主要媒体和公司的商贸(Business to Business)营销商进行市场调查,在867份包括《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CNN、《时代杂志》等主流媒体在内的21种产业领域答卷之基础上形成了市场调查报告。  相似文献   

16.
媒介的核心受众定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姜红 《新闻爱好者》2003,(11):16-17
媒介的市场定位一般包括两个方面:媒介自身定位和媒介的受众定位。当前,媒介之争已经成为受众之争。在激烈的竞争中,赢得受众就等于赢得成功,而赢得受众的第一步就是明确传播对象。所以,受众定位是媒介定位的关键,而核心受众定位又是受众定位的关键。无论哪一种定位,成功的秘诀在于,寻求市场“缝隙”和传播“盲点”,体现出自己的特色,即我们通常所说的“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深”。作为商业化运作的结果,西方———尤其是美国的媒介格外重视受众调查,每一种媒体、每一家媒体都确立自己的核心受众,并根据受众的变化调整自己的传播内容。…  相似文献   

17.
吴非  胡逢瑛 《新闻记者》2004,(11):44-46
媒体是国家利益最集中体现的产业,由于俄罗斯政策松绑促进了媒介市场的自由化与私有化,媒介环境中百花齐放并且竞争激烈,俄罗斯媒体曾在1992年至1998年的六年间尝试与西方迅速接轨。2000年普京执政之后,媒介环境在政府意识抬头之下重新回到媒体国家化与政党化为主干的经营发展模式,形成了一种国公商分立合营共存的媒介环境,政府是国有国营  相似文献   

18.
袁丽  高波 《现代传播》2002,(6):77-80
随着中国国际化步伐的加快 ,中国媒介市场的开放趋势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一场以“境外媒介商—国内媒介—政府管理机构”三边参与的博弈竞局即将出现。媒介市场作为政治经济力量的交汇之地 ,各博弈方将围绕意识形态与资本意志、投资与投机、控制与开放、集约与分化这些内容展开竞争。政府管理机构的“游戏规则化博弈”和外资媒介的“核心竞争力博弈”必将对中国的传媒市场产生重要影响。在这种情况下 ,中国传媒如何运营 ,已经成为一个新的时代课题。本文就媒介市场的博弈竞局、博弈方之间的利益关系、竞争策略及中国媒体的资本运营等问题进行善意的剖析和详细的论述  相似文献   

19.
欧洲工商管理学院的两位教授在《蓝海战略》一书中认为:红海战略是在已有的市场空间中竞争;他们是生产力竞争。而“蓝海战略”是开创无人争抢的市场空间,通过价值创新来获得新的空间。  相似文献   

20.
郑维东 《视听界》2011,(2):19-21
相比于上星频道集群,城市电视是地面频道的一极,也是区域媒体的一极。在上星频道与地面频道之间,在全国媒体与区域媒体之间,我们往往放大了前者的势力和影响,忽略了后者对于市场演进的动力含义。市场竞争瞬息万变,媒介环境在竞争与变化中演绎。城市电视既是媒介环境中参与建构的一部分,也是受制于媒介环境影响而不得不调适出自我发展道路的一极力量。城市电视置身的这一相互作用和持续变化的过程,被业界一言以蔽之称作"城市电视台转型"。本文以新环境下的电视传媒发展及其对内容竞争、广告竞争和产业增长的影响为分析重点,参与这一话题的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